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凤岗民俗文化

  一、民间文艺

  客家山歌

  凤岗是客家人聚居的小镇,客家先辈在长期的辛勤劳作中,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客家山歌,通过耳口相传和不断创作,逐渐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凤岗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题材广泛,社会生产、家庭生活、男欢女爱,都可以用山歌表达。客家山歌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调式,结构一般为七言四句,歌句通俗易懂、讲究韵律、充满情趣,兼具有“诗的外表、词的通俗、曲的韵律”,常运用赋、比、兴、重章、叠句、双关等修辞手法。据专家考证,客家山歌源于中原文化,其艺术手法传承于诗经,形式与唐代七絶相似,并受竹枝词及其它地方民歌的影响,是民间文艺的一朵奇葩。

  客家山歌可以个人吟唱,也可以两人对唱,还可以集体斗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闲、节假日,酷爱山歌的男女村民,自发组织成队伍,开展斗山歌活动(驳山歌)。唱到动情处,以敬茶点烟行动以示敬意。六十年代后期,社会及历史的原因,客家山歌日渐衰落。

  2000年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2007年,凤岗镇成立了客家山歌协会,多次举办了“圆龙山歌会”和客家山歌专场晚会,并于2007年举办了粤、闽、桂、赣、川、琼六省客家山歌邀请赛。近年来,凤岗镇创作了一批优秀的客家山歌作品,其中《客家山歌颂党恩》在2008年河源市举办的首届中国客家文化节山歌大赛上获得了金奬,2009年9月该作品还获得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东莞文学艺术大奬”民间文艺类优秀作品奬,树起了凤岗镇的客家文化品牌。 

  2007年,客家山歌被批准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凤岗客家山歌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凤岗山歌:

  例一:

  客家山歌系出名

  条条山歌有妹名

  条条山歌有妹份

  一条冇妹唱唔成

  例二:

  北风一起涯就愁

  衫裤着成马笼头

  拿只麻包做被盖

  唔得天光晒日头

  例三:

  凤凰山下搭歌台

  男女歌手打擂台

  山歌好比东江水

  源远流长滚滚来

  例四:

  山歌紧唱紧心开

  井水紧打紧有来

  唱到青山团团转

  唱到莲花朵朵开

  注:涯就是“我”

  客家童謡

  客家童謡与客家山歌一样,源于古代民歌,所不同的是,“诗合乐而成歌”,不合乐则成謡。

  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生活劳动中创编了许多童謡,这些童謡代代相传,或反映民风民俗、或寓以教育意义,童謡所诵唱的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贴近孩子的天性,语言浅显易懂,念之琅琅上口,不少童謡还结合游戏,便于记忆,易于传播。

  在凤岗,流传有很多童謡,有语言启蒙的童謡,有寓教于乐的童謡,有用于游戏的童謡,还有“摇篮曲”、“催眠调”。其中流传最广的有《月光光》、《落水仔》等。

  “月光光,照四方,食龙眼,咪西光,吃腊蔗,逗新娘,食竹蔗,逗家娘,大缸扒酒细缸装,好酒食人三日醉,好花插人满头香。”

  “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莲塘妹,种韭菜,韭菜打黄花,种金瓜,金瓜蒂蒂督,掌牛亚哥好种竹,竹开花,学养马,马尾长,学养羊,羊脚跛,学养鸡……” 

  “落水仔,刮大风,阿姨仔,嫁老公……”等等 。

  粤曲

  粤曲源自粤剧清唱,产生于清道光年间,是中国曲艺家族中的重要成员。粤曲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师娘时期”(女盲艺人沿街卖唱)和“女伶时期”(明目女子茶楼演唱时期),形成了大喉、平喉、子喉3种基本唱法。

  粤曲的特点是清新柔丽,用广州方言演唱,近百年来,粤曲融入了广东木渔歌、南音等地方音乐,得到较大发展,目前粤曲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广州方言区域,并流传到东南亚、北美等粤籍华侨及华人聚居的地区。

  凤岗镇虽然是客家地区,但天堂围村、雁田村是粤语方言区,粤曲深受地方群众喜爱。近年来,凤岗镇委、镇政府十分重视弘扬和保护地方特色文化,2007年7月成立了凤岗镇粤曲协会,并给予资金和场地支持,协会经常组织会员开展学习培训、外出交流和粤曲专场表演活动,并积极参加镇送戏下乡演出和全市粤曲表演、比赛,使粤曲越来越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使凤岗粤曲在东莞粤曲界渐渐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麒麟舞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独角,头如龙,身如鹿,蹄如牛,鳞如鱼,尾像牛尾。麒麟属瑞兽兆吉祥物,每逢年节、喜庆等,中国部分地区有舞麒麟习俗。

  民国《东莞县志》记载:“元旦至晦,结队鸣征鼓,以纸糊麒麟头,画五彩。缝棉被为麟身,两人载之,舞罢,各演拳棒,日舞麒麟。”据估计,东莞舞麒麟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东莞麒麟传入凤岗。

  凤岗镇三联、竹塘、黄洞等村有舞麒麟的传统,每逢节庆,必舞麒麟助兴。舞麒麟一般为两部分,先是一个人手舞麒麟头,一人扮作麒麟尾,在锣鼓声中进行舞蹈表演;第二部分在师傅带领下,一、二十名队员分别进行拳、刀、棍、盾的武术套路。舞蹈表演一般为麒麟采青,采青表演的过程有:寻青、惊青、闻青、试青、采青、吃青、吐青、吞青等,腾挪跳跃,动作敏捷,栩栩如生。武术动作要领有擒拿抓捉,头包装,二倒手,三架桥,四扳手,有桥桥上过,没桥就开桥,吞吐随身转,高低借势行,以及前弓后箭步等。表演道具有锣、镲、鼓、棍、刀、凳,整个表演过程大约50分钟。  2009年,凤岗镇麒麟舞协会成立。同年,凤岗麒麟队参加塘厦镇举办的第四届艺术节麒麟汇演,这也是凤岗麒麟队首次与外镇正式交流,古老的麒麟舞重新焕发了生机。

