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凤岗海外华侨

  一、凤岗华侨史略

  凤岗镇有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31610人,其中华侨(华人)16568人,分布世界五大洲36个国家和地区;有港澳台同胞15042人,是东莞市重点侨乡之一。宋朝后期至明朝期间落居凤岗地区的,大都是本地人(广州话系),这些本地人选择立村发展的地方,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耕作条件较好,开垦的土地较多。立村后村民生活相对稳定,向外发展的观念比较澹薄。因此,在清(朝)末民(国)初,本地人离开故土外出谋生者不多。

  而明末清初,因战乱来到凤岗落居的客家人,大部分人都是中原移民群体的后裔。他们从福建、粤东等地来到凤岗后,分处各山岭丘陵地带,开垦荒地建宅立村。这些客家人的祖先可开垦的都是贫瘠山坑田地,水源不足,耕作条件较差,生活比较艰辛。他们立村定居后,主要以农耕谋生为主。随着人口衍生增加,耕作田地相对减少,加上天灾人祸,疾患,兵匪干扰,族姓矛盾,深感长期困守在贫瘠的山区里,难有出头之日。有移民传统观念的客家人,有人产生向外寻求发展的道路。

  清朝初期,因有许多汉人不满清朝满人的统治,一些地方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帜。从清康熙王朝开始,为了镇压和除清反清复明的势力,而采取严厉的“海禁”措施,封镇海岸。当时落居凤岗山区不久的一些客家人,一些人虽有想出洋谋生的愿望和打算,但因“海禁”,在清朝前期,以农耕为主的凤岗客家人到异国他乡谋生者不多。

  随着社会经济的活跃,外国经济势力不断进入,“海禁”的锁链松脱。到清朝中期,凤岗地区客家人有出洋谋生的个例。据凤德岭的狮石厦黄氏族谱记载,在清朝干隆期间,黄氏先祖黄振鹏外出南洋谋生。开了凤岗地区向外移民的先例。据黄洞的田心围曾氏族谱记载,曾姓入居田心围至今有十三四代人,从第四代人开始,曾氏族人有到南洋谋生。几代延续下来,有的家族已有一百多人了。据此推算,凤岗客家人外出谋生而成为华侨,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了。

  19世纪中后期,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复兴,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掠夺更多物质资源和廉价的人力资源,纷纷采用炮舰政策,敲开清朝政府封闭的国门。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人强占了香港,接着又有多个帝国主义国家强迫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签订了多项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的魔爪伸入中国沿海各处港口。清朝咸丰九年(1859年),英国殖民者首先在广州设立公所。公开招聘大量的廉价的中国劳工,其实质是贩卖中国劳工。在战乱、饥荒、疾患和贫困线上挣扎的凤岗客家人,为了生活的出路,许多人便成了被贩卖的“契约华工”(俗称卖猪仔)。凤岗的“契约华工”前期多数被贩运到东南亚的马来亚等国,开采矿山,开垦殖橡胶种林等劳役工作;第二期的“契约华工”多被贩运到南美洲的苏里南、牙买加等地。

  早期的“契约华工”被“卖猪仔”到了异国他乡后,卖身为奴,语言文字不通,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在极端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从事苦役工作,还要忍受资本家的拳打脚踢,皮鞭抽打。生活如同牛马,苦痛惨不忍睹。

  到矿山开矿的人,在设备条件极差,毫无安全保障的矿井里从事采矿工作。矿洞狭窄,黑暗潮湿,在微弱的豆灯(船灯)的映照下,挥锄挖矿,搬运泥土,碎矿石,冲洗矿砂。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累得筋疲力尽,还经常受到监工和矿主的皮鞭抽打,稍有反抗被打至死,惨絶人寰;有的华工替胶园主种植胶林和刈橡胶工作,每天清晨四点多钟就起床,挑着铁桶上山刈橡胶,荒山野岭兽蛇经常出没,稍有不甚,葬身兽腹。于是一些刈胶华工,上山时,一边敲打铁桶,壮胆助威,以自得安全。

