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珠江三角洲河口生态系统平衡的探讨


  (原载:生态科学,1982。)
  沈灿燊

  从地理系统的观点来看,大河河口是一个独特的自然地理区,它受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的影响:河水和海水顶托消长,形成特殊的咸淡水混合区;泥沙不断沉积,构成广大适合水生物生长和繁殖的浅海地形;这些条件,使水产极为丰富。潮水进退,又形成独特的农业自流排灌系统,带来大量有机肥料,使土壤肥沃,水肥充足。河流水沙某些变化,人类一些较大的工程措施,常导致河口区环境的明显改变,使生态平衡受到影响。珠江三角洲河口区是我国大河河口区,又是世界上最复杂河口区之一,自然条件十分复杂,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构成了极为错综复杂的生态系统。

  1 生态条件

  珠江三角洲在广东省中南部,主要是指三水思贤滘以下,东江石龙以下,潭江新会以下地区,沃野千里,水热条件十分丰沛,面积共约1万平方公里,良田800万亩,人口约800万人。盛产水稻、甘蔗、桑蚕、水果、鱼类等。

  珠江三角洲几千年来,由东、西、北三大江水系及海外潮汐带来大量泥沙,经过机械和化学沉积,不断形成海滩,然后围垦成田。三角洲每年向外平均伸展约1百公尺,因此,农田不断增多、河道不断伸长,沿岸浅水滩坦,生长水草、红树林和芦苇,成为鱼类、蚝、虾、蟹及其他水生生物栖息、产卵、交配、孵育、生长的理想场所。

  珠江三角洲河汊纷沓,水流经8个口门出海,自东而西的名称及其洪水期的流量为:虎门16.57%,蕉门15.21%,洪奇沥17.54%,横门12.12%,磨刀门21.48%,鸡啼门5.47%,虎跳门4.32%,崖门7.02%,东、西、北三大江流量,以西江最丰富(占珠江流量80%),北江次之,东江最小,三江合计年总流量约3,082.6亿公方,汛期水量约占80%。从上游带来的泥沙总量约8,554.4万吨,西江约占90%。每当沙田自流潮排潮灌时,大量有机悬浮质随水流入沉淀,增加土壤肥力。

  三角洲平原的沉积层中,有较大量的含有铵态氮的地下水。这种肥水为三角洲大量动植物遗骸分解而成。肥水发布带断断续续,大都分布在珠江三角洲中南部。

  珠江三角洲河口区的潮汐为不正规半日周潮,潮差1-2米,使三角洲沙田能自流排灌。涨潮时含盐海水,与河流淡水混合,使适应咸淡水区的水产大量养殖,浮游生物丰富,鱼类达70多种,其中曹白、马交、马友、三黎等名贵鱼类,随处可见,沙虾、青蟹等产量很高,蚝场分布于整个咸淡水区深圳市的沙井蚝和珠海市的南水蚝驰名远近。

  本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为21°C左右,活动积温在6,500-7,500°C之间,一月份均温在12°C以上,年雨量在1,600 mm左右,本区受台风影响较大,每当大台风掠过沿海或在本区登陆,风力常达12级,雨量最大达850 mm/日,最大暴潮可达5米,常常引起灾害。

  总的来说,本河口区有着十分优越的自然条件,如果能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去全面考虑,使各种因素协调,珠江河口区生产建设的潜力很高,经济可以大大发展。

  珠江三角洲开发的较早,据记载,公元前三世纪,秦末汉初,已有大量耕沙围垦的农业活动。两千多年来,人民群众累积了丰富的开发经验:

  一为滩涂围垦,围垦分为鱼游、橹迫、鹤立、草埗和围田五个阶段。当泥沙沉积到低潮出露时,农民就在基上种植水草,再经过2-3年,沉积增高,只在涨潮时有薄薄潮水淹面,便以人工围垦成沙田,自流排灌,成本低廉。

  次为桑(蔗)基鱼圹的建造。公元九世纪左右,三角洲便出现鱼圹,并在基面种植芭蕉树等作物。16世纪以后,由于养蚕业的兴起,基面渐渐改为种桑,出现了桑基鱼塘。现在大部分集中在顺德县境内。桑(蔗)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河口区人民合理利用土地的一种较好形式,它的方法是桑叶养蚕,蚕沙喂鱼,塘泥肥桑,形成一个生产效率很高的生态系统。

  随着生产发展,近年来,大联围筑闸,大海滩围闸。大的堵海工程,都取得一些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2 生态平衡的现状

  河口区的生态平衡与大陆和海洋都不相同。我们认为,影响珠江三角洲河口区的生态平衡的因素主要有:

  2.1 水、沙因素

  珠江河口水沙来源与上游的生态系统平衡有关,近百年来,由于珠江上游森林被破坏,泥沙来源增大,洪水加重,改变了珠江河口区沉积和发育情况,也影响了生态系统平衡现状。主要表现在河口泥沙不断沉积,河道与三角洲不断向外伸延,导致洪水、潮区界等随之不断发生变化,使水生生物环境不断变迁,并使围垦、排灌、航道、农业生产、土壤结构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2 工业、水利工程因素

