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跨越发展的历史基础——自然地理专业发展回顾

  中山大学地理系1952年设置自然地理专业,翌年我考进该专业学习,1957年毕业留校,分配到自然地理教研室工作,1986年底离开地理系。在地理系学习和工作共33年,对自然地理专业发展有一些亲身感受,同时也阅读过地理系老师从不同角度对地理系和自然地理专业的发展有过很详细的论述,得到很多教益和启发。在地理系成立八十周年之际,仅以此文表示对地理系培养的感谢。

  一、全面学习苏联,积极参与区域地理和资源调查

  新中国成立后,高等学校全面学习苏联,首先进行院系调整,原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和南昌大学部分师生调整到中山大学地理系,壮大了中山大学地理系的师资队伍和办学规模。根据国家建设需要,设置专业,培养干部,是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的一项重大工作。1952年地理系设立自然地理专业,是全国高等学校最早设立自然地理专业之一(北京大学自然地理专业也于同年设立)。参照苏联莫斯科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教学计划,学制四年,课程20多门,全部为必修课。外语统一学习俄语,政治课除中共党史外,也参照苏联高校政治课,如联共党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等。比较重视学生体育教育,除列入一、二年级课程外,还于星期一、三、五下午有组织地开展体育锻炼并要求达到标准。开设有高等数学、普通化学和物理学等基础课,部门自然地理课较多,达8-10门,综合自然地理课和区域地理课(含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课)4-5门,全部课程为必修课。考试采用优、良、中、差四级记分制。

  关于教材建设,当时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推荐高等学校教材试用本的说明中指出:“在我国高等学校里,按照所设置的专业试用苏联教材,而不再使用以英美资产阶级教育内容为基础的教材,是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正确方向。……我们现在就是本着这种认识来组织人力,依照需要的缓急,有计划地大量翻译苏联高等学校的各科教材,并将陆续向全国推荐,作为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教材的试用本”。当时自然地理专业的政治课(中共党史除外)、数理化基础课、部门自然地理课都采用翻译的苏联教材。我系教师也参与翻译苏联教材工作,如唐永銮、王正宪等翻译了C.?.卡列斯尼克《普通地理学原理》1947年第一版和1955年第二版,1947年第一版的译本于1954年至195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55年第二版译本于1957年由地质出版社出版,陈家修参加第二版译本的审阅工作。当时除了翻译和采用苏联教材外,还有部分是自编教材和讲授大纲,如《中国自然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世界自然地理》、《自然地理基本问题》等,其中陈家修讲授的《自然地理基本问题》课程,是自然地理专业最早开设的自然地理理论课,为中山大学自然地理学的综合研究方向和人才培养奠定了较好基础。

  在学习苏联地理教育中,1957年至1958年,邀请苏联列宁格勒大学著名景观学专家A.Г.伊萨钦科在中山大学地理系办进修班达到高峰,全国共有15所大学派教师参加学习,中山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教研室派潘树荣、邓国锦和易绍桢参加,并成立由李世玢、钟纯智、汤慧如和陈君蔚等组成的翻译组,负责口语和文字翻译。A.Г伊萨钦科在讲学过程中系统地介绍景观学的理论和方法,还在他的指导下,在高要鼎湖山开展景观详查和1:2000景观制图。其研究成果于1959年在《中山大学报》第一期发表,对推动我国的景观调查和制图起到重要作用。翻译组还组织翻译了《苏联第一次景观学讨论会文献》,其内容包括讨论会的决议、在讨论会上宣读的三个报告和讨论的记録摘要。译本于195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对瞭解苏联自然地理中的新方向——景观学的发展有很大帮助。因A.Г.伊萨钦科不适应广州气候条件,1958—1959年间,进修班转移到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继续进行理论教学,还带领学员在华北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和现场教学,完成河北省的自然区划,其中景观形态(即“土地类型学”)和景观区域(自然区划)的研究广为学员接受〔1〕。从办进修班过程中,可以看到中山大学地理系和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在推动景观学在我国传播,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环节,系和教研室非常重视这方面工作。自然地理专业成立初期,将测量、气象和水文课程的实习安排在广州市和校园内,地质、地貌、土壤和植物学课程还没有固定的实习地点和老师,而由教师领队沿着选定路线进行实习,如53级教学实习,由缪鸿基、唐永銮等领队,到源潭、英德、韶关、乐昌和坪石等地进行实习。实习的住宿和交通比较艰苦,自带行李借宿中、小学课室,长途转移乘汽车,短途实习靠徒行。实习期间正逢粤北雨季,常遇暴雨、雷电和道路泥泞。然而师生情绪稳定,这与教师认真传授知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充裕的实习经费有关。实习期间学生伙食补助费较高,学校还派厨师和伙食采购员,保障实习期间师生的伙食。