  这些从事苦役工作的华工中,有的因水土不服而患病,有的在山岚瘴气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和生活,患病得不到及时的医治。凤岗各村的华侨中,客死他乡者为数不少。这是第一代华侨悲惨的血泪史的缩影。

  早期被“卖猪仔”到异国他乡做苦役的凤岗人,幸存者“契约”期满后,为了生活,他们自谋出路,自立门户,艰辛地积累一些回“唐山”的水脚钱,或者瞻养故乡贫困的双亲和妻儿。留在异国他乡,开垦种植或经营小本生意。

  这些华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拼搏、艰苦创业,勤劳节俭,积累一些原始资本。一些人寄钱回来解决家乡亲人的困境,有些带钱回来,建房置购田地,以光宗耀祖。

  而在家乡过着穷日子的凤岗客家人,看到一些被称谓为“金山客”(在美洲的华侨)和“锡山伯”(东南亚各国华侨)的举措,金钱的魅力的影响,变成一种无形的号召和行动。在清末民初,凤岗客家人形成一股出洋谋生热潮。特别是1917年广九铁路通车后,凤岗人进出香港更方便更自由。在这段时间里,有不少凤岗客家人,离开家乡出洋谋生发展,这些人便成为第二代华侨。

  那时,中国人出境不需办任何手续,而南美洲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殖民地,都没有移民法律和政策。出洋谋生者,只要付足船费,由“水客”带着,扺达目的地上岸后,通过当地政府设立的“猪仔寨”关卡时,只要有亲人或熟人具保认领,就可入境做工和定居。

  第二代华侨,因有第一代华侨打下了一个经济基础,又有一个靠山依托,谋生环境和条件相对来说,比第一代华侨改善了许多,但他们的谋生道路也不平坦。开始,他们投靠亲人,或帮助亲人工作,或自寻工作出路,掌握了一些社会生活知识和工作经验,又积累了一定的小量资本,开始独立创业,从事一些本钱小营利性的小本生意。如开一些小型饮食店、餐馆、小杂货店,或开垦种植等工作。谋生的道路也相当艰苦。

  凤岗华侨的变迁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历史阶段。

  1、为谋求生存发展道路,被贩卖做劳役工作。从清朝中后期,受外国资本家欺骗被“卖猪仔”到国外做劳役工作的“契约华工”,成为凤岗第一代华侨。

  2、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成立前,因外国的侵略,国内军阀混战,民众奋起扺抗外强。反动统治者镇压争取自由解放的民众,凤岗的许多客家人因战乱、兵匪干扰、社会不稳定,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纳租税、抽壮丁难于在乡立足而离乡别井到外国谋生,这批出洋者,变成了凤岗客家人的第二代华侨。

  3、新中国建立后,凤岗一些客家人因历史和客观原因而离开家乡,出国谋生而成为华侨。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家的侨务政策放宽了,许多有海外关系的凤岗人,因继承财产,夫妻、父子团聚和留学等原因,而离开凤岗变成华侨。因此出现凤岗华侨逐年增加的现象。

  4、一百多年来,凤岗出国谋生的村民一直没有断过。离乡出去一个人,在外结婚生子,其子女又结婚繁衍,几代下来,华侨人数便翻了几番。据一些老华侨说,从其祖父那代算起,出下的子孙,在国外的就有近百人。有的一个家族就有一百多人。

  5、世界在变化,凤岗旅外侨胞也发生变化。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许多殖民地人民纷纷宣布独立,侨居地社会不稳定,生活艰辛;一些国家发生战乱,还有一些国家采取排华政策。一些华侨在原侨居国生命财产无保障,立足艰难。如南美洲的苏里南及东南亚等地一些国家,这些华侨迁移到比较发达富裕和稳定的国家定居,如美国、英国、荷兰、加拿大等国家。

