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何大章



  广东中山人

  193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毕业后至40年代在中山大学地理系任教。教授。

  何大章,广东中山人,1915年生,1938年中山大学地理系毕业,留校任助教、讲师,后先后被聘为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副教授、教授,华南师范学院地理系教授和系主任,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兼研究生导师,是我国当代一位颇负盛名的地理学家,对华南气候研究尤有突出贡献,在我国地理学界占有重要地位。

  学生时代,何大章受吴尚时教诲,深得要领,是吴氏赏识学生之一。毕业后,经常随吴氏外出调查考察,从事水文、地形、气候方面研究,颇有心得,联名在吴氏之下,发表不少论著,例如《读图举例I一‘梅花街’幅》  (尚有陈小澄,1914)、《曲江潦患与预防》(1943)、《粤北之水力》(另有罗来兴,1943),以及专著《广东省之气候》  (1943)等,不仅是传颂一时之作,而且至今仍有很大参考价值。吴氏研究广州附近地形,发现四级台地,这其中也有他的汗水。抗战胜利后回到广州,何氏继续追随吴尚时在广州南郊作更详细地形考察,对以往一些结论作了修正和补充。1947年吴病逝后,何氏继续这项工作,在广州河南、番禺一带丘陵地区,发现在海拔21~22m、15~16m和11~12m间有三级以上之台地,非常明显,与吴尚时当年提出的台地相当。其后何氏多次在珠江三角洲各地、广东沿海,以及罗定盆地等考察,亦发现了与此高度相同之台地,证实吴尚时地形理论和发现。这也是何氏对广东地形研究一项贡献。

  坪石时代,何大章已独立开展地理研究,1942年夏考察坪石至土佳寮、土佳寮至九峰、九峰至乐昌一带地理景观,包括沿途地质、地形、河流、森林、聚落、土地利用、交通、客货流等,从山区到盆地、从自然到人文地理景观特色及因果关系,无不备述其详,此即1948年在清华大学《地学集刊》上发表之《广东乐昌峡东北之山地》论文,乃其时一篇出色区域地理作品。是时韶关市政府委托中大地理系在坪石建立水文站,何氏主持其事,甚为得力,制定了《本系水文气象观测纪録凡例》,包括对水位、气温、湿温、相对和絶对湿度、雨量、风向、风速、云彤、雪量之观测等,成为该站工作运行规则。地理系主要根据该站资料,编印《水文气象简报》月刊,供当地使用,并为中央气象局征集,认为它代表了广东气象纪録水平,何氏为此贡献不小。与此同时,何氏还翻译法国大学地理丛书,即Asie desmousson. J. Sion《季风亚洲地理之特点》,阐述季风与亚洲文明,尤其与农业文明关系极大。虽然作者又认为季风吹不进亚洲内陆,导致文化传播困难,社会陷于停滞;季风莅临时间早晚,影响雨量多寡、农业收成好坏、江河洪潦,乃至社会治乱,还有季风对不同国家龢民族影响都不一等等,某些观点现在看来不妥或有可议之处,但毕竟能从自然与社会关系方面来看待季风,这是有参考价值的。三四十年代我国地学界研究季风的人并不多,竺可桢是一代大师。何氏译文对推动我国季风研究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抗战时期何氏一度避居澳门,在中学执教之余,对澳门作多方面地理考察,后与学友缪鸿基合着《澳门地理》,为关于澳门的第一部区域地理专著。1988年他们两人又与雷强、郑天祥等将该着重新撰写出版,易名《澳门》,为瞭解认识澳门和沿海地区与港澳建立社会经济关系提供重要参考。抗战胜利后何氏有更多机会从事地形研究,对家乡中山地理研究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先后有《中山湾仔乡土地理》(1947)、《中山县地质勘查报告》(1948)、《中山县地理景观照片集》(1948)、《中山县地形志》(1950)等问世。所以,何氏也无愧为一位乡土地理专家。