  五十年代初期,国家经济建设刚开始,1958年的“大跃进”和“建立人民公社”,众多的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的调查工作需要去进行,地理系的师生积极参加各项调查工作。如1952年海南、粤西、桂西南橡胶宜林地调查,1953年汉水流域调查,1954年海南岛农业生产调查、浈水流域调查考察、1955年海南、湛江和合浦地区综合考察、1958年广东省土壤普查、全国海洋调查、珠江流域调查、桂西南十万大山地区综合考察、1959年国家自然大地图集和广东地图志编制、江门专区热带亚热带资源综合考察、韶关专区热带亚热带资源综合考察、汕头专区热带亚热带资源综合考察、长江支流雅砻江流域考察等。当时的考察活动,由系统一安排,自然地理专业和经济地理专业师生共同参与,系和室的领导亲自带队,学生通过考察实践,获得生产知识和掌握区域地理的调查方法。由于1958年和1959年的考察任务多,师生忙于参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

  五十年代的科学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的统计,出版的著作5部、译作5部,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著作以区域地理为主,如徐俊鸣的《两广地理》、《广东自然地理特征》、《海南岛地理》,唐永銮的《海南岛景观》、《雷州半岛的景观及演化》。翻译著作(含教材)5部,如A.Г.卡列斯尼克《普通自然地理原理》、《苏联第一次景观学讨论会文献》、Ф.Н.米李科夫《地形对动植物的影响》(唐永銮)、雷日科夫《喀斯特的性质及其发育的基本规律》(唐永銮),C.B.维克托罗夫《地植物法在地质和水文地质中的应用》(唐永銮译)。发表论文涉及景观学、气候学、地貌学、测量学、地图学、土壤学与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广东高要鼎湖山地区关键地段景观调查与大比例制图方法总结》(中山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进修班),《北江下游河道的变迁》(叶汇),《广州气候》(陈世训、沈灿燊),《珠江流域古代历史地理初探》(徐俊鸣),《侵袭广东台风》和《广东地面的湿润条件》(黄润本),《由平面地形地质图绘成块状立体图新方法》和《投影立体绘图仪的设计和应用》(李见贤即黄进),《广东高要鼎湖山附近的土壤》(黎积祥)。

  自然地理教研室成立于1952年,第一任教研室主任叶汇,副主任缪鸿基。自然地理教研室对口自然地理专业,承担自然地理专业教学计划修订、每学期的课程安排、分配老师的教学任务、检查教学质量、提出教师培养计划、安排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组织科研考察活动等。教研室由地质、地貌、气象、水文、植物、土壤、测绘、地图、区域自然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等学科教师组成,教师多达20多人。在讨论专业教学计划和安排实习、科研考察活动时,发挥看多学科的优势。

  五十年代是教师增加较快年代。原因是成立了自然地理专业,开设一系列新课程,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1940年至1949年的10年间,共招生102人,平均每年招生10.2人,而1950年至1959年的10年间,共招生325人,平均每年招生32.5人。为此,自1950年至1959年,从本校毕业生中留下25人,从外校分配到本校5人(以上人数不包经济地理专业),吸收多名高中毕业生培养成教辅人员。这些新教师,一部分送到国内有关单位进修,少部分送到国外培养,这些人后来成为自然地理教研室骨干,有些人因工作需要调到地质系、气象系、地理系的水文专业、测绘地图室、河口海岸室等发挥重要作用。学校和系对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非常重视,每周安排政治学习、组织参加社会活动,1958年初,地理系教职工15人〔2〕(其中自然地理教研室6人)。为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下放到广东高明县的农村劳动,户口也随同转到农村,作长期下放农村的思想准备。农村的生活条件较差,又遇上“大跃进”,劳动强度大,下放的教师都经受了考验,完成了党和政府教育和锻炼知识分子的任务,先后返回地理系工作。

  二、自然地理专业在变革中提高,化学地理得到长足发展

  1960年至1961年间,受五十年代末“大跃进”和开辟自然地理学三个新方向影响,师生参加科研考察活动比较频繁,影响到正常教学秩序,同时又掀起一股教学改革的浪潮,批判苏联教学计划中课程门数多、课与课间不少内容重复、课程内容繁琐、不结合中国实际等等,并组织力量,编写自然地理学和化学地理两部讲义。自然地理学由原自然地理概论、地质与地史学、地貌学等7门专业基础课和中国自然地理、世界自然地理等4门区域地理课组合而成。化学地理内容,包括风化殻化学、大气化学、水化学、土壤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等编章。1961年9月中共中央批准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高校六十条),“高校六十条”是重要法规。我专业按照“高校六十条”的精神,重新调整教学计划,肯定正确的改革内容,纠正过激的措施。1963年至1966年毕业的学生,学制五年,开设课程平均30门,总学时平均2800。这时期的课程有较大的变革:新开设社会主义教育;增开英语课,供同学选择;加强化学基础,增开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有机化学;自然地理基础课程得到加强,特别在实习方面;区域地理课程压缩,自然地理理论课加强,如潘树荣、易绍桢开设的自然地理基本原理与问题,是两位教师在学习苏联景观学理论基础上和积极参加广东省专区、省级的自然区划后开设的课程,是自然地理专业中重要的理论和方法课程;开设多门自然地理学新方向和应性较强课程,如化学地理概论、化学地理专题、水热平衡、生物地理群落、航空照片判读、自然区划、土壤改良、气象统计等。

