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崭露锋芒的新兴学科——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的由来、现状及发展

  一、历史回顾

  尽管地图学一直是地理科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自中山大学地理系1929年建立之时就一直开设相关的课程,但作为独立的部门是1978年创建的测绘教研室(后更名为地图学与遥感教研室),早期的教师还有缪鸿基教授、黄广耀教授等人,戏称”城隍庙”。其中缪鸿基教授是最重要的学科奠基人。缪鸿基教授1915年12月出生于广东省新会县,早年就读于新会一中,193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后,致力于地理研究与教育事业。1948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获地理学硕士学位。1950回到中山大学地理系任教。缪鸿基教授从事地理学和地图学研究和教育工作40余载,对我国地图学发展有重大贡献,曾任国家教委理科地理教材编委会“地图与遥感”组组长、中国国家大地图编委会委员、中国策划协会理事、广东省(综合)地图及编辑部副主任、广东省地理学会理事、广东省遥感学会名誉理事长,是我国当时著名的地理学家与地图学家。缪鸿基教授从事地图与遥感应用的教学与研究四十余年,严谨治学,谦和待人,造就了一批地图学骨干人才,桃李满园,对我国地理学和地图学贡献良多。

  缪鸿基教授长期辛勤耕耘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其教学与科研活动,一贯紧跟社会生活需求,特别注重探求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尤其是遥感技术发展地理学与地图学,做出了开创性业绩。他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先后开设过自然地理学、地图学、经济地理学、航片地理判读、航片地质判读、专题地图研究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并编写过相关教材。50年代末,测绘教研室成立,先生任教研室主任直至80年代退休。在教学中,先生注重教学与科研及社会需要相结合,要求在实践中获取第一手资料,同时锻炼扎实的基本功。50年代中期,国内航空摄影测量正逐步开展,缪教授预见到其必将成为大学研究的有力手段,于是从1958年开始,在全国高校地理系中,率先把“航片地理判读方法”编入地图学教材中,并率先开出‘航片地理判读’课程。在当时的条件下,国内航片的使用限制较多,先生地方努力,收集了较多的国外遥感图像编入教材中。不论是进行野外勘察还是在制印车间,他总是亲自召开座谈会讨论方案,现场填图,详细笔记,言传身教,以良好的学风培育后辈。他培养的研究生,研究的课题覆盖地图设计、多光谱遥感应用、红外彩色图像应用以及地籍信息系统研究等领域,为广东遥感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他从事地理制图研究,集地理与地图研究于一身,以求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早在40年代,他就与何大章教授合着《澳门地理》,该书是当时对澳门研究得最前面深入的地理著作。50年代先后发表了《地形图读图法举例》及《华南南亚热带北部界线》等论文。62年发表论文《广东省普通地图指标图的编制经验》,对图上各种自然和人文因素及其相互联系进行了分析和评价。60年代中期,他将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与地图学有机结合,领导编辑广东省(综合)地图集,使该图集成为我国省(区)地图集的优秀代表性作品,并在总结地图集编制经验基础上,于1964年发表论文《区域综合地图集的编制问题》,就区域地图集编辑任务、设计原则、基本内容、地图类型、图幅安排、和数学基础做了探讨。其地图制图研究,长期以农业土地类型为主要研究方向,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制图,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出具有独创性的土地类型、生产习惯片和土地类型区的土地分类方法,1964年与温长恩等共同发表论文《县农业地图编制问题的初步探讨》。长期的研究,体现在他丰富的地理和地图作品中。他先后主持编制了《广东省地图集》(1966年春,广东省地图志编制委员会出版)和《广东省东莞县农业区划图集》(1966年1月,国家科委出版)。在长期对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基础上,于1979年用了近2000张航片,编制了《珠江三角洲土地类型图》,覆盖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为我国亚热带地区的航空遥感专题制图树立了样板。80年代以后,年逾古稀的缪教授更为推动遥感技术在地学中的应用积极工作,不遗余力。他是广东省遥感学会(1979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时刻关心、指导学会和广东遥感的发展。主编《珠江三角洲水土资源》专著,并根据重访澳门的最新资料及时重写《澳门》专著(两本专著均于1988年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年,他将一生所发表的论文20多篇汇集成册,出版论著选集《地理与制图》(中山大学出版社)。