  狮舞

  狮舞,集音乐、舞蹈、武术表演于一体,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春节、元宵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作助兴。据说,舞狮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狮舞传入凤岗。

  凤岗舞狮是传统的南狮:先由面带沙罗或猴王等假面具的表演者戏耍狮子,在锣鼓声中表演一出出诙谐、风趣的舞蹈动作;而后狮子随鼓点表演“苏醒”、“上楼台”、“过天桥”、“采青”等;最后在领头师傅的带领下全体队员进行拳、刀、棍、盾等武术套路表演。

  舞狮采用弓、探、虚、腾、跃等基本步伐来表现狮子的喜、怒、哀、乐、动、静、惊、疑等神态,采用扑、抓、捞、采、抛等动作,配以鼓点表现狮子的勇猛矫健、灵活威武。东莞舞狮动作与舞麒麟动作有相似的地方,故也有人把东莞舞狮称为麒麟狮,以与佛山大头狮、英德鸡公狮作区分。

  凤岗镇三联、竹塘、黄洞等村有舞狮的传统。油甘埔张日明的舞狮队2006年参加中国(泉州)国际狮王争霸赛获银奬;2007年中国(九江)第二届国际龙狮精英赛南狮金奬、银奬;2008中国(武进)国际舞狮邀请赛南狮金奬;2008年佛山“黄飞鸿杯”第四届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南狮桩阵铜奬,在国内外各种演出及比赛场合展示出了狮舞的独特魅力。

  二、民俗礼仪

  客家婚礼

  凤岗镇客家婚礼,一般有“说媒、看亲、过礼、择吉、迎亲、拜堂、闹房、回门”九个程序。

  (一) 说媒:封建社会强调男女“授受不亲”,一般都要经过媒婆说合,才能通两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说媒很讲究技巧,媒人必须要熟悉双方家庭的基本情况,还要力求门当户对,准确地给双方家庭反映对方的情况。说成一桩媒,媒人可得到一些财物,叫做“媒礼”,又叫“红包”。

  (二) 看亲:旧时女子养在深闺人未识,经过媒婆说合后,男方会提出看一看女方的要求,这种由男方在媒婆带领下到女方家作初次访问的活动,称之为“看亲”或“相亲”。相亲的日子由媒人预先定好,男方根据媒人的旨意准备好礼物,女方要洒扫庭院,准备迎接客人。客家风俗相亲在男方进门、礼让后,女方父母会给小伙子倒上一杯茶。小伙子看到姑娘觉得喜欢的,就把这杯茶一口饮干,女方父母进房征得女儿同意,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饭,不同意或不表态就让男方告辞,并托媒人把男方带来的见面礼送回。

  (三) 过礼:过礼是迎亲的第一步,也就是履行订婚手续。先由媒人把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交换,通过换贴合八字之后,媒人选个好日子带男方过礼订婚。

  (四) 择吉:按照传统的做法,娶亲的父母应选择良辰吉日,准备迎娶。发请柬由嫁娶者亲自送达亲友手中。

  (五) 迎娶:客家传统在迎娶的当天,一般是女方早上做“出嫁酒”,男方下午设“迎亲喜筵”。准备工作做好后,男方鸣炮奏乐发轿迎新,媒人坐蓑衣轿作先道,接着大旗、新郎、伴郎、花轿、乐队、礼品队依次列队到女家娶亲,花轿到女家后开始进行早宴。新娘在花轿到来之前安排好“姊妹筵”,要由父母或姐姐梳好头,用红线绞去脸上的绒毛,为之“开脸”,化好妆。然后饰上凤冠,蒙上红纱巾等待上轿过门。早筵完毕,新郎、新娘在媒人的引道下向女方家的祖宗牌位和长辈、父母行礼辞别。新娘由伴娘搀扶着上花轿时要哭一阵子,这叫“哭嫁”,以示对父母家人的依恋。新娘坐定后,派平安红包给轿夫,鸣炮、奏乐、起轿,大旗在前,接着乐队、新郎(骑马或者坐明轿)、花轿、蓑衣轿和其他送亲人员,队伍到新郎家门口时,鸣炮相迎。伴娘掀起轿帘,新郎到轿门前牵出新娘,将婚礼推向高潮。

  (六) 拜堂:拜堂是旧式婚礼的高潮阶段,迎亲之日男家发轿以后,就要布置好拜堂的场所,当花轿停在门前,新郎请伴娘掀轿帘时仪式即以开始。牵出新娘到祖宗牌位进香三叩首,然后一拜天地,二拜双亲,夫妻对拜,最后引进洞房,拜堂仪式至此结束。

  (七) 喜宴:在传统婚礼进行的前几天,男方已张灯结彩,贴对联,布置新娘房,准备喜筵的凳桌等。传统婚礼的宴席还要按尊卑长幼排座位,称之为“请客”。新郎、新娘先到首席斟酒、敬酒,说些表示感谢的祝酒话,然后巡席敬酒。喜筵结束后新郎及其父母还要做好送别亲戚、朋友、客人的工作。

