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现代社会新发展 文化领域新开拓——《凤岗:客侨文化论坛》序

  2009年6月初,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和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的专家组,在黄伟宗教授率领下,到东莞市凤岗镇调研,发现这个早在20世纪80年代先富起来的珠江三角洲乡镇,从传统到现代都甚有文化特色,在多个层面上体现了岭南地区新旧移民文化的特质,尤其是在客家文化的南移历史和海外发展、以至现代社会的新发展上,都具有突出的典型意义。于是,他们撰写了《整合古今资源,开拓“客侨文化”——关于东莞市凤岗镇古今文化的调研报告》,向广东省人民政府提交《参事建议》(2009年55期),受到省市领道的重视,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同志还作了专门批示。

  2009年12月11日,由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东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客侨文化论坛”在东莞市凤岗镇隆重举行,省、市、镇领道,来自北京、上海、武汉、福建、江西、香港和我省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十多家媒体的记者,共50余人济济一堂,宣讲论文30余篇,对黄伟宗教授等提交的《参事建议》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充分肯定他们提出的“客侨文化”的名称和概念是有创意的,是从现代社会的新发展提出来的,是文化领域的新开拓,尤其符合凤岗及其所代表的老客家与新客家聚居的“客侨文化之乡”之实际,并具有广泛的普遍意义。主要标志是:

  一、历史的印记

  凤岗的居民祖辈,最早是邓氏先祖于唐朝元和元年(806年)从河南南阳南下,经江西吉水,再经南雄珠玑巷迁来的,此后宋、元、明、清各朝,续有诸多姓氏迁入该地各村定居,迄今全镇共有206个姓氏之多,比经南转珠玑巷南迁的156个姓氏还多50个,以客家人占多数,堪为迁入姓氏之冠;这些南入移民,在此生息若干系代之后,又陆续向海外移民,尤其是清朝咸丰年间,作为“契约华工”(俗称“卖猪仔”)迁出海外更多,遍布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迄今共有31610人,是该镇现有常住人口的两倍,可见其“客侨”(即在海外的客属侨民)在世界分布之广,与祖籍人口比例之高也是名列前茅的。鉴于“珠玑巷”已成为南迁移民的代名词,故而为其作出“客家第一珠玑巷”的文化定位是恰切的。由此而提出“客侨文化”的名称和概念,也正符合其南迁和外迁的客属历史之实际,也切合其海外华侨的身份与实情,既是客家文化与华侨文化之延续,又是两种文化的结合与细化。除凤岗外,在东莞部分乡镇、以至我省其他客属地区,如深圳、惠州、梅州、河源、韶关等地区,类似的客属乡镇也不少,所以是有广泛意义的。

  二、 民居建筑的标志

  与会专家学者在论坛期间,考察了凤岗的民居和古建筑,对专家组在此发现“岭南独此排屋楼”的亮丽风景线十分赞赏。因为客家传统民居和建筑,主要是“围龙屋”和“土楼”,而凤岗的民居多是“排屋”和“炮楼”。值得注意的是,凤岗的“排屋”,既有客家“围龙屋”的内通特点,又有广府“排屋”的外向优势;而其“炮楼”,既有客家“土楼”的内坚外固传统,又有广府“碉楼”的洋气英姿,又大都与排屋连为整体,并大致排列成行,由此将两者作为一个建筑整体来看,取名为“排屋楼”是确切的。这不仅具有对古建筑文化重新定位的意义,而且具有对其文化内藴有新发现的意味。因为“排屋”是客家文化南移海滨的产物,其中有吸收海洋文化和广府文化的因素;“碉楼”是广府文化与华侨文化混合的结晶,客家的“炮楼”与其结合而成的“排楼屋”,也即意味着客家文化与华侨文化的结合,从而也可以说这是“客侨文化”的载体和实证。所以,凤岗的这种民居特色,也正是其为“客侨文化之乡”的标志之一。这种建筑特色,在其他客属地区也是程度不同地具有的,所以也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

  三、 人口结构的变化实际

  自改革开放以来,凤岗大量招商引资,连年人口剧增,现有外来人口已达40万,使这个原有常住人口2万余人的小乡村,一下跃为相当于中等城市的市镇,从长期小农经济社会变成了现代商镇社会。这些新增人口,大都来自珠江流域各省区的“打工一族”,以及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的投资客商,其中又以客属后裔为多。这两种人流动量大,相对较稳定者也不少,其中多有家属同住,现已有俗称“新客家”。这些新客家人,大都是暂居的性质,都领有暂住证(新规定可领居住证),具有侨居的意味。由此而言,也当称之为“客侨”中的一个新阶层,是客侨文化中最新而又是人口最多的成分,是现代社会新发展的一个新阶层和新力量,应当明确其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这种新的社会现象,在东莞、深圳、以至其他珠江三角洲乡镇是相当多的,所以是有普遍意义的。

  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在论文和发言中,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这些主要标志,进一步地论述了提出“客侨文化”和举办这次“中国首届客侨文化论坛”的现实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希望今后能够继续举办这样的论坛,将这一新开拓的文化领域深化下去;并热情建议凤岗镇将这一新的学术成果转化为实践,订出文化引领建设规划,将凤岗建设成为举世瞩目的、集文化、经济、旅游于一体的“客侨文化之乡”;同时也希望其他同样有客侨文化的乡镇,也能吸取或借鉴这次论坛的成果,将客侨文化更深更广地传播弘扬。所以,编印出版这部集论坛成果的专著,供读者参考。

  2010年4月22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