  重视基本技能训练,各门自然地理课的实习,在时间保证、实习地点选址以及教师指导等方面都形成一套较系统和严格的制度。如时间保证方面,以61级为例,7门自然地理课的教学实习共96天,生产实习68天,合计154天,约23周,上课周数与实习周数比例为83:17。实习地点比较固定,都是经过老师调研后决定的,如地质学实习在广州郊区,地貌学实习在韶关,水文学实习在三水,植物地理和土壤地理实习在鼎湖山;带领实习的教师都是一批有教学和野外工作经验的教师,如地貌学的王鸿寿、罗章仁、李春初,第四纪地质学的李丙怡,水文学的沈灿燊、气象气候学的黄润本、黄美福(即黄伟峰)、杨运强、罗会邦,植物地理学的董汉飞、覃朝锋、谢永泉,土壤地理学的唐永銮、黎积祥、曾燕祥,测量学的陈华材、黄广耀等。

  学校、系、教研室非常重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研室要求教师到学生宿舍瞭解教学情况,同讲一门课的老师要互相听课,新教师上课必须进行试讲等。系里则每年组织全系教学经验交流会,会上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也有一些青年老师,通过交流会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鼓励青年教师成长。学校则组织多种形式教学经验座谈会和组织材料参加全国教学经验交流会。座谈会有以讲好一门课为内容,也有以出试题和评分为内容,笔者曾受系的派遣,参加讲课经验交流座谈会(化学系曹幸先、生物系曾淑云等参加),和参加出试题和评分的经验交流座谈会(化学系的黄文洪、陈志行等参加)。这些经验交流会对促进全校教学质量提高起到重要作用。由于校、系、教研室都重视教学质量,这阶段自然地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业务水平都达到较高水平。

  1961年自然地理专业开始招收研究生,共招收研究生3名,分别为化学地理方向和水热平衡方向,1964年和1965年又分别招收化学地理方向研究生各1名。

  在科研方面,黄秉维所长在中国地理学会1960年年会上提出的化学地理、水热平衡和生物地理群落三个自然地理新方向,在教研室进行多次讨论,比较一致认为,教研室的师资和实验室条件,发展化学地理有优势,决定以化学地理为重点,同时也发展水热平衡和生物地理群落研究。因此,以唐永銮、黎积祥为核心,集中了一批青年教师,于1961年9月为自然地理专业58级首次开出化学地理课,并在教研室组织下到珠江三角洲和海南两地,开展化学地理的调查研究工作。当时国家和广东省重视珠江三角洲的粮食生产(全国八大粮仓之一),而粮食生产又受到旱、涝、咸等危害,自然地理专业师生于1961年至1964年间,先后对中山、珠海、番禺、东莞、宝安等县临河口地区,进行水质、土壤和生物的化学成分调查。同时与广东省水文总站合作,在原中山县的白藤水位站,建立化学地理定位站〔3〕,该站由省水利厅提供场地、经费和水文观测,中山大学负责派遣老师进住定位站,进行河水、海水、地下水、雨水、土壤和植物的采样和化验。该站是自然地理专业从定性描述走上定量观测的重要一步。由于在珠江三角洲进行大量工作,这阶段在《地理学报》和《中山大学学报》发表论文7篇,如《西江三角洲的咸害问题》(黄新华、曾水泉等),《西江三角洲滨海荒滩形成的演化中地球化学过程的初步分析》(唐永銮、谢永泉),《西江三角洲河口滨海低地土壤地球化学初步研究》(黎积祥),《西江三角洲水稻化学组成及其土壤间的物质交换》(谢永泉、唐永銮),《广东主要景观型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唐永銮),《广东滨海红树林景观生物地球化学》(唐永銮、谢永泉等),《广东化学剥蚀的特征》(黄新华、汪晋三)。在海南岛西南部的调查研究中,出版了论文专集和在《中山大学学报》发表多篇论文,如《海南岛自然地理论文集》(中山大学地理系),《海南岛西南部水热状况在红褐土形成中作用》(唐永銮、覃朝锋等),《海南岛西南部生物化学地理》(唐永銮、覃朝锋等),《关于风化殻中化学元素迁移与累积计算方法的探讨——以广东琼海地区富铝化风化殻为例》(曾水泉、易绍桢)等。