  (八) 闹房:闹房即“闹洞房”,是传统的婚礼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闹洞房可使新郎、新娘解除陌生戒备的心理,为他们的新生活开个好头。另外,通过闹洞房还能使亲友彼此熟悉,增进互相间的感情,显示家族的和谐兴旺。闹洞房活动一般持续到午夜时分,大家才尽欢而散。

  (九) 回门:回门一般在新婚入门第三天到第七天,新郎陪同新娘回到娘家,女方拜上回门酒,席间新娘引新郎拜见本家亲友,新郎还要赏红包表示心意,至此,一对新人热闹的婚礼方告结束。

  做年

  凤岗人把过春节称为“做年”或“过年”。

  进入农历十二月中旬后,村人各家各户开始做过年的准备,比如做新衣服、买新鞋、准备过年的食物,客家人过年准备的食物有“米橙(爆米花)”、“糖环”、“油角”、“爆谷”、“圆蓉粄”、“炒花生”等,同时备足柴草。

  到了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人们称“入年挂”,人们说话做事都特别小心,不说粗口和不吉利的话,不打烂家中碗盘之物,各家在神台摆些供品,烧香点烛,敬奉神灵,祈求来年一切平安顺利。

  之后几天,全家进行大扫除,把家里的上上下下清扫乾净,男人理发、刮胡子,妇女们还抽空修剪头发、刮面毛、修眉毛,于是出现俗语所说的“年廿七八,剃头佬,乱刨乱刮”。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称为“除夕”,客家人称“年三十”,家家户户贴春联,贴门神,正如民謡所唱“年三十晚过新年,满围阿哥贴对联,上屋贴着生贵子,下屋贴着中状元”。村民从中午开始杀鸡杀鹅。晚饭前,拜祭祖先,点燃爆竹,礼毕,全家围在一起共享“年夜饭”。饭后,全家大小要“冲大吉水”,即用柚子和桔子叶煮的水来洗澡,表示把吉祥如意都带在身上。浴后,人们穿上新衣服,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表示“过新年,人人口袋都有钱”的好意头。晚上,各家各户要点“年光灯”,整晚都不熄灯,小孩和大人们都开始丰富的娱乐节目,欢聚谈笑,吃茶果“守岁”。到了子夜十二点时要燃放大串爆竹,以示送旧迎新。

  年初一的习俗是家家户户到处串门,小孩子早起向长辈恭贺和讨红包,要注意的是在这天里,村民不杀生,不洗衣服,不扫地,不倒垃圾,不吃肉食。

  年初二,俗称“开年”,村民早起杀鸡宰鹅,置备茶果,到宗祠里祭拜祖先,然后回家祭拜天神、地神,然后观看本村或邻村的舞麒麟、打功夫等节目。

  年初三,俗称“玩日添”,意即可以多玩一天。

  年初四,多数妇女在这天回娘家探望父母。

  年初五,俗称“出年挂”,虽仍沉浸在节日的气氛当中,但高潮已过,人们开始筹划新一年的农事。

  落新屋

  落新屋,即新居入伙,也就是新房建好后,择吉日举行入住仪式。

  凤岗人落新屋有特定的仪式:

  当天,新居贴红对联。

  晚上,零时后,长辈带领后辈一家,学生背书包,提上“马灯”,用“箩格”挑上物品,排队走入新居。“箩格”内装有算盘、葱蒜等有吉祥寓意的物品,也有拜天神、地神的祭品。

  步入新屋时,要一边走一边祈求保佑,说些吉利的话语,如:“左手开门金鸡叫,右手打门凤凰啼,荣华富贵发万家,又进人丁又进财……”称为“说四句”。

  入屋后,在家中祭拜天神、拜土地神,保佑家里人平安大吉,并请家中的祖先进门,烧“衣草”给祖宗。

  第二天,要准备好菜肴招呼亲朋好友,并请村里的人来吃饭,放鞭炮庆祝。

  此风俗到今尚存,只是程式简单了些。

  祭祖

  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传承了数千年的民间习俗,时到今日,祭祖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联络亲情、乡情、同胞情,增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文化传统。

  在凤岗镇,一直保存有清明节拜山祭祖的传统,清明节前后,家长和村里的老人会组织家庭成员和家族成员到先人埋葬地,如阴宅、土坟、公墓、祠堂等地方举行拜祭先人的仪式。

  祭品一般有猪肉、鸡肉、鱼等“三牲”、“五牲”,还有茶、酒、麻糖、水果等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金猪”“全猪”等较为奢侈的祭品。

  祭祖的仪式一般有亮烛上香、恭请祖宗、致祭词、行跪拜礼、烧纸宝、放鞭炮等。如果是大家族祭祖,或同一姓氏拜祭开基祖,则更为庄严隆重。如:三联村房姓村民,每年都会组织族人驾车到远在千里之外的粤东梅州大埔县银江镇去祭祖,并与当地房姓族人相聚,畅叙情谊。

  由此可见,祠堂、墓地不仅是生命之根,同时也是情感之结,祭祖不仅是为了追根溯源怀念祖德,也是团结族群联络情谊的重要方式。

  牛年朝

  牛年朝是农耕时期遗留下来的表达对牛的崇拜的民间习俗。牛年朝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据说这天是牛的生日,意在为牛过生日,感谢牛一年的奉献,并祈求明年五谷丰登。

  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牛年朝是凤岗镇五联村、天堂围村本地人(讲白话群体)的一个传统节日。节日当天,家家户户都会做水糍粑、汤圆等节日食品,并用甘蔗尾叶包窠着水糍粑,用来喂牛,以慰劳牛一年的辛苦。

