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古今资源与东莞凤岗客侨文化之学术研究发展议

  一

  一代有一代之人材,一地有一地的古今之变。如何发掘其材、变之渊如,历史真象,文化特质于客观性,以达资治作用?窃以为非有本提高学术追求的热忱,配合实地考察,搜其古今资料,作为言之有据,分析有本者,始不致单凭热情而形成“无知无惧,讲人自讲”于臆言臆断的自我人文建筑愿景中。为此,遂有于图书馆外,赴东莞作凤岗行,察搜其古今资源,乃据之以成本文,以就正时贤与该地诸村贤达。
  

  二

  东莞凤岗,昔称塘沥洞。〔1〕民国八年(1919)六月初六以黄洞村彭袓绅(1857-1950)联二十八村乡绅立“永和约”而建“新墟”, 〔2〕众乃以“凤岗”命墟,自是“凤岗”遂取替塘沥洞而为本区域之名,于行区划分属第四区,名凤岗乡,今则更曰凤岗镇,凡村落六十七。〔3〕本镇于唐宋间已有人民居住于黄洞、雁田、南安,殆宋季以降,即以有河南、山西、粤东等地域各姓氏相继迁入,成为中原、客家文化南传之重地方。一时南来人士,多以沟通南越(原居土人文化)、中原、客家、粤文化,开村筑围,筚路蓝缕而开垦荒原为耕地之责自任。如雁田邓氏源出邓国(今河南邓州市一带),后经国亡,仕宦为官,迁徙不一,湖北、四川、江西有之,迄八十六传汉黻于开宝六年(973)迁至东莞岑田(今香港锦田),长子旭,生符;符生阳布;阳生珪;珪生元英、元禧;布生瑞;瑞生元祯、元亮、元和,五元后裔尊诸曰“都庆堂五大房”。〔4〕元禧卜居福隆,生应星;星生以恒;恒生白石;石生天兴;兴生廷涧;涧生龙亨,作所,仁亨;所生松轩,镇田,桂轩。镇田自福隆居月塘,复迁霞郎,〔5〕再迁湴田(今雁田)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世以汉黻为开粤始祖,镇田为雁田始祖。

  在诸姓氏中又可分粤语系、客言系人氏。前者多自江西迁移粤北南雄珠玑巷,复迁播珠江三角洲,再于元明二代徙居凤岗定居,迄今凡八百年历史;后者多于唐宋间迁移闽、赣,于元明二代先后迁播嘉应、惠阳等地区,殆明清间复移殖凤岗,至今五百余年,小者亦三百年,若油甘埔村张、阮、江氏,若浸校塘刘氏、竹园头张氏是,〔6〕可谓历史悠久。二系之移殖,迄今凡一二六姓,分布于十一个村委会及一个居民委员会与所辖六十一个自然村中,〔7〕户籍人口凡二一,四一六人,另有外来人口为二八,二一○六人。此乃随改革开放后,工商投资者与打工族徙入为新客一系。〔8〕

  诸姓氏之迁入,于开垦之余,且将其族传承之传统文化带至而发展文教。如邓氏将传统文化之本的“忠孝”作为传家宝,〔9〕立家训,以“好读书,戒嬉游,喜勤俭,禁赌博”,垂诫子孙,励业之精由于勤为旨,〔10〕倡尊贤重教,自办私塾以教育子弟,演至清代凡十余间,迄民国二十一年(1932) ,随时需取缔私塾,创办镇田学校,以供子弟上学,并泽及周邻他姓。〔11〕

