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黄玉昆



  广东云浮人

  195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1953-1979年在中山大学地理系任教。教授。

  当2009年5月17日肖然而至的时候,我们不由得想起这一天是恩师黄玉昆教授辞世五周年的忌日。先生已去,但音容犹在,斯风长存。我们还清楚地记得,当我们作为研究生听他讲课、跟他出野外进行地质考察的时光,他教我们如何观察、如何思考;我们更清楚地记得,在2004年他患病住院期间我们去看望他的情景,他在病床上坐起来与我们握手交谈,念念不忘的仍是其所承担的《广东省科技志·地质篇》的写作工作。这一切,现在都已成为永恒的画面,定格在我们的脑海,已成为我们永远难以忘却的记忆和怀念。

  一、咬定青山——毕生致力于新构造和第四纪研究

  黄玉昆教授1929年4月14日出生于广东省云浮县安塘镇双柏村。其幼年丧父,儿时随目不识丁的母亲和老祖父长大。凭藉勤奋和刻苦,从乡下考入云浮县中和肇庆中学,1949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地理学系,毕业后留校工作。1954年9月至1956年8月在北京地质学院进修,跟苏联专家学习地质学,此后开始了其新构造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和教学。黄玉昆老师长期在中山大学地理学系、地质地理系和地质学系(地球科学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曾经先后兼任普通地质教研室主任、区域地质教研室主任、地质学系副主任、系主任、广东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地震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地质学会第四纪地质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地质部普通地质学教材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名誉委员、香港地质学会名誉会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理事、中国城市地质研究会理事、国际ICCP-200项研究委员会委员等多项学术职务。因为其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突出贡献,他从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黄玉昆教授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率先开展并一生致力于华南沿海新构造和第四纪地质的研究。自1963年起,他陆续在《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刊物发表了《雷州半岛第四纪火山活动问题》(1963)、《华南沿海新构造运动的一些迹象》(1966)、《南海北部沿岸晚第三纪以来地殻运动的基本特征》(1980)、《南海北部沿岸全新世海面变动与近代地殻运动》(1982)等论著,奠定了其在华南新构造研究中的领导地位。在他的指导和参与下,系统地完成了华南沿海地区新构造和第四纪地质的调查。他主持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他与其研究团队先后用中英文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并出版了《西太平洋岛弧近代地殻运动》(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四纪海面变化译文集》(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1986)、《华南沿海晚新生代地质》(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1992)、《新构造学》(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6)、《岭南地质与矿产》(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等论著和译著,其成果曾分别于1984、1986和1988年获广东省高教科技进步奬。其中《南海沿岸近代构造运动研究》被列入国家重大科研成果(《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公报》1987年第10期)。他提出的华南沿海新构造运动和第四纪环境变迁的系列认识,至今仍然是相关研究的重要参考。

  二、采玉昆仑——勤奋钻研锲而不舍

  中国自古就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说法。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常以玉比德,以玉为宝。为了采得晶莹的美玉,需要勇于攀登、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说玉代表地球科学的珍宝,黄老师就是昆仑采玉、锲而不舍行列中的优秀一员。黄玉昆教授一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他深感人生之短暂、学术之无穷。因此,学习和研究是他日常生活的最大喜好。

  黄玉昆教授酷爱读书。他读书非常认真,喜欢做笔记和读书卡片帮助记忆,把文献中的关键词句写在卡片上,以便随时查阅和复习,时间一长,家里堆满了读书笔记和卡片。他读书广泛,除了专业书籍外,对古今中外的政治、历史、文学、哲学乃至医学、艺术类书籍也广为涉猎。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一家四口人住在一间只有16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仅一张书桌。晚上先要辅导孩子做作业,等孩子休息后,他才开始自己的读书、备课和研究而至深夜。即使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仍然大量地阅读英文、俄文和中文专业文献,瞭解国际地质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仍然坚持科学研究。因此在形势稍为好转的1974年起就在《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表了《华南沿海第四纪以来的升降问题》等研究论文。