  水热平衡和生物地理群落研究也获得较大进展,水热平衡以黄润本为代表,先后在《地理学报》、《中山大学学报》和《海南岛自然地理论文集》发表了多篇论文,如《广东地面热量平衡》(黄润本),《广东土壤的温度波》(黄润本),《广东坡地辐射状况与农业生产》(黄润本、梁国昭),《琼西北黎防护林网对改造农田热水条件的》(黄润本),《海南岛西南部防护林网对改造农田水利条件的评价》(黄润本)等。生物地理群落以董汉飞、覃朝锋为代表,在《中山大学学报》和《海南岛自然地理论文集》发表的论文如《珠江三角洲丘陵地区若干群落植物水分状况的初步研究》(董汉飞、宁雄盛),《琼西南地区植物群落的生态系列》(覃朝锋)。

  综合自然地理研究,是中山大学自然地理教研室传统优势,具有较扎实基础,在广东省综合自然区划编写中,我室的唐永銮、徐俊鸣、缪鸿基、易绍桢、潘树荣、汪晋三参加该项工作,《广东省综合自然区划》于1963年以内部资料出版。我室教师还积极参加全国的综合自然区划讨论,在《地理学报》发表了《对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的一些初步意见》(执笔人易绍桢、徐俊鸣)。在《中山大学学报》上也发表多篇综合自然地理论文,如《广东水平自然景观地带和景观内部分异》(广东综合自然地理区划工作小组),《琼西南自然条件综合分析和评价》(易绍桢、唐永銮等),《西江河口红树林荒滩的自然地理基本特征》(潘树荣、徐希扬等)。

  这时段在地貌、水文、土壤、地图和历史地理等学科也发表一批论文,如《华南海岸升降问题一些新认识》(叶汇),《广东的地貌类型》(李见贤),《珠江流域地表径流的初步分析》(沈灿燊),《广东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土壤肥力特性及其利用改良》(黎积祥),《广东省普通地图指标图的编制经验》(广东省地图志指标图组,缪鸿基),《元代广东经济地理初探》(徐俊鸣),《广东古代几种手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徐俊鸣)。

  这时段还出版多部译作,如Б.A.瓦克斯曼着《土壤微生物学》(唐永銮译),A.Г.伊萨钦科等着《苏联景观学的发展》(中山大学地理系译),A.A.格里哥里耶夫等着《自然地理学对象和内容》(中山大学地理系译),苏联科学院编《风化殻第二辑》(唐永銮译),H.C.马克耶夫着《自然带与景观》(李世玢、陈传康等译)。

  由于1958年成立地质系,1960年成立地貌教研室,1961年成立气象专业,地质、地貌、气象等学科的教师调到上述系、专业、室工作。自然地理教研室由综合自然地理、区域自然地理、土壤地理和植物地理等学科的教师组成。1962年夏,由于贯彻中央对国民经济采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各专业的教师有一些调整,自然地理教研室有几位教师和教辅人员调离教研室。此时的自然地理教研室的教师不足20人。

  三、自然地理专业停办、探索专业对口方向

  1966年夏天,全国开始“文化大革命”,自1966年开始至1973年的8年间,自然地理专业停止招生。“文化大革命”开始时,自然地理专业学生共有5个年级,它们在校时间和情况有所不同。1966年夏至1968年夏,5个年级的学生都留在学校参加“文化大革命”。1968年秋,61级至63级的学生,离开学校至部队农场锻炼,64级和65级学生继续留校,该年冬天,教师开始下放坪石干校。1969年上半年,64级和65级学生到高鹤县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后又到韶关轴承厂接受工人阶段再教育。1969年夏天学校提出“复课闹革命”,先在学生中展开热烈讨论,并组织小组到干校征求教师意见和到各生产单位瞭解对人才需求的情况。

  1970年1月,地理系在韶关召开教育革命学习班,学校批准地理系向气象、河口地貌、热带资源、海洋四个方向实践,当时成立教育革命实践队〔4〕,由原自然地理教研室和经济地理教研室的部分师生组成。当时实践队师生认为:热带资源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根据我们学科的特点和工作基础,主要是从事热带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其中生物资源既是各种资源影响的结果,而且又能直接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物质财富。因此,决定从生物资源寻找对象进行实践,派出师生对橡胶和紫胶等热带生物资源进行调查,瞭解到紫胶在当时的林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中,是社会主义建设所急需物资。因此,当时把实践方向定为紫胶生产,实践队名称定为“热带资源队紫胶小分队”。

  热带资源队于1970年5月开始工作至1972年7月进行小结,在两年多的实践中,选择丰顺县虎局紫胶场和潮安县虫胶厂进行实践。在虎局紫胶场我们开展了胶虫生长发育、胶虫越冬的观察,进行了施肥对寄生林生长和紫胶产量的试验,使寄主林生长旺盛,紫胶生产获得丰收,并总结了一份内部经验交流资料《紫胶高产稳定若干问题的初步分析——以虎局紫胶林场的丰产为例》(中山大学地理系热带资源队、丰顺县虎局紫胶林场科研组、1972年1月)。在潮安虫胶厂的教师、积极配合工厂提高虫胶质量工作,使产品达到国内最好水平,符合出口要求,尤其对一些军工产品——罂子桐酸进行研究,得到国内科研部门重视。在紫胶矿物成分研究中,总结了一篇论文《紫胶矿物成分的初步分析》(地理系自然地理教研室热带资源组《中山大学学报》1974年1期)。由于我们在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得到国家农林部化工组的提议,派出一位老师参加全国紫胶质量标准制订小组工作,还应中国五金化工进出口公司广东分公司的要求,组织翻译了《国外紫胶技术》(中国农林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主编,云南林业局、中山大学地理系编着,科学出版社1976年)。热带资源队还围遶教学实践,积极筹备短训班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紫胶生产讲义,并在省、地区有关部门帮助下,在梅县地区举办紫胶生产技术训练班,学员61人,学习班结束后又分头到两个重点县辅导紫胶生产。

