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继往开来 跨越发展

  今年是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成立8周年。在人类历史进程中,这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学院的发展,这却是一个不同凡响的时期。此期间,地理科学在这里经历了学科分化和重组,新学科崛起,研究方向拓展,研究成果丰赡,培养人才济济,为社会服务饮誉一方,这都被保障以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更新,教学和实验设施至臻完善,以及学生工作与时俱进等。它们形成的合力,把地理科学在中山大学步步推向前进,形成跨越式发展态势,在全国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支撑起广州作为我国地理学南方重镇地位和发展了地理学岭南学派学术风格,令海内外同行刮目相看。

  一、发展梗概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成立于2002年10月。其最近的前身为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地理学系、河口海岸研究所、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遥感应用中心、地球与环境科技应用中心、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等。为了加强地理科学各部门的交流和联系,凸现地理科学整体优势和实力,以适应当代地理科学综合发展主流,和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地理科学的全面性、综合性、应用性的要求。有关方面及时地调整了学科的组织建设,从制度文化层面构筑起新的学院架构和运作机制,从而为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比10年前地理系各相关机构教学和科研成果,现学院有如下表成就:

  学院近10年发展概况

  资料来源:

  1、 学院各系所资料汇总,其中部分横向开发项目每项经费40万元以上者列入,以下者略。


  2、 司徒尚纪主编:《地理学在中山大学70年》第18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这些数字显示,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三大主要目标上已迈开快速前进步伐。不仅广东省内同类专业、学科难望其项背,而且在全国也堪为翘楚。

  二、立足学科前沿,以国内外先进水平为标的

  经过改革开放前期的发展,原地理系不但恢复元气,重振旗鼓,树立起在全国地理学的一个中心地位,而且利用优越地理区位和广东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为地理科学提供大量研究课题与机遇的有利条件,很快调整学科和专业取向和布局,并以崭新姿态和装束进入新世纪,开始新一轮的冲刺,取得累累硕果,成为学院跨越式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

  这首先在于,跟上学科发展时代潮流,及时调整学科结构,使自己站在学科前沿,形成高起点、高目标进取态势。地理科学进入新世纪,鲜明地呈现学科间综合、交叉、渗透发展趋向,要求它加强一体化、充分发挥地理学固有的综合性特点。如风靡全球的城市化、区域可持续发展、旅游休闲成为普遍生活方式、地理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等就涉及地理学许多部门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学、区域经济学、信息科学等。利用这个机遇,学院积极推进人文地理学向学科巅峰迈进,2000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02年又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现已成为全国三个人文地理学重点学科之一(另两个在北京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拥有一个年富力强、敬业乐业教师队伍,在科学研究、项目开发、人才培养上建树卓越,并与海外同行建立广泛、稳定学术交流关系,使本学科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知名度,现已进入一个发展黄金时期(详见薛德升《人文地理学迈向学科之巅》)。而随着世界旅游休闲时代来临,旅游科学异军突起,旅游项目开发也接踵而至,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应运而生。近年不仅接二连三推出多部旅游科学理论研究专著,成为我国旅游科研和实践的指南,而且把旅游规划开发项目做到全国许多省区,并成功举办多次旅游学术国际研讨会,把自己的成果推向世界同行,获得广泛认同。该研究中心现已被置于全球视野下开展研究和实践活动,已成为我国人文地理学和旅游地理界一个最有生机和活力的研究和开发规划最有影响的中心。又由于学院处在高速工业化的珠三角,人类活动导致环境恶化、生态失衡,以及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幷且这种变化非常迅速,这使最富有动态性的地理学有必要和有责任来研究这些自然和人文现象。基于此,学院根据中大自然地理专业一度被分化、削弱、人员流散、力量单薄、甚至停止招生的现实,而作为地理学最重要基础的自然地理学,只要地理学存在,它的地位就不会动摇,它的作用也不可能被取代的信念,很快恢复和加强了中大这一久负盛名的学科,以“地理科学”专业名称对外招生,对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承担了自然地理固有的地貌、土壤、生物、水文、气象气候,综合自然地理六大要素的教学和研究,形成从本科,到硕士、博士教学体系;在河口海岸、丹霞地貌、海岸风沙地貌、土壤与生物地理研究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新兴的流域地表过程、有机物地球化学循环等领域培植学科生长点,并取得不少成果而崭露头角。这使一度沉寂了的中大自然地理学重新崛起,大有“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之慨。

