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客侨文化”研究对岭南民系研究的深远意义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历史的积淀,是承托人们精神的框架。一个地区的文化形态必然是该地区人们长期生存状态的反映。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因素,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形态异彩纷呈。

  民系,又称“亚民族”、“次民族”、“族群”。是指一个民族内部有互相认同的语言、文化、风俗等的亚文化群体。汉民族因为历史和环境的变迁,逐渐分化,形成了若干微有区别的亚文化群体。岭南的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就是典型。

  文化研究与民系研究关系密切,互动性强。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黄伟宗教授等专家学者通过深入调研,在《整合古今资源,开拓“客侨文化”——关于东莞市凤岗镇古今文化的调研报告》中提出了“客侨文化”这一概念及打造“客侨文化”这一议题,对岭南民系的研究意义深远。

  一、“客侨文化”的特质

  顾名思义,“客侨文化”,就是“客家文化”与“华侨文化”的融合体。下面,让我们从“客侨文化”的载体——凤岗客家及其文化形态着手分析,探源溯流,揭示“客侨文化”的特质。

  1.多元融合

  据史料记载,我国东南沿海自古以来是古越人的分布区域,古代岭南是古南越人的居住地,考古发现证明岭南有丰富多彩的南越文化。古代岭南偏安一隅,地广人稀。千百年来,或因战争动乱、或因官职升迁、或因异地开发、或因游学经商……,北方移民南迁不断,历史上的岭南经历了5次移民潮。今天的广东是中国最大的移民省,有着两千多年的移民史。不同的移民源地、移民年代、移民路径、移民聚居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因素,使南迁移民与原住民经过漫长的历史融合,两宋以后形成了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三大民系都自称是中原移民的后裔。因而岭南文化也就涵盖了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三种地域文化。岭南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近现代的岭南文化以其鲜明的海洋性与创新性辐射全国,在近现代中国现代化民主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广东又是中国最大的侨乡,三大民系都有向海外移民的漫长历史,华侨文化积淀深厚。

  广府民系的先民早于秦汉时期,大多于宋代,自北南下,唐以后多以南雄珠玑巷为中转地,迁居西江流域或珠江三角洲,再转散海内外各地,是移居岭南最早的民系。宋元时期,随着大批移民自闽入潮,闽文化自北而来,使潮汕地区全面开发,至明清时期,最终形成有鲜明特征的潮汕民系。

  客家民系的先民自西晋末年大举南迁,他们由中原或沿汉水入长江迁向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朝东由九江到鄱阳湖;或顺赣江进入赣南山区,朝南直至梅州的大埔。他们的迁徙并非如广府、潮汕两民系一步到位,而是几经辗转,历经千年,才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大本营”——今之赣南、闽西、粤东北三角地带。而后继续向南进一步的迁移、散发,漂洋过海,从不止步,从不满足。最终成为一个特征显着,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影响深的汉族民系。他们永远是“客”,永远前行。由于千百年来他们一直在大迁徙,历尽艰辛与磨难,而聚居地大多贫瘠闭塞,俗语云:“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恶劣的生存环境,培养了客家人刻苦耐劳、忍辱负重、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尽管在漫长的迁徙中不可避免地与畲、瑶、古越等南方土著民族通婚、融合,但在岭南三大民系中,对汉文化的固守最执着,汉民族意识最强。也正因为客家民系的迁徙特性,使他们的“融合”力更强,“主客相融,变客为主”,海内外的客属皆如是,只是不同的区域,相融的族群不同而已。从中也可看出民系的认同,实质为文化的认同。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属广府文化区域。东莞市境内流行粤方言和客方言,以粤方言为主。粤方言区面积、人口均占全市的絶大部分,客方言主要通行在东南部与惠州、深圳相邻的丘陵地带,约占全市面积的18%。在32个镇区中,纯客方言镇仅樟木头,清溪、凤岗2个镇大部分讲客方言〔1〕。