  他的一生,是与时间赛跑的一生,他总希望在有限的人生里,探索更多的自然现象,揭示更多的自然规律,把自己的积累更多地留给后人。无论是野外考察还是外出开会,他的行装里总是带着1~2本中文或外文的专业书,晚上休息或  在旅途列车上,一有时间他就会拿出书来阅读。即使退休以后,他的生活作息仍很有规律,每天早上六点准时起床,泡一杯热茶后即坐下读书。他退休后仍笔耕不止,先后出版了《新构造学》、《岭南地质与矿产》等专著和多篇中、英文科研论文。由于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和威望,2004年前又被指派为《广东省科技志·地质篇》的主笔,即使在他患病住院期间,仍念念不忘有关科技志的编写。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呼吸已很困难,还多次要求出院,以便完成手头的工作。在其2004年5月初出院回家的第二天早上,就挣扎着起来坐到办公桌前准备写作,无奈被病魔折磨得十分虚弱的他,竟然连半个小时都难以坚持下去,剧烈的气喘使他不得不重新躺下,后来又再次入院治疗。黄老师虽然最终未能如愿以偿完成最后的编写工作而匆匆离去,但他的意志和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纪念和学习。

  三、学以致用——紧密结合国家建设需求

  在重视理论研究的同时,黄玉昆教授还十分重视学科的应用研究和为社会服务,十分重视科学研究与国家建设需求的紧密结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广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他敏鋭地抓住了区域地殻稳定性评价与经济开发及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的课题,较早开展了珠江三角洲、深圳、珠海以及整个广东沿海地区区域地殻稳定性分析和评价的工作。这一期间他与其团队发表了《南海北部沿岸断块区深部构造与地震活动关系》(1982)、《断裂构造对珠江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的控制作用》(1983)、《广东沿岸区域构造稳定性分析及评价》(1986)、《从新构造观点试论深圳市地殻的稳定性》(1987)和《珠海市区域稳定性的构造分析》(1991)等研究论文。他将新构造和第四纪研究应用于区域地殻稳定性评价以及为广东大型工程建设的地质技术服务,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就。运用其理论先后指导了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广东第二核电站选址以及广东龙门、连平、清远、坪石、台山、珠海、深圳、惠州等水利工程的选址和淡水盆地、珠海桂山岛等地的地下水资源寻找工作,为华南重大工程建设和经济开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丰富了新构造学和第四纪研究的内容,解决了理论和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四、良师益友——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黄玉昆教授毕生贡献于祖国的地质教育和科研事业,几十年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特别是为中山大学地质学系的复办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黄玉昆教授十分重视学科建设,他广罗人才,扶持新秀。现今地球科学系的许多骨干教师,都经黄玉昆老师物色和培养。在他领导下,在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建立了从事新构造和第四纪研究的团队以及同位素年代学实验室。这些科研队伍和实验室,至今在新构造和第四纪研究中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黄玉昆教授待人诚恳谦和。作为他的学生,我们无论是在学期间或毕业留校之后,与他的交流都是讨论式的。他对学生和同事既严格要求,又体贴关心。当年在批改我们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过程中,黄老师对文中每一个用语和符号的错误都给予指正,对存在的疑点总是约我们交谈,对我们的任何一小点进步都给予鼓励。他知道学生生活相对艰苦,所以每逢节日时他常常邀请我们几个同学到他家改善一番。我们还清楚地记得,他能做得一手好菜,据说还是“文革”期间在 “五七干校”当伙头军时练就的。他做的豉油鸡、沙姜鸡、芋头扣肉、肉炒鲜笋、炒鲜鱿等拿手好菜总是令大家赞不絶口。

  黄玉昆教授心胸开阔,高风亮节,不记前嫌,不拘小节。他对别人的优点、好处总是念念不忘;而对别人的缺点、错误却从不耿耿于怀,以致黄老师的朋友众多,其中还有不少忘年之交。他团结同事,善于用人,善于调动和发挥各人之长。因此黄老师麾下的科研团队能做到人尽其才,综合力强,除了有本专业——新构造和第四纪研究的专家外,还常有地貌、水文、岩矿、地球物理、工程地质等各路人才,保证了科研水平和质量。

  “襟怀坦荡虚若谷,品格质檏走人生”,这句话也正是黄玉昆教授的真实写照。在我们心目中,他既是一位良师,也是一位益友。忆我师长,育我实多,先生风范,山高水长。如果说,有一种心灵深处的悸动是感谢,那么,对黄玉昆老师的感谢,将永远驻留在我们的心中。

  

  (邹和平  张珂)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