  建国后,何大章主要致力于华南气候和地形研究,并紧密结合区域开发,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这首先是广东天气物候研究。在我国近现代地理学史上,这项成果最出色者首推竺可桢,在广东则是何大章了。他从1936年学生时代开始,就在广州及广东各地作天气气候观察笔记,风雨晦明,花开花落,50年如一日,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积累了宝贵材料,摸索出华南气候变化主要规律,贡献匪浅。60年代,由广东省气象局和广东省气象协会刊出何氏《广州地区天气物候观察十四年》(1947~1960),后广东省科技协会刊出《广东物候观测十年》  (1964~1968,1973~1977),洋洋共30万言,内容包括每日风向、气温、云彤、雨势、旱、雾;植物开花、盛开、花谢、花落、结果、果熟、落叶日期、农作物上市、旺造、末造时间;饲养动物(大蚂蝗、山蚂蝗、泥鳅)对天气变化反应,物候谚语和农事活动等等,还有韶关、广州、海南等代表性地区平均物候期比较图表等,无不备述其详。例如,1961年6月2日记:“旱阴、午多云、热,下午四时半起西风,雷阵雨,延续至中夜。中造荔枝熟,凤凰木开花盛,满树全红,远的点点可数,近的光色迫人,显热带风光。”1990年广州地理研究所出版了何氏编着《广东天气气候观察五十年》,集中反映了他体察风云50年主要资料和成果。此书在同行中引起强烈反响,中科院自然资源综考会研究员江爱良先生欣然作诗为献,有“勘查方舆八万里,体察风云五十冬。年年岁岁创论说,岁岁年年谱新功”之句,概括了何氏这方面的科学成就。

  广东自然灾害严重,尤以灾害性天气为甚。何氏有言“惟民生有关,视同职志”,故对此类研究也不遗余力。六七十年代,他参加了广东省文史馆《广东省自然灾害史料》编纂和总结,在附録中写了《广东近世纪历年灾害天气概要》(1975,增订油印本)。1977年他与黄同慰发表《500年来广东灾害性天气气候历史变迁》(华南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77年第一期)一文,根据近50年广东农业生产反映、调查资料,对照近百年来气象纪録,并引用近500年来历史文献和方志等史料,对广东冷害、乾旱、雨潦、台风四种灾害性天气进行气候分析,讨论其气候变迁与周期性,并对灾害性天气今后趋势作了推论,为防灾及气候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例如他指出,15、16世纪以来,广东大冷冬年段有过8次,持续时间从7年到22年不等,周期约为40年到80年左右。15世纪或溯至8、9世纪,即明清之交及远自唐代以来,广东气候在冬季冷暖反复中趋冷,今后直到21世纪10年代前后,冬季自然是趋冷,多大冷,有特大冷冬;对于乾旱,16世纪以来春旱计有10个年段,连20世纪在内共有13个大旱年或年段,呈规律性振动,周期约30—40年。而本世纪乾旱一般趋频,并推测21世纪初将出现大乾旱年;对于雨潦,15世纪以来,广东大陆特大雨潦周期一般约为30年,特大雨潦将于21世纪初出现。至于台风,近400年来历年台风数有多次反复,总趋势略有增加,今后也有这种趋势。何氏还从生产实际出发,探讨这些灾害与作物栽培关系,提出有关预防措施,先后发表《广东水稻早造育秧农业气候》  (1963,与鲁争寿合作)、《广东寒露风气候研究》(1963)、《广东水稻乾旱气候研究》  (1964,与刘森元合作)等论文,皆有很重要应用价值。

  区域气候是何大章气候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继早年《广东省之气候》问世以后,新作不断,且多有创见,显示何氏学术造诣日深。1960年,他与何宜庚合撰《广东省气候特征》即为一篇关于广东气候的总结性长文。它从气候各个因素出发,高度概括地阐明广东气候特点、地区差异及其在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意义,特别评价其对农业生产利弊关系,提出趋利防患的各种措施,具有重要科学和实践意义。例如说全年气温高,夏长而热,全省一致;冬季亦暖,但偶有寒冷,回暖快,地区差异大;秋冬有乾旱,尤以粤西、海南为着;又夏季多暴雨,特别是沿海向风山地,如此等等,皆精确中肯。1963年何氏发表《华南天气型与气候》一文,进一步扩大了区域气候范围,并提到气候规律总结高度上,概括了华南天气种种类型。文章内容包括确定天气型所使用的天气指标,如日平均温、最低和最高温、风力、云量、雾、日照、日雨量、蒸发量等;各类天气型发生月份;天气型与季节及天气系统的关系,以及不同天气型下农作物适应状况和可能出现灾害等。例如华南1、2月份,多出现“深冬寒潮南侵翻风阴雨大冷天气型”及“冬季冷脊放晴大冷偶有霜冻天气型”;3、4月多“春季静止锋进退中冷阴雨连绵天气型”或“早春西南槽东移风和日暖天气型”;7、8月多“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晴热天气型”或“夏秋台风过境狂风暴雨天气型”;11、12月则多“深秋冷空气入侵阵雨转凉天气型”或“前冬冷锋过境风雨转冷天”等等,这样华南一年天气变化尽囊括在内,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何氏这方面的论文还有《广东冷冬年出现规律性》  (1963年,与黄録基合作)、《论华南季风热带气候雨旱特征——以海南岛为例》  (1980,与郭恩华合作)、《海南岛中部山地地方气候》  (1982,与张声粦合作)等。有必要指出的是,何氏区域气候研究一个中心是热带气候,但重点在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先后有《论海南岛热带气候》(1982)、《海南岛热带气候问题与森林保护》  (1982年)等论文和专著《中国热带气候》面世,流传很广,故何氏也是我国一位热带气候专家。