  单以邓氏一族言,其翰墨流香所毓就,自明至民国,人才辈出,仅镇田长子常祚一房即出庠生、监生、贡生、禀生、举人、国学生、进士一一八人,专上生六人,〔12〕中进士邓辅良(1851-1911)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组织武装赴锦田支持抗英之侵犯元朗、锦田、大埔等地;五月十七日英军占领深圳,又组乡民于雁田之南望恢岭修工事、筑炮台击退英军之北进。〔13〕他则邓拔萃(1709-1787)之创纂香书室,拨清溪三峰田产为邓氏读书求学之基金于干隆五十一年(1786),〔14〕该书院面积六○三平方米,为全镇最具规模者,嘉庆间名诗人、书法家宋湘(1756-1826)尝任教于此,〔15〕为凤岗教育推展出新气象。邓德章(1774-1820)以广东水师提标前营劳,封昭武都尉。16邓绍庭(?-1962)之鄙科举,率先剪发辫,预辛亥革命,民国二十一年(1932)倡售公田创雁田学校以培育学子。〔17〕邓邦谟(1889-1980)历任广东省审判厅推事、开建诸县县长,其子越安毕业于中山大学,留学美国,开创雁田邓氏留学海外之先河。〔18〕

  诸村各姓据其《族谱》所载或口传历史皆重家训,私塾文教,最早者为雁田罗氏,演至民初,全镇五七所,〔19〕中以光绪三十二年(1906)建于塘沥圩之端风书院,民国二年扩建,更名端风学校;民国十二年(1923)建于竹塘浸校塘村之东朝学校;十八世纪末江屋建华庆书室等着于时。余则于道光十五年(1835),全镇筹建庆茹书室于广州为该镇赴省乡试学子免费入住与读书备科考之会馆;光绪十一年(1885)于东莞城筹建连茹书室以供赴县参加科举考试读书之所。全镇为发扬凤岗文化,特于嘉庆十五年(1810)建立兴贤文社,以供文人、学者聚会交流,切磋,大裨本镇文化与人材之发展。于此兴学毓才于耕读文化中,致全镇于清代所出人才为进士一、举人二、秀才二九人外,〔20〕中各族外仕俊杰亦众,若油甘埔村张承凤(1815-1875)以武贡生参加林则徐查禁鸦片、抗英战争;〔21〕阮奋鹏(?-1920)道光间于安南建“开合大桥”,获封“邦长”,光绪十六年(1890)回油甘埔建十幢房屋,创学校,资助族子弟出国留学,购置田产捐助困苦亲友,获封资政大夫;〔22〕黄展鹏(?-1920),为德岭村人,乐善赈贫,造桥铺路,创建兰芬学校,免费办学之倡行者;〔23〕黄洞村彭祖绅倡建兴贤学校、回龙庵桥、两渡河桥、凤岗墟,资助品学兼优之寒门学子,送医赠药于贫者,接济孤寡;〔24〕张兆昌(1890-1952),出身端风书院,赴越南谋生,响应中山先生革命运动,回国参加同盟会,于香港发动华侨支持革命,一九三二年回乡创办纂香女子学校,后任香港惠东宝人民救济委员会会长;〔25〕油甘埔村张嘉裕(1856-1916)以秀才执教兼为端风小学首任校长;〔26〕专家学者则有张绍衡(1888-1945),油甘埔村人,燕京大学土木工程系学士,尝为乡设计端风学校三层纪念堂,设计仕璘学校,抗日间为省鲍路局秘书、龙川工务段长;〔27〕黄洞村郑儒珍(1889-1970),尝任南咩吡叻光汉学校校长,及回国,出任兴贤学校首任校长,一九三一年主编出版文学刊物《晨钟》,四○至四二年出任宝安龙岗平岗学校校长,于文学、诗词之学,造诣颇深,〔28〕对推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实有其影响力在;又另有洪全福(1836-1910),为洪秀全族侄,参加洪杨运动,随秀全北战于桂、鄂、皖、苏、浙诸省,封佐天将、瑛王,同治三年(1864),事败,遁凤岗,居黄洞村象岭山东,后避缉匿迹香港外轮,尝助中山先生运输武器,支持革命,寻入洪门,为众推为魁首,光绪二十七年(1901)与谢绩泰,李纪堂建大明顺天国,被推为南粤兴汉大将军,翌年十二月抄谋在广州起义,以事泄而败;〔29〕抗日人物则有油甘埔村张鸿藻(1914-1940) 、五联村廖南胜(1924-1942),塘沥村杨丁桂(1926-1943),竹尾田村赖友来(1924-1944)等人是。〔30〕

