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我们当研究生那四年

  1961年,中山大学地理系招收了第一届研究生。因应地理学发展的需要,幷且考虑到本系的条件,专业方向定为自然地理的化学地理和水热平衡。

  黄秉维先生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就根据国外地理学发展趋势,认为综合自然地理学要发展,必须分别深入研究地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自然过程,然后加以综合。1960年,他明确提出了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三个研究方向:地表热量水分的分布、转化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的研究——水热平衡,化学元素在地理环境中迁移过程的研究——化学地理,生物群落与其环境间物质、能量交换的研究——生物地理群落学。

  当时,中大地理系唐永銮、黄润本等老师也早已在教学和科研中开展这些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全国高等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唐永銮先生带领其教研组的青年教师在海南岛和珠江三角洲开展了化学地理研究工作,并在加强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于高要鼎湖山和珠江三角洲(白藤)建立了野外实验站,开展以水、土、生物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元素迁移规律为主的定位、半定位观测,深化了环境中地理过程的研究。60年代初在《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先后发表了《西江三角洲滨海荒滩形成和演化中地球化学过程初步分析》、《广东滨海红树林景观型生物地球化学特点》、《海南岛西南部生物化学地理》等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自然地理57级同学还在当时的教学改革中,参加了编写《化学地理讲义》的工作。黄润本先生于1960年发表的《广东省地面的热量平衡》(《地理学报》26卷3期)、《广东地面的蒸发、水量平衡与气候学灌溉定额》(《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期),是我国最早全面阐述区域性热量水分平衡的两篇论文;同年,他还编写了《水热平衡概论》讲义,率先在自然地理专业56级和57级开设水热平衡课程。

  系里决定于1961年招收化学地理和水热平衡的研究生,我们(57级的莫大伦、何远钧和邓汉增)正好遇到这一机会,1961年毕业就被分配留校当了研究生,在康乐园又度过了永远难忘、终生受用的4年。莫大伦和何远钧是化学地理方向,由唐永銮和黎积祥两位先生担任导师;邓汉增是水热平衡方向,由黄润本先生担任导师。当时研究生课程主要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原理、综合自然地理研究方法、景观生态系统、景观地球化学、热量水分平衡、边界层理论、环境化学、水化学与水污染、土壤化学与土壤污染等十多门。

  刚开学时,我们访问了1960年从苏联攻读地理科学副博士研究生毕业回来的董汉飞先生,向他取经,请他介绍研究生学习的特点和方法。

  在4年的学习过程中,导师十分重视培养我们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研究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要求我们加强野外调查和实验基础技能训练,打好扎扎实实的基础。除了专业基础以外,还安排我们到别的系选修数学、化学等有关课程。系里也专门安排李世玢老师给我们三人上地理专业俄语课,强化俄文阅读、笔译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小灶,我们看苏联原版地理著作、期刊论文和笔译的水平和速度都大大提高了。

  还要求我们要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能运用自然地理这些新方向去解决生产实践问题。在4年中曾多次出外进行实地研究。例如:

  60年代初,中大地理系与广州地理研究所合作开展海南岛西南部沙荒地研究。1962年邓汉增在导师黄润本先生指导下与自然地理专业58级部分同学到海南岛东方县北黎在防护林网内外布点进行小气候和水热平衡观测,研究防护林对改造农田水热条件的作用。回来后和黄先生等根据实地观测研究,写成《琼西北黎防护林对于改造农田水热条件的评价》、《北黎日射观测》等论文,提交中山大学第5届科学讨论会。记得当时何远钧也参加了土壤方面的工作。1965年莫大伦、何远钧、邓汉增和教研室部分老师以及自然地理专业61级部分同学到德庆县水土保持站进行实地研究。邓汉增指导同学进行短期小气候观测,比较土壤侵蚀地段、工程措施地段与生物措施地段的水热状况,以评价这些措施的效益;莫大伦、何远钧则指导同学进行土壤和风化殻观测和试验。莫大伦还到番禺万顷沙平沙农场与该场技术人员一起开展土壤水盐运动特征及其改良利用途径的研究。

  当时研究生是参加教师活动的,自然地理教研室政治学习、业务讨论,我们都参加了,获益良多。有一段时间,教研室讨论专业方向,不同意见争论得相当热烈,有些精彩的内容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我们也参加本科同学的一些活动,例如实习、劳动等。他们有时候也邀请我们参加一些座谈会、为墙报写稿和参与部分教学。记得1964年莫大伦利用参加《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1961年)的成果,给本科生讲授小比例尺景观图的制作与体会,反映良好。上述到珠江三角洲、海南岛的一些实地研究,就是与他们的生产实习结合起来的。劳动方面,记得有一年和同学们到花县赤坭秋收,我们因为有其他工作,后半段才去。