  凤岗,古称塘沥洞。据史料记载:粤语系人(又称本地人),其先祖多从江西迁到粤北南雄珠玑巷,再到珠江三角洲一带,后又逐迁到凤岗。在元明两朝到凤岗立村定居,已有近800年历史;客话系人,其先祖原多在福建和江西两省,后南迁到粤东地区,明末清初迁入凤岗立村定居,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2〕。凤岗的原着民应为古南越人,“塘沥洞”这一古称及凤岗粤语有舌尖前清边擦音可为证。现凤岗人的祖先都是移民群体,广府人是首先迁入凤岗的移民,如,雁田村的邓氏先祖,便在唐朝元和元年(806年)从河南南阳迁江西吉水,再经南雄珠玑巷迁入凤岗立村定居。继而客家人多从梅县、惠阳地区陆续南迁而来,至今已多达206姓。客粤杂居是凤岗的一大特点。长期的杂居,使东莞凤岗客家,成为“多元融合体”。

  凤岗又得沿海和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在近现代的历史背景下,清朝嘉庆年间,凤岗人开始陆续出洋谋生。鸦片战争后,为寻求活路,不少人被迫成为“契约华工”(俗称“卖猪仔”)迁移海外,经过100多年,现旅居海外的凤岗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遍布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已达3万多人,是坚守本地人口的近2倍,凤岗成为东莞市的重点侨乡之一。移居各地的客侨又融会了居住地的文化,随着客侨对家乡的反哺,客家文化和华侨文化的融合给凤岗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由此可见,在客家文化的基础上,各路移民带来的各地域文化、原着民的南越文化、广府文化、毗邻的港澳文化,打上各旅居国色彩的华侨文化等,在此碰撞、融合,生成了独具魅力的凤岗客侨文化。“多元融合”成了凤岗客侨文化的最大亮点。

  我们以油甘埔村为例:该村通用客家话,但村委辖区内除少数60岁以上的人外,大多数人会讲客家话、本地话(粤方言)和普通话,方言中外语藉词多与粤方言同。如,衬衣——恤衫、球——波、父亲——爹地、母亲——妈咪、再见——拜拜、小费——贴士、小店——士多等,可见西方文化及广府文化影响之深。

  油甘埔村的民俗大多与广府民系大同小异,不少习俗深受广府民系影响,但因对客家传统的恪守,其民俗文化又不失客家风姿。如,婚嫁程序把“拜堂礼”放在成亲之后,堪称油甘埔客家民俗的一大特色。至于赛山歌、节庆舞麒麟、客家民居精致的雕饰等客家民俗文化早已是凤岗镇远近闻名的文化品牌了。

  2.和谐共生

  “多元融合”迎来的就是“和谐共生”。

  东莞凤岗应为客家民系的扩散地,凤岗客家先民从赣、闽、粤东北等客家民系成熟地经韩江、梅江、东江、陆路、海岸陆续南迁而来,与广府民系杂处一地,经历了漫长的磨合,形成了“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东莞属广府文化圈,客家文化属弱势文化,客家民系在东莞生存发展势必自我调整,逐渐融入广府文化圈。在客粤杂居地,这种自我调整更明显。凤岗客家因能对文化传统执着固守,便能源远流长,活色生香;因能自我调节,便能融合,便会和谐共生。