  区域气候研究的结果是气候区划。何大章在这方面也成绩斐然。60年代研究和编制《广东省地图集·自然地图》广东气候区划图,他提供许多宝贵资料和意见,对划区起了重要作用。80年代,他领导的广州地理研究所气候研究室,更把气候区划列为主要研究课题,并与气候资源农业开发紧密结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其主要研究区域是海南岛。1979年,他在全国地理学会年会学术报告中,提交《论海南岛热带气候与气候区划》论文,分析了海南岛热带气候形成、环流形势与天气系统、热量、低温水平与热带气候北界、旱雨特征与水分平衡、气候资源性与灾害性,最后概括其地区气候总特征,并依据一定原则,划分8个气候区,即东部沿岸、东北部丘陵浅盆地、西北部沿岸、西北内陆半山区盆地、东南沿海、东部山区、西南沿海、西南部山地气候区等。按海南岛气候区划,自50年代以来,经多次研究,有划分为5个区、16个区、21个区和4个基本区等方案。众说纷纭,难以统一。何氏方案,无疑有其长处。1985年,他对原方案作了某些修正,明确提出以气候形成、区划指标中主导因素(在海南为降水)结合个别指标的综合分析,以及海陆因素等作为海南气候区划原则,仍划分8个气候区,但内容更加充实具体。这就是见于当年《地理学报》上《海南岛气候区划》,成为海南气候研究一篇出色作品,也代表了他气候区划专论的学术水平。

  为生产和社会实践服务是何大章地理研究的一贯宗旨。他50年坚持天气物候观测即为最感人事例。近10多年来,他在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上也硕果累累,为人称誉。1981年他与同事接受了《海南岛热带气候资源农业评价》研究项目。他们根据海南高温、降雨多、干湿季节明显、台风多、中部山区气候特殊、地区差异大,以及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已引起生态平衡失调等特点,提出发挥海南气候资源优势必须恢复森林,保护好现存森林,大力造林,在适宜地区发展水源林和各种防护林,以及适当发展橡胶林,增加森林覆盖率等改造自然生态一系列对策和措施。这为发展海南热带农业提供许多基础资料,指出发展方向,获得各界好评。后来他又在此项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他关于海南气候资源农业评价思想,旗帜鲜明地指出海南岛自然生态平衡的关键是森林。只有保护、恢复和发展森林,合理配置大农业,才能取得岛上自然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他为此撰写《海南岛热带资源优势与森林保护》一文已被林业部调查规划局等单位收入《海南岛林业资料汇编》  (1980),成为研究海南开发必读参考文献之一。1989年何氏及其合作者撰写的《海南热带气候资源农业开发》专著出版,这是他们花了近10年时间从事以上项目研究的结果,不仅收集和分析了关于海南的大量气象和水方方面的资料,多次深入岛上各地进行调查访问和观测,而且参考了许多中外学者的有关热带气候文献,经多次讨论、修改而成。他们许多精辟见解,对建设海南大农业和建立一个新的良好的人工生态系统,贡献非常巨大。例如,他们用了很大篇幅讨论海南干湿问题,这在热带农业气候中非常突出。何氏等分析了乾旱对海南各种作物,尤其是对水稻的影响,并针对海南降雨特点,提出利用秋雨之长补春旱之短,为此应大兴水利的意见,很有独到之处;又在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之同时,也强调了各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严重危害,起到警世作用;最后重申和强调自然保护,尤其是保护天然林和人造林的重要性,提出在海南只有建立良好森林生态系统和兴办一定规模水利灌溉工程,才能减轻气候灾害和发挥气候资源优势,最终还提出“以林调气(候),以林保土,以林和土(壤)保水、调水,以水保农,以林护胶、使农、林、胶、渔、牧、副各业在新的生态平衡中持续发展”。这些意见十分深刻和切中要害,成为后来中日联合制定海南区域开发方案和海南地区建设的重要参考。此外,何氏还编译有《人类生存和环境保护》一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旁征博引大量实例,阐述人与环境关系,对瞭解全球生态环境与保护也很有帮助,所以说何氏也是一位生态问题专家。