  经过60年代-80年代空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在地理学中开始占据了重要地位,称为3s技术(Remote Sensing,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lobal Position System)。与此发展相适应,1989年,由大气系李铁芳教授、地质系赵不忆教授和地理系关履基教授联合建立了中山大学遥感应用中心,遥感应用中心属跨学科应用型研究所,直接隶属中山大学,重点是开展与遥感应用有关的应用研究和研究生的培养。李铁芳教授任中心主任,赵不忆教授任中心副主任(后于1991-1995年调任中山大学地质系系主任)。李铁芳教授毕业于北京地质大学电子仪器专业,后又到清华大学电子专业和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进行了长达5年的进修学习(当时中国处于文化革命时期,没有正常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李铁芳教授教授在遥感应用中心工作期间,主要从事近岸海洋学方面的遥感应用研究,主持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浅海水下地形地貌的遥感探测、大亚湾珠江口海域遥感遥测信息系统、港湾 (大亚,大鹏湾)自净力的遥感分析与评估)以及多项应用研究项目,李铁芳教授编着的专著《卫星海洋遥感信息的提取和应用》和《地球信息学》在遥感领域有很大的影响,《卫星海洋遥感信息的提取和应用》获1992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奬三等奬和1992年度广东省高教局科技进步奬一等奬。赵不忆教授毕业于武汉地质大学(后为中国地质大学),在遥感应用中心工作期间主要从事地质矿产的遥感应用研究和水土流失的遥感应用。关履基教授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主要从事遥感制图研究。遥感应用中心于1990年在中山大学主办了第11届亚洲遥感会议,是当时全国影响力最大的学术会议之一。1990年以后,陈晓翔教授、邓孺孺教授、何执兼高工相继加入了遥感应用中心。陈晓翔教授毕业于青岛海洋学院(后为中国海洋大学)地球物理专业,后毕业于浙江大学研究生院遥感地质专业,主要从事近岸海洋遥感研究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1998年后任遥感应用中心主任)。邓孺孺教授本科与硕士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博士毕业于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主要从事环境遥感研究。

  1996年邓良炳教授和张新长教授将地理系地图学与遥感教研室扩展为地图学与GIS教研室,正式在地理系开展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邓良炳教授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从事测绘教学与科研工作。张新长教授本科、硕士、博士均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原武汉测绘学院),主要从事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和规划应用和教学工作。

  地理信息科学是上世纪末以来,发展速度最快、最活跃的地理学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是在1998年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调整过程中新设的本科专业,在全部专业由504个压缩精减为249个的情况下,新设地理信息系统这一专业无疑体现了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性。按照专业特点,这一专业在当时被划定为理科专业。此后,国内凡具有一定教学和研究基础的高校纷纷响应,在地理学、测绘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支撑下,积极创办这一新兴专业,取得了非常快的发展。从总体来看,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兴办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校,其依托专业主要包括地理科学、测绘工程、计算机科学或信息工程、资源环境及农林类专业等。

  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信息时代的到来,地理学科发展速度加快,在人才培养上,也越来越迫切地需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表达和处理空间信息。于1994年9月首次面向地理学系经济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和资源环境区划管理两个本科专业正式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必修课程。这标志着中山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上走出了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第一步。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全国上下还没有一本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材,所以,教师只能够东抄西拼,自编手稿讲义,学生上课只能抄老师的笔记,对教师和学生实在都不方便。随着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年复一年的开设,编写适合中山大学地理学科发展特点的地理信息系统教材又迫在眉睫。该专业的教师通过与地理学科各专业的教师座谈讨论,并阅读了这些专业教师的大量学术论文,瞭解到中山大学地理学科培养本科生模式,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特点,以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资源利用为主线,张新长教授等于1996年编写了《地图·地理信息系统与规划》教材,并由广东省地图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教材是我国较早的地理信息系统教材之一。