  综上所述,则各姓迁自各地而来,将凤岗荒凉之地开发为肥沃耕地,且将中国历来所重视之传统文化之旨、家教、私塾、书室、兴办教育就地施展推广以发展耕读文化,并渐以共存而溶入本土原有社会中,致产一新文化形态——客侨文化,实开凤岗文化运动之先河。于是所培养人才,于是建设乡邦,参与国家政务、战争、推动文学动运,凤岗人士无有不预,惟限于史料,世能知之者少,故以为首务之急,地方卓见之士,应将各姓族谱搜集、各村乡土志、碑刻编集,或编汇为书,以供学术研究所需之据,以探索凤岗传承开发之绪,与所预诸事业发展之实。则鉴往知来,博古通今,此后自可依先贤已辟方向、精神继续发展,则凤岗在文化发上之功能,必更加昭彰。

  三

  中国立国数千年,经历代无数人之努力创造、推动,各大小民族打成一片而融成一团结晶体——中华民族,且经文化上,政教上,血统上,思想上之各种融和,遂使其万古常新,尤每经与外族接触、交流,必以固有丰厚博大之文化接受外族文化之善者而又能加以调和,以创造更新之民族智慧,使外族文化特质,因适当之调和而融合于我国文化中,于是中华民族之发展逐因而扩大茁壮,推陈出新,学术道艺,物质文明,炳然可观,在全球学术文化,物质文明中,自有其不可否认之价值在。〔31〕

  此种中华文化特点与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文化思想、人文建筑愿景相贯为一,职是宗族移殖、侨居外国必与之相随而有所奏效。如粤人、客人之移殖凤岗,与原居者~南越土人之交融,于保存已有宗族传统文化外,兼及此域本土文化风俗,于是, 凤岗一域由原有南越土人文化融汇随“客侨”移殖而来所属之中原文化,客家文化,广州文化,融化发展为一新文化形态,此新文化,可称之第一代“客侨文化”。

  据客家学鼻祖罗香林教授研究,客家人有“好动与野心”的特性,男子从肯安闲家居于乡邦,多欲及时出外,以尝异地风光,或经营各业,百计以谋在外自立;又有“冒险与进取”特性,〔32〕而粤人何尝不是如此,此为凤岗各姓迁移入住,随之又有出洋为华侨、或散移他方者,而尤以华侨特多之故;益以明清之际迁移本镇入口剧增,耕地不足,随之以海禁解,出洋发展遂肇其践于干隆间,始行者为凤德岭狮石厦黄振鹏之赴南洋发展,黄洞田心围曾氏亦有人往南洋谋生,以此时计之,至今凡二百年。复以道光间英政府批准英属殖民地牙买加、圭亚那及特立尼达引进中国劳工,且于咸丰九年(1859) 在广州设立公所,公开招聘华工,于是此镇中不少因而为“契约华工”,被“卖猪仔”于海外之东南亚的马来亚、南美洲苏里南、牙买加等地,约满尚存者,渐以自力更生于开垦种植,经营生意,遂变为美国、东南亚华侨。晚后又有于清民之际、抗日战乱、解放前后经广九铁路往香港谋生,或经香港出洋,或澳门,台湾。迄今凤岗华侨达三一,六一○人,分布世界五大洲近四十个国家与地区,〔33〕其人数较该镇户籍人口为二倍,实为“客侨”世界中之最,堪称客侨之乡第一。