  500多年来,凤岗客家在凤岗与“本地人”杂处一地,不断地自我调节,适应新环境,也不断地为凤岗文化增添新鲜血液。在艰苦垦殖,共建家园的同时,凤岗客家改造了自然,改造了自己,也改造了他人。在磨合融会,求和共存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生。凤岗客家的海洋意识、商业理念、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程度、语言演变、生活习俗、建筑风格、海外移民等均有别于内陆客家,广府文化的影响痕迹明显。如,凤岗的客家传统民居——“排屋”与“排屋楼”,其形制与珠江三角洲广府民居颇为相似,突破了聚族围居的格局,其精美的装饰既不失客家的传统又不乏西洋风韵。最具特色的当属“排屋楼”,多以一座炮楼和一栋排屋组成,而炮楼与排屋相通,可谓进可攻退可守,收放自如。这是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滨海地区受广府文化与西洋文化影响的产物,是继著名的客家圆寨、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多元融合”的发展,象征着其文化形态从“对内开放,对外封闭”走向“对内开放,对外开放”的嬗变。在多元融合的环境中,凤岗的广府民系同样深受客家文化的影响。如,一些口语词普遍有别于广州话,而与客话相同:狂(惊)、捡(执)、寻(揾)、耳吉(耳仔)、地豆(花生)、伶俐(乾净)等。至于“港式粤语”对年轻人口语的影响亦显而易见。改革开放后,凤岗处于“桥头堡”的区位优势,中外人员流动更频繁,是新客家青睐之地,数十倍于本地户籍人口的外来人员从东西南北中汇聚于此,使凤岗的人口结构、文化形态大为丰富,多元融合,和谐共生更显优势,由此催生的凤岗文化是一种杂交后的新文化,其形态风格更显魅力。

  3.开拓进取

  据史料记载:宋代的珠江三角洲,许多地方还是浅海、沼泽和新生沙坦,九江、乐从、佛山、南海以下,到今中山横栏、沙莨、港口以上,顺德、番禺、南海、和新会的许多地方及东江三角洲东莞等地都是宋以后成陆的。大量的南下移民,不但给岭南带来了先进的文化、技术,而且在开发、利用自然条件与资源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促进了岭南农耕、渔猎文化与北方农耕文化的融合,使岭南成为新文化萌发的节点。珠江三角洲能勃发于宋,后来居上,得益于南下移民潮带来的人力、物力资源,得益于中原、江南的先进文化、技术,更得益于移民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凤岗客家在珠三角开发的高潮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清代康、雍、干、嘉年间,朝廷实行“禁海”后又“复界”,在各地招致入垦沿海者,客家人加速向珠江三角洲扩散。如“清朝中期设立在黄洞回龙庵的碑文记载,率客家人大批进入凤岗立村的先祖为‘十三位公’。他们应召从粤东地区南迁到凤岗开垦,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了”〔3〕。

  凤岗客家发扬了客家民系的吃苦耐劳,勤劳俭檏,坚忍不拔,敢与天斗、与地斗、与外强势力斗的坚强不屈精神,以及对“乐土”执着的追求。如黄洞村极具特色的排屋横联“爰得我所”,体现了凤岗客家对凤岗生存环境的认可——这就是苦苦追求的“乐土”!同时也反映了客家民系千百年来对“乐土”的不懈追求。

  凤岗客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造就了自己,开拓进取使他们获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和自由。面向大海的生存条件,与广府民系的融合,使他们的视野更开阔,文化具有鲜明的滨海特色:开放、包容、自信、开拓。勇于开拓的传统融入了新的内涵——海洋意识与商业意识,进取性更强。各种历史原因促使凤岗客家大批走向海外谋生,使凤岗成为东莞的著名侨乡。华侨文化对凤岗文化的影响毫不亚于广府、潮汕民系的侨乡,客家人走向世界,凤岗显然是个中转站。这与凤岗文化的开拓性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广东成为前沿阵地,东莞的巨变举世瞩目。地处偏僻的凤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凤岗,海纳百川,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远超内陆客家地区,这不仅是自然条件使然,更重要的是凤岗文化开拓进取性的体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凤岗人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变革了生产关系,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大力招商引资,兴办工业,发展市场经济,凤岗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参与热情高涨。原属东莞山区镇的凤岗迅速崛起,先后创办了1000多家制衣、塑胶、五金、建材及高新技术电子、电脑等各种外资、合资、民营企业。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人口的迅猛增加,又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仅2005年,凤岗镇又新签“三来一补”和“三资”协议44宗,合同利用外资达525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711万美元,全年协议增资403宗,金额1.0336亿美元,外贸出口总值为13.1238亿美元,其中“三资”企业出口值为6.8475亿美元,“三来一补”企业出口值6.2697亿美元。全镇完成“三来一补”工缴费9269万美元;完成“三资”产值110270万美元。到2005年底止,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83.7亿元。实现各项税收总额5.9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6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77.1亿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50.8亿元;村组两级纯收入达3.6亿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同比增长23.3%。在200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的测评结果中,凤岗名列第43名。而凤岗镇也成为东莞市知名的制造业重镇,经济增长和创汇排在全市、镇区的前十名〔4〕。