  1995年,由中山大学地理学系与英国海外发展署签订了中英技术合作项目(DIFD Contract 95 3651A)的启动,为中山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该项目的主要内容是:1)由中山大学地理学系选派1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访问学者或博士后赴英国东伦敦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地理信息系统专项学习与研究;2)由中山大学地理学系选派4名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访问学者赴香港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地理信息系统专项学习与研究;3)建立中山大学地理学系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该实验室由英方投资9.7万英镑,中山大学地理学系投资20万元人民币共同创建,购置了一批地理信息系统学科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皆在培养地理信息系统的高级研究人才;4)聘请英国东伦敦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家教授来中山大学地理学系访问和讲座。该合作项目的全面实施,对中山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体系的创立和起步奠定了重要的基石。随之而来,由于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和设备的投入,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地理学科各专业的认可,在该专业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获得了1998年中山大学第五批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的资助,在一定程度上更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和努力方向。

  1999年原中山大学地理系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教研室开始筹划成立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教研室组织有关老师,在国内外开展广泛调研、结合中山大学地理学科办学特色反复论证,提出设置中山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的申请,通过在学校答辩,于2000年获得学校批准,从2001年开始正式招收地理信息系统本科学生,由张新长教授任该专业负责人,当时专业教师有张利田、张青年、易红、熊首萍、黄德全等人,从此为中山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奠定了最关键的一步。

  二、现状与发展

  2002年12月中山大学考虑到地理学学科的发展,决定成立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由于李铁芳教授、赵不忆教授、关履基教授、黄广耀教授和邓良炳教授相继退休,新组建的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将原地理系下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教研室与原中山大学遥感应用中心合并,组建了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使该专业的师资伍得到了加强,完善了教学和科研的互动作用。学院首任院长保继刚教授以及相关的学院领导提出了超常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战略定位,是中山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发展的里程碑。

  学校提供了人才引进政策,给了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一个特聘教授的名额,到目前为止,整个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也只有过这一个名额。特聘教授有很高的学术位置,面向全球招聘。经多方努力,在香港大学任研究员的黎夏教授接受了特聘教授的聘任,正式加盟中山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黎夏教授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香港大学,其学术造诣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黎夏教授在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和评价方面有创新,提出对城市扩张时空过程进行描述和土地开发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的新方法;针对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的不足,建立了基于案例推理的遥感分类新方法;系统开展了地理元胞自动机(CA)与GIS结合的研究,提出了对土地利用动态进行模拟及产生优化的空间格局的新方法,建立了应用于规划的CA模型,拓展了CA的应用领域, 较早在国际上开展了CA的模型纠正和参数自动获取研究,并首次提出了CA模型转换规则的知识挖掘方法,获国际最佳科学论文奬(一、三等奬)。同时,学校也提出引进优秀人才“—百人计划”,对于学科发展需要的人才,可以不受人员编制的限制,因人而定,给与相应的经费和待遇支持。在学校百人计划的支持下,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员程涛教授也加盟了中山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程涛教授本科和硕士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于荷兰国际航天测量与地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学系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1-2002.4在英国莱彻斯特大学地理系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任讲师 (B级,相当于高级讲师),后随其先生到香港工作,2002.8–2003.8任香港大学地理系讲师(兼职),2003后任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和地理信息学系研究员。以她的博士论文研究成果发表的论文:Molenaar, M., and Cheng, T., 2000, Fuzzy spatial objects and their dynamics,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 Remote Sensing, Vol. 55, pp.164 –175(SCI)获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大奬 – 2000年度海拉瓦最佳论文奬(Helava Award as Best Paper of 2000),是本领域的最高学术论文奬。