  再如在经济急剧增长、人口大量集聚珠三角、环境污染与日俱増、危及生态安全背景下,水资源成为制约和保障广东,特别是珠三角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研究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生态修复以及水资源综合规划等成为当代水科学前沿学科,也是时下国家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为此,中大于2002年在学院内设立水资源与环境系,甫一出手,即获得巨额科研经费,几乎囊括了全广东关于水资源调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研究项目,在短短几年内取得独具华南特色的水文水资源效应、水文特征变异、河口近岸潮波运动与物质输送机理、水文模拟与洪水预报系统以及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理论和应用体系等成果,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而其为广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安全保障作出的突出贡献更为有关部门啧啧称赞。

  次之,地理学各部门发展有快慢,水平有高低,必须因专业、因学科制宜,区别对待,使之有序发展,形成整体优势。近年,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科学突飞猛进,其成果也进入千家万户。在这方面原来很有基础的中大地理系地图学与遥感研究室,2002年被组建为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同步引进高端人才,装备以最先进设备仪器,并与海内外合作。不出几年,中大这一学科声名鹊起,在教学上入选广东省、全国重点学科培育重点;在科研上出类拔萃,获取上百项各类基金项目,在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被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其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实际应用也立竿见影、卓有成效,深为有关部门和地区交口称誉。而对一些传统学科,则积极支持、创造条件、保障其健康平稳地发展,使之一旦有机会即可显露峥嵘、脱颖而出。例如人文地理中历史地理、文化地理,其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边缘性、交叉性很明显,无长期学术积累难以一蹴而就。对于这种学科,近年学院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购置图书资料,并在任务分摊、时间安排上给予适当照顾,使有关教师少受外界干扰。在商品经济大潮裹挟下能安心研究,有关成果源源而出,为建设广东文化大省、发掘地方文化资源、保护文化遗产献计献策,也为维护中大地理学地位和声誉作出一定贡献。

  三、根据学科发展要求和国家需要设置专业,办学规模空前扩大

  地理学有自身发展规律,地理教育必须按照这个规律要求适合时宜设置专业,培养科学接班人。至上世纪末(1999年),地理系由地理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地理学教育、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经济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8个专业合并调整为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3个专业,这是教育部下达专业目録。但当时地理系出于自己考虑,只按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两个专业招生。近10年来,自钱学森上世纪80年代提出“地理科学”概念、倡议建立“地球表层学”以来,地理科学发展进入兴盛时期,地理教育学科设置也朝这个方向开展,包括研究地表形态规律、各种社会形态和自然环境关系、天地人的和谐关系、地理系统这一复杂巨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等。学院审时度势,顺应这一学科发展潮流,将90年代末3个专业重新组建为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5个专业。这个专业目録,增加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城市规划专业,显然这是为解决国家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城市成为社会经济生活和人口、产业集聚中心带来各种矛盾和问题而设置的。特别是广东,这两大难题又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瓶颈和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这两个专业的设置和它们培养的人才,以自己出色劳动和卓越成果验证这个决策是科学合理、卓有远见和正确的。现在,学院正按这个专业设置架构成长壮大。至2008年10月,全院拥有全日制学生1551人,其中博士生144人,硕士生176人,本科生1231人,这个年度学生总数相当于原地理系1978—1999年全部毕业生2299人的70%,亦即去年一年在读生差不多为上世纪最后20年毕业生总和的大半以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培养人才的巨大成就。

  四、实施人才战略,建立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当代,国家、地区、民族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竞争,是人才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之根本,人才又是文化载体,文化软实力作用离不开人才。近年学院深切瞭解人才在提高教学质量、摘取科研桂冠的关键作用。故对引进高端人才不遗余力,视为师资队伍建设不可动摇的决策和措施。上世纪末,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者寥寥可数,有洋学位者更是凤毛麟角。至今,全院101名教师职工中,有博士学位者53人,硕士学位者24人,两者占教职工总数70%,极大地改变了教师学位结构。尤为重要的还在于,近年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把握学科最新动态,争取最高水平学术成果,学院规定新聘任教师必须有海外留学经历和博士学位或博士后学历,即社会广泛流行的“海归派”阶层。这其中又分为“大海归”和“小海归”,前者指在海外工作过一段时期、有较丰富实践经验者,而后者指刚获学位、未踏入社会、人生阅历浅薄者。经几年事实验证,这些“海归派”多因在海外接受现代西方地理学教育,具有科学触觉灵敏、瞭解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外语和计算机能力强、社会网络广泛等优势,故引入后多成为某一学科带头人,能站在学科前沿,做出好成绩,跻进学科前列,为学校赢得荣誉,从而证明这种人才战略是成功的。典型事例如遥感和GIS、水资源、人文地理等多篇发表在国际上有影响刊物的作者,多出于这些“海归派”。又他们在教学上也带来新理念、方法和技能,有利于学生培养,毕业后能与海外同行接触,乃至走向世界地理科学平台,这比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实要胜一筹。