  热带资源队教师〔5〕,在社会上取消地理科研单位、在学校内砸烂自地和经地专业环境下,围遶地理科学如何结合生产、寻找对口单位,在比较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勇往直前,发挥地理科学优势,体现了中山大学地理人的责任和进取。

  四、自然地理专业按环境保护方向招生,结合环境污染调查开门办学

  由于紫胶生产和加工规模不大,需要人才不多,作为自然地理专业主要对口是不理想的,因此,自然地理专业恢复招生问题未能解决。1973年开始,自然地理专业教师,继续为寻找专业主要对口而努力,恰逢环境保护在国内兴起,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于1972年秋开始招收环境保护学生〔6〕。我系教师积极与环境保护部门联系并撰写论文和翻译有关环境保护资料,在《中山大学科技通讯》1973年4期,刊载化学地理与环境保护(1)专辑,专辑中刊有《环境污染与环境自净》(唐永銮)等3篇环境保护论文和《废水排放和污染控制》(Keith. Smith着,王正宪、黎积祥译)等3篇译文,还有《珠江三角洲低地淤泥、土壤的胶体活性在化学地理过程和物质污染中的作用》(黎积祥)等2篇化学地理论文和译文《景观地理化学研究方法》(M.A.格拉佐夫斯卡娅着,李世玢译)。这期特刊是我系第一期有关环境保护的论文和译文,可以看到我系的环境保护是在原来化学地理基础上发展的,早期环境保护工作还得到王正宪、缪鸿基的支持。

  1974年学校同意自然地理专业招生,招生名称在自然地理专业后面加括号环境保护,表示环境保护方向。这是我校第一次招收环境保护学生,亦是全省高等学校首次招收环境保护学生,在全国高等学校中是较早招收环境保护学校之一。学制三年至三年半,课程约15门,总学时1800,学生来源限定招收有2 年以上实践经验和相当于初中毕业以上实际文化程度的工、农、兵,学生中党员和团员多,政治素质高,学生学历和文化知识水平不一致。进校后先行文化补习,然后根据大学理科性质、自然地理专业属性和环境保护实际,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安排了政治、体育、英语、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算法语言与计算机等大学理科课程,减少高等数学与普通物理课程;自然地理基础课有较大变动,单独开出自然地理基础和地图学,其它部门自然地理课程,结合环境保护课程进行;新开设了大气化学与大气污染、水化学与水污染、无机化学地理与环境保护、有机化学地理与环境保护等课程。当时很重视开门办学,争取到政府提供实习场所和经费,如水化学与水污染课,74级学生结合“茂名露天矿和排土场水质复查”、75级学生结合“珠江流溪河口至腊德河段水质检测”、76级学生结合“广州石油化工总厂和黄埔电厂本底水质调查”进行,大气化学与大气污染课,74级和75级学生结合“广州石油化工总厂和黄埔电厂本底大气监测”进行。这些新开设的环境保护课程,往往与数理化基础课和部门自然地理课结合,如水化学与水污染课,把分析化学课和水文学课内容合并到该课程中。

  这时期的科学研究,在广东省和广州市环境保护部门的组织下,围遶区域环境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如“茂名地区地理环境、工业‘三废’污染与人群健康情况调查”,是省重点课题之一,组织了中山大学地理系、省地质局、省测试所、省职防院、中山医学院、茂名市等20多个单位参加,调查工作于1974年6月至1976年1月。我们具体完成了《茂名地区1974-1975年地理环境调查报告》和执笔总报告《茂名地区地理环境、工业“三废”污染与人群情况调查报告》。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查明瞭茂名地区人群健康水平下降原因,主要是由于工业“三废”污染造成,而地理环境本底缺乏常量元素和富集一些微量元素,但不影响人群健康水平。这一调查结论,平息了多年的争论,为茂名市和茂名油公司建设“三废”治理措施提供依据,茂名油公司开始建设隔油、浮选和生化曝气等废水治理项目和上马瓦斯脱硫装置,大大的减轻了对河流和大气的污染。这项研究成果,在我国早期城市环境污染研究中是比较全面深入的。1977年11月,“全国区域环境学术讨论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唐永銮、秦亚嫦(省环保办)、汪晋三出席会议。会上汪晋三代表茂名课题组作“茂名地区环境污染调查和评价”发言。这项研究成果由省环保办上报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被评为科学大会奬。茂名地区的调查研究工作,是省环保办成立后组织的第一次大型调研工作,取得较明显的环境和社会效益。我系〔7〕作为牵头单位得到省环保办的肯定,除保证我系1974年和1975年度的调研经费外,还专门拨专款帮助我系添购发射光谱、气相色谱等大型实验室设备。