  近2倍于凤岗本乡人口的凤岗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旅居地披荆斩棘,奋勇开拓,积极参加旅居地的建设,促进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为维护华侨权益,加强与旅居地人民的友谊与团结,贡献卓著。涌现了一批爱国爱乡的华侨知名人士,如彭祖绅、张友权、黄戍松、张丰年、陈小姐等。20世纪90年代后期,旅居牙买加的黄洞村华侨、时任牙中友好协会会长黄戍松先生陪同该国总督霍华德·库克一行访华期间,到凤岗黄洞村参观访问;2004年旅居苏里南的华侨张丰年(油甘埔村籍华侨),参加该国总统访华团。访问期间,陪该国总统专程到油甘埔村访问,为加强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为凤岗华侨史增光添彩。

  今天,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凤岗已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科学发展之路,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镇描绘新的蓝图,蓄势待发。艰苦奋斗,永不满足,不懈追求,凤岗客侨文化彰显着开拓进取的魅力。

  4.传承创新

  多元融合,才能和谐共生;发扬传统,才能和而不同;一体多元,才能丰富多样;求新存异,才能传承创新。这是辨证的统一,是事物充满生机的体现,也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文化的发展,民系的发展、民族的发展莫过于此。

  “客侨文化”的特质分析,使我们看到:传承才不会迷失自我,融合才能创新,世界才会和而不同,多样统一。这是凤岗“客侨文化”对岭南民系研究的启示,也是对民族研究、文化研究的启示。

  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的聚居地的特性不同(广府沿江而居、潮汕沿海而居、客家沿山而居),广府、潮汕、客家三种文化的地域特色鲜明。就个性而言,广府文化、潮汕文化的海洋性更强,客家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固守更为人们所乐道。如,客家人坚守“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客家方言,保留了较多的唐宋中原古音和古汉语词彚,客家的“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社会风尚和“崇先报本”的客家意识,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的传统美德,严整宗教制度、热心续修家谱族谱的传统,爱国爱乡的赤子之情,客家人的风水观念和风水术以及对观音、关帝的崇拜,婚丧喜庆中的传统礼节礼仪以及许多民俗文化现象,无不是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体现。凤岗客侨文化不但具有这些客家文化的个性,而且融会了广府文化及华侨文化的特色,自成一体,是一种融合后生成的新文化,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

  重教兴文是客家民系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在凤岗得到了发扬光大。再苦再累也要让子女受教育成为凤岗人的共识。从清朝中后期起,凤岗范围内较大的自然村,相继创办了55所书塾书院,对村民子女进行启蒙和文化教育。1790年岭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宋湘,应凤岗上村知名乡绅张时行的邀请,到上村任教,其教学遗址——建成于清代干隆后期的“纂香书室”及其亲笔题写的“纂香书室”墨迹保存至今。

  重教兴学蔚然成风,使得凤岗文风兴盛,人才辈出。如凤岗的古建筑回龙庵,是该镇自古乡邻聚集过节的地方。新发现的《黄洞回龙庵石碑》记载:“回龙庵”重修于清干隆年间,捐资者达170多姓氏;光绪年间又重修,海内外捐资者达683人。此外,尚有义建崇烈堂碑、遗爱堂春祀碑、遗爱堂崇祀碑等文物,记有遍布亚美各国的乡籍华侨华人捐款助学、助乡者姓名,已多达7000余人。据传,清朝中后期,四乡(包括樟木头、清溪、惠阳龙岗及宝安县观兰等地)文人学者,每年都定期云集到黄洞村的兴贤文社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这一举措,也相应推动凤岗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据可查史料,清朝中后期,凤岗出了28个文武秀才。从民国期间到新中国建立后,凤岗先后涌现了一批知名的政治家,原子能、物理、电子、医学等专家学者和高级工程师,象棋宗师杨官璘更是乡亲们的骄傲。从2001年至2005年底止,凤岗人子女在校就读研究生、博士生及本科、大专生多达242人。

