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凤岗排屋楼——客家民居的文化符号浅析

  东莞市凤岗镇乡野,青山緑水之间炮楼林立,多数炮楼与排屋联接,构成了独特亮丽的建筑景观,这是广东罕见的。不管是广府民系著名的开平的碉楼区,还是客家民系梅州的围屋区,有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凤岗的炮楼与开平碉楼不同,凤岗排屋也与梅州的围屋有异,独具一格。特别凤岗至今保存完好的120座排屋楼,是一本凝固的客家文化史,又是一本浓缩的华侨文化史。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教授到凤岗考察后认为,从文化学的角度上说,“土楼”是客家民居的早期结构,范围特大的“围龙屋”是客家民居更大发展的中期结构,“排屋”与“炮楼”则是客家民系移至滨海地区,与广府文化以至海洋文化有所结合的后期结构,其突出特点就是外观开阔、内在连通(尤其是排屋与炮楼连通),从而在建筑文化上,体现了客家民系的移民进化进程,既有传统客家风味,又有广府海外侨风,堪称“客侨文化”的典型建筑,为岭南所独有。

  凤岗排屋楼,这个特别的文化符号,藴涵着什么样的文化底藴?

  排屋楼——见证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凤岗排屋楼大多建于清末民初时期。据可考史料,现存炮楼最早建成的是天堂围村“忠义堂楼”,始建于1898年,最晚建成的是油甘埔村的“来进楼”,建于1935年。大多数炮楼都建在20世纪20-30年代。

  追寻凤岗排屋楼昔日主人的踪迹,不能不溯源客家人的迁徙历史。翻阅凤岗客家人宗族谱牒,清晰地记録了客家先民唐宋两朝由中原入赣、闽,元明两朝又逐步迁徙粤东,明末清初再迁入凤岗立村定居的路线。据清朝干隆10年(1746年)《义建崇烈堂碑》序文记,顺治9年(1653年),朝廷采取“疏呈招耕”的办法,招募一批客家人到凤岗开垦种植。这批客家人应招募入居凤岗黄洞南门山一带,“蒙霜露,披荆棘,筑居畋田焉”。后人尊称带领入居凤岗的13位客家人屯长为“十三位公”。至干隆年间,客家人在凤岗这片土地上筑居立村已有30多条自然村落,近40个族姓,人口繁衍超过2000人。如序文记述,“今日者里居数百家烟火相连,禾麻互相,游太平之宇耕”。

  客家人筑居立村的民居建筑,是客家民系文化历史的“活化石”。客家民居建筑丰富多样,显着的特色是土楼、围屋、堂屋、排屋、炮楼(也称碉楼)等。凤岗的排屋楼,也还保留着客家人为了维护宗法秩序和环境,保持着聚族而居的习惯建造的,是客家民居系列中一种重要的建筑,担负着安全防卫的功能。凤岗排屋楼就是客家人在长期迁徙和异乡定居生活留下的历史文化符号。

  走进凤岗排屋楼,我们不仅为那厚实坚固的墙壁而感叹,也不仅为那黑洞洞的枪眼而惊心,更可以从中触摸到客家文化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是客家人从中原封建庄园和坞壁一脉相承下来的建筑文化,是客家人对中原文化和血缘认同的重要依据。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不仅应对穷山恶水的自然环境挑战,而且面对新迁地区的土著或其他民系的矛盾纠纷,甚至面临猖獗的兵匪盗贼抢掠。客家人要在新居地上站稳脚跟,必须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建设具有防卫功能的营垒。特别是凤岗处于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社会环境,它是惠东宝三县交界处,兵匪盗贼活动特别猖狂。为此,凤岗客家人不但保持聚族而居,而且在排屋中建设防卫炮楼。平时人们在排屋里居住,一有情况就跑到炮楼上去。炮楼地点一般选择在排屋左或右入口处或地形有利处,与排屋相连。炮楼筑起厚实的墙壁,大门上镶有铁皮,门前安置栅栏,门后顶上门杠,每层开有利于对外观察和射击的枪眼,楼顶堆放一些可投掷的石块,底层设有饮用和防火的水池,俨然一座固若金汤的城堡。排屋楼是客家人奉行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营垒。