  牛年朝的仪式较为简单,也不需要什么祭品,也不行跪拜礼,主要是在中午的时候,点燃三支清香,祷告一下,并在牛解上挂些水糍粑,表示对牛的尊敬。

  八十年代以后,凤岗镇因工业的发展,耕牛对村民来讲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村民也较少进行此项活动,但有些村民依然在节日当天做水糍粑吃,但节日已经与牛无关了。

  牛年朝这一习俗据说源自春秋战国时期,农耕时期盛行各地,不少地方志对此都有记载,有地方志中说“十月一日饲耕牛,是日田家制麻糕,用荷叶裹以饲牛,云酬耕作之劳”,这与牛年朝十分相似。在广西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此节至今仍然盛行,只是节日的时间与名称有所不同而已。

  拜神

  凤岗客家人有拜神的风俗习惯,这与其生存环境与文化传统有关。

  客家人源自中原,有信奉佛教与道教的传统。辗转南迁之后,客家人大都在山区定居,人祸、天灾、兽害、疾病长期威胁生命,由于生存的艰难,千百年来,客家人祈祷百事呈祥、老少平安、婚姻良缘、四季发财的心理尤为强烈,在“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心理作用下,客家人心中的神就越来越多,他们既信奉佛教诸神,也信奉道教诸神,佛道不分诸神均信的同时,客家人还自己创造了树神、灶神、土地神等很多生活俗神,有的人甚至把自己的祖先也当作神来供奉,久而久之,形成了客家人“见神拜神,见佛烧香”的泛神的宗教色彩。

  时至今日,凤岗的客家人还有拜神的风俗,特别是在中老年妇女中还很普遍。

  三、人生礼仪

  满月

  满月,是为了庆祝小孩出生满一个月的仪式,满月要做“满月酒”,宴请亲友,客家人称之为“出月”。

  孩子满月当天,外婆要来探望外孙,带上衣服、帽子、背带、饰物等。这一天婴儿要穿上新衣服,要祷告祖先。宴请客人时每桌必有红鸡蛋,客人要给小孩红包,喻意红红旺旺,大吉大利,散集后主人要向亲友赠送饼乾、茶果等食品等,还要送红鸡蛋给客人。

  在凤岗,此风俗保留至今。

  开斋

  开斋也叫“百日”,是指在新生儿出生满一百天时举行的庆祝活动,也叫“百岁之庆”。据说这一民俗在凤岗雁田村及深圳平湖一带已经流传了六百多年。

  开斋时间一般为中午,主人摆下宴席,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庆贺,午宴期间,把做好的鲤鱼(或鲫鱼)、韭菜、瘦肉每样挑一点给新生儿象征性品尝,鲤鱼有“一理通,百理通”的意思,韭菜有“长长久久”的意思,意在为新生儿祈福,希望其聪明懂事、健康成长。因为在此之前新生儿喝母乳,百岁之庆后才开始吃荤,故称“开斋”。

  开灯

  开灯也叫点灯,是指家族中有人添了男丁,可选择某一年的正月十二日或十五日点灯庆贺。在凤岗,客家人说的“灯”与“丁”谐音,代表添丁发财的意思,时至今日,凤岗仍保持开灯的习俗。

  旧时,开灯的主人家要买两盏大油灯到祠堂,正月十二日拜祭先祖,告知添了新丁,点燃油灯后每逢初一十五都要到祠堂添灯油,直到次年的年三十晚才去熄灭灯火带回家,至此,开灯才算结束。

  后来,发展为在自己家中点油灯表示开灯,开灯当晚,村里的小孩子全部一起到其家中“乱灯茶”,“乱”是指大家高兴凑热闹的意思,越多人去代表越兴旺。主人家则要派红包,并派糖果、米橙(爆米花)等食物给孩子吃,还要放鞭炮。前来庆贺的小孩则会敲锣打鼓,边打边喊“添灯发财,过年又来”,主客皆大欢喜。

  现在,凤岗镇还保留点灯的习俗,但程序更简单,不同地区点灯的时间也有不同,有的村开灯要在男孩虚岁双数时才能点,有的没有岁数限制,那一年都可以开灯,但一个新丁一生只开灯一次。

  生日

  人人都有生日,人人都过生日,只是因地方不同、时代不同、重视程度不同,人们过生日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旧时,在凤岗,小孩子过生日要吃红鸡蛋,表示红红旺旺,消除灾难;成年人过生日遵循“男双女单”的习俗,男人逢双岁过生日,女性逢单岁过生日;男性年龄达30岁、40岁、50岁为大生日,女性年龄21、31、41岁为大生日;凡是年龄为60、70岁、80、90岁、100岁的生日,均叫拜大寿;100岁称“期颐”,最为隆重,条件许可的要请亲友族人吃饭以贺。

  随着社会的进步,凤岗人过生日的习俗还在,却有了新的内容,吃蛋糕、唱生日歌、吹蜡烛、许愿、酒楼请客吃饭,古老的生日习俗,增添了西方元素和时代的内涵。

  葬礼

  葬礼,是指老人去世,举办的丧葬仪式,凤岗人称之为“送终”或“办丧事”,古时称为“凶礼”。

  老人家百年归寿之后要帮其穿好“寿衣”、“寿鞋”,然后移放在屋的厅堂中间,地上垫上八月草或干稻草,铺上一张草席,孝子贤孙等跪在地上,披麻戴孝,不穿鞋袜,女的不梳头结发,焚香烧纸钱守孝,号哭以示哀痛,俗称“送终”。

  凤岗客家人丧葬礼仪程序一般为“停尸、报丧、吊唁、备棺、入殓、出殡、安葬等,因死者寿数、经济背景、尊荣程度、天气冷热等不同情况,丧葬礼仪、停尸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如:有的有钱人办丧事吊唁时,会请来和尚念经打斋,超度亡灵,停尸时间冬天长些,夏天短些,长则七八天,短则一两天,就要出殡安葬。