  这一迁移变化,使凤岗侨胞的居留地从原来的十几个国家,而今已遍及世界五大洲近四十个国家和地区。

  6、华侨的变化是国籍的变化,一些华侨为了谋生,不受歧视,便于经商就业,以及享受侨居国公民同等的福利待遇等,而加入了侨居国的国籍,成为侨居国的公民,成为外籍华人。

  二、凤岗华侨分布

  凤岗旅外华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动而发生变化,早期的华侨即第一、二代华侨,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如马来亚,越南、柬埔寨等几个国家,以及南美洲的苏里南,牙买加等几个殖民地附属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殖民地附属国纷纷宣布独立,一些华侨侨居地社会不稳定,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一些国家还出现排华浪潮。因此,一些华侨离开较落后和不稳的侨居地,向比较富裕、社会比较稳定的国家迁移,从原来定居在亚洲和南美洲十几个国家不断向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发展。现在凤岗的华侨已散居在世界五大洲近四十个国家和地区。

  经过近两百年的历史沧桑,现在凤岗华侨旅居世界各地36个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法国、丹麦、瑞典、苏里南、千里达、巴西、圭亚那、巴拿马、智利、大溪地、牙买加、澳洲、洪都拉斯、皆因、红毛埠、国朗、比利时、不兰多耳、大北历、山打根、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印尼、泰国、墨西哥、菲律宾、柬埔寨、缅甸、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地。

  三、凤岗华侨职业

  早期离乡别井而成为华侨的凤岗人,多数是文盲半文盲的劳动者。他们到了侨居地后,语言不通,没有知识技术,也没有经济实力,主要靠出卖劳力,做苦力工作,如开矿山、修铁路,开荒垦殖、种橡胶、种甘蔗等。

  第二、三代华侨,因第一代华侨后期有小小的资本积累,而开始独立经营一些小本生意,小杂货店、小饮食店,或者经营种植业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华侨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后,开办一些较大型的餐饮业和百货、商场,或者经营较大型种植业或者开中小型矿山。第三、四代华侨吸取前辈们没有文化的艰辛,他们都比较重视子女的教育与培养,进行智力的投资,敢下大本钱,把子女送进高等学府深造,掌握现代文化和科技知识,摆脱前辈们苦力的生涯,而靠智商走上掌握高科技的道路,或者成为现代商潮的弄潮儿,许多人成为知名科学家和企业家。

  四、凤岗华侨社团

  凤岗旅外的华侨为了维护自己在侨居国的合法权益,团结互助,举办社会公益事业,而建立了华侨(华人)社团组织,幷且日益发展起来。

  开始成立华侨社团组织,主要目的是联络在侨居国的乡亲,互相帮助,与祖国、家乡亲人有个通讯的正式地址。当初,华侨人数不多,分布各地,经济能力有限,故只以俱乐部形式成立,使华侨有个定期聚会、联络感情的落脚点。随着华侨人数的增加,俱乐部采用多种形式吸引当地华侨参加,使这些雏形侨团组织逐渐完善和健全起来,成立正式的侨团组织,并在侨居国政府登记注册,成为公开合法的组织。

  苏里南广义堂是1880年4月16日正式成立。已有120多年历史。广义堂成立后,对内如经济互助、排难解纷、济贫敬老、互通声气、兴办公益事业,探讨交流谋生之计等;对外,以一个侨团的名誉代表全体侨胞与当地政府交涉关于华侨的各种问题,由侨团出头。当地政府也可以通过华侨社团传达有关法例政策。广义堂以提高旅埠华侨福利事业及联络宗旨,辅道旅埠华侨发展事业。联络宗旨相同的社团组织,加强合作,共同争取华侨的一切合法权益和福利待遇等。

