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东莞凤岗排屋楼特色浅识

  广东省东莞市凤岗客家民居排屋楼,是凤岗当地客家人与海外客家侨民所创造的一种民居建筑形式。它是一种客侨文化的特殊符号。它不同其它客家地区的客家人居住的民居建筑。它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来源、风俗习惯等方面密切相关。它是随着滨海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变化而变化的。它通过与海洋文化的交往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融合而产生的新的一种客家民居建筑特色。所谓特色,就是相互比较,相对独特而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一个地方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和文明程度得到不断发展的标志之一。凤岗排屋楼就是一个具有独特客侨文化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它具有特殊性、典型性、奇异性和多样性。

  一、凤岗排屋楼来历的特殊性

  东莞市凤岗镇,古时称塘沥洞,民国初年因建凤岗圩而确立凤岗之名。该地在南宋时期立村。早在唐朝元和元年公元806年,邓氏先祖就由中原地区,经江西吉水、粤北南雄珠玑巷等地,几度迁徙而落户凤岗定居。随后的宋、元、明、清时期,又有不少各地人士经江西、福建、粤东梅州、粤北南雄珠玑巷等地迁入凤岗落户。在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当年从珠玑巷南迁人士中,应该有不少人是从“始兴县珠玑巷”南迁的,或者是经过始兴县境南迁的。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些姓氏族谱的记载,他们当年是从“南雄府始兴县沙水村牛田坊珠玑巷”迁到广州珠江三角洲的。当年珠玑巷这个地盘是属于“南雄府始兴县”所管辖的。后来,珠玑巷直属于南雄县所辖。古代从珠玑巷南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大多都经由浈江水路经始兴县境到北江扺达珠江三角洲地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所出的一本《广州史志》中,记载有古代刘氏族谱关于他们的祖先迁徙经过和迁徙原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说到刘氏祖先在南宋时期,从“南雄府始兴县沙水村牛田坊珠玑巷”迁到广州大梁,再迁从化肃坑,又迁佛冈落户的经过。原因是“广东南雄府始兴县沙水村牛田坊珠玑巷富氏黄贮万解粮船泊河边”,把一个从皇宫里逃出来的赵构皇帝的妃子苏妃,接到船上共结秦晋之好,并一同回到家乡珠玑巷。后来朝廷知悉这一消息后,十分震动。“始兴县牛田坊五十八乡乡民”怕受到牵连,于是联名给“始兴县告给路引呈词”,要求政府开通行证批准他们南迁。结果,始兴县在“宋高宗绍兴元年正月初八日”批准后,南雄府在“大宋绍兴元年正月十八日准给文引通行”,给他们发放了通行证。由县到府前后十天就办好了一切迁徙手续并拿到了通行证。说明那个时期的办事速度也是够快的。作为南宋立村的凤岗,那时也许迁入有“南雄府始兴县沙水村牛田坊珠玑巷”的村民。无论是先迁来还是后迁来凤岗的客家人,他们在凤岗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了十几代、几十代。他们将此原来荒凉无序之地变成了民风淳檏的礼仪之乡。数百上千年来,凤岗人在发展生产、抗击外辱、迁播海外,传承文明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今的凤岗竟然有206姓人士,成为广东乃至全国姓氏较多的一个镇,比当年的“珠玑巷”南迁的156个姓氏还多50个姓氏。这是一个十分奇特和罕见的现象。表明凤岗这个地方具有博大的胸怀,自古以来就有很强的包容性。