  此时,中山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师资队伍,教师有黎夏、陈晓翔、张新长、程涛、邓孺孺、张青年、杜国明、马林兵、王静、陶海燕、易红、熊守萍,实验室人员有何执兼、黄德全,共14名人员。

  经过多次调研讨论,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确定了以张新长教授为主的本科教学强化计划和围遶黎夏教授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计划,建立了明确的实施方案以及可能实现的目标。

  本科教学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可以用“突出一条主线,强化两个环节,贯穿三个理念,突出四项策略,实施五项措施”来概括。

  “一条主线”即是面向持续发展的专业建设与配套改革;

  “两个环节”即课程建设与培养计划环节、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环节;

  “三个理念”即新老专业建设的优势转换与资源共享,新专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与特色领域培育理念,新专业可持续发展理念;

  “四个策略”即发展新专业的优势转换策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学习型组织策略、优化课程体系的模块化与课程组策略、提高专业水平的核心竞争力培养策略;

  “五项措施”是指在实际专业建设中具体采用和实施的培养计划修订与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梯队培养、教学改革与教学法研究、课程教学规划组织与监督管理、教学条件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软件、硬件、实习基地等)。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发展思路对保障中山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学科的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国也属首创。

  自2001年以来,该专业已连续招生八届,2001级招收27了人;2002级招收了31人;2003级招收了30人;2004级招收50人;2006级招收了89人,并开始分两个专业方向(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工程专业方向);2007级招收了97人;2008级招收了98人。可以看,中山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正在稳步的发展壮大和扩展领域。

  在全系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中山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学科本科教学已经取得了进步,表现在:

  1)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开展专业建设,将可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学习型组织、资源共享、优势转换等理念移植和应用于新专业建设,并提出可操作、易实施的策略,在挖掘和发挥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优势、城市与区域特色应用领域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特点进行改造、优化和拓宽,形成了有特色的专业体系;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GIS教学改革,通过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GIS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变革课程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培养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2)采用“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创办了5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增城市城市规划局、佛山市地理信息中心、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广州市奥格科技有限公司、江门市国土资源局等,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3)开展探索地理学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奬一等奬(2004);

  4)重视双语课程的建设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分析与应用” 等多门双语课程教学。建设了“地理信息系统”省级精品课程(2005年);

  5)编写了19本该学科的高水平的教材,致力于地理信息系统立体化教材建设(其中5部由国家级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3部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获得了国家精品教材;1部获第五届全国优秀测绘教材(省部级)二等奬(2005年));

  6)撰写并公开发表了GIS相关教学研究论文30多篇,组织和参加教学研究项目20多项,多篇教学研究论文被引用,在国内GIS教学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7)GIS本科专业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了若干个科研项目的研发,并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同时还还参加了全国软件二次开发比赛,5人/次获优秀二等奬和三等奬奬励;

  8)推进了课程体系的国际化,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合作开展“2+2”地理信息系统本科生培养计划,目前已经有12名本科学生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读后两年的课程(2008年5人,2009年7人)。

  黎夏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发展,其中最为标志性的是获得了“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GIS与遥感的地学应用科技创新平台。

  建设内容:在一期985工程所建立起来的GIS实验室的基础上,通过中山大学现有学科的交叉组合,以及人才引进计划,形成整合后的GIS与遥感创新研究平台,促进GIS、遥感、地理、环境、生态、海洋、地质等学科的交叉发展。平台根据中山大学现有学科发展的特点,建立GIS和遥感两个子平台,对涉及GIS和遥感的4个主要方向进行深入研究:

  1)资源环境系统的模拟、优化和评价模型; 

  2)GIS多尺度和时空动态数据模型;

  3)GIS和遥感的地学应用研究;