  这方面的效应快而且明显,主要是,单目的的大型水利工程,过大的联围筑闸和过大过早的滩涂围垦,以及工业发展和农药的三废污染。此外,不合理的捕捞,也直接影响了生态平衡的现状。

  目前,珠江三角洲河口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2.3 水产产量下降

  富饶的珠江河口,是广东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号称“鱼米之乡”。由于近年来对水产资源保护得不够好,产量有下降趋势。

  (1)饵料不及以往丰富。珠江上游带来大量有机质营养,加上本区农田排出肥料,这些养分是浮游生物的必需的食品,而后者又是鱼类的主要饵料。珠江河口著名的虾春,以往在珠江口各河汊都可以捕获,现在只有近口门一些地区纔可发现。

  (2)渔产下降。 珠江口及其附近浅海一带,渔产极为丰富。如群体大的蓝圆鲹(池鱼),每年12月到翌年4月,迥游到珠江口外,形成了万山渔汛,60年代产量达50万担。梅童鱼(黄皮鱼)和鲚鱼(马鲚鱼),是珠江口咸淡水交界水域中捕获量最大的两种。50-60年代,光是佛山地区年收购量达25万担,内伶仃一带的狼虾虎鱼(鱼乃  鱼),60年代现珠海市的收购量已达6万担,现在上述鱼类都大大地减少了。而一些名贵鱼类,如代鳓鱼(曹白)、马鲛、马友、鲥鱼(三黎)和日本鳗鲡(风鳝),现在均极少见。

  (3)虾蟹和贝类产量大减。 珠江河口一带河汊千百,坦涂宽广,红树林、芦苇密布,是虾、蟹和贝类栖息、生长的优良场所。其中沙虾,是珠江口类型对虾的总称,有经济价值的达十余种,味美,营养丰富,外销量大,50-60年代,光收购达20多万担,三角洲沿海一带居民,每家都有简单网具,每日都捕获自食。青蟹50年代光台山县每年收购量达3千多担。现在这两种名产产量大大下降。牡蛎(蚝),生长于咸淡水消长浅海地带,附于岩礁上,味美而营养丰富。珠江口养蚝最早,宋梅尧臣在《食蚝诗》中以提及,可见养蚝历史已达千年以上。50年代在政府扶助下发展得很快,伶仃洋河口附近市县,收购量曾达10万担以上,但近年来两次出现大量死蚝现象,现产量已大不如前。蚬,在珠江口产量极多,食用,或作鸭饲料和肥田。50-60年代,每年在沙田捞取的蚬达100多万担,现许多河涌已极少发现。因此,鸭的放养量亦随之大大减少。据调查,每亩水稻田放养鸭子30多只,便可以基本上抑制虫害,目前,杀虫只好靠农药,增加了对环境污染。

  2.4 农业病害增多

  50年代以后,珠江口水稻每亩产量从200-300斤提高到1,000以上。三角洲沙田区农业生态平衡的特点是,自流排灌带入大量有机肥料,排走积存的废水。加上犁冬晒白,河泥入田,稻杆回田,并种植緑肥,使土壤保持肥力,结构良好。大量养鸭,消灭水稻害虫。近年来,由于某些地区联围过大,使排灌不畅,有机质带入量少,田内废水积累加重,稻杆多作工业原料,极少回田,改用化肥和改施农药,土壤下层通气不良,微生物减少,开始板结。水稻产量徘徊不前,甚至下降。个别地方由于工农业废水污染,联围后污水随潮水排出未净,涨潮又倒入围田,使河涌水被严重污染,不能饮用,值得引起重视。

  2.5 航道淤积变浅

  据测算,近年来每年平均从上游带进河口区泥沙达6,163万立方米,淤积在口门河道的泥沙约441.2万立方米,使各口门大部分淤。

  60年代以后,上游来沙量显着增多,例如,60-63年,三角洲顶部西江马口水文站平均含沙量为0.215公斤/立方米,1970年增至0.332公斤/立方米,增大了1/3。由于海滩不断围垦,排沙较以往困难,河口的机械沉积和絮凝作用加快,特别口门外一带最明显,例如,磨刀门外的交杯沙(拦门沙),60年代每年约增长60米,70年代中期增快至80米,鸡啼门外的拦门沙10年内向外增长了4千米,两侧沙咀和沙坦也淤长淤高,使以往畅通南水圩的航道淤积得很浅,只有大潮才勉强通航。三灶岛的二门,60年代仍可通航,现已全部围垦种植,其余一些航道也有这种情况,给航运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3 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

  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和综合性的。主要有:

  3.1 “三废”带来的污染

  由于城市工业不断发展,广州、江门、东莞、佛山、中山等地的三废管理不完善,珠江河水挟带大量污染物质进入本区,使水质和河道低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石油、氯化物、砷、酚、锌、铅、铜、铬、锡、汞、r-666,E~605等物,在一些河涌和岸段已超过国际卫生规定标准,香港至崖门口一线底质已形成油污高含量地带。另外农田排出大量高毒化学农药,使生态环境被破坏,珠江口渔场不断外移,水产资源不断减少。