  牙买加致公堂,1997年9月,举行110周年庆典。中国驻牙买加特命全权大使参加了庆典活动,幷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海外华侨社团组织较多,凤岗侨胞多数是参加侨居国所设立的社团组织,虽没有由凤岗人单独组织的社团。但这些社团组织,许多是由凤岗籍的华侨(华人)发起和参与领道的社团组织,成为该社团组织的主席、副主席、会长、副会长、堂长、副堂长、议长、副议长,理事或名誉主席、会长、议长等,成为旅居华侨(华人)的领袖人物之一。这些华侨团体,定期聚会,组织各项活动,以维系感情,团结乡亲,兴办福利,互助互济为宗旨。借此沟通侨居地政府和各地华侨的联系。有关海外侨团名列如下:

  英国惠东宝同乡会

  加拿大多伦多惠东宝同乡会

  牙买加中华会馆

  苏里南广义堂

  马来西亚惠东宝华人会馆

  千里达惠东安同乡会

  香港东莞同乡会

  五、华侨知名人士

  江丽堂

  江丽堂(1880—1955),油甘埔村人。青年时期去牙买加谋生,成了知名的侨领。他爱国爱乡,得知建端风纪念堂和仕璘学校,带头捐款;每逢过年,必给江屋村每人发两元白银(时价一元白银可买一担谷);后来还与兄弟一起寄钱回来,建了油甘埔村九层高的“永升”楼。此楼成了油甘埔村标志性的建筑。

  张友权

  张友权(1900—1961),油甘埔村人。20世纪二十年代,移民苏里南;六十年代先后被选为全国华侨联合会常委、全国第三届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是东莞县华侨中学的创始人之一,是东莞县华侨中学的第一任校董会董事长,名誉校长。1961年11月1日,张友权回乡参加侨中四周年校庆活动。在会上发表讲话时,因高血压、心脏病突发逝世,终年61岁。东莞县政府为他举行追悼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华侨事务委员会以及省地、县等有关单位送了花圈。时任县委副书记张焕熙参加追悼会,县长张清新致悼词。其遗体被安葬在对面山上。

  曾主保

  曾主保(1905—1997),黄洞村人。旅居千里达,是千里达侨领。1957年只身回国。回国后,一不大饮大食,二不建别墅高楼,而仅在广州购一套房,作安居之所。他心系凤岗,心系黄洞。1957年,他捐款为黄洞建了一个小山塘,解决了黄洞大队一部分高坡农田用水问题。农民称这个小山塘为“主保蓄水池”。他又是凤岗华侨中学的创办者,1957年带头捐款1万元港币兴建华侨中学,后又带头捐资兴建凤岗华侨医院。曾主保是凤岗颇有影响的华侨。1997年在广州病逝。

  邓 焜

  邓焜(约1911—),雁田村人。抗日战争期间参加抗日游击队,后到香港经商,曾任香港大同机械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华总商会副会长等职。邓焜热爱祖国,关心家乡建设,19世纪80年代捐资兴建广州白云自动化养鸡场,1981年捐资雁田西坊村建造自来水塔及配套设备,解决村民饮水难问题。东莞理工学院成立之际,他又捐资建了一座“邓焜楼”。邓焜乐善好施,曾当选广东省人大代表。

  曾汉英

  曾汉英(1916—),官井头村人。1948年毕业于龙岗平冈中学;随后先后在惠阳龙岗、多祝及本村任教;1950年移民到苏里南,先打工,后开小店,再开超级市场,打下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是苏里南广义堂的书记、中文学校的校长。20世纪八十年代,回乡投资,兴建了小布华侨工业区、杰灵工业区。

  江 恺

  江恺(1922—),油甘埔村人。小学毕业后,参加抗日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清(溪)塘(沥)区委委员;1942年退出中国共产党;1945年到香港经商;1952年移居苏里南,任苏里南广义堂堂长长达13年;1967年到1970年任广义堂月刊总编辑、《洵南日报》社社长。1988年回国定居。