  4)南方雷达遥感定量模型。

  开展的研究项目包括:地理模拟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快速监测、湿地系统演变的遥感监测和分析、快速增长地区的资源环境变化的遥感和GIS分析、基于遥感和GIS的生物质能集约利用、城市土地利用时空结构演变研究、珠江口及附近海域海洋环境与资源立体监测和评估系统、水文过程的GIS模型等研究。

  经过五年的“985工程”二期建设,以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为依托的GIS和遥感的科技创新研究平台,已经建设成为我国地理信息模拟、环境遥感以及国土资源利用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研究基地和教学基地;培养了多位站在空间技术研究和国土资源有效利用等相关领域科学前沿,引导学科发展的知名专家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培育出多个新的学科生长点;解决了一大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平台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学术交流、国际合作、实验室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产生的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为我国和华南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 学科建设方面

  以对学科发展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为依托,努力发挥GIS、遥感、地理、环境、生态、旅游、海洋、地质、农业、交通和气象等多学科学科等多学科群体优势,以GIS和遥感等为带头学科和支撑学科与相关学科组成学科群体,组织大兵团作战,形成一批与学科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的学科群。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解决华南地区的重大资源环境和生态等重大科技问题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大幅度提高中山大学GIS与遥感等学科领域的知名度。

  在学科建设方面实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和明显的投资效益。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学科,2007年入选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正有计划分步骤地实现在10-20年内建立成GIS模型和雷达环境遥感等领域的国际一流学科的目标。

  2、科学研究方面

  GIS与遥感的地学应用科技创新平台是多学科发展所共享的大平台,为科学研究、学科队伍建设和资源优化等方面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2004-2008年的建设,平台提高了承担国家级重点、重大课题的能力,发表了一大批具有高水平的论文和研究专著,同时也加强了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和优势互补,提高了联合开展跨学科大型课题的研究的能力。目前,平台以空间信息为载体,强调地理复杂系统模拟和资源环境信息监测与分析,在元胞自动机、智能体和复杂系统时空动态模拟、环境遥感定量模型以及水循环的模拟和预测等关键技术已有的开创性成果。在3个基础性前沿性的研究方向取得突破: 1)资源环境系统的模拟、优化和评价模型;2)南方雷达遥感定量模型;3)基于遥感与GIS的大珠江三角洲变化环境下的水问题研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与技术创新体系,带动一系列基于GIS和遥感信息的地学信息应用系统开发与应用,并迈入GIS和遥感信息的地学信息理论与应用有机结合的前沿领域。

  平台实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五年内新增项目88项。其中国家、省部级以上项目27项,主要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源环境信息系统”资助项目1项、长江学者研究计划项目(地理信息科学与遥感方向)1项,科技部863项目2项 “基于网格计算的地理模拟系统” (批准号2006AA12Z2062, 2007-2009年);“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群区水污染遥感反演——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批准号2006AA06Z416, 2006-2009年),科技部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专题1项“维持河口生态环境健康的洪水流量阈值计算技术研究”(2007-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 “地理元胞自动机的动态转换规则的知识挖掘和自学习”项目 (批准号40471105、2005-2007年);“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土地利用时空结构演变分析模型研究——以广州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为例” (项目批准号:40471106,2005-2007年);珠三角SO2和NOx衍生气溶胶反演模型(项目批准号:4103150 ,2006-2008年);“复杂地理网络的结构特征测度与演化过程模拟-以交通网络为例”(批准号:40671164,2007-2009);耦合水文气象遥感技术的新一代流域洪水预报方法(批准号:50479033,2005-2007);中国典型海岸沙地风沙运动的观测与模拟(批准号:4103103,2006-2008);“基于资源节约与生态友好的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批准号40601010,2007-2009年),“西江流域河流碳通量及性质变异规律的研究”(40471120,2005-2007年),“华南地区枯水径流特征时空变异性研究”( 2006-2008);“全球化影响下中国大城市新社会空间研究”(40601033,2007-2009);“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居民通勤行为与城市空间关系研究”(40401019,2005-2007),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演变模拟及规则自动挖掘”项目(批准号20040558023、2005-2007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基于城市效率的广东省城市协调发展研究”(2006-2008年),“剧烈人类活动下枯水径流特征时空变异性研究”,(2005-2006),承担其他省部级科技项目7项,其中广东省重点引导项目1项“大气污染遥感实用化及珠江三角洲大气环境遥感”,(批准编号:2005B33303003,2005-2007),广东省水利重点项目1项“广东省大中型水库水质遥感监测技术研究”(2006-2007)等;此外,与企业或地方签定合作合同61项。