  1975年冬,我系师生和市环境监测站、市自来水公司等6个单位合作,对珠江流溪河口至腊德河段进行水质检测和沿岸污染源调查。这次检测和调查是全省主要河流水质检测和调查的一部分,由于我系在工作上的成绩,1976年全省监测工作座谈会上(28个单位参加),我系和广州医学院代表广州市在会上发言,省环境保护办公室领导还要我校在大会上介绍参加环境保护开门办学的经验。

  1976年4月广东省环境保护办公室和广州市环境保护办公室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广州石油化工厂和黄埔电厂工业区自然环境本底调查工作”的通知》,决定1976年5月起开展工作,协作单位由中山大学地理系、化学系、生物系、省测试所、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医学院等18个单位组成。市环保办人员任组长,地理系、省测试所人员任副组长。大气调查由广州医学院和市防疫站负责,我系自然地理专业74级75级学生参加大气调查工作。水土调查组由中山大学地理系和省测试所负责,参加单位15个,对两厂周围757KM2地区的河流、民井、水库的水质进行调查,并对工厂、油库、船舶的污染源进行调查,我系执笔完成了《广州石油化工厂和黄埔电厂本底调查报告(水质部分)》。通过这些任务,学生从实践中得到锻炼,教师在业务上也得到提高,而且通过这些调查任务,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满足教学和承担生产任务的需要。

  在70年代的中期,我系的谢永泉等,先后38场次,在广州市环境保护办公室组织的各种类型的讲座中,讲授环境保护理论和知识,对提高干部和群众的环境保护理论和知识,起着积极作用。自然地理专业还积极争取《中山大学学报》的支持,在学报上开辟了环境保护通俗讲座,如第一讲《人和环境》(1975年4期),第二讲《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工作》(1976年1期)。这一时期在《中山大学学报》上还发表多篇有关环境保护论文,如《关于环境与环境科学》(董汉飞、易绍桢.《中山大学学报》,1977年3期),《环境污染与生物畸变与肿瘤》(谢永泉、易绍桢、曾水泉.《中山大学学报》1978年3期),《环境污染分析中示波极谱法连续测定镉、铜、锌》(莫大伦.《中山大学学报》1978年3期)。

  七十年代初,环境保护刚在我国出现,我系教师就形成统一意见,行动迅速,一手抓招生培养人才,一手积极参与环境污染调查和环境保护知识宣传,较早介入广东省和全国环境保护事业中。更可喜的是我们培养出最早一批环境保护人才,74级、75级、76级学生,培养目标明确,遇上环境保护部门急需要人才,这三届毕业生,除个别外,絶大部分分配到环境保护部门,成为环境保护系统的骨干,其中一些同学担负省、市、县环保局长、环保处长和研究所总工程师等职务。

  五、改革中的自然地理专业,环境地学、化学地理、生态学齐发展

  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招生考试,自然地理专业1978年恢复招生,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自然地理教学和研究人才及有关部门的科技人员。学制四年,课程28门,约2700总学时。此前(74-76级)自然地理专业是以环境保护方向招生,现在以自然地理方向招生,必须恢复原自然地理专业课程体系:如恢复物理学、航空照片判读、化学地理、综合自然地理、中国自然地理学等课程;加强部门自然地理基础课,恢复部门自然地理教学实习;增开计量地理课,逐渐减少环境保护课程门数和课程时数。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每个学生都必须修习,选修课,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志趣,在老师指导下选修某些课程,但在八十年代初期可供选修的课程并不多,也没有规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未能达到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目的。84级开始采用学分制,总学分150,必修课95学分,选修课55学分,选修课约占总学分的1/3,选修课有航片卫片判读、中国自然地理、外国经济地理、计量地理、旅游地理、综合自然地理、化学地理、生态系统学、大气化学与大气扩散、水化学与水污染、环境监测技术、环境质量评价以及文科类课程。从此开始,必修课和选修课制度,得到较好的贯彻。

  1979年自然地理专业恢复招收研究生,专业方向化学地理;1981年分出自然地理专业和环境地学专业招生,自然地理专业包括水资源、地貌坡面发育、河口海岸、地图与遥感等方向,环境地学专业包括大气化学与大气扩散、水化学与水扩散、环境理论与生态系等方向;1983年分为自然地理专业、环境地学专业和地图遥感专业招生;1979年至1986年间,自然地理专业招生17人,环境地学招生44人,地图与遥感招生5人。自1979年恢复招收研究生以来,研究生的数量和质量有很大提高,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做出贡献,同时也推动了自然地理本科教育,1984年开始,自然地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掀起报考研究生的热潮。