  对于客家人的迁徙情况,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道师谭元亨教授,在《客家圣典》中是这样说的:“迁徙——永恒的放逐。已经是一千年了,或许有两千年,甚至更漫长。血脉里早已凝成了漂泊的因子。从中原,到江汉平原;从大别山,到南夷之地……原乡,沿海,到了太平洋彼岸……。千年的迁徙,迄今仍未终止的迁徙、背井离乡、翻山越领、飘洋过海——有谁写得下这亘古的漂泊史、坚忍史、生命史?”凤岗客家人不少人如谭教授所言,从原乡、沿海迁徙到了海外。他们从清朝嘉庆年间开始,因为生活所逼,开始远涉重洋的迁徙。他们飘洋过海“作客”海外。特别是在清朝咸丰年间,他们不少人是被作为“契约华工”,即俗称“卖猪仔”的身份迁移到海外的。他们足迹遍布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如印尼、墨西哥、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法国、丹麦、瑞典等,至今他们的人口已经发展到31610多人,是居住在凤岗祖居地人口的2倍。那些远涉海外的凤岗客家人,无论漂泊多远,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都没有改变客家人崇祖敬宗、爱乡爱家的思想情结。在清朝末年龢民国年间,他们把客居海外所挣下的“血汗钱”纷纷寄送或亲自带回老家凤岗。在凤岗这块土地上建起了“洋气”与“土气”结合的“洋高楼”和“土低屋”相构成的“岭南独此排屋楼”建筑。在凤岗这块仅有82.5万平方公里的地方,仍然保存有120多座这种建筑。其中大部分是侨民、侨资所建。如黄洞定公楼,清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由旅居牙买加、苏里南等国华侨集资兴建。兆荣楼1900年由旅居马来西亚华侨张嘉华回乡所建。荣芳楼1915年由苏里南华侨黄容芳回乡建造。兆龙楼1915年由华侨蔡兆龙兴建。信坤楼1920年由华侨曾信坤兴建。锦鹏楼1920年由塔西提岛大溪地华侨李锦鹏回乡所建。春来楼1922年由华侨张谭兴建。钦华楼1922年由苏里南华侨洪钦华所建。古楼岭碉楼,清未民初由稠尾廖姓族人用华侨财力兴建。庆昭祖楼清末民初由郑庆昭依靠华侨财力修建。锦发楼1920年由牙买加华侨李锦发回乡所建造。维霖楼清末民初由华侨出资兴建。汉章楼民国初年由华侨黄汉章出资兴建等等,这些建筑历尽沧桑,毎一座都记载了它们厚重的历史文化。这些独特的“排屋楼”建筑,无论是其经济来源,还是建筑风格,无处不打下它们来历的特殊性。它体现的是近现代凤岗的历史、社会、自然环境以及客家人传统观念。同时反映出凤岗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特殊时代风貌。

  二、凤岗排屋楼的典型性

  凤岗的排屋楼在客家民居中,是一种奇特的建筑,它由一座高耸入云的高楼和一栋横向排列的低屋所构成的高楼低屋结构的“排屋楼”建筑。当人们走进凤岗,走近这些别具一格的“排屋楼”的客家民居时,带给人的第一感受就是什么叫“鹤立鸡群”,什么叫“高山仰止”!

