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门内学”往往优于“门外学”——访中山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1984级校友梁宇杰

  梁宇杰学长是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84级自然地理专业的校友,现移居澳大利亚。由于中澳两国距离遥远,我们是通过电子邮件与梁校友联系的,他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邀请,在8月29日接通了我们的电话。

  一、忆往昔

  在电话里,我们微微地感受到梁校友的声音里略带激动,也许我们让梁校友回想起中山大学,回想起当年的人。谈到20年前的学校,梁校友最“难忘”的是糟糕的厕所里常年累积下来的“石锺乳”,那是一处煞风景的地貌景观。记得那个时候学校周围也如同校园内一样简陋,今天的北门广场那时还是泱泱的一片农田。不过那时的梁校友还懂得去搞点娱乐节目,在康乐园里,梁校友和几个同学一起组建了“星海音乐学会”社团,每个周末都会请来老师,在电教室讲授中国的传统音乐,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

  说起自己的专业,学长直言在那个年代环保工作是个冷门。那时的人们会在初次见到他们这些搞环保的时候问“您们是环卫工人吗?”,让梁校友哭笑不得。大学毕业后,梁校友在广州环科所工作,因为专业方向的问题,梁校友说感觉本科的学习缺少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实际操作的知识,像数学、建模等内容在当年的教学里很少涉及,而这些又是在工作中常用的“武器”。

  从88年工作后的十年里,梁校友一直从事着环保工作,也见证了这个行业逐渐得到社会认可的过程,当然这期间也伴随着广州城市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在实际的工作中,学长说有许多的东西是在学校永远也学不到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去总结。比如在实际环境规划中,领导总是希望自己的污染指标可以放宽些,从而可以降低成本,吸引外商来投资。但是这又是对城市发展不利的要求,规划者要在实际与规划中博弈,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使两者很好的配合起来。

  二、大学之用

  1998年,梁校友移民澳大利亚,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但这个新的开始却不很顺利,因为澳洲环保部门工作职位数量以及工作种类划分的关系,梁校友在刚到澳大利亚的一年里都没有找到对口的工作,屡次的找工失败让梁校友感到沮丧。但是,机会首先青睐于懂得抓住机会的人,梁校友在失业的苦恼中很快也迎来了转机,他是国内第一批接触互联网的人,是YAHOO邮箱第一批用户。在朋友的介绍下,梁校友自学了半年电脑,考取了微软的电脑工程师课程,进入了电脑网络管理领域。如今,事业成功的他已经成为了公司稀缺的管理人员之一。

  在电话里,梁校友说,在大学应该重点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克服困难的能力。正如自己自学电脑课程一样,所学的知识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运用以前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可以很好的学习新的事物的。这种能力可以说是本科教育真正应当授予的,是大学学习的关键所在。

  三、门内学与门外学

  在谈论学习心得的时候,梁校友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门内学”往往优于“门外学”。什么是门内学、门外学呢?以梁校友为例,梁校友在学习了一年左右电脑课程后就马上进入了电脑行业,而没有选择在大学先读上几年研究生再出来找工作。他说,进入一个行业之后再对它展开学习往往比在这个行业外学习很多知识然后再进入这个行业有优势,也就是“门内学”往往优于“门外学”。

  一是因为“门内学”更有针对性,对自己行业真实的瞭解可以使得自己学习那些最需要的最实用的技能直接服务于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门外学”使得长期准备进入到某个行业的人,由于该目标行业的冰封而容易被其甚至相关行业所彻底拒絶。比如2000计算机行业泡沫被击破,如果梁校友自己是学习研究生,那么就要推迟到这个时候才开始找工作,那样难度会大很多。

  四、心态使然

  在说到我们很关心的与国外社会融合的问题时,梁校友说自己是铁了心要在这里生活下去,没有后路所以适应得还是挺好。他说如果一个人总是想着自己在国内条件多么好,国内多么舒服,那么他肯定会迟迟融入不到现在的社会中。这就像许多北方的同学到中山大学来上学一样,如果总想着自己家的好,就很难适应广州的生活。

  梁校友也说到,虽然自己会关注那些当地人关注的新闻和参与他们的活动(踢球等),但是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还是让他们有些难以彻底融合,但这并不影响到他们彼此建立良好的关系。

  最后梁校友建议我们,如果在澳大利亚找工作,最好是做那些实用,方便入手的工作,比如会计等等。

  虽然在通话的过程中,梁校友总会说自己不够优秀,但在我看来,梁学长的人生是充满睿智、平凡和惬意。其实,生活中许多东西的的确确学要慢慢适应,慢慢摸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需要不断地从像梁校友这样的前辈身上好好学习,学习适应,学会生存。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校友寻访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