  死者入土为安后,其家人则备以饭菜答谢送殡的亲朋和族人,并派送红包利是以示感谢。旧时的丧葬习俗中,还普遍盛行“二次葬”,即数年或数十年待死者肉身腐化后,“捡金(骨骸)”重新安葬其骨骸。

  建国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丧葬礼仪也逐渐变革,死者一般都是当天死亡,当天下葬,念经打斋守灵等仪式已经式微,有身份的人则举行追悼会。

  如今实行殡葬改革,火葬取代土葬,政府统一建设公共墓园。

  四、传统食品

  客家黄酒

  客家黄酒是凤岗客家人的传统食品。逢年过节或是喜庆的宴会,总是少不了黄酒助兴;人们把黄酒当作强身健体的补品;特别是妇女生了小孩,座月子时,黄酒更是必备的进补食品。

  逢年过节、家有喜庆,客家人都要酿黄酒。酿酒的材料有酒饼、曲米、黄精、首乌、黑枣等。用料比例为:糯米10斤、曲米5钱、酒饼2两、黄精1两、首乌1两、黑枣少许、高度米酒2斤。酿酒要用纯净的井水,据说最好是七姐水(每年七月初七正午十二点在井里取出的水)。

  酿酒步骤如下:

  1、蒸糯饭:把糯米洗净放进锅里蒸熟。

  2、拌料:把糯米饭晾开散热,放入曲米、酒饼等材料,再泼入适量的凉开水,绞拌均匀,至糯米饭不粘手为止。

  3、发酵:把糯米饭放进酒缸,放置三天后,加入高度米酒作为酒引,酒缸加盖保温,让酒慢慢发酵。发酵时间一般为热天3至5天,冷天7至8天,就可闻到酒香,约20天后酒酿制完毕。

  4、淘酒:用滤网过滤酒糟,淘出黄酒,称为“酒娘”,用酝子把酒装好,(亦可加入凉开水浠释酒娘,增加酒量,隔天取酒),并以柴禾谷糠作燃料文火炙酒,以便长期保存。

  这样酿出来的黄酒,酒色橙黄,酒味甜香,营养丰富。

  客家咸菜

  客家咸菜是客家人的传统菜式,它既可以作为主菜,供长期食用,也可作为配菜,与肉类或其它菜搭配,起到调味作用(如咸菜焖猪肉),客家咸菜实用性广,咸中带酸,风味独特,深受大家喜爱。

  以前,凤岗人家家户户都有腌制咸菜的习惯,时至今日,还有人以做咸菜、卖咸菜为业。

  腌制咸菜的步骤如下:

  1、晒菜:选取冬至前后的新鲜芥菜,将其洗净,然后拿去太阳底下晾晒一两天,至半干为宜。

  2、腌菜:在每层菜叶上均匀撒上盐(1斤盐可腌制50斤菜),用手揉擦,至菜渗水软熟状态为宜。

  3、入瓮:把菜扎成团,放入瓮或缸里面,密封瓮口,并用沙包或石块压住瓮口。

  4、泡制:夏天放置3-5天,冬天5-7天,待盐慢慢融化,菜在盐水中浸泡至青黄色和金黄色时即可食用。

  客家狗肉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闻到狗肉香,神仙也跳墙”,“十月小阳春,狗肉胜人参”,“今冬狗肉补,明春打老虎”。这些广为流传的民间俗语,是对狗肉美味的最好说明。《本草纲目》中记载:“常食狗肉可以安五脏,温补壮阳,清身益气,健胃补肾,暖腰温膝,补血脉”。正因其美味、有益健康,所以很多人都喜爱吃狗肉。

  狗肉的烹制方法各地不同,有炖,有炒,有白切,有煲汤,凤岗的传统做法是焖,通过大锅焖出来的狗肉,香味馥郁,多吃不腻,深受人们喜爱。目前,凤岗不仅有专门经营狗肉的饮食店,不少家庭还在自家庭院专门修造了焖狗肉的大锅大灶,老百姓对狗肉的喜爱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烹制一锅香喷喷的凤岗客家狗肉,关键要做好选狗、杀狗、焖狗肉三个环节:

  1、选狗。狗肉做得好不好吃,狗肉的品质是关键。一般来说,土狗的肉品质好,多人吃,杂狗、宠物狗肉质差,一般不吃;狗龄长短也决定了狗肉的肉质,一岁到两岁之间,15公斤左右的成年公狗,肉质结实,膻味较少,最适合烹制焖狗肉;另外,民间有“黑狗避邪”的说法,所以吃狗首选黑狗,“一黑,二黄,三花,四白” 是民间选狗的口决。

  2、杀狗。狗肉要做得好吃,还要看怎么杀狗。凤岗人杀狗的方式有点残忍,杀狗之前让狗跑动,之后是一棒子把狗打倒,把狗打死后沸水去毛,再用禾秆草(稻草)煨狗,至狗身呈金黄色,狗肉带有了稻草的焦香味道,之后洗净狗身、开喉放血(把狗血用盆装起来)、开膛清除肉脏、狗肉斩件,杀狗才算结束。

  3、焖狗肉。凤岗客家狗的焖制过程为:先分批次热锅炒狗肉,去除狗肉中所含的水份;再洗乾净大锅,热火放入干身的狗肉,并放入适量的配料。配料一般有姜片(一般十斤狗肉一斤姜)、八角、陈皮、小茴、柠檬叶,调料有油、盐,并放入适量的水(刚好能浸泡狗肉为宜),把锅盖盖严实,武火加热,沸腾后文火慢焖。大约焖一个小时左右,水干成汁后,起盖倒入狗血与酱油混合的羹(凤岗人称作“味胶”),狗肉翻身配料拌匀。至此,客家狗肉烹制成功。