  五、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地理学是一门国际性、也是一门地区性的学问。前者在于它有共同性理论、方法和技能,后者是说地理研究离不开区域,必须以区域为起点,也是终点,有一说区域是地理研究的高峰。在一个封闭国度里,一门科学是很难发展的。中大地理系自德国人创办以来,对外学术交流从未中断,且成为一个优良传统,持续至今。近年,受惠于改革开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学院也加快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步伐。这包括派遣留学生出国攻读学位、学者互访、项目合作、举办国际学术会议、聘请外籍教师、建立境外实习基地等。据统计,学院有关单位与之建立长期稳定学术交流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以及我国的香港、澳门等,合作项目近20项。仅人文地理学科,近年组织各类国际交流17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7次,举行学术报告会55次,出访教师25人次,与世界著名大学地理机构,如德国科隆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英国东伦敦大学等都建立了各种学术交流,获益匪浅。例如,从2004年开始,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师生与德国科隆大学组织了6次相互实习,瑞士巴塞尔大学师生也不远万里来到了珠三角考察。这对拓展师生学术视野,甚有裨益,中大已成为我国人文地理学国际交流的一个重要基地。

  六、参加学科实践,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地理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向有其实用性特点。历代编修地方志,地理是其不可或缺的内容,为官者初来乍到,也以阅览地方志为先。近30年来,我国经济相继勃兴,特别是广东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珠三角发展为全国经济高峰区,大量人口、产业高度集聚,在生产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面临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贫富悬殊,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经济、社会、生态等矛盾相互激荡,在考验着珠三角的承受力。在这种背景下,为解决这些问题服务成为地理学的一个社会责任,也是推动其发展的一个强大力量。利用这种地缘优势和发展机遇,近年学院各系、所、室都选择自己学科所长和资源力量,从事各个领域的规划、开发或设计,包括水土气资源调查、港口选址、治理,城市和区域发展规划、旅游规划、土地利用、产业规划、环境保护等,其涉及学科范围之大、地域之广、项目之多、回报之巨,可谓达到历史高峰。有关部门和地区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有赖于学院这些单位的介入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获得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学院的确为振兴广东经济、勾划发展蓝图功不可没。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地理学发展。过去有“以任务带学科”一说,谓通过社会实践,取得经验,加以理论总结和提高,是地理学发展一条成功之道。有人诟病其为经验主义,但也有人正好相反。已故地理系曹廷藩教授就力主任务带学科,看来不无道理。近年,仅学院所属各学科点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有很大一部分是以这些规划对象来确定的,甚至其内容也来源于这些规划文本。藉助于这些论文写作,地理学许多理论、方法得到验证、充实与提高,有些论文在某些方面有创见,有助于学科理论建设。这方面不少成功范例,或以论文方式发表在各类刊物上,或出版学术专著,获得好评。中大地理学能执掌我国地理学在华南牛耳,在同行中拥有话语权,并享有崇高社会地位和威望,与学科所作的实际贡献是不可分割的。

  诚然,在商品经济诱惑下,如果沉溺于这种为实际应用服务,沦为“项目奴”,则对学科建设和发展起积极作用,仍属可议。故规范管理这类项目开发非常必要。有幸的是,学校为此制定各类章程,已使其进入有序状态。不管怎样,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地理学发展水平,仍不失为近年学科前进的一条成功之道。