  华侨辄因其“勤劳与洁净”、“俭檏与质直”之特性,〔34〕与爱国爱乡心,必将所蓄资金作出侨汇以瞻养家庭于常年,因应大义捐献于特别时刻,若捐助重建回龙庵、书室学校,捐款助中山革命、抗日等运动,又建墟市、修公路、建桥,复捐物,捐资于乡邦,投资办实业。〔35〕职是,西方思想、经管制度等文化遂随华侨而东来,不少为华侨以我中华文化于海外,复使与之溶化,改良调和而昭显于凤岗,其中当以碉楼炮台合一之建筑为最具体之表现。

  衣锦还乡,经济有成,回里建房买地,光宗耀祖为人的水源木本之心,故华侨辄因此携或侨汇款返乡建屋起楼,所建者为排屋,所起楼者为碉楼,亦有捐助建学校兼盖碉楼,皆有防御功能及中外文化交流之迹在。

  碉楼,一种炮楼,乃以中国传统阵营或边防瞭望台、楼,长城敌台,客家土楼与西方炮台等防御建筑融为新建筑物,其风格涵中西文化,皆华侨回乡或汇款所建,多筑于清末民初,凡一六○多座,后以自然灾害毁坏与拆建,〔36〕现存雁田村一座、油甘埔村一九座、官井头村八座、凤德岭村一○座、塘沥一四座、黄洞村一五座、三联村一六座、五联村六座、竹塘村一七座、天堂围村九座、竹尾田村三座,凤岗居委一座,仅一二○座,《东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善查成果图册·凤岗篇》所载图,据数为一二一座,此当毁塌与调查时异之故所然。每座占地为二五至五四平方米之间,一般高为三至九层,楼层高三米。楼墙多以石灰,黏土,沙石夯实,坚固无比。所有炮楼多与一或二栋排屋相连,组成一完整防御体系。炮楼平面为长方形.四面墙体于每层皆开内大外小之枪式窗,另分布横式或竖式枪眼,顶层设有壁龛式铳斗,斗上有枪眼,别置一堆拳大石磈与大鼓一面,以备示警及抛击贼侵犯时之用。每楼多冠以主人名字,若文郁、仁清、明昌、广生、汉彰、仁芳(ying fong)、文茂、九华、松元、锦发、本昌、玉明、传芳、观合楼是,中以忠义堂楼,永升楼、红星楼,观合楼最具代表性。〔37〕

  观合楼,位于黄洞榕树厦村,坐北向南,由一座碉楼二栋排屋构成,以钢筋水泥三合土夯筑结构,炮楼长五米,宽四.二米,占地面积二一平方米,墙厚○.八米,高八层凡二三.四米,建筑面积一六八平方米,每层开麻石方窗与枪眼;第七层建有围栏,栏上筑有图案,美轮美焕;第八层为顶层,高三.五米,由四根圆柱,由根棋梁组构为立方体,形成楼体巍峨挻拔,气势宏伟。顶层正面有鹰衔花蓝灰塑装饰,其他三面设有铳斗。上装置避雷设备,底层与二栋排层相连,构成一防御整体系统。二栋排屋分别为坐东南朝西北,与坐东北朝西南,檐墙灰塑,彩描丰富,精美别致,装饰艺术别具风格。此楼屋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春,为该村南洋华侨蔡观合所建,所有图则,建筑材料皆由海外输入。〔38〕蔡氏字应参,清季赴南洋,以种植橡胶致富,回乡购地建房,办学兴教育,原拟筑屋四十,碉楼二,后逼于时势,仅筑一楼八房,〔39〕然其建筑特色则为本镇唯一全钢筋水泥结构者。

  华侨捐献所建炮楼,最早为道光五年(1825)三联排沙围村兴办私塾——“斯论学校”所筑翠林堂炮楼,此乃为加强学校防御所然。楼为坐北朝南,平面为长方形,面宽五米、进深七米,高五层一五米,为三合土夯筑。每层有麻石方窗,窗侧有枪眼,顶层西北角、东南角有铳斗,铳斗与天台女墙上开枪眼,女墙装饰黑色带,顶层正面书“翠林堂”,有双蝙蝠灰塑吐色。〔40〕