  到吃的时候,盘底垫上客家咸菜,装上狗肉,狗肉浓香,咸菜爽脆,搭配着吃,美味之极。

  客家炆猪肉

  炆猪肉,是凤岗客家人的传统菜式,旧时,每逢节日喜庆,特别是清明节拜山祭祖当天吃的“拜山饭”,一定要有炆猪肉,家族成员分而食之,称为“太公分猪肉”。

  客家炆猪肉主料为新鲜猪肉,调料有姜、蒜、盐、酒、糖、生抽、果皮、食油,辅料有蚝氏、咸菜、油豆腐、萝卜杠等。客家炆猪肉做法较为简单,就是猪肉切成块状后,配以调料放进大锅文火炆熟,做得好不好吃关键在于调料的比例和对火候的把握。

  炆猪肉做好后,因所放辅料不同,称之为蚝氏炆猪肉、咸菜炆猪肉、油豆腐炆猪肉、萝卜杠炆猪肉……

  作为传统菜式,在凤岗,许多家庭主妇都会做炆猪肉这道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炆猪肉已经成为凤岗人的日常菜,并深受大家的喜爱。

  芙蓉肉

  芙蓉肉是凤岗镇雁田村的特色菜。据说芙蓉肉是从雁田村邓姓开基祖镇田公时开始流传下来的,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

  芙蓉肉的做法是:取猪身五花肉切小片,拌面粉、薯粉、生鸡蛋、五香粉等佐料,然后用油炸至金黄,取出后与芽白菜一起煮,佐以虾米、生姜等料。

  芙蓉肉香嫩油滑,口感极佳,雁田村各家各户的主妇基本都会做这道菜。时至今日,凡是节日、祭祀,该村还有做芙蓉肉吃以表示隆重的传统。

  炆鹅

  炆鹅,也叫蒸鹅、碌鹅,是凤岗人的特色菜,特别是中秋至次年的端午之间的几个重大节日,家家必杀鹅、炆鹅,可以说是“无鹅不成宴”。

  炆鹅制作方法:

  1、杀鹅去毛,淘空内脏,擦干水分。

  2、在鹅表皮涂一层酱油。

  3、用适量的蒜头、豆鼓、五香粉、八角、南乳、盐、白糖、白酒拌成配料,填充进鹅肚,用小竹签封好切口。

  4、把鹅放进油锅中翻转炸烤鹅身至金黄色。

  5、用锅蒸鹅,蒸鹅时锅底放进浸泡好的笋乾、菜干、香芋头,鹅放在上面一起蒸熟,文火炆鹅约45分钟即可上席。

  6、上席时,取出鹅肚里的配料做调料,再把鹅肉切成块状,配着调料一齐放进盘碟。

  此菜香味浓郁,肥而不腻,令人回味,至今在凤岗的很多饭店都能吃到此菜,但味道不尽相同,只有到普通家庭,才能尝到正宗的凤岗炆鹅的味道。

  茶果

  茶果是凤岗人的传统小吃,每逢春节或喜庆日子,家家户户都有做茶果的习俗。

  茶果制作方法如下:将大米浸泡,然后晾干,并磨成粉,筛取细幼部分,用沸水搅拌,然后做成薄薄的粄团,然后放入红豆、緑荳、花生、糖等馅料,幷包裹严实,如果是在节庆时候,还可以加些花红粉,用来染色,做好后把茶果放进锅中蒸半个小时左右即可食用。

  作为节庆食品,茶果既可以做点心,亦可作馈赠亲友的礼品。

  炒米饼

  炒米饼是凤岗人的传统食品,每逢春节,人们有做炒米饼的风俗习惯。

  炒米饼的制作方法分为炒米、打粉、做饼、烤饼四个步骤。

  1、炒米:就是在一个大铁锅中将生米炒熟,炒的时候要把握火候,把米均匀炒熟而不焦黄。

  2、打粉:就是把炒米磨成粉,以前是用石磨手工打粉,后来可以用机器打粉(也叫机粉),打好的炒米粉一般要晾一天半天,然后才用来做饼,据说置凉后的炒米不容易上火。

  3、和粉:就是把黄糖煮水,成糖胶,用来和粉,糖、水、粉的比例要适当,粉团要甜而不腻、软而不浠。

  4、做饼:就是用饼模来做饼,饼模是木制的,上面刻有祥禽瑞兽,花艹树木,还有福禄平安之类的文字,做饼时大人小孩围在一起,把和好的饼粉放在饼模中,并加进白糖、花生、切薄的肥猪肉作馅,一块压模成饼,完成后用小木锤在饼模背后把饼从饼模里捶出来,装在筛子里。

  烤饼要用木炭来烘焙,烘焙炒米饼的木炭也有讲究,火候控制是炒米饼好坏的关键,中医认为,这样做出来的炒米饼,有强肾暖胃补虚的功效。

  艾粄

  凤岗人在清明节有做“清明粄”的习俗,凤岗的“清明粄”有“艾粄”和“鸡屎粄”两种,其中讲客家话的客家人做艾粄,讲白话的本地人做鸡屎粄,此风俗至今留存。

  “清明粄”的食俗,追溯起来,与寒食节有关。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一书中记载了寒食节食品“青隋饭”:“杨桐叶、细冬青,临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谓之杨桐饭。道家谓之青精饭,石饥饭”。可见“青隋饭”与现在的“清明粄”类似,都是“色青而有光”,据说“食之资阳气”。