  坚强不屈、敢于扺抗外强侵略,爱国爱乡是凤岗人的优良传统。几百年来生生不息。1899年,雁田乡村民在爱国人士的组织下,一马当先,成立抗英指挥部,组织和训练民团,支持香港民众的抗英斗争,痛击越过深圳河的英国殖民者,打破了英国殖民者的扩界计划。凤岗雁田被当朝的清政府封赐为“义乡”。抗日战争时期,凤岗地区是抗日游击队及其后东江纵队打击侵略者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其中官井头村、黄洞村、排沙围、竹尾田村以及油甘埔村等,成为革命老区。凤岗人民英勇抗日,有30人为国捐躯。在凤岗的革命斗争史上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凤岗中西合璧风格的“排屋”及“排屋楼”是客侨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其建筑风格形式各异。可与开平碉楼比美的碉堡式“炮楼”,新中国成立前,尚有160多座,现保存完好仍有120座,数量之多为东莞市之冠,密度之大不亚于开平市,在全国实属罕见。无疑,这是凤岗人传承创新的硕果。而设备先进、布展精美的“凤岗历史博物馆”是全国罕见的镇级历史博物馆,更张扬着凤岗人传承创新的魅力。

  凤岗人以传统为根基,开拓创新,使凤岗人无论何时何地,创举不断。改革开放30年来,凤岗的巨变令人艳羡,其间不乏惊世之举。如,雁田村敢于“吃螃蟹”,取得了资本运作的成功经验:早在1987年,村党支部高瞻远瞩,做出了建立自己的企业,形成自己的经济体系的决定。雁田人完全靠村民集资办起自己的经济实体,走出去,投资数亿元办实业,把雁田村经济推上加速发展的轨道。使雁田经济保持着年平均45%的增长速度,在完成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后,逐步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2005年雁田村组两级净资产超两亿元,排名广东东莞全市村组第一,初步形成了多种经济形态幷存的发展模式。3000雁田人与10多万外来人口共同创造了一座名满珠三角的文明富裕村。为保持发达地区村组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增强的良好势头,破解发达地区村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难题,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再创农村村组经济做大做强的辉煌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凤岗的文化随着经济的腾飞而推陈出新,繁花似锦。两年一届的艺术节,大力促进了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客家文化、侨乡文化、象棋文化、广场文化四大特色文化品牌的打造成绩喜人,2007年获得了东莞市文化建设先进镇的光荣称号。传承创新使凤岗实现了经济与文化齐头并进,城市与文化和谐发展。

  二、“客侨文化”研究对岭南民系研究的启示

  民系文化的载体是民系,“客侨文化”的载体是凤岗客家。凤岗客家是客家民系自中原到岭南,从山区到沿海,从闭塞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发展进程的见证,是客家民系发展的必然,是岭南民系发展的记録。他的发展与广府、潮汕两民系的发展轨迹:从中原到岭南,从内陆到沿海,从闭塞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基本一致。因此“客侨文化”的发展有指向性的意义,“客侨文化”的研究对岭南民系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1.岭南各民系发展的共同轨迹:多元融合,传承创新