  学校对研究生工作很重视,也很关心研究生的生活。我们开始的两年正值经济困难时期,学校教师粮食定量都降低了,可是研究生的定量还是跟本科同学一样,记得是33市斤!住宿方面,开始一段短时间,安插在学生宿舍,8人房,双层床。后来搬到东北区北校门附近一栋新建教师宿舍,我们3人住一间房。再往后,学校腾出东区一栋红墙緑瓦学生宿舍给研究生,一间房只住两人,每人还有一个大储物架,既放行李又放书。那就是“东一”研究生宿舍。研究生住在一起,来往、活动也多了,还曾在宿舍后面空地举办过羽毛球赛。用餐是在教工饭堂。我们在学校图书馆的待遇也跟教师一样,可以直接进书库选书。不过,研究生既然是“生”,当然没有工资了,每月领取45元助学金。

  踏入第四年,在导师的指导下毕业论文终于完成了。导师要求我们的毕业论文不要只从理论到理论,而应当包含用理论去分析、解决生产问题的内容。那时候还没有微电脑,论文的分量本来就不小,还要一式几份,用原稿纸工工整整地钞写,英文、俄文也要用楷体一个一个字母地钞写,工作量可想而知。插图更是大问题。邓汉增的论文有132幅插图,大部分是地域等值线图,一式几份就要画好几百份底图(当时好像还没有复印机)。后来他只好找印刷厂将底图制了锌版印几百份出来使用。可是绘等值线也费了不少功夫。

  莫大伦的论文《珠江三角洲滨海低地土壤盐渍地球化学过程研究》。论文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取得大量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影响土壤地球化学过程的各种因素,对滨海低地土壤和植物的化学组成,土壤一植物之间的物质循环和元素迁移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提出滨海土壤形成、演化中盐渍地球化学的主要特点是脱盐化(Cl-/S042-<1)和盐渍化(Cl-/S042->1)过程,土壤水盐动态季节变化和地域差异明显,在时空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性。

  何远钧的论文《海南岛西南部的化学地理及其对红褐土的影响》,论文通过各景观要素的综合分析,对红褐土分布区的成土过程进行研究,主要内容有:①岩石风化过程中原生矿物组合的变化与成土时粘粒的淋失累积和元素的迁移规律;②在50多种植物灰分分析和8类生物吸收系列基础上,导出生物地球化学相的概念;③利用偏回归方程揭示了红褐土形成过程中粘粒化、腐殖质化与降水的关系;④在地质循环与生物循环矛盾统一下,根据本区红褐土形成过程及其内部差异,将红褐土分为四个亚类指出它们在发生学的联系。

  邓汉增的论文《韩江流域热量水分平衡及其在自然地理过程中的作用》,后来压缩发表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5年第3期。论文以较大篇幅讨论了热量水分平衡各分量的确定方法,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域热量水分平衡在下垫面热量、湿润状况形成以及植被、土壤发育和分布中的作用,结合当地农业生产讨论了光能利用与作物产量、热量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湿润状况的改善、气候学灌溉定额与作物需水量等问题。论文中提出了热量水分交换强度与方向的定量指标,并指出应当同时采用湿润指数(降水量与蒸发力之比)与蒸发比(实际蒸发量与蒸发力之比)才能全面评价一地的湿润状况。

  论文答辩顺利通过,要毕业了!我们三人,一个在广州土生土长,一个从西边,一个从南方,走到一起来了,在康乐园同窗了4年又4年,这一次真的要各散西东了。幸好又都分配在广州(何远钧后来到了美国定居)。

  我们那个年代是没有学衔的,我们填表只填“研究生毕业”。1994年的地理系校友名録把我们也归入硕士研究生之列,实在不敢当。这里想起了一段小插曲,记不清是1963还是1964年,有一次在小礼堂开研究生大会,于教务长传达,谈到国家准备恢复学衔制度,正在征求意见,除了学士、硕士、副博士、博士等正规的名称外,他说还有人提了什么“进士”之类的名堂,当场引起了哄堂大笑!

  1961到1965这4年,在地理系至今已走过的80年中,只不过是二十分之一。可是,在这4年中,我们从导师和系里其他老师们所学到的一切,对我们日后数十年来在教学、科研、工作、处世等等方面起的作用却是非常巨大的,远远不止二十分之一。

  衷心感谢地理系对我们的培育!衷心感谢历年教导过、帮助过我们的领导和老师们!深切怀念已离我们而去的领导和老师!

  衷心感谢我们敬爱的导师唐永銮先生、黄润本先生和黎积祥先生对我们的教导和栽培!遥祝大洋彼岸的黄润本导师健康长寿!永远怀念唐永銮导师和黎积祥导师!

  (莫大伦 邓汉增系中山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1961届毕业生,中山大学地理系第一批研究生,莫大伦系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邓汉增系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