  忠义堂楼为炮楼之最早者之一,建于光绪二十年(1898);汉彰楼则为最具西洋风格,楼高八层者,建于清末民初;永升楼楼高九层,则为全镇最高之碉楼,今拆存其半。

  排屋,指客家族群自迁入凤岗,虽为凤岗之“新客侨”,然其聚居所建房屋,却能将客家传统文化之型状——圆型土楼、围龙屋,博合广府文化,海洋文化调和,更新为呈平房横排结构,一变为外观视野宽扩,内联诸屋,进而连通方型碉楼。其更新,既与客侨迁殖文化、及华侨之于南洋、欧美、香港文化,与现居地文化有互溶共存关系所形成之新文化表现,于各姓各村所需生存空间,包容共存于同一地域社会中,则此种创新文化,堪称“客侨文化”第二代。排屋中,以天堂围旧围村、黄洞客家村落、黄洞新围场客家排屋、油甘埔江屋村客家建筑群为个中表表者。〔41〕

  天堂围旧围村,位于该村中部,坐西向东,东临忠义堂碉堡,西依该围会堂,南毗兴业路,北接“三界公庙”,建于明代万历间(1597-1619),占地面积三,二三六平方米,建筑面积二,六七七平方米,共有房屋一四○间,外有四方形围墙,没有北,东门出入,内置通东西走向之巷道,长五一米,宽一.六米,将南北两边村屋分隔,南北两边各建七排房屋,每排六间,共八二间。每排房屋形成南北走向小,宽一.五米,长一八米,共有巷一七条。屋村四周亦建屋,门口皆朝内,共六○余间,遂将旧围围住。其建筑模式多釆中国传统方法,惟北门、东门之门的上方,左、右两边各设枪眼。〔42〕

  黄洞客家村落,包括两排围、田心围、洪屋围等村落,始于南宋立村,明清二代继有迁入。清季民初,村民多赴海外谋生,有所成就多侨汇返乡建屋。此等村落皆依水而建,屋平排呈“非”字,致村巷规划布局整齐有序,民居碉楼错落有致、具有地方文代特色与西方文化影响之特征,为研究客家建筑文化与华侨文化之“客侨文化”之典型标本。〔43〕

  油甘埔江屋村客家建筑群,始建于清末,民国二十三年形成规模,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六○○○平方米,东西两边各有八排房屋、三座炮楼。村坐北朝南,主巷长八○米,宽二.五六米,将民居分为东西两边,西部九排九五间房,东部八排六八间房;前后两排房屋之间另各有一宽一八米、长四○米之小巷,形“非”形结构,形成一防御完整体系。每屋四周之屋檐下与室内之上墙绘或浮山水、花鸟、人物、诗词,〔44〕画中并有洋楼、火船、蝙蝠,〔45〕既现传统文化、又含华侨新思想所在,则“客侨文化”于此又有可窥一二。

  四

  凤岗壤地虽少,然其历代迁来族群,粤、客系皆有,然其来也,于本地土人言,其等皆属“客侨”,其等所带来开垦、筑围立村、风俗、文教与融入本地社会文化中所更新之文化,即可定位为“客侨文化”,何况其等定居后,其嗣又有大量出洋为华侨,华侨将香港中西文化交流成果, 或南洋,西方文化带来融入已有“客侨文化”中,更使文化充实。待近世开放政策,华侨来国投资外,外商来办实业。外地工友之涌入工作者达四十万,其等亦为本地之“新客侨”,所带来之文化,尤其经商管理,企业现代文化,办厂之科学技术等,与学校之因华侨捐助而扩大,是此等能融入此地社会固有发展为新取向,新民思,新动力资源,则此种新文化,何尝不可称为“客侨文化”第三代。此文化既于转移世运于本镇,亦有其深广所在,政府有关政策应与此相配合,则本镇自当日新而日新又日新。