  目前,资源环境系统的GIS模拟、优化和评价模型方向的研究已经居于国际领先水平。所发表的地理模拟论文被SCI引用国际上最多。多篇国际论文被引用数居于前5%论文之列;在IJGIS发表的2篇论文被列入2000-2007年度该刊物被引用最多的前10名(分别为并列第一和第六)。平台子项目“时空数据模型”、“元胞自动机CA及城市和区域发展模拟”、“基于多智能体Multi-agent的模拟”和“南方环境雷达遥感”“基于遥感与GIS的水问题研究”等已产生阶段性创新成果;共发表论文486篇。其中在SCI、SSCI、EI检索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7篇,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9篇。出版专著及教材15部,编写谘询报告10册;开发和研制系列申请软件著作权3套。

  3、师资队伍

  队伍建设是创新平台和学科建设的关键所在。在学术带头人培养与引进并重的原则下,基本完成预期目标,将平台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学术研究基地。积极面向国际国内招聘学科带头人,几年内,平台共引进中山大学百人计划GIS 高级人才3人,其中引进曾获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大奬 -海拉瓦最佳论文奬的优秀海外GIS教授1位,引进曾获国际卫星导航学会ION GPS 2001论文竞赛奬。(为国内第一个获此奬项者)的国内GPS教授1位。引进在地理信息模拟领域成果突出的副教授1名。

  培养了一批在平台各个研究领域的杰出学术带头人,平台师资队伍水平提高明显,形成结构合理的高层次人次平台研究队伍。团队现有教师27人,教授12名。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5)1位,国家人事部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1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1名。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人选3名。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获得者19名,占75%;45岁以下的教师21名,占79%。现有在学博士生95人,在学硕士生172人。通过培养博士、硕士和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对研究和开发队伍进行结构优化,目前已经形成一支年龄和知识机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4、人才培养

  创新平台紧抓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课题,探索地理学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几年来,推出了一系列加强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举措,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体现了“开放、特色、跨越”的办学理念;“985工程”对提升中山人才培养整体水平的推动作用明显。

  在稳定本科生培养的同时,大力气调整学生层次结构,五年来平台研究生所占比例大幅增加,目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为1∶0.7,幷且建成博士后流动站。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也为学校科研壮大了力量。2004-2008年平台学生发表SCI、EI论文52篇。一批高质量的博士学位论文充分显示出科学研究潜力无限。2008年,有1名博士的毕业论文进入学校培育参加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候选人之中。有2名博士生毕业同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名博士生毕业同年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5、成果转化

  在“985”建设中积极承担重大科研课题的同时,十分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努力以一流的科研成果为基础,以多种形式促进产学研结合。非常重视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成果转换,平台以服务于国家和华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面向学科国际发展前沿,在地理模拟系统、经济快速增长地区环境演变监测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和研究优势。同时其研究成果转化也在国土资源的有效管理、环境评估、发展决策中起重要作用,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动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几年来,完成了横向课题61项,获得研究资助2000多万元。为解决华南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包括:东莞市土地利用评价和预警系统、基于城市扩张模型的市政设施动态选址、深圳市空间热环境遥感分析、SUN-CA资源环境空间模拟系统研制、广东省地图管理数据库系统研究与开发、广东省地籍管理数据库系统研究与开发、广东省大中型水库水质遥感监测技术研究、大气污染遥感实用化及珠江三角洲大气环境遥感、广州市三防决策支持系统、广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等。先后接受地方政府及企业委托,编写谘询报告十余部,包括:《广州地铁GIS系统业务需求分析报告》、《基于城市扩张模型的市政设施动态选址方法研究》、《基于遥感影像的人口估算》、《广东省区域生态景观格局、演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东莞市土地空间管制研究》、《广东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等,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依据。这些项目在国土资源的有效管理、环境评估、发展决策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一些重大的区域性自然灾害做出可靠的预报、建立防范和快速反应的机制,为减缓和防止其对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提供决策依据。

