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海洋奥妙无穷——访陈子燊教授

  记者(以下简称J):海洋科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您的求学年代,它并不被大家所熟知,请问您是怎样走上海洋研究之路的呢?

  陈老师(以下简称C):其实我从小对海洋就很向往,很感兴趣,小时候的理想是参加海军(笑),当海军意味着可以跟大海打交道。大学毕业后到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工作,几年后,觉得做海洋方面的研究自己的专业知识还不够,能力还有欠缺,于是就去读研究生……也就自然而然地走上这条道路。

  J:其实很多人对于海洋专业的具体发展方向都不是很清楚,您能不能介绍一下我国海洋研究的现状呢?

  C: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问题涉及到资源、环境、生态、海洋防灾减灾及临海国家海洋权益开发、维护和管理等,涉及未来国家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大问题,真正意义下的现代海洋科学发展是能兼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法学科学等多学科交汇的大学科群。海洋水文学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通过独特的海洋水文分支学科——潮汐、波浪、洋流和基本要素——温盐分布与变化过程的分析来研究海洋水体运动。

  此外,作为海洋侧边界的近岸海洋(包括河口区)水文现象非常复杂,这里是海陆相互作用变化激烈的区域,与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海岸规划利用息息相关。探索现代海岸河口区域演变规律等直接涉及到的水动力、泥沙运动、地形变化等,又是海岸工程建设考虑的首要问题。此外,开展海岸带的调查、规划可以为海洋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这些都是海洋研究的对象,总之,陆海相互作用非常复杂,需要专门研究。

  当然,这些还是研究内容当中的一个方面,海洋奥妙无穷,很多东西都有待人们去发掘,特别是深海。但就目前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在深海方面虽然也有一些探索,但总体来说还是不够。深海研究毕竟需要很大投入,包括经费投入、科技装备、人才配备等等,而且视野要开阔,要从大洋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还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你们如果想瞭解更多的信息,可以登陆国家海洋局的网站,那里的信息比较齐全、权威。

  J: 请问您未来我国海洋研究会在近海和深海这两者之间进行怎样的平衡?会不会偏向某一边,如深海这一边呢?

  C:就个人来看,我觉得应该是“两条腿走路”——平衡发展。毕竟海洋开发首先应是从近岸向深海发展,沿海地区海岸带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发展举足轻重。深海大洋调查研究涉及国家核心利益,属于海洋长期发展的战略举措,应对全球变暖引起的气候变化,应对厄尔尼诺一拉尼娜现象造成的全球性灾害,对这些事件的预测需要具有全球视野,而海岸区风暴潮预报、海岸侵蚀等防灾减灾等实际问题的解决与此关系密切。近岸海洋研究和深海大洋研究二者研究能够相互促进。因此,从国家层面上思考,要想对海洋有一个全面、充分的认识,必须两手都要抓。

  现在海洋管理部门提出了海洋发展的“软科学人才计划”(硬科学就是传统科学——记者注),因为目前我国在软科学方面缺乏人才——比如海岸带规划问题、国家海洋权益维护等。其实海洋科学是一个很大的交叉学科,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管理、法律等系列学科交叉,拥有相当大的容纳空间,其他专业的人都可以从事海洋研究,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发展学科……我可不是引诱你们哟……(笑)了。

  J:我们也瞭解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规划把“海洋科学”列为未来五年重点发展和资助的18个学科之一,将对你的研究产生哪些重要影响呢?

   C:首先,我个人感到很高兴,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海洋了。国家也把海洋作为未来发展中的重要的战略资源来对待和开发,这对于所有从事海洋研究的工作者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鼓舞。比如现在国家海洋局位于青岛、杭州、厦门的三个研究所以及其他相关部门都在忙于许多海洋战略课题的研究;广东省有很多涉海机构或单位,如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交通部下属涉及海岸工程的设计单位、珠江水利委员会、广东省水利厅及其下属的许多科研单位、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也在相继引进海洋研究的先进技术、设备以及海洋专业的人才,使得经济建设和资源调查向更广阔的海洋空间发展。

  对我来说,它也给我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舞台,让我可以把基础纵向课题的研究与近岸海洋环境工程的应用研究更好地结合起来,把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并不断地积累专业知识和吸收新的科学技术,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是从事专业研究的要求。

  J:今天同老师您的交流使我们受益匪浅,我们也更进一步瞭解了海洋有这么多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探索,海洋有这么大的空间值得我们去开发。请问老师您对我们本科生毕业后的职业选择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呢?

  C: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走,如果是做学术研究首先要认真评估是否是自己的兴趣,职业选择的最终目的也应是能适合自己长期发展而且有较大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如果认为适合自己,我觉得都是值得去经历。现在本科生毕业面临的压力的确比较大,不管是选择企业、考公务员、还是考研,都是人生当中的一次重要转折点。

  对于找工作的同学,我觉得他们现在就应该多去参加一些招聘活动,不管行不行,对自己都是一种可贵的历练和人生经历的积累;同学们目光要看长远一些,不要只顾眼前利益,毕业后可以先找一个比较稳定的落脚点,然后再考虑这种选择是不是适合自己未来的发展。毕竟你们有优势——年轻,有很多的机遇等待你们去争取,你们可以在各个职位寻找合适自己的职位。   

  考公务员是不错的选择,你们可以做一些行政管理工作呀,不一定非得要从事本专业的嘛!(笑),大学本科阶段的素质培养不也正是为了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方面需要吗?感兴趣方面的都可以……当然,考研、读研的确会比较辛苦,但对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的确是有好处的,这也属于个人长期发展的战略选择。最好是尽快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平时多去瞭解一些报考方向的基本情况,如果有可能可以和报考方向的老师交流一下,以便做好更充分的考前准备。

  以上所提到的只是对当前大学生如何面对自己人生道路的一些个人看法,并不一定对,仅供大家参考。

  采访后记

  海洋科学是中国近代相对薄弱的学科,可以说,除了北宋的郑和下西洋,我们难以在历史书上找到任何和海洋相关的资料。对我们而言,海洋更多是个谜。在英国以海军击败荷兰成为世界最大的海军国家并号称“日不落帝国”之时,中国在海洋上还是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对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毫无防守之力。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于我国大部分国土被海包围的国情,我们必须在海洋上争取突破,所以21世纪,海洋研究毫无疑问成为影响中国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今天,面对环境的恶化以及水资源的短缺等一系列问题,我们不能忽视身边藴藏着巨大水量的海洋;地球70%以上面积被海水覆盖,瞭解未知的海洋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课题。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也开始成为世界各国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我们以专业和实际为出发点,采访了陈子桑老师。采访很顺利,师生愉快和谐地交流了两个小时,期间笑声不断,我们的感悟也不少。

  采访感悟

  陈子燊老师是一个人生经历丰富的老师,他有很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此外,他还是个非常健谈的老师——比我们想象中要更谈得来。和陈老师的交谈使我们受益匪浅。从陈老师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知识渊博但不乏谦虚有礼的学者,他似乎知无不言无所不谈,他怀着“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继续在他所喜欢的海洋科学研究上攀登着。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善导的老师,他时刻关心着学生的学业,思索着如何更好地教书育人,更好地为社会、为家长、为学生负责,我们触摸到一个能真诚和学子们交心的师长,他关心着学生生活的细节以及关注学生日后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会把他的良好的祝愿和真诚的心完全暴露在他所关爱的学生面前,毫无保留!我们吃惊并产生由衷的感慨。在此,我们怀着无比尊敬的心情,对他对学生的无微不至的关心,表示真诚的谢意!对他的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

  (采访者:杨伟雄  何梁  胡晓萌)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