  张树香

  张树香(1922—),油甘埔村人。1938年从越南回国,参加抗日斗争;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清(溪)塘(沥)区委委员,新三四区区委委员;解放前夕移居苏里南,任广义堂副堂长、堂长等职;1974年移居美国,是美国得州休斯墩市华侨崇总会永远名誉会长。

  邹倩夫

  邹倩夫(1924—),官井头村人。少年时就读于宝安平冈中学,毕业后到广州南方大学深造;青年时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道的抗日活动;解放初,分别在宝安县第三中学、东莞县塘厦中学任教;1958年在东莞县凤岗华侨中学任教,是华侨中学的创始人之一;1961年移民苏里南,是苏里南广义堂堂长、《洵南日报》社社长;1977年率华侨观光团回国,获邓小平接见;1982年受国务院邀请回国参加国庆典礼,是苏里南著名侨领。

  罗贵冲

  罗贵冲(1932—),塘沥村人。出身贫穷,年少时给人看牛、做工;1948年去香港谋生,经过50年的奋斗,创下了自己的事业。曾经是香港民选南区区议员及多个社团的顾问,港岛、四区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是第七届东莞市政协委员、东莞市妇侨联合会名誉主席、凤岗镇书协名誉会长。热心家乡公益事业,1992年重建端风小学时,捐资20万元。自1993年以来,每年捐一万元为塘沥村举办敬老会。

  赖云英

  赖云英(1941—),女,竹尾田村人。出生于竹尾田村,后移民马来西亚山打根埠从商。1986年,以“陈小姐”的名义捐款20万元,在东莞市华侨中学兴建了“陈小姐图书馆”(后改名为“英明图书馆”),同时决定每年捐赠1万元给侨中购买图书。此后,又捐出80万元,建一座工业大厦,用大厦的租金收入设立“英明教育基金会”,基金完全用于凤岗的教育事业;随后又陆续捐款给中心小学、端风小学、五联小学、黄洞兴贤学校、三联小学、中心幼儿园、华侨医院英明医疗基金;2006年至2007年捐资350万元筹建华侨中学和华侨医院,除此之外,赖云英还在全国各地捐建希望工程学校13间,至今共捐资各项公益事业共1500多万元。

  李衍林

  李衍林(1941—),油甘埔村人。1960年毕业于东莞师范学校,1962年毕业于佛山师专,1962—1980年分别于惠阳潼湖农业中学与凤岗华侨中学任教;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移居苏里南,任《洵南日报》副编辑;1999年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第三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2000年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广东海外华侨教育研讨会;从1996年起任《洵南日报》社社长,苏里南中文学校校长、广义堂书记;2004年获得苏里南总统授予的最高荣誉奬章——棕榈勋章。

  张丰年

  张丰年(1948—),油甘埔村人。1969年凤岗中学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至1980年任油甘埔生产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大队长等职;1981年移居苏里南,先后任“广义堂”中文书记、苏里南华人农工商促进会会长;2002年获苏里南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棕榈奬;2003年起任苏里南共和国总统顾问;1994年随同苏里南共和国总统访华,受到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的接见;2004年再一次随同苏里南总统访问中国,受到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接见;同年2月28日随同苏里南总统访问油甘埔村。2006年12月,苏里南东莞同乡会成立,张丰年被选为会长。

  六、华侨后裔在侨居国的专家学者(部分)

  苏里南

  赖亚发 原籍竹尾田,苏里南医学博士

  曾思聪 原籍官井头 经济硕士

  洪永锡 原籍黄洞 苏里南知名医生

  曾亚来 原籍官井头 工程师

  曾欧平 原籍官井头 苏里南工程师、硕士

  荷兰

  房燕娴 原籍三联 经济学硕士

  张友权 凤岗人 物理学博士、著名科学家,曾在荷兰科学院任职。

  魏阿秀 原籍塘沥 荷兰工程师

  刘玉如 原籍官井头 经济学硕士

  加拿大

  黄丁粦 原籍油甘埔 天文学博士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