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道法自然”——56年自然地理研究、实践点滴体会

  1953年10月,一天的深夜,我和一位中学挚友,兴冲冲地到达中山大学院系调整后的新址——原岭南大学张弼士堂报到。

  转眼56年了,56年该回忆的事太多了。我作为自然地理专业的毕业生,拟选取下列若干片段,以拙作献予地理系建系80周年,并以此感谢校内外所有教导过我的老师。

  一、自然地理专业及专业思想

  1953年10月入学后,在我们班似乎有一些同学对此专业有些不同的认识,有的还影响了学习和生活情绪。当时把这种现象称为“专业思想”。

  由于我来自农村,多多少少对大自然有些接触。小学和中学阶段受地理课本“华老师”引领游全国、全世界的启蒙,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想新中国要大兴建设,一定会涉及不少地理和自然地理问题。自然地理是我高考自报的第二志愿。花时间去想东想西,必然影响学业和身体。

  上课以后,我一心投入学习和工作。经过努力,在四年的学习中,始终保持优良成绩。扩大了学习视野,增广了许多知识。

  1985年,系和学校为了某种人事关系,一定要调我到生物系筹建《中山大学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试验中心》,并任该中心副主任,同时参与海南岛坝王岭国际合作,环球观测热带生态系统等工作。

  直到退休,我始终以自然地理为基础,抓住植物学,光谱分析,开展环境生态(或生态环境)为中心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完成了任务,做出了应有的成绩,有些论文被美、俄等国家和地区摘刊或转刊。

  在植物区系学方面,应该说成绩显着,不但能看出“华夏植物区系”的虚假属性,俄罗斯等国内外重要刊物还摘刊、转刊,对国家、学校作出了有益的贡献,辨别了真伪,做出了一点榜样。回顾往事,没有自然地理作基础,一定不敢坚持科学性,坚持科学实事求是的原则。

  总之,工作、学习及旅游全中国和世界五大洲,自然地理无时无刻不在我的心目中起着指导性、辅导性作用。

  我,一生不忘自然地理。

  二、步入植物地理科学殿堂

  我来自九连山山区。家人平时常常为邻村、邻居采集草药,爬山越岭,耳闻目睹,对于植物,从小或多或少有些感性认识。大学二年级,学习了《植物学基础与植物地理》,增长了不少理性认识。大学阶段,每逢节假日,总喜欢约上一二位同伴同学漫游广州郊区,有计划地安排每周日徒步海珠区的小片森林、河涌和农田,加深认识,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1955年夏季,我们班在老师带领下,开展了沿粤汉铁路广东段的土壤、地貌实习。除了完成上述两门课的实习任务外,我还自觉增加了植物地理的内容,穿插于地貌成因、类型及土壤剖面的记述中,回校后的实习报告,除了地貌、土壤外,很自然地增加了植物地理内容。

  1955至1956年的学年论文,1956至1957年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均为徐俊鸣老师。徐老师身体较弱,不便野外工作。他放手让我们独立进行野外调查。这种培养方法,一开始似乎会碰到某些困难,但终究发挥了学生的独立工作的积极性,较好地完成了任务,锻炼了人。

  为了培养对植物种类的鉴别能力,唐永銮教授亲自带领我到生物系植物学专业跟班听《有花植物分类》、《植物解剖学》、《植物拉丁语》……等等课程。

  毕业论文。涉及植物分类问题,徐俊鸣老师亲自带领我拜访植物研究所侯宽昭研究员。同在校内,请教十分方便,由他指导标本采集,如何开展初步鉴定,最后由他复核。侯先生的教导,实际上给了我进入植物地理科学殿堂的第一把钥匙。侯先生还将该所油印的植物拉丁语送给我,这不但有利于学习吴印禅老师的《植物拉丁语》,而且半个世纪以来一直陪伴我身边,十分有利于查阅拉丁语在分类上的许多问题。

  1957年我毕业留校,按照系和教研室的安排,我是吴印禅来系讲授《植物学基础与植物地理》的助教。业务上跨两系室。任教后迎来了第一届鼎湖山植物地理实习。这一次实习最初的安排是生物系的一位教师负主要责任。但是预习几天后,这位老师说有事要回校。在这种情况下,硬着头皮,担子一肩挑起。根据这班同学最近的回忆反馈,这次实习大胆地完成了任务。完成了这次实习任务,不光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大胆精神,更主要的是吴印禅、侯昭宽等老一辈的教导有关。回想过去,我最大的优点是记忆性好。在这个年龄期,多少植物种属名称,多少光谱谱线波长的具体数字,一经接触、记忆,复述或考试,均可取得满意结果。1962年入省地质局光谱室,三天后考试就是一例。

  1958年地质系复办招生,安排我在地质系任职。本想在地质系,除了行政工作外,亦想在任务上进一步发展。但校系研究后,认为我仍旧返回地理系,加深植物地理的造诣。1959年3月,我被派往云南大学生物系,跟苏联专家华伦诺夫进修学习。通过在玉龙山、滇南、西双版纳实习和课堂教导,在植物分类和植物学相应得到明显的提高。大约在1959年9月苏联较早撤走了这位教授。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来函,把我交给吴征镒学部委员(现称院士)培养。给我的明确任务就是掌握植物分类和植物区系学。我在植物区系学胎出,应该说就此开始。