  广东山区面积广大,是制约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因素。1981年何氏作为粤北山地生态考察团总团长,多次深入内地考察,后向有关方面提交《粤北山地大农业生产与生态问题》总结报告。从粤北自然条件、经济现状、水土流失、灾害频仍、生态平衡逐渐恶化等基础和问题出发,提出发挥山区优势、加强农林水基本建设、封山育林、改良耕作制度、增设自然保护区、发展多种经营等对策和措施,受到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1983年,他又有针对性地发表《粤北山区的利用——以林为主,多种经营》论文,指出粤北山地利用方向,即远山、高山应以林为主,林副、林牧结合为辅;近山、低山、半山区应以林牧、林副、林  农结合为主;石灰岩山区则仍以林牧为主,着力解决水利问题,以林副、旱作和旱粮为辅;开发山区首先应发展林业,保住八分山林才能保住一分水和一分田,林业为山区发展关键;又山区林农业比重小,应多种经营,兴办副业,修水库、办水电等,反映他长期研究粤北山区的真知灼见。1988年,他又有《发挥本地优势,加速山区开发——高州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论文问世(与何东合作),指出高州在气候上的优势,最适宜种植香蕉,应建设为香蕉基地,而致富途径,当不止此一端,还应建立符合山区特点的“立体农业”,包括发展荔枝、柑桔橙、橡胶、胡椒等,并与交通运输相配合。现在高州香蕉闻名全国,山区经济十分活跃,何氏建议发挥了应有作用。

  80年代前后,何大章在地形、水文研究上也迈开新步伐,继早年追随吴尚时发现广州附近存在四级侵蚀面以后,近年又对中山、珠海、斗门等县市山地海岸地形侵蚀面作深入探讨,不但深化了侵蚀面理论,找出广布于省内许多地区的同类侵蚀面实例。他特别指出以上三县市侵蚀面地形至为发育,这种地形之间的台地,堪为广东海岸各地之标准台地,其与土地利用、水利建设、聚落分布形态、交通线选择等有很大关系,能满足当前沿海地区经济开发对海岸地形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何氏所撰《中山、珠海、斗门三县市山地海岸地形侵蚀面》,即为近年海岸地貌重要论文。随着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要求更多港市为之提供有效服务。何氏基于对珠江三角洲地理的深刻理解及其在水文地理方面的专长,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地理背景,并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差异,划分了外向型经济乡镇企业10种地理类型,如佛山型、顺德型、深圳型、五邑型等,指出应充分利用珠江三角洲、河网交叉、口门众多的特点,建立一个多种形式和层次的出口港体系,比集中统一出口更为优越。何氏为此而撰写的《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与出口港市的发展》论文,已收入广州地理研究所编《珠江三角洲环境与空间发展研究》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88)。                                 

  何大章也是一位地理教育家和地理科普作家。他从事地理研究50多年,同时也育才50多年。他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为祖国培养了大批地理人才,许多人已成为地理科学骨干和优秀地理教师。例如前任广州地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黄镇国先生即为何氏50年代学生。何氏非常热心地理科学宣传教育,经常在报刊上撰文,介绍地理物候知识,批判地理学中风水说的反科学欺骗性,深得读者信赖。1983年他在担任广东省地理学会秘书长期间,积极推动省科协在封开、广州和汕头建立北回归线标志塔。3塔联成一线,把地理书上抽象北回归线变成直观实体,从地图上回归大自然,搬到了社会,为地理科普教育做了一件功德无量、泽及子孙的盛事。

  何大章一生笔耕不辍,即使在十年动乱,身处逆境时期也不例外。晚年他健康欠佳,仍孜孜不倦地工作,论著不断,除上述所列举的以外,《中国风光旅游》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完成的一部作品。据统计,何氏一生共出版专著7种(含合着)、论文70余篇。这些传世之作,不仅记载了珍贵的科学资料和成果,而且指示了一个地理科学家所经历的道路和献身精神,值得后来者景仰和学习。

  (司徒尚纪 许丽章)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