  随着岁月流逝,昔日的田陌风光不再显现,刀光剑影的灾难也一去不复返,而客家先民用血汗泪水和泥土砂石夯筑起来的排屋楼仍旧寂然矗立。俗话说,“睹物思人”。仰望高耸的排屋楼,我们仿佛还可以看见客家汉子艰难跋涉不畏艰险奋勇前行的身影。倚靠在排屋楼厚重的大门上,我们仿佛还可以感受到客家母亲慈爱胸怀的温暖。客家先民以感苍天、泣鬼神的顽强精神,辛勤耕耘建设自己的家园。这一座座历经风雨侵蚀的排屋楼,就是客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排屋楼——彰显多元文化包容开放情怀

  凤岗排屋楼昔日的主人,已离我们远去。翻开发黄的史册,我们发现兴建排屋楼的主人,他们大多数是当时从凤岗再度迁徙海外谋生的华侨。

  追寻凤岗排屋楼昔日主人的踪迹,又要追溯凤岗华侨的历史。据史料记载,从清朝嘉庆年间开始,就有凤岗客家人漂洋渡海到异国他乡谋生。初期南渡到东南亚马来西亚等地,称之为“走南洋”。后来又被“卖猪仔”到南美洲牙买加、苏里南等地。到民国时期,又有人陆续踏上北美洲、西欧各国。据清朝光绪28年(1903年)立“重修回龙庵通堂并客厅碑”记载,华侨捐款重修庵庙有683人,来自外埠9个国家和地区,推算凤岗当时在海外华侨已有数千人之众。直至今时,凤岗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港澳同胞,约有3万多人,比凤岗现有的常住人口还多。凤岗华侨华人广泛分布在全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论人数之多,分布之广,凤岗堪称东莞最著名的侨乡。

  离开家乡,外出寻求生存发展,这是客家人迁徙命运中的一种归宿。这些在海外生根落脚的凤岗人,又念念不忘自己的故土,自觉维持着客家人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当他们在海外获得人生成功,积累了财富以后,回乡兴建祖屋便成为一种义无返顾的选择。于是,在凤岗这片故土上,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一批融合中西文化的排屋楼建筑。

  如油甘埔村建有19座碉楼,其建楼主人来自牙买加华侨有10座,来自马来西亚华侨有2座,来自苏里南华侨有1座,来自美国华侨有1座,来自大溪地华侨有1座。由华侨兴建的共有15座,占80%以上。另有4座是由宗族公共出资兴建,其中仍有华侨的捐资。凤岗排屋楼昔日主人的身份由此可见一斑。

  海外华侨回乡出资兴建排屋楼,他们不仅带回钱财,带回“红毛泥”、钢材等先进建筑材料,而且带回了西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观念,使得凤岗排屋楼建筑融中西方文化于一体,兼有中西方文化特色。黄洞村观合楼是一座颇有代表性的排屋楼。黄洞村人蔡观合,离乡下南洋谋生,垦荒种植经营橡胶园,经过多年辛劳打拼,事业有成,积攒了钱财。1927年他回乡购地建房、办学。原计划建筑占地面积约1700平方米,建40间排屋带有两座炮楼。后来,由于种种社会原因,建成8间排屋和1座8层高炮楼。在这座高耸的中国式炮楼上,装饰有表现西方文化的各种雕塑,西式的圆穹和楼顶的“皇冠”,是全镇唯一一座全钢筋水泥结构炮楼。观合楼是黄洞村15座排屋楼中最令人赞叹的中西合璧建筑杰作。