  广东是个移民大省,“民系”是个动态的概念。千百年来,北方移民南下与岭南土著融合后,形成的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其形成、发展轨迹:北方移民南下——与土著融合(如,粤西的“汉人僚化”、“僚人汉化”;客家的汉与畲、瑶、古越的融合等)——形成新民系,是基本相似的。其文化的生成发展进程:中原文化——汉越相融(或汉畲相融,或汉瑶相融等)——形成新文化: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统称岭南文化)。可见多元融合是岭南文化发展的共同轨迹,是岭南文化的共性,只不过因融合的历史、元素、地域不同而形成各自鲜明的个性而已。岭南三大民系均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族群多元融合而生成的新民系。研究岭南文化及岭南民系,离开了这一共性的把握,将会舍本逐末。这也使我们看到,岭南三大民系均自称中原汉族的后裔,客家民系的一些观点:自称是中原汉族“衣冠士族”的后裔,而忽略了“多元融合”的实质。这种以静止的眼光来分析动态发展的事物,显然是主观片面的,是有碍文化研究、文化创新、民系研究、民系融合的。

  2.岭南各民系文化形态的演变:兼容开放

  岭南三大民系的文化形态多姿多彩,有道是:广府喜江,客家乐山,潮汕亲海,这较生动地概括了三大民系由生存条件所形成的文化特性。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的变化,民系及其文化特征也在变化,随着社会的均衡发展,三大民系的个性差异将逐渐缩小。各民系文化形态的演变将会出现大体相同的路径:封闭——兼容——开放。而兼容开放,是各民系文化形态演变的共同道路,“融合创新”将是最终的归宿。凤岗的“客侨文化”就是一个明证。

  3.岭南民系研究对民族团结的意义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因此其内涵与“民系”一样,是动态的。“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是长期历史形成的社会统一体。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由56个民族构成的社会统一体,自然有其动态的变化过程。“客侨文化”概念的提出,就是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岭南民系及其文化的成果。我国的各民族当与“凤岗客家”一样,有其独特的演变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均离不开多元融合。这将启示我们,对民族的研究同样应更重视其发展变化动态过程的研究及其应用价值。如摒弃狭隘的血统论,重视各民族在历史过程中多元融合的客观现实,这将对民族团结贡献良多。

  三、“客侨文化”研究对文化建设的启示

  1.“客侨文化”概念与“跨界研究”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领域的研究正朝着分科细化的方向发展,其结果是新的学科概念不断提出,新的独立分科不断出现,使研究向纵深发展,文化研究、民系研究也不例外。而新的独立分科得以出现则是“跨界研究”(跨学科领域研究)的成果。

  岭南三大民系的形成时间大扺在两宋,三大民系的文化有着海洋文化的共性,又个性鲜明,近年来,三大民系的文化研究成果显着。其中“客家学”研究已有两个多世纪,现已是一门显学。但传统的岭南文化研究及民系研究,往往囿于广府、潮汕、客家三大领域的划分。

  广东是中国最大的侨乡,华侨移民历史悠久,华侨文化积淀深厚。广东籍侨胞约2000万,占全国华侨华人的2/3,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按行政区划计,广东地级市有80%为侨乡;按土地面积计,侨乡占全省总面积的72%;按人口计,归侨、侨眷人数达2 000多万,侨乡人口约为全省总人口75%。特殊的地理、历史、人文背景造就了广东丰富多彩的华侨文化景观,无论是物质层面、精神层面还是制度层面,广东侨乡都深深地打上了华侨文化的烙印。华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除了具有区域文化(如岭南文化或广东文化)的共同特质,更富有创新性、边缘性。长期以来岭南文化研究,把华侨文化与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三种地域文化并列,自成一个独立的领域。

  但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虽然个性鲜明,共性也相当突出,三大民系均与华侨关系密切,若囿于传统的分科研究,往往会作茧自缚。如,传统的华侨文化研究与广府文化、潮汕文化的关系较客家文化密切。但岭南的客家文化因地缘、人文诸因素,同样具有海洋文化的共性,受华侨文化的影响不亚于广府、潮汕两民系,东莞凤岗文化就是一个共性与个性完美结合的典型。