  1979年学校批准成立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该所是以地理系唐永銮、陈新庚、阎友柏等教师为核心组成的。该所在全国高等学校中成立比较早,而且是实体(有专职的科研编制),1984年被高教部批准,定编33人,是我校四个获得高教部批准的研究所之一。该所成立后,地理系成立环境研究室,董汉飞任主任,易绍桢任副主任,并以环境研究室名义与环科所合作,共同参加“深圳经济特区中片环境现状调查” 、“深圳葵冲地区环境本底调查” 、“海南岛生态环境质量分析与综合评价”等课题,此后又共同申请环境影响评价证书,共同享有招收环境地学专业研究生,促进我校环境地学的科研和教学的快速发展。

  1985年自然地理专业第一次申请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专业为地理学和自然地理专业,研究方向为化学地理、环境地理,结果未获批准。

  八十年代初中期是我国教学改革活跃时期,学校、系、中国地理学会、中大校友都关心我系的教学改革问题。中国地理学会1984年山东禹城会议和1985年广州会议,许多高等学校地理系和地理研究所的代表,聚集一起讨论高等学校地理改革问题,现摘録1984年山东禹城会议一段有关教改讨论汇报材料,帮助我们瞭解当时全国地理改革情况:“各所大学近年来在国家教委会领导下以及学会推动下,都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这种改革包括专业名称、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在改革中已有一些成效,如教学时数有所减少,选修课增加,加强数理基础,注意到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联系等。大家对北京大学分校的经验比较赞赏,经过他们的深入调查,瞭解到环境、规划、国土等方面需要人才,而且要求培养具有经济分析和城镇管理方面专长的地理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以地理为主体加上社会、经济课程,在培养方法上,以培养能力为主,而不是传授知识为主,注意处理好基础与应用关系,对基础理论要弄清楚,同时应该应用于生产。”1984年夏天,全国部分知名地理学者到系指导工作,在会上发言的有吴传钧院士、周立三院士、周廷儒院士、陈述彭院士、林超教授(周立三、周廷儒、林超三位是校友)。他们的讲话可归纳如下:中山大学20世纪培养一批又一批人才,20世纪初、中期对中国地理发展做出很大贡献,可总结经验;中山大学地理系1929年创办,有专门地理教室,从德国订购地图、幻灯片、仪器设备,聘请德国克勒脱纳为系主任,他重视野外考察,进行野外工作技能训练,对学生要求严格;解放后,地理专业比较专门化,综合不够,知识面不广,动手能力较差,不适应社会需要;教学改革,课程不宜太多,自然地理专业应学些经济地理课程,经济地理专业应学些自然地理课程;在信息社会、在新技术革命时代,地理学有如何打算;广东开放城市最早最多,有什么打算,希望地理系考虑这个问题。这些讲话给地理系师生很大的鼓励和启发,激发着办好地理系和自然地理专业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系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1985年底至1986年初,由世界银行资助,我系派出董汉飞、潘树荣、莫大伦和纪汉阳4位教师前往澳大利亚进行学术交流和考察,历时4个月,访问悉尼、堪培拉的5所大学和澳大利亚科学院、澳大利亚首都发展经济委员会、新南威尔士州污染控制委员会、城乡规划中心、遥感中心等研究部门。实地考察了东海岸至内陆的生态、环境和水、土资源,取得了丰富的宝贵资料,并与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大学地理系签订了互派留学生、进修生和合作研究的校际协议〔8〕。1985年7月至9月,我系派出汪晋三与化学系的张展霞、朱钖海老师,前往日本进行学术交流和考察,访问了东京大学、筑波大学等4所大学、国立地质研究所、气象研究所、化学研究所、公害研究所和东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11间研究所,参观东京、宇都宫等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焚烧厂。通过这次交流和考察活动,对日本的环境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环境保护人才培养等有了比较全面的瞭解。上述两次出国考察,促进了自然地理专业的环境、生态和水土资源的研究和教学。

  自然地理专业在学校和系的领导下和在自然地理专业教师的努力下,教学改革取得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自然地理专业名称和方向问题,自1952年专业成立时开始采用,经过三十多年的演变,仍沿用该名称,严重地影响到考生的志愿和质量以及教师的科研方向,但由于中山大学自然地理曾经培养出一批国内有影响的地理学家,已成为校、系领导肯定,达到对自然地理的共识,对其名称和方向的改革,遇到了巨大的压力;又如教师年龄老化、知识老化问题;教学经费不足,影响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等问题。