  七、历史反思

  地理学在中山大学已走过80年历程,近10年是它的鼎盛时期,走的是一条开拓创新、不断前进的跨越发展的道路,所取得的成就也举世瞩目,无可置疑。

  问题在于,跨越式发展是相对于存在某种障碍或避开某个阶段而言。这种障碍,有的是属于人的认识落后社会存在,也有历史遗留的问题未解决,当然也有的是现在人为的。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总结成绩,反思失误,就能排除或绕开障碍继续前进。依个人管见,地理学在中大近10年的历史进程,应予反思之处包括:

  (1)自然地理学尚未完全复兴

  自然地理学是中山大学一个名牌学科,曾昭璇教授说它是我国自然地理学的起源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这指的是中大自然地理学。中大自然地理学10多年前被分化解体,数易其名,从自然地理改成环境地学,到现在的地理科学,定性仍有可议之处。按地理学结构通常分为自然、经济、人文三部分,这几成不刊之论。“地理科学”概念实际等同于地理学,如果以其代替原来自然地理学实欠妥。恰如李春初教授疾呼的:“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之存在于自然科学并归属于理科的依据,不可随意将其闲置或抹煞掉。当今全球变化和地球系统科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尤应加强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应理直气壮地恢复原称,并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使中大这门优势学科不致泯灭,而应作为全国地理学的一面旗帜,继续飘扬。

  (2)学科发展尚欠平衡

      作为一门全国历史发展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中大地理学,自然、经济、人文三大门类不可或缺,都应得到充分重视和同等发展机会,反之,这门学科就会显得残缺不全,失去中大作为地理学在华南的中心地位。相比之下,当前,人文地理学持续发展,有人称之为“疯长”,这无可厚非,也是建国初人文地理学被彻底否定后出现的大幅度反弹,本来就该如此。但现在问题是,主要是近年功利主义盛行,并成为衡量某些学科存亡的天平砝码以后,自然地理学被削弱或萎缩,甚至被边缘化,于是出现地理学科内部发展失衡状态。如属于自然地理学范畴中大河口海岸研究,曾有过辉煌历史和突出贡献,甚至开全国同类研究之先河,但近10年由于人员老化,后继乏人而风光不再,大有今不胜昔之感,只能在逆境中求生存、谋发展,颇有入主出奴之状,成为学科发展有失平衡一个范例。即使人文地理内部各分支发展也轻重有别,城市地理因与当前城市化和城市规划热有关而兴盛一时,成为重点学科,这固可欣慰,惜其他分支却相对滞后,甚至可与河口海岸研究同病相怜。这说明,在学科整体上阔步前进形势下,仍有步调迟缓,甚至裹足不前的学科分支,都有待给予有效的调适和重视。在科学园地里,既要有一枝独秀,更要有百花齐放,才是姹紫嫣红的科学春天。

  (3)学科理论总结和建设不足

      恩格斯曾告诫人们:“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全国科技界和社科界普遍认为,岭南人务实,但理性科学不发达,故发展后劲不足,难以和北京、上海人相比。这用于近年中大地理学研究也并无不适。上述地理学各有关单位,近年承担完成了数以百计的科技开发项目,大量从事社会实践,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资料,有许多成功的经验,相信也不乏失败的教训。这本是进行科学思维、理论总结,提升学术水平的极其有利条件,可是注意者甚少,至少仍缺乏这些实际工作总结与高水平的学术著作问世,间或有之,也多囿于某个项目的规划报告。即使有些以此为选题的博士论文,也带有项目的深深胎记而未能登堂入室,成为长命书。这提醒人们,若功利主义在教育界、科学界占了上风,成为主流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则大可能使人沦为上面说的“项目奴”,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恐怕难有高精尖著作问世。这对于既从事地理学理论研究,又有着大量实践经验的地理学同仁,是有警示和启发作用的。基于此,有关领导应正确地指引学科应用研究与开发,认真总结经验,并与理论思维相结合,才是学科发展的正确道路,也为下一轮跨越式发展准备强大后劲。

  参考文献:

  〔1〕中山大学地理系编:《中山大学地理系光辉的六十年》,1989年印。

  〔2〕司徒尚纪主编:《地理学在中山大学70年》(1929-1999),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9年。

  〔3〕司徒尚纪编着:《地理学在广东发展史》,中国评论文化有限公司, 2003年。

  〔4〕李春初:《学思集》,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2009年。

  〔5〕《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简介, 2008年印。

  〔6〕《中山大学地理系光辉的六十年》, 1989年校庆印。

  (司徒尚纪)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