  凤岗的华侨人数多(现在海外的乡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比本乡镇人口还多1倍以上),分布区域广,与家乡关系密切;古今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具有鲜明的滨海特色:开放、包容、自信、开拓,与广府文化的海洋特色一致,这和赣南、闽西南等内陆地区客家文化有着不少质的区别。“客侨文化”概念的提出,不仅准确地揭示了凤岗文化的特质,提出了新的分科概念,而且使客家文化与华侨文化的研究进入了跨界研究的阶段,是客家文化研究及华侨文化研究深入、拓展的必然,是文化研究分科细化的结果。

  “跨界研究”就是把握事物“融合”的实质,多学科、跨领域地进行问题研究。岭南文化最大的特点便是“多元融合”,只有“融合”才有和谐,只有“融合”才有创新。没有“融合”就没有岭南文化。“客侨文化”的提出正切中“融合”的特质,是从岭南三大民系及其文化、华侨及华侨文化等多领域进行多学科的比较与论证的成果,是岭南文化研究及中华文化研究的拓展。“跨界研究”带来创新的局面,对文化研究及文化建设的应用价值不可小觑。

  2.“客侨文化”研究与和谐社会建设

  目前我国正处于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在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珠江三角洲,“大量城市边缘传统聚落正在转变千百年来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从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空间形态乃至心理意识等等各个方面的翻天覆地的转变,完成从传统到现代、从乡村到城市的转型”〔5〕。凤岗的居民主要是源于北方不同时期的移民,以客家民系为主,广府民系次之,经过长期的磨合融会,和谐相处,文化相融。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的外来工进入(现有外来人口近40万,本镇户籍人口仅2万余人),加速了社会结构的变化,这在珠三角是很有代表性的。如何使队伍庞大的“新客家”融入新的社会环境,建设和谐社会,是沿海地区共同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社会难题。“客侨文化”研究使我们看到只有融合才有出路。“新客家”和当年的“老客家”一样,来自五湖四海,“新客家”的处境,“老客家”容易理解,这为破解难题提供了帮助。发扬凤岗文化的优良传统,以宽广的胸怀、包容的心态、科学的态度,确立大中华文化观,提倡文化交流、融合,并扎扎实实地做工作,建设有利于和谐社会发展的新文化,从而增强凝聚力,增强“新客家”对广东文化的认同感,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共同创建广东的新文化。这项工作的性质和“客侨文化”的特质是相通的。随着“客侨文化”的研究、建设,南北融合、主客融合、民系融合的经验不但贡献于岭南,贡献于全国,同时也谱写着中华民族的新篇章。

  注释:

  〔1〕《东莞年鉴》编委会/东莞年鉴(2005)/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5-9

  〔2〕任焕林/凤岗历史博物馆/海口/南方出版社/2008-7

  〔3〕〔4〕《凤岗概况》凤岗镇综合性门户网站www.fenggang.gov.cn/Index.html 125K 2010-1-12

  〔5〕《珠三角城市边缘传统聚落形态的城市化演进研究》刘晖

  参考文献:

  1.蒋祖缘 方志钦主编/简明广东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8

  2.《东莞年鉴》编委会/东莞年鉴(2005)/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5-9

  3.任焕林/凤岗历史博物馆/海口/南方出版社/2008-7

  4.谢重光/客家形成发展史纲/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1

  5.竹尾田村志编纂委员会/竹尾田村志/海口/南方出版社/2008-11

  6.油甘埔村志编纂委员会/东莞市 凤岗镇 油甘埔村志/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12

  7.塘沥村志编纂委员会/东莞市 凤岗镇 塘沥村志/ [2006]惠印准字第55号

  8.凤德村志编纂委员会/东莞市 凤岗镇 凤德岭村志/[2006]惠印准字第66号

  9.东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道小组办公室/凤岗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道小组办公室/东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图册凤岗篇

  10.东莞凤岗宣传办/凤岗碉楼/2008-9

  11.《凤岗概况》凤岗镇综合性门户网站www.fenggang.gov.cn/Index.html 125K 2010-1-12

  12.《华南新闻》(2006年2月23日第三版)

  (郑佩瑗: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