  6、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

  5年内创新平台积极扩大国内外学术交流渠道,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通过举办和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会议,与国外知名大学共建研究生教学和联合研究中心,进一步提高和加强本学科和平台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

  1)国内学术交流情况

  2004-2008年期间,承办了2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其中包括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参加人数超过1500人,海外人数100人。2007年12月举办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GIS 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2007 年学术研讨会暨第2 届地理元胞自动机和应用研讨会。本平台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学术交流,参加国内学术会议50多人/次·年,其中大会报告、邀请报告20人/次·年。创新平台与其它科研单位,如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地理研究所、香港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2) 国际学术交流情况

  2004-2008年期间,平台主办了4次国际学术会议,包括“2008年16届国际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大会”,“GIS及遥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中的应用”,“基于GIS/RS的洪水预报与管理国际会议”,“遗产与旅游”。会议参加人数超过2000人。几年内邀请本学科领域国内外著名专家作学术报告50余场,其中每年5-10名以上国际知名学者来华讲学,本平台教师在国际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及在国外著名大学做学术报告 30 人/次。6人在国外著名学术机构担任客座教授。积极派遣青年教师到国(境)外进行访问研究,有5位青年教师出国访问交流一年以上。本学科点与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Cincinnati、香港大学、荷兰Twente大学 、瑞士苏黎士联邦工学院、英国Derby大学等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与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环境管理中心合作建立了雷达遥感联合实验室;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共承担国际合作项目5项。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学术交流和辐射基地。

  7、实验室建设

  在“985”平台支持下,平台已经建成拥有包括 “GIS 实验室”(180平方米),“数字测量实验室”、“遥感实验室”等系列实验室,以及“华南典型地物遥感光谱实验场”、“珠海水循环试验基地”等国际一流水准的地理信息与遥感实验场,实验室(场)总面积达1600 余平方米。并先后购置了一大批先进的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和软硬件,学科拥有250台网络终端,通过学校的图书馆网络连接国内外网络数据库220多个,可及时跟踪国内外本学科的学术动态与学术前沿。近期购置科研仪器设备和软硬件主要包括:近海压力式波潮仪研制、AV3618矢量网络分析仪、CRP1201 R100莱卡超站仪、HD-28T双频测深仪、徕卡SPRINTER水准仪、马尔文激光粒度仪、鋭思捷Unique R20纯水系统、全站仪拓普康TOPCON GTS-102N等等,以及系列遥感数据和应用软件。

  平台研究人员共发表论文486篇。其中在SCI、SSCI、E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7篇,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9篇。在GIS地理模拟方面取得一系列独创性的有重大国际学术影响的研究成果。团队负责人所发表的地理模拟论文被SCI引用为国际上最多的学者之一。被列为2000-2007 年度IJGIS(最权威GIS刊物)国际被引用最多的作者(排名第一)。被邀请为国际多个重要刊物的编委.

  到2009年6月,中山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有人员16人,其中教师14人,为黎夏、陈晓翔、张新长、夏林元、闫浩文、邓孺孺、张青年、杜国明、马林兵、卓丽、王静、陶海燕、易红、熊守萍,实验室人员有何执兼、黄德全。中山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依然按照既定的发展目标继续努力着。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