  艾粄的制作方法如下:

  1、在每年的10月或者3月,到田里摘好艾叶,晒干后磨碎,并加糖煲水。

  2、用3包糯米粉,1包粘米粉(3:1),混合均匀,将煮好的艾水加进去,把艾和粉搓成均匀的粉团。

  3、把粉团分成巴掌大小,放在剪好的芭蕉叶上。

  4、放进锅中蒸20分钟,即可食用。

  艾粄有消食健胃,去暑除湿的作用。如果用鸡屎藤、苎叶等代替艾叶,即成不同风味的“清明粄”。如果喜欢馅料,可以用花生捣碎后加白糖做馅料。

  粽子

  凤岗人把端午节叫做“五月节”,节日有包粽子的传统,这一传统与全国一样,据说是与纪念屈原有关。

  凤岗人五月节包的粽子有两种,一种是咸粽,一种是甜粽,甜粽也叫灰水粽。凤岗人喜欢包咸粽,包咸粽的材料有:糯米、猪肉、眉豆、虾米、蛋黄、五香粉、粽叶、绳子。制作程序如下:

  1、准备好粽叶、糯米、眉豆及肉类等材料。

  2、粽叶先浸泡,洗乾净备用;把肥猪肉用酱油腌制好;将糯米、眉豆浸泡;按口味需要在眉豆中加入虾米、蛋黄、香料用油盐炒成馅料备用。

  3、粽叶取两片折成圆锥形,按比例并先后放置糯米、馅料、猪肉、糯米,压实,再用两片粽叶包好,用绳子捆紧。

  4、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子里煮3-4个小时即可食用;如果放在高压锅中煮则40分钟即可食用。

  芝麻糊

  佛诞是指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诞生日,虽然历史上各国关于佛诞的具体日期说法不一,但根据传统习惯,我国仍以农历四月初八作为佛诞日。

  有文献资料显示,四月初八的佛诞日,也叫淋佛节,信佛的人要同佛爷淋浴,芝麻糊便是沐佛汤,所以人们每年四月初八要吃芝麻糊过浴佛节。

  凤岗镇雁田村村民至今保持吃芝麻糊庆佛诞这一传统习俗,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村里人就会用粘米、芝麻、花生、杏仁、香草蜜糖等材料做成芝麻糊,以吃芝麻糊来庆佛诞。

  萝卜粄

  冬至是民间的大节日,凤岗流传着“冬至大于年”的说法,冬至这一天,凤岗人都会做萝卜粄来庆贺,直到现在,凤岗人还有冬至包萝卜粄的习俗。 

  制作萝卜粄的材料有:糯米粉、粘米粉、猪肉、虾米、萝卜、葱、盐、热水、胡椒粉、蕉叶。

  萝卜粄制作方法如下:

  1、做馅料:选取好的白萝卜,去皮切丝,煮熟去水,加入猪肉、虾仁和腊味等,放胡椒粉和盐等调味料,葱等,再煮熟就可以用来做粄的馅料

  2、做粄皮:用糯米粉、粘米粉混合(根据不同口感,比例为2:1至5:1),加入适量的热水搓匀做成粄团,压扁做成粄皮。

  3、包粄:在巴掌大的粄皮中放进馅料,包好,皮的厚薄,馅料多少,粄的大小可以自己选择。

  4、蒸粄:把做好的粄放在剪好的芭蕉叶上,放到锅里猛火蒸20分钟左右,香滑细嫩的萝卜粄就做成了。

  煎堆

  唐朝时,长安已经有煎堆这种宫廷食品,唐初诗人王梵志有诗云:“贪他油煎堆,爱若菠萝蜜”,诗中的油煎堆,说的就是煎堆。后来中原人南迁,把煎堆带到南方,煎堆成为了两广小吃。

  煎堆既是小食,又是祭祀祖先及馈赠亲友者的礼品,目前,凤岗天堂围村的妇女大都会做煎堆。

  煎堆制作材料:糯米粉500克、白糖100克,生油2千克。

  制作程序:

  1、取100克糯米粉用清水调拌,搓成粉团,放沸水锅里煮熟,捞出放在案板上,混入余下的400克糯米粉并加入白糖,拌匀后用手掌反复搓至有韧性和粘性(如太干硬,可加入少许热水再搓),即成糯米粉团。

  2、将糯米粉团分成两等份,分别揉圆,压平,捏成空心圆球状,留一小洞,往里充气后快速封口,即成两个煎堆坯。

  3、热锅落油,烧至120°c时,将煎堆坯轻轻放入热油中,边炸边用长筷子翻动,使之均匀受热,炸至体积比原坯大一倍时捞起,待完全冷却后再用同样方法炸一遍,如此反复3-4次,使之膨胀至排球般大小即成。

  4、煎堆可以无馅,也可以包入豆沙馅,莲蓉馅,则味道更佳。

  五、传统节日

  春节

  春节,客家人称之为“过年”。正月初一为“大年初一”,是农历年的第一个大节。春节至今保持大扫除、置办年货、贴春联、穿新衣、吃年夜饭、给压岁钱、守岁、放鞭炮烟花、拜年等传统习俗。

  元宵节

  元宵节,正月十五,当晚观看各式各样的花灯,以示年期已满,第二天叫出年,开始准备春耕了。现在,凤岗客家人挂花灯的习俗已经改变了,元宵节全家人吃汤丸,祈福全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清明节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三月三前后,是种竹植树的好时节。清明节,客家农村一般摘艾叶制成艾粄食用,祈求健康平安。清明节还是扫墓祭奠先人的节日。