  凤岗排屋楼还带来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中国传统的祖屋文化,一般以祖宗姓名冠以楼名,以示对先人孝敬和纪念。凤岗炮楼中,有的沿袭礼制以先人命名,如油甘埔村“永升楼”;而大多却突破礼制,以建楼出资人冠以楼名,如黄洞村蔡观合建“观合楼”,油甘埔村江勋堂、江石金兄弟建“勋堂楼”、“石金楼”等。这显然是受西方文化张扬人的个性价值观念的影响。当然,这也是多元文化的互相包容。炮楼主人以自己的姓名来冠楼名,又并非是简单地张扬个性,其骨子里藴藏的仍然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基业永固、子孙永续”的中国传统文化。海外游子把热爱故乡传承祖业的情怀寄托于屹立不倒的排屋楼。

  排屋楼——创新文化与时俱进

  凤岗排屋楼及民居的布局和建造,既体现出对客家民居建筑的继承,又根据本地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实际,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在粤东地区,客家民居的典型建筑形式是客家围屋。凤岗的客家民居,当地人也称之为围屋。这种围屋保留了客家围屋的传统格局,又不拘于客家围屋的样式,因地制宜,吸收广府建筑文化单元式住房开放式空间的优点,注重人和自然和谐,人与人沟通,有所创新突破。凤岗的炮楼建造与围屋结合在一起,以保护围屋的安全。

  油甘埔村江屋民居,始建于18世纪初,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120平方米。排屋坐北朝南,背靠狮岭,南望梧桐山,建筑群形状像一个“非”字形。排屋中间设有3米宽的正巷,分为东西两边,东边8排68间房屋,西边9排95间房屋。每排房屋由东西走向小巷分隔前后。每天早晨,太阳东升,阳光洒满每条小巷,每间房屋同享阳光普照。客家人传统笃信风水,因而又在排屋西面建了1排10间房屋,正面朝东,以迎聚“紫气东来”。在排屋东边入口,南北分别建有3座炮楼。先是1920年在北面建造9层“永升楼”(又称凤岗第一高楼),后1934年在南面建造2座5层“石金楼”和“勋堂楼”。西南面还建有占地700平方米的“华庆书室”,作为江氏子弟启蒙馆所及宗族婚寿宴客活动场所,体现了客家人“耕读为本”和儒家“孝悌”、“仁爱”的思想文化。

  黄洞田心村新围场民居建筑也颇有特色。民居由村中曾氏华侨于1919年回乡兴建,占地约84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建有住宅12排80间房屋,另有杂物柴房5排25间房屋。民居建筑井然有序,建造规格统一,结构样式为前门厅,后主屋,门厅有一个小天井,称“四水归堂”,寓意“聚水生财”。门楣上有吉祥壁画浮雕,诗情画意。村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村前有风水鱼塘,中间有空旷的禾坪,四周緑树环抱,好一座美丽的田园山庄。

  凤岗排屋楼的建筑风格更是多姿多彩。炮楼的主体建筑基本上保留客家四方楼檏实厚重的样貌,而窗户、楼顶围栏等装饰,引入欧陆式建筑风格,各种几何图形、花草鱼虫浮雕惟妙惟肖,创意十足。凤岗排屋楼是客家人旺盛创造力的具体象征,是客家人与时俱进的动人乐章。

  凤岗排屋楼,阅尽人间百年沧桑。岁月的风雨,无情地冲刷着历史文化的记忆,而默默无言的排屋楼,执着地守护着客家人的文化传统,展示着海外游子眷恋故土的情怀,标榜着凤岗人创新拼搏与时俱进的精神。客家人有一句古训:“打起精神来做人!”一列列内联外通的排屋,傲然屹立的炮楼,不就是从艰苦迁徙的历史走过来,不畏险阻,打起精神,挺直腰杆,敢于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建设幸福家园的凤岗人的象征吗?

  (冯琼辉:原东莞市凤岗镇宣传科教办主任)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