  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直插云宵的高楼,被人们称为“炮楼”或“碉楼”,但没有人称它为“箭楼”。因为它“出生”的时候,箭已经被历史所淘汰。具有较强杀伤力的初级火器,已经替代了单一的冷兵器。表明此种高楼出现的时期较晚,它是相对“年轻”的。它不像福建、江西、粤东的梅县、粤北的始兴县等客家地区的高楼有箭楼、炮楼、碉楼和围楼的名称。其实,这种“高楼”的来历源远流长,可追溯到汉晋时期中原地区的坞堡建筑。《三国志》、《后汉书》、《晋书》、《太平御览》等不同的史料都有所记载。在中原地区所出土的文物中坞堡模型屡见不鲜。汉晋时期,强宗豪族纷纷建造坞堡自保平安。那时坞堡上最有效的防御武器便是弓箭。弓箭一直使用到清代。古时,用于自卫防御的高楼建筑常常被人们称为“箭楼”, 每层楼四面墙体上和顶层护墙上的孔洞亦被称为“箭垛”、“箭墙”、“射箭孔”等。而凤岗的“高楼”已经没有箭楼和射箭孔之称,取而代之的是专供“火铳”这种土枪射击的铳斗和枪眼。这是时代变化的标志,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凤岗的碉楼是封闭性的,只开一门供进。主要用石灰、沙、粘土混合俗称“三合土”夯筑而成。高度通常在11至24米之间,少数较矮的也有9米的高度。如:三联鹤凫渚庆楼高六层18米;塘沥黄才楼高六层18米;竹塘红花园碉楼高六层18米;油甘埔绍锦楼高七层21米;三联洋稠尾钟煲碉楼高七层21米;凤佳岭红星楼高七层23米;凤佳岭振公楼高七层23米;黄洞钦华楼高八屋24米;黄洞观合楼高八屋24米;竹塘仁芳楼高八层24米。其高度远比福建、江西、粤东梅县、粤北始兴县的客家围楼碉楼高三至五层9至15米的高度高得多。凤岗碉楼的高度超过17米至24米的比比皆是。这种超常高凸的高楼,其最实用的功能之一,就是站得高望得远,能最快、最有效地看到最远处的敌情,为自己人及时报警使之躲避侵害而争取足够的时间。碉楼的长宽在4至7米之间,面积20至40平方米之间。里面有木楼梯,用檩条承重木楼板,再在木楼板上铺水泥。或者用钢筋水泥浇筑天面及楼梯。顶端设有向外凸出供火铳射击之用的“铳斗”设施。四面墙上匀称设有供暸望、通风、采光的窗口和供火铳射击的枪眼。枪眼很少,说明火力防护能力有限,是一种渴望生存,只躲不击,不愿树敌的消极防御性建筑物。它与其它客家地区围楼四面围墙上下设有各种暸望射击孔的设施,内贮藏有大量水源、粮食、武器,体现积极防御的态势有所不同。在凤岗碉楼旁驻足仰望,或进入碉楼内沿楼梯逐级登高,或站在楼顶极目远眺,人们的视线往往会从下至上、从远至近地审视一番,继而情不自禁地惊叹“一枝独秀”的美景,“步步高升”的意境,“唯我独尊”的胆量,“高人一等”的眼光,“居高临下”的态势,“高高在上”的气度,“直指苍穹”的气魄,“戒备森严”的气势,“不可侵犯”的威严。同时,也会为它别出心裁的设计而叫好。它是短时间内保障一家或几家家庭生命财产安全的堡垒。它与其它地方面积数百甚至上千平方米的大型碉楼围楼,可长时间保护整个大家族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避难所不同。显示出它的小巧、灵秀、可人而又不失森严的不可侵犯性。

  那一栋栋在高楼保护下的低屋,沿着高楼一则横向排列着由一间间房组合成一个或几个单元的横排屋,它给人的感觉是四四方方、平平稳稳、安安定定、扎扎实实地座落在平地上。有二至十开间,长10至40多米,宽4至10多米不等。面积几十至数百平方米不等,如:黄洞辉公楼排屋二开间,面阔12.5米,进深6.4米,面积80平方米;凤德岭明昌楼排屋三开间,面阔14.5米,进深4.5米,面积65.25平方米;凤德岭振公楼排屋四开间,面阔21.7米,进深11.2米,面积243平方米;凤德岭华仓楼排屋五开间,面阔17米,进深5.5米,面积93.5平方米;黄洞儒修楼排屋六开间,面阔24米,进深8米,面积192平方米;竹塘刘其昌排屋 七开间,面阔26.8平方米,进深11米,面积294.8平方米;竹塘张润玉楼排屋八开间,面阔34米,进深8.8米,面积299.2平方米;竹塘张碧兰楼排屋十开间,面阔47米,进深11米,面积517平方米;这些横排屋同样用三合土夯筑而成,屋顶硬山顶。正面檐墙有丰富多彩的花鸟等精美彩画图案和灰塑装饰。排屋具有开放性,是向外敞开的。里面房间采用标准的较接近人的高度生活空间的小开间房间,使居住者既不感到空旷又不感到狭窄。过去的人们生活其中,有安全、充实、温暖、温馨的感觉。适合他们日常生活起居和出门生产劳动及户外活动。凤岗的排屋楼那纵向笔直的高楼和横向平直的排屋,形成一高一低、一纵一横,一个稳重、一个扎实,一个封闭、一个开放,一个严格、一个宽容,刚柔相济,宽严结合,体现客家人尚直的性格和向上拼搏的精神,反映屋主人向往社会安定、生活保障、平安吉祥、花开富贵的美好生活憧憬,体现客家人渴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地人和的美好生存环境。