  三、认识“华夏植物区系“的三十二年

  1960年下半年,我从昆明植物研究所回来,系和教研室便安排我给学生讲授《植物区系学》(狭义《植物地理》)专题课(32—38学时)。

  稍后,1962年3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了《广东植物区系的特点》。作者送给我单行本。拜读后,总感到有些看法不尽相同。但年龄相差18岁,畏畏缩缩,不能直率表达所有看法,稍稍说了一下便罢。

  回想起来,对“华夏植物区系“能不断看出存在问题,应该说大学阶段学习《地史学》、《普通地质学》、《古地理》、《第四纪地质》等等课程给了我很好的基础。在昆明植物研究所进修,吴征镒院士在云南大学生物系三、四年级讲授《植物区系学》对我认识植物区系学帮助极大。吴院士要求我做好笔记,整理成讲义,代他每周对学生面授答疑。学用相济,收获更大。

  “华夏植物区系”,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第一问题就是古地理时期,二叠纪——白垩纪“华南地台”的存在与否?

  追溯过去,笔者的学年论文《湘江流域自然地理》、毕业论文《滃江流域自然地理》,在整个搜寻资料,特别是毕业论文60天野外工作,山山水水,一般海拔在800—1400米左右的山,均从山下爬到山顶,力求搞清楚岩层、土壤、植被的层次结构,并把标本采集回校,再作室内鉴定。所有这些过程,均未在上述古地理时期,找到“华南地台”地层特征。大学毕业后,在等待分配的时日,又结伴从大坑口下火车,步行江西南部——粤北36天。回忆起来,亦没有“华南地台”在这一时期出现。从1967至现在,走遍了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两广,两湖等,究竟何处存在这个古地理时期的“华南地台”?中国地层、古生物化石、古地理论普及图册,“华南地台”,在何处找到您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32年。

  四、自然地理、环境生态(或生态环境)和人体保健的点滴体会

  自然地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把它完全等同于环境,实际上是有些区别的。

  笔者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生态及保健意识的提高,大致上亦始于昆明植物研究所进修阶段。在昆明植物研究所,天天到标本室学习分类,整理植物区系的笔记,使之称为讲义。由于该所植物化学及其应用进行得十分热烈,耳闻目睹,组建在脑海中增长了从植物化学方向研究自然地理、植物地理——环境生态的念头。

  回校后,全国地理系、所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化学地理的教学和研究。

  因此,在努力完成《植物学基础与植物地理》、《植物区系学》教学任务之余,认真遵照系和教研室的安排,积极到兄弟系、所、中心学习《有机化学》、《有机分析》、《结构化学》、《X衍射无机结构分析》、《原子光谱》、《分子光谱》、《生物化学》、……等等课程。

  1972年,全国开展环境与环境保护,校、系派我为区、市、省、军区、工厂、街道做了39期讲座。1974年,校、系又派我和另一位化学系老师参加全国肿瘤调查(广东部分)。完成这个任务之后,又应邀参加了广州肝癌协作组研究,环境污染与生物畸变及肿瘤问题等等研究。通过多次的全国、省肿瘤会议及电影《公关》的参与,加深了自然地理、环境生态与人体保健的理解。

  1982年,是从研究到世纪应用突显一大转变。这一年11月家人患了癌症。除了克服突如其来的震惊外在采取了积极支持西医治疗的同时,逐步、大胆、细致地开展中医中药、中草药家庭抗癌和辅助抗癌治疗实践。在整个过程中,既向中医教授学习,又发挥自己的专长,力图做到科学用药。

  通过二十多年的时间,我认为:

  1、中、西医各有特点,各有所长。

  2、不但小病、慢性病可用中医中药、中草药治疗。大病、重病亦可用中医中药、中草药治疗。

  3、中药、中草药除了十分注意自然地理特点外,十分讲究辩证施治,注意四气、五味、四向,还要讲究主、辅、兼制、引和的配伍原则。在我的实践中,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注意检查原子、分子及分子基团的组成,重视基团作用的主、次、功、协、抑、毒特点。

  实践证明,注意这些问题,准确、正确使用,是可产生有效功效的。

  那种完全否认中医的科学性,否定中医中药、中草药的客观存在,完全不懂这里面的环境生存特征,妄加否定,同样可以使用《科学成就健康》一书中的管用语言:“废话”。

  《科学成就健康》实际上起不到打假作用。重要原因是大人不打己,不懂人体健康的内外环境生态的特点和过程,以“废话”妄加评论。

  总之,地理科学、自然地理是客观存在。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论述,对于地理学、自然地理,环境生态是十分有用的法则。“道法自然”,有各种理解。然而引入地理学、自然地理、环境生态中是有益、可行的。

  为了地理学的长远发展,建议学科跟上时代发展,才能不断前进!

  (谢永泉系中山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1957届毕业生,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