  端午节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在凤岗一带客家农村地区称为五月节,仅次于春节、七月十四节,是农村地区的第三大节。过去,端午节这天,大门要悬挂艾香、葛藤、蒲草,并洒雄黄酒以避毒虫、瘟疫;今废。如今,端午节菜肴丰富,第二天探亲访友。

  七月七

  七月七,也叫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清晨到十二点前,凤岗人家家户户都到水井取水,这时的水叫做 “七姐水”。传说“七姐水”是仙女取瑶池之水,奉施给客家人,护佑客家人健康的仙水。“七姐水”用瓦罐密封储存,久而不腐,有的经年不腐,有清热解毒之效,村民也把这水称为“掌屋水”,即保佑家人平安之水的意思。凤岗部分农村至今保持此风俗。

  七月十四

  农历七月十四,又称“中元节”, 又称“鬼节”,是部分客家农村的第二大节。该节日处于夏收夏种结束后,农民经过半年辛劳,需休养生息,过节以庆祝。当日准备丰盛菜肴,节后探亲访友,互送礼品。晚上要在大门前燃插香火。

  中秋节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客家人多称“八月十五”、“八月半” ,是家人团聚的节日。当天晚上,全家人欢聚一堂,摆上月饼、水果等,边吃边聊边赏月,其乐融融。

  重阳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过去村民把重阳节称为秋祭日。凤岗人因把祭奠扫墓拜山放在清明节,因此,对重阳节较为淡漠。有人登山望远,一些青少年则喜欢在这个节日自做风筝(俗称放纸鹞)在空旷高处放飞取乐。

  冬至节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客家人把冬至这天称为“小年”或者“做冬”,是春节前的一次小预演。“小年”前,农家挂腊肉,起油锅,油炸些客家食品还要做萝卜粄。当天准备较丰盛菜肴。第二天,开始进入过年前准备阶段。

  六、传统手工技艺

  排屋楼建造工艺

  凤岗镇是客家人聚居的小镇,是广东省著名侨乡,现存排屋楼120座,此为“客侨文化”的见证,至今有近百年的历史。这些风雨沧桑的排屋楼,经历过一次次战争和历史的洗礼,记録了凤岗人漂洋过海、艰辛创业、爱国爱乡、抗击外辱的动人故事。

  冠英楼是当时油甘埔村22座排屋楼中最晚建造的,1934年始建,1935年建成。所以建楼的技术已相当成熟,而材料大多是就地供应。冠英楼建造时,对建筑的材料十分讲究,所用的石仔材料,全部是雇人到石马河里“淘”出来的。由于当时天堂围有火车站,香港的火车直通天堂围,所以该火车站一时成了一些货品的运输枢纽,而当时的红毛泥(水泥)就是从天堂围运载过来。有了石仔和红毛泥后,按比例搅拌,再用桶将材料吊上楼。在用两块中间锁住螺丝的大木板中间,加注材料,最后用钟锤(木锤)锤实,排屋楼的墙体就基本建成。在没有红毛泥(水泥)之前,建造排屋楼的材料主要是石灰、粘土、沙石夯实。排屋楼建造一般要经过选地方、打地基、筑楼体、粉刷墙面、壁画装饰等阶段,一般要一年甚至数年时间才能完成。

  凤岗具有代表性的排屋楼有忠义堂楼、永升楼、观合楼、红星楼等,排屋楼墙厚1米左右,十分坚固,在日军侵华的上世纪30、40年代,排屋楼一度成为了村民扺御外敌入侵的坚固掩体,如今楼身的弹痕仍依稀可辨。

  做豆腐

  豆腐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做豆腐是客家人的传统手艺,也是谋生手艺,这手艺是跟家中长辈从实践中学来的。

  做豆腐的程序是:黄荳浸泡发胀——磨成豆浆——豆浆过滤去渣——加入石膏——煮熟豆浆——倒入豆腐模具——压走水分——豆腐成型。

  为了方便记住的程序,客家先人把制作豆腐的程序编成歌謡,这首歌謡在凤岗至今流传。

  咕噜噜 咕噜噜

  快快磨豆做豆腐

  黄荳子磨成豆浆

  放好模子铺好布

  加入石膏或盐卤

  豆子慢慢就坚固

  竹器编制

  凤岗人把从事竹器编制工作的人称为“竹篾师傅”。 

  竹篾师傅利用本地区出产的竹子,经过加工,编织成竹椅、竹摇篮、鸡笼、拖耙、箩、箩格、摇篮、竹筐等竹制品等具有艺术性又有实用性家具和生产工具。东莞、深圳等地都有需求者前来购买。

  目前,凤岗人不再自己编织竹器了,但还有少数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会这门技艺。

  民间偏方

  民间偏方是指没有被正式的药物或医学典籍收载,在民间流传的对治疗疾病有较好效果的单方、验方、秘方。民间偏方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对疾病治疗的经验总结,在缺医少药的年代,民间偏方因其成本低廉、就医方便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凤岗常见的民间偏方有:

  治疗伤风感冒偏方:伤风感冒俗称“闪水风”,用“一包针”、“金银花”、“阿婆吵”、“苦簕葱“、“苦栋叶”、“三丫虎”等草药煮水,加点葱、酒,利用其蒸气熏蒸全身,汗发而病止。

  治疗刀伤、骨折偏方:可用“牙拔筋”、“小膊骨草”、“两面针”、“天打捶”等青草药,锤烂外敷。

  治疗无名肿毒症偏方:可用“独脚湖鳅”、“东风桔”,锤烂浸酒外敷,等等。

  直到现在,凤岗有一些老人还习惯采草药用民间偏方治病。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