  三、凤岗排屋楼风格的奇异性

  凤岗排屋楼建筑的风格,可谓别树一帜、别具匠心、别出心裁、别有风韵,是一种中西合璧的建筑。它与其它客家地方客家建筑的风格完全不同。如福建永定境内高头村的“承启楼”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已有3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5375平方米,里外大小共四圈土楼相套其间。由外至内第一圈高四层,第二圈高二层,第三、第四圈为平房。形成外高内低逐层递减格局。江西龙南关西新围,建于清朝嘉庆年间,面阔92.16米,进深83.48米,面积7425平方。四面围墙高8米,围墙四角建碉楼,围墙内建平房和楼房。广东梅县大小型围龙屋有丙村仁厚温公祠,建于明代,有“四进三堂八横三围龙”,面积上万平方米,有房390间;丙村人和车田上围龙屋,建于明代早期,面积四千多平方米,为“一堂四横一围龙”,有房近百间。广东始兴县有围屋与围楼相围合的围楼,俗称“围中有围” ;隘子满堂围楼,建于清朝道光十三年至清朝咸丰十年公元1833年至1860年,前后连续建了二十八年,面阔176.5米,进深90.8米,占地面积13544.96平方米,建筑面积34010平方米,有厅房777间;下窑背建于清朝干隆年间的围楼围屋,面阔133米,进深174米,面积1.9万平方米,俗称“九栋十八厅”,有542间厅堂房;石下建于清朝干隆年间的围屋,面阔157米,进深74至82米,面积1.2万多平方米,是由三座围屋组合而成。值得一提的是始兴县的客家民居最大的特点是:“有村必有围,无围不成村”。村庄是由围屋围合相配有大小不同的围楼而构成的,供全族全村人日常生活生产居住之屋。围楼配备有大、中、小型的土炮和弓箭、火铳等武器,供战乱时全族全村人携老带幼进入围楼,然后“全民皆兵” 守护围楼,是一种堡垒式的避难之所。上述这些客家民居建筑都以规模宏大、历史久远、土生土长而着称。而凤岗客家民居建筑排屋楼却以规模小巧、历史近代、土洋结合而闻名。凤岗较大型的客家民居是江屋客家民居,建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建成,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有一条南北长80米、东西宽2米的正巷把江屋客家民居分为东西两边,西边9排75间房,东边8排68间房。有如一个“非”字。这是一种客家民居建筑形式。而更多的则是另一种奇异风格的排屋楼的建筑形式。正如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先生在《整合古今资源,开拓“客侨文化”》中谈到凤岗排屋楼时说:“大多在建筑上有点洋气而更重客家色彩,分布在全村建筑中大致排列成行,尤其是多数炮楼四邻,建有列列排屋,构成炮楼与排屋一体的景观,这是广东各地(无论是广府民系碉楼区,或是客家民系围屋区)罕见的,所以我们视其为炮楼与排屋一体的建筑结构,并为其取名为‘排屋楼’”。如建于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的凤德岭公合楼。由一座碉楼和一栋排屋组合而成。坐南朝北,用沙、石灰、黄泥、黄糖、桔水等混合成三合土夯筑结构。碉楼平面为长方形,面阔6.9米,进深4.7米,高6层18米,四周墙体开窗户和枪眼。顶层护墙装饰黑色带,每边中心各设一壁龛式铳斗。排屋为硬山顶,五开间,通面阔21米,进深6.9米。凤德岭振公楼,建于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座东向西,在左为碉楼,右为民居布局。三合土夯筑结构。碉楼平面为长方形,宽5.6米,深10米,高8层24米。四面开麻石窗与枪眼,顶层设壁龛式铳斗,天台护墙开拱门开枪眼。民居四格连排,面阔21.7米,进11.2米,门楣装饰及檐墙装饰彩描、灰塑及封檐板。官井头天来楼,建于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坐北朝南,用三合土夯筑而成。碉楼面阔6米,进深4.8米,高5层15米,每层四面开窗和枪眼,顶层设壁龛式铳斗,斗上有枪眼,护墙装饰红黑相间色带,四角有如意纹悬鱼图案。排屋六开间,通面阔28.8米,进深9米。硬山顶檐墙装饰花艹、村落和诗词书法等彩绘。油甘埔容芳楼,建于1915年,坐东向西,融合排屋居住与碉楼防御功能为一体,平面为长方形,总面阔三间12米、进深10.2米,墙厚0.3米。碉楼高三层9米,中间为券门,券顶下有彩绘,牌匾书写“福缘善庆”四字。楼内左次间有木楼梯从底层通往顶层,楼梯宽0.7米,楼层用桁木和木板相隔,并铺上水泥加固。