  就学术文化研究言,族群迁移,必有其时代所然,或族内问题;待至本镇,其如何选地开荒,如何建屋以存内重宗族及传承其文化,如何发展文教,使子嗣族人向外创功业耀祖?则其子嗣如何成材在服务国家社会,华侨如何形成?其出洋海外以何国为主,如何生活,其侨汇作用何在?如何建祠买屋?其筑炮楼之经过,屋楼设炮作,置统斗、枪眼防御何因?所出人材与华侨于国族发展有何贡献?在在于学术关系甚巨。而本镇尚存不少有碑刻、古文物,在在亦有待有心人将之结集,以供研究本镇之发展渊源及史实,以供今当政者之参考。

  现代科学先进国家,特重发明与崇尚实证精神,但崇尚科学研究,非仅为发展商业而已。而今海外文化,包括有商业、金融经管、宗教、科学技术等携手并进,适为人类理智与仁爱热情之互为发展。而中国之传统学术,其根本精神与道统所在,亦为情理双溶,与道器并进,其义藴亦与使理智与仁爱互为发展及融和并进者,原本相通,此亦为“客侨文化”中义藴所在之旨。试能就此相通思想为之深入研究,综合发扬,则精神与发明,必能立为条件,相得益彰。要之,凤岗虽为东莞一陬之地,然其于学术文化关系却大,其固有及演衍而成之“客侨文化”,有其在过去相当发煌之成绩,可谓古今资源有其可观者,现在若能发展其优良特性,本由时代所需而加以研究,刷新政策相配合,使之为时代所赋予之任务,以“客侨文化”为主轴,以发展本镇文化,其结果必有更大发展,为现在发展推出新步阀,则其必然之发展,且在东莞市、而广东、而全国,而全世界文化发展上,亦有其可期远景之来,则其人文建筑愿景亦可待矣。

  注释:

  〔1〕

  任焕林:《凤岗历史博物馆》(海口:南方出版社,二○○八年),页3

  〔2〕考察凤岗访得,尤以得宣传办冯琼辉主任,林汉筠先生,周镇明先生,《历史博物馆》,与张飞雁、江素华先生等之助,及提供东莞市《凤岗镇志》稿,《油甘埔村志》等与东莞《雁田邓氏族谱》、《竹园头张氏族谱》、《浸校塘刘氏族谱》、东莞与凤岗油柑埔村《江氏族谱》,《凤岗历史博物馆》手册,《凤岗文物与碉楼》、《东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图册·凤岗篇》等资料为重要,特此鸣谢!

  〔3〕东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东莞市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五年),页78,<民国时期区划>;页9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行政区划·一九八七年各镇(区)管辖管理区及自然村>。

  按:殆二○○五年,行政区划有所更改,村落仅六一。

  〔4〕邓创业、永寿:《续修师俭堂家谱》(一作《邓氏族谱》、《香港新界邓总族谱》。民国五十五年立),页28-30,〈宋进士承务郎阳春县令协祖墓碑文记〉;页33-35,〈鼎建邓氏大宗祠碑记〉;页37-38,〈五房叙本末事宜纪略〉;页38-39,〈东莞城都庆堂五大房同派宗祠重修碑记〉;页64-77〈商朝统系〉;页78-86,〈我粤一世〉至〈七世〉。雁田邓氏族谱编写絸编;东莞《雁田邓氏族谱》(东莞凤岗;该组,二○○三年),页12-15,〈邓国史略〉;页16-21,〈东汉鼎盛〉;页24-26,〈花开南学〉。

  〔5〕同上注,页37-39,〈世系简表〉文九二世至九九世。

  〔6〕任焕林:《凤岗历史博物馆》,页3-4。油甘埔村编纂委员会编:《油甘埔村志》(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二○○六年),页210-213。东莞凤岗竹塘浸校塘刘氏族谱编委会:《浸校塘刘氏族谱》(该会,二○○六年),页80-81。东莞凤岗竹塘竹园头张氏族谱编委会:《竹园头张氏族谱》(该会,二○○五年),页1-2,〈序〉。