  这时段的科学研究,有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项目,与中国科学院合作项目,广东省环保办、深圳经济特区环保办、从化县环保办和工厂委托 项目。如1979年粤北“卫国机械厂本底调查”,1980年“广东省和广州市土壤中化学元素背景值的调查研究”,1980年至1981年“沙角电厂附近水域污染物质分布和电厂污染物扩散规律的调查”,1981年至1983年“深圳葵冲地区环境本底值调查”,1982年至1983年“深圳经济特区中片环境现状调查(土壤、生物)”,1981年至1983年“海南岛自然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土壤)”,1984年“广州市黄埔区大田山考察”,1983年至1985年“从化县农业生态问题调查研究和从化县环境质量监测”,1986年“南海县竹歧开发区河涌自净规律及水源问题的研究”。

  这时段出版的教材、专著和合作编辑的论文集共10部,如《自然地理学》上、下册,(潘树荣主编,人民出版社,1978年),《自然地理学》修订本,(潘树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土壤学基础和土壤地理学》(曾水泉、曾燕祥、唐永銮参加编着,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环境质量及其评价和预测》(唐永銮,科学出版社,1980年),《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唐永銮,科学出版社,1980年),《环境质量评价》(唐永銮,陈新庚,中山大学出版社,1986年),《环境科学论文集》(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1984年)、《地理论文选》(中山大学地理系编1984年),《海南岛生态环境质量分析与综合评价》(董汉飞、曾水泉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年),《环境科学概论》(唐永銮、汪晋三、黄新华参编,水利出版社,1981年)等。1978年至1986年,据不完全统计,在各种刊物发表论文35篇,其中环境科学20篇、化学地理6篇、生态学6篇、自然地理3篇。在环境科学类中具有代表性论文有:《关于环境科学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董汉飞:《中山大学地理论文选》,1984年),《珠江干流的湍流扩散和弥散过程及其模拟》(唐永銮,《水利学报》,1985年),《茂名北部浅层地下水的水质特征及其质量评价》(黄新华、汪晋三等,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环境科学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1981年),《珠江水系水质自然背景值和污染动态研究》(程国佩、黄新华等,教育部直属高校《环境科学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1981年),《茂名市大气污染与城市总体布局》(郎好善、许学强,《城市规划》,1980年),《海南岛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曾水泉执笔,《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论丛环境科学论文集》,1984年),《葵冲盆地环境本底现状评价》(莫大伦、曾燕祥等,《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论丛环境科学论文集》,1984年),《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环境条件与生物累积》(曾燕祥、邓华,《土壤通讯》,1980年),《沙角电厂附近水域污染物分布和扩散规律研究》(汪晋三执笔,《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论丛环境科学论文集》,1984年)。化学地理类具有代表性论文有:《化学地理发展新阶段》(唐永銮,《地理科学》,1981年),《化学地理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唐永銮,《化学地理研究文集》,科学出版社,1985年),《海南岛热带土壤中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潘树荣,《地理学报》,1982年),《葵涌盆地主要植物群落的生态化学研究》(莫大伦、覃朝锋,《热带地理》,1984年)。生态科学类具有代表性论文有:《海南岛环境质量的生态学评价》(董汉飞,《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论丛环境科学论文集》,1984年),《海南岛自然生态系统的分析》(唐永銮,《热带地理》,1982年),《珠江三角洲河口地区生态系统的探讨》(唐永銮,《热带地理》,1983年),《热带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的探讨》(唐永銮,《西南师范学院院报》,1983年)。自然地理类论文有《广州城市对降水的影响》(黄伟峰,《热带地理》,1986年),《我国热带与亚热带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问题》(曾水泉,《热带地理》,1981年)。

  注释:

   〔1〕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北京大学.见何振明《自然地理学的回顾与进展》,测绘出版社,1993年

   〔2〕王正宪、杨克毅、朱云成、张桂霞、郎好善、郑天祥、曾水泉、黄新华、黄广耀、汪晋三、谢永泉、徐均祥、陈淑婵、涂月、杨育诚。

   〔3〕由黎积祥负责带领几位青年教师前去建站。

   〔4〕负责人:董汉飞

   〔5〕徐俊鸣、唐永銮、董汉飞、曾怀正、郎好善、郑天祥、汪晋三、莫大伦、谢忠林

   〔6〕对地理系与自然地理专业发展历史的一些回顾.见王恩涌《自然地理学的回顾与进展》,测绘出版社,1993

   〔7〕具体负责人:唐永銮、黄新华

   〔8〕《四十年的回顾与前瞻(1952-1992)》.见莫大伦、潘树荣《自然地理与环境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年

  参考文献:

   〔1〕地理学在中山大学70年:1929-1999.司徒尚纪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2〕自然地理与环境研究.自然地理与环境研究编辑委员会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

   〔3〕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唐永銮论文选集.《唐永銮论文选集》编委会.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4〕自然地理学的回顾与进展.陈传康主编.测绘出版社.1993

   〔5〕中山大学地理学系(1929-1994)校友名録.《校友名録》编委会.1994

  〔6〕中山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校友録. 《校友名録》编委会.1992

  附録:自然地理专业教学进程表

  表1 自然地理专业53级教学进程表

  (略)

  (汪晋三)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