  凤岗高峻挺拔的碉楼顶层装饰的风格大多为西洋化。如曲线形山墙红色带,巴洛克式山花装饰。欧式方形阁楼,海外鹰衔花蓝灰塑图案。四角有罗马柱,西洋式样,緑色琉璃栏杆,钟表装饰图案,还有红黄色带、红白色带、红黑色带、西式风格山花装饰等等。这是滨海地区客家文化与西洋文化相互融合的明显特征。特别是凤岗碉楼是当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历史见证。是客家民居中独具风格的建筑。如果说福建、江西、粤东、粤北等山区的土楼、土围、围龙屋、围楼等客家民居建筑,是客家民居在吸收较多中原文化因素的发展中所产生的早、中期的“产物”的话,那么地处滨海地区的粤中凤岗排屋楼则是客家民居在发展中带有更多与海洋文化、客侨文化相融合而产生的后期的“宠物”,体现了客家民系的移民进化进程。它的建筑风格,既带有客家人的传统风貌,又带有海外客家侨民的风味。是一种近现代式的客侨文化的典型建筑,“为岭南地区所独有”。它对研究客家人近现代的迁徙史、客侨文化史、客侨建筑史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四、凤岗排屋楼特色的多样性

  1.建筑历史为“近现代”。它的产生根源可追溯到唐宋以前至明清时期。凤岗客家人的老祖宗原居中原地区,后经多次迁徙而定居凤岗。在清朝嘉庆年间,凤岗开始有人出洋谋生,开创了凤岗地区向海外移民的先例。其中有一部分凤岗客家人因生活所迫再次向海外迁徙。有人到东南亚地区开采矿山或开垦种植橡胶林等劳役,有的人被作为“ 契约华工” 被贩运到南美洲的苏里南、牙买加等地。在清末民初,凤岗在海外的客家后裔的华人华侨,千里迢迢把钱拿回或寄回凤岗,在凤岗的土地上建筑起反映那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社会、自然环境和传统观念与西洋文化相融合而创造出的近现代建筑“排屋楼”。其中较早的碉楼建筑为忠义堂楼,建于1898年。

  2.建筑经费来自海外。现存排屋楼和其它一些建筑物的经费来源,大部分来自海外客家侨胞之手。有的独资兴建,有的数户出资兴建,还有的是多户多人集资建造。公款所建碉楼基本不写楼名,私资兴建碉楼写有楼名。那一处处分别记载着各自“楼主”之名,和到处传颂着他们漂洋过海艰苦创业的历史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当地一处叫“回龙庵”古建筑中的碑刻,记载清朝同治年间海内外捐资者达683人。尚有义建崇烈堂碑、遗爱堂春祀碑、遗爱堂宗祀碑等碑刻文物中,记载有在乡籍华人华侨捐款助学或助乡者姓名多达7000多人,外籍遍布亚美各国。

  3.建筑形式为排屋楼。主要以一座特别高的碉楼和一栋平直低矮的排屋相连相通所构成。在社会较为安定或社会混乱之时,家居之人均居其中,但战乱之时,楼主人会主动吁请附近村民一同进入碉楼内避难,大家同甘苦共患难,充分体现客家人有难相互帮忙的精神,可以说排屋楼是战平结合的居所。形式一致,简练实用。高楼利于防卫,排屋方便生活。高低对比鲜明,主题突出。它与其它地方的土楼、围楼、五凤楼、府第式方楼、棋盘式围屋、围龙屋、城堡式围楼、圆形楼、半月形楼、日字形楼、目字形楼等等多种形式的客家民居的建筑形式有所不同,形成自己独特的地域性中西式的建筑风格而进入客家建筑特色系列之中。