  〔7〕今,指二○○五年新制。访问所知,并获见:任焕林、冯琼辉、朱国和、邓岳良、何运腾、温美暖、钟倬良、周光林等;东莞市《凤岗镇志》稿(《东莞市凤岗镇志》编纂委员会编,二○○九年), 页6-14;一编〈建置〉第三章〈行政区划〉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页6-24,第四章〈行政村〉。

  〔8〕同上,页34-35页40-41。

  〔9〕东莞《雁田邓氏族谱》,页69-71,〈忠孝传家〉。

  〔10〕邓永寿等:《续修师俭堂家谱》,页12-13,〈家训〉。

  〔11〕同注9,页72,〈尊贤重教〉。

  〔12〕同注9,页74-77,〈雁田邓族解放前科举从政先公一览表〉。

  〔13〕任焕林等:东莞市《凤岗镇志》稿,页595,第二十四编〈人物·先贤传·邓辅良〉。任焕光:《凤岗历史博物馆》,页55-57,〈抗英斗争〉。

  〔14〕东莞市《凤岗镇志》稿,页593,〈先贤传·邓拔萃〉。

  〔15〕《凤岗历史博物馆》,页36,〈纂香书室〉。

  〔16〕同注14,页593,〈先贤传·邓德章〉。

  〔17〕同上,页595-596,〈先贤传·邓绍庭〉。

  〔18〕同上,页596-597,〈先贤传·邓邦谟〉。东莞《雁田邓氏族谱》,页73。

  〔19〕19 同注14,页346,〈私塾〉。

  〔20〕《凤岗历史博物馆》,页17-18;页37-39。同上注19,页346-348;页481-485。《油甘埔村志》,页167。 

  〔21〕同注18,页593-594, 〈张承凤〉。

  〔22〕同注18,页595, 〈阮奋鹏〉。

  〔23〕同注18,页596, 〈黄展鹏〉。

  〔24〕同注18,页596, 〈彭祖绅〉。

  〔25〕同注18,页596, 〈张兆昌〉。

  〔26〕同注18,页564, 〈张嘉裕〉。

  〔27〕同注18,页589, 〈张绍衡〉。

  〔28〕同注18,页589, 〈郑儒珍〉。

  〔29〕同注18,页594, 〈洪全福〉。

  〔30〕同注18,页597, 〈其他人物传〉。

  〔31〕马楚坚: 〈中国历史之特点〉(香港《文史学报》第九期,页64-71。珠海文史学会编,一九七二年)。

  〔32〕罗香林师:《客家研究道论》(台北:集文书局,一九七五年景印一九三三年广州初版),页244-247, 〈客家的特性〉其四,其五。 

  〔33〕东莞市《凤岗镇志》稿,页296-301,〈华侨〉。《凤岗历史博物馆》,页23-25,〈旅居海外〉。赵令扬、李锷编:《海外华人史资料选编》(香港大学中文系,一九九四年),卷首,〈序〉,及参见全书相关文件。

  〔34〕罗香林师:《各家研究道论》.页243,页246。

  〔35〕同注33,页302-306。 

  〔36〕任焕林:《凤岗历史博物馆》,页34, 〈碉楼〉。文物调查组:《凤岗文物与碉楼》(二○○七年)。《东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图册。凤岗编》。

  〔37〕同注33,页486-488,〈碉楼〉。

  〔38〕同上注,页488,〈合观楼〉。凤岗镇第三次文物普查领道小组编:《东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图册·凤岗篇》(东莞凤岗:该组,二○○八年),页30。

  〔39〕 访知。

  〔40〕同注38,《凤岗编》,页40。

  〔41〕同上注40,《凤岗编》。

  〔42〕同注33,页488。

  〔43〕同注40,《凤岗编》,页25。

  〔44〕同注33,页489。同注40,《凤岗编》,页63。

  〔45〕访得。

  (马楚坚:香港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教授、世界马氏资料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裕英:江万里研究学会副会长;赖志成,香港城市大学专上学院讲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