  3.2 过大的联围筑闸

  近30年来,原有2千多个小围已联成250个较大的围。最近规划,又将联成36个大围。以江(门)新(会)联围为试点(面积546平方公里),试图较好地解决洪、涝、咸害和降低地下水水位。但大联围若不改进灌溉系统,必将加重排灌不畅,排灌时间缩短,水质污染加重,有机物质减少,鱼、虾减产,虫害加重,农药用量递增,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

  此外,由于围内河涌水流减弱,围外河道水流加强,部分河段流速加大,使围内加重沉积,围外一些河段加大冲刷。如江新联围前,在洪水季节,西江水位比银洲湖高,江门水道流速很大,达2米/秒,以冲刷为主,航道通畅。联围以后,因北街水闸影响,江门水道流量减少,比降降低,流速减慢。在洪水季节,江门市长堤下沉积泥厚达1米,使航运受到很大影响,而另外一些干流,则由于强干弱支,洪季流速很大,睦洲河道河段每年竟加宽3-4米,冲深2-3米,常发生塌岸现象,后建一枢纽工程,用人工水闸控制流量,才免于塌岸。

  以上现象,中顺大围也有局部出现,故过大联围,应重新研究考虑其利弊。

  3.3 过早的滩涂围垦

  利用珠江口沉积海滩,合理地围垦农田,不但可以增加粮产,而且可以结合口门堵治,束水攻沙,利于珠江三角洲河口区的防洪排涝。但目前有些过早的围垦,围后大部分水深达4-5米,无法耕种,海岸红树林被毁,鱼、虾、蟹、贝失去适宜的生长条件,加上河流带来污染,使水产资源遭到破坏。例如,崖门口附近一个围垦区,原规划围田12万亩,由于水过深,只围了3万亩,便发现问题,其余改种水草,但却破坏了2千多亩蚝田,海岸红树林被毁坏,水产减产。同时由于过深抛石围垦,使潮流作用减弱,淤积加快,海域日益变浅,破坏了渔场,妨碍了航运交通。类似的围垦,其他地方也可以见到,是河口海岸带生态平衡破坏原因之一。

  3.4 巨型的堵海工程

  大型堵海水利工程,如果只从水利方面着想,必然会带来某些副作用,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

  白藤堵海工程将泥湾门口堵塞,东堤长4050米,西堤长1670米,使水道改由口门鸡啼门出海。建成以后,达到该区防咸、防潮和防台风的目的,对农业有很大好处。但另一方面,使水道离出口口门延长了16公里,幷且口门较小,排洪不易。原泥湾门口堵塞成1个32平方公里的大湖,涨潮时,潮水先要蓄满湖内,再能上溯,退潮或排洪时,也先要滞留湖内,才能下泄,改变泥湾门水文情况:(1)高潮偏低,低潮偏高,下游偏低最大可达20cm,偏高最大可达50cm,向上游慢慢减少,直到睦洲以上,才不明显,影响农田自流排灌不畅的面积达40万亩以上。(2)洪水要经过白藤湖,才能排走,使上游排洪延长时间,加以低潮偏高,内涝渍水不易排出,加重渍水的农田达22.63万亩,扩大渍水农田达17万亩,且渍涝时间增大。(3)盐水线和会潮点下移、咸淡水分布范围及季节变化都有较明显的改变。(4)三角洲下游许多河道的流量重新分配,由于水文、咸淡水分布和季节分配都发生了变化,使各种鱼类、沙虾、牡蛎、青蟹的生长环境受到破坏。

  60年代以后,经大量调查研究,得出一套整治方案。75年开始,实行河湖分家,水文情况渐向堵堤前恢复,高潮升高,低潮降低,会潮点及潮流界也向原来地点逐渐靠近,排灌和渍水情况都有了好转,潮流和淡水排泄比较畅通,河口恢复冲刷,水文生态渐渐恢复平衡。当地群众结合农业、水产养殖等方面,进行合理开发整治,种植大片防护林带,新的鱼米之乡,新的生态平衡正在建立。

  3.5 酷鱼滥捕

  由于有些渔民不按国家规定,用高马力机动渔船,密网往返反复滥捕,影响了水产资源。例如,大鹏湾鱼场,50年代时沙丁鱼、池鱼年产超过20万担。毛虾季节,海面成红色,用小艇木殻也可以捕捞几担。以后,由于有些渔船在湾口日夜往复拖网,母鱼、小鱼、虾类未进湾就被一网打尽。毛虾极少,鱼类大幅度减产。这说明酷渔滥捕对破坏生态的危害性。

  4 搞好生态系统平衡的一些建议

  (1)开展生态系统平衡研究。目前本区急切要开展研究的课题是:

  1)影响本区生态平衡的自然因素与河口区生态环境的演变;

  2)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3)珠江河口生态系统能流与种群结构。

  (2)坚决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

  1)加强环境保护机构的建设;

  2)积极处理已有的污染,防止新的污染;

  3)积极进行新的低毒农药的研制;

  4)组织开展本区本地调查和环境监测工作。

  (3)建立一个生态平衡问题的权力机构。制订出合理的农业生态结构及长远的布局规划。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