  4.建筑规模楼高面积少。排屋只有二至十开间,面积60至300平方米。坚固、结实、耐用。碉楼面积只有10至50平方米内,楼层高五至八层,17至24米。高出其它客家围楼一倍,成为客家碉楼中的“皎皎者”。这种又小又高的客家民居建筑,在当地数量之多有“百步一楼” 之称。在整个客家民居建筑群中极为少见。高为尊,稀为贵。高高的碉楼深刻反映出楼主人的社会观、道德观、文化观和家庭意识。这种单家居住的小家庭意识,与其它地方山区聚族而居的大家族意识不同,充分体现独特的客侨文化特色。

  5.建筑功能齐全。建筑虽小但功能齐全。里面配备了方便日常生活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资和自卫防御武器。每一座碉楼都有一面鼓,一旦遇到贼匪前来侵扰便击鼓报警,四邻乡亲就会纷纷赶来支援。1938年和1939年,日寇进犯凤岗时曾经对一些碉楼狂轰滥炸,但它自岿然不动。百姓称为铜墙铁壁!有一座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湖心楼,后来竟然在水库中浸泡五、六十年而不倒,充分体现碉楼具有防水、防火、防风、防震、通风、采光、宜居、自卫等综合性功能。每一处排屋楼就是一个社会的“细胞”、 坚固的堡垒、温馨的家园。

  6.建筑文化精彩。建筑文化处处体现当地客家文化与海外华侨文化相连相通相融的浓厚色彩。体现当地客家人与客家侨民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和谐生活的特征。其中最具西洋风格的是汉章楼,它的四周装饰特具西式艺术风格。这些碉楼建筑文化,体现当地客侨文化的民间艺术、伦理道德、宗法民风以及重洋重教的思想。它集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军事学、民俗学、社会学、建筑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等内容。在客家民居中以小见大,独树一帜,内容丰富、中西结合,充分反映了中外文化、客侨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和文化多元发展的历史进程。

  7.建筑艺术奇特。建筑艺术表现在建造排屋楼的选址、用材和装饰上。选址与用材注重滨海地区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确保建筑的牢固性。装饰主要体现在排屋檐墙上和碉楼顶层各种中西结合的彩画、诗词、灰塑及英文字母等装饰艺术上,充分体现出诗情画意的意境。从中反映环境美、气势美、装饰美、中西合一和天地人和的艺术风采与深刻含义。是客家民居建筑装饰艺术中的又一奇葩。

  可以说,东莞凤岗排屋楼 “年纪轻”、结构巧、坚实牢固、中西合璧,客侨相融,保存完美,是客家文化大花园中新生的一种客侨文化之花。体现凤岗客家人博大胸怀、放眼世界、勇于拼博、敢于创新、爱家爱乡的精神风貌,充分反映出丰富多彩的客侨文化特色,展现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可以相信,这种独一无二的东莞市凤岗排屋楼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必将引起全世界的极大关注,必将成为当地一颗灿烂的建筑明珠而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黄伟宗《关于东莞市凤岗镇古今文化的调查报告》,2009年7月。

  2.谭元亨《客家文化史的思路与建构》、《客家研究辑刊》,2008年1月。

  3.《东莞市第三次全国文化普查成果图册·凤岗篇》。

  4.《凤岗历史博物馆》,南方出版社,2008年7月。

  5.廖晋雄《广东省始兴县棋盘围屋》、《中国客家民居与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6.廖晋雄《客家围楼文化》、《移民与客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7.廖晋雄《韶关客家文化传承论》、《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大白文艺出版社,2008年10月。

  8.廖晋雄《始兴围楼》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9.黄汉民《福建土楼》,台湾汉声出版社,1994年5月。

  10.万幼楠《赣南客家围屋研究》,台湾《空间》月刊,69期,1995年4月。

  11.黄为隽等《闽粤民宅》,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11月。

  (廖晋雄:广东始兴县政协副主席)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