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姚枢、姚炜等

  姚枢(1201—1278)

  字公茂,号雪斋,敬斋。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人。元代政治家,理学家。

  蒙古军攻破许州后,姚枢至燕京投靠杨惟中,被引见窝阔台。随后姚枢跟杨惟中南下访求儒道,释医卜者。姚枢在德安遇到赵复,开始拜赵复为师学习程朱之书,成为理学派代表之一。

  忽必烈(元世祖)为亲王的时候,请姚枢教世子经书,并备顾问。宪宗即位时请其于河南屯田,世祖在位时任姚枢为昭文馆(殿)大学士,详定礼遇(仪)。姚枢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曾任燕京行尚书省郎中,因其不肯与燕京行尚书省事牙刺洼赤同流合污,故弃官退隐于辉州(今河南省辉县)的苏门山。不久,元世祖(忽必烈)派使者请其出山,安排在身边任职,那时候,蒙哥可汗尚未即位。待蒙哥可汗即位,要求忽必烈就汴梁(今江苏省南京市)与京兆(长安一带)两者之间选择一处作为封地。忽必烈征询姚枢的意见,姚枢说:“南京河徒无常,土薄水浅,卤(硝盐)生之,不若关中阙土上上,古名天府海陆。”忽必烈认为姚枢言之有理,就选择了京兆。

  另一元朝重臣王文统妒忌姚枢的才华,于中统二(1261)年,王文统请奏忽必烈任命姚枢为太子太师,同时任命姚枢的朋友窦默和许衡为太子太傅与太子太保。表面上是对三人非常尊崇,实际上是把他们捧到不能再任平章政事之类职位,三公三孤,照例职位高于丞相之上,却无实权。姚枢与窦默,许衡一齐恳辞,对元世祖说:“陛下还没有立太子,我门当谁的太师?谁的太傅、太保?”。忽必烈就改任姚枢为大司农,窦默为翰林侍讲学士、许衡为国子祭酒。王文统死后,元世祖诏任姚枢与左三部尚书刘肃同商议中书省事。实际上是任命姚枢参议中书省的机密与决策。一年后, 姚枢又任中书省左丞(左丞相的地位虽然低于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却有实权,比同商议中书省事升职一级)。

  姚枢官至左丞相,似无赫赫之功,但实际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姚枢作了不少很有建设性的事,如设立枢密院,建议元世祖诏令将汉军分为十个“奥鲁”。每一个“奥鲁”设一个总管府;从此不再隶属“万户”,敕令凡奥鲁内有“万户”的“弟男”及“私人”皆罢除。所谓“弟男”、“私人”就是因战争被俘虏而成的奴隶。这一敕令,也是一大德政。

  姚枢还策成了多件要事,如设立新条格(标准)、省幷州县、核定官吏员数、品级、职务。改燕京为中都,与上都开平同为京城、改年号为至元、大赦天下。诏蒙兀人充各路达鲁花赤(掌印官),汉人为总管,回回人(包括畏吾儿与其它各国家回族人)充同知,“永如制”等等。

  可惜,之后不久,姚枢因敌不过阿合马的恶势力被外调,“以左丞、行省西京平阳等处。”

  姚枢至元五年(1268)才被调回京城,任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事:“同议中书省事”。至元十年(1273)才被任为“昭文殿大学士”。

  后来,忽必烈派遣十路宣抚使与副使,其中第七路(东平路)宣抚使:姚枢。副使为张如、何肃。

  姚炜(元朝年代)

  洛阳人(今属河南)。元朝官员。

  姚炜为姚枢之子。历任河南行省左丞、陕西行省中丞。储庆使、司储庆使。储政院储政使、平章政事等职。

  姚燧(元朝时期)

  字端甫, 号牧庵。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人。元朝词曲家。

  姚燧原籍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长于河南洛阳。姚燧是元朝重臣姚枢的侄子。官至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姚燧能文,在诗、词特别是曲方面有非常大的成就。与当时的另一位词人卢挚被世人并称“姚卢”。

  姚燧父母早丧,随叔父姚枢求学于苏门。大德五年(1301),出为江东谦访使,移病太平。大德九年,拜江西省参加政事。至大元年(1308)入为太子宾客,进承旨学士。后来拜太子少傅。次年授荣禄大夫翰林学士承旨。知制编修《牧庵集》。其所有碑志甚多,大多为应酬之作。垢本有集,已经失散。

  济南张养浩序其集云:公才驱气架,纵横开阖、纪律惟意,约要于繁,江海驶而蛟龙拿,风霆薄而元气溢。牧庵以散文称着,学韩愈,欧阳修文风。散曲在婉丽中见宏劲。

  元史称其文章闳肆该洽,豪而不宕,刚而不厉。舂容盛大,颇有西汉风骨,宋末敝习为之一变。

  姚燧被当时人推崇为一代文章宗匠。雄于一代,姿态横逸。为世人名儒,仁宗延佑以前,文章大匠,莫能先之。

  《元曲三百首》中收録有其数首。

  附曲二首

  一

  阳春曲 

  笔头风月时时过,

  眼底曹儿渐渐多。

  有人问我事如何?

  人海阔,

  无日不风波。

  二

  凭阑人寄征衣

  欲寄君衣君不还,

  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

  妾身千万难。

  姚守中(?—约1290)

  河南洛阳人。元代杂剧作家。

  姚守中为著名词曲家姚燧的侄子,约于公元1290年去世。生平不详,仅知其官至江平路吏。钟嗣成《録鬼薄》将其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之中。

  姚守中所着剧作,现仅知有《神武门蓬萌桂冠》、《汉太守郝廉留钱》、《褚良扯诏立东宫》三部,俱不存。此外还有\[中吕·粉蝶儿\]《申诉冤》套曲。

  从其所选的题材来看,他的剧作还注重昭彰社会名分和个人道德,颂扬清正廉洁的官吏。朱权《太和正音谱》称其曲词“如秋月扬辉”,有清丽之风。贾仲名《凌波仙》挽词评其《申诉冤》为“巧用工”之作。《申诉冤》入选《元曲三百首》。

  附曲一首

  中吕·粉蝶儿

  牛诉冤

  性鲁心愚,住烟村饱谙农务。丑则丑堪画堪图。杏花村,桃林野,春风几度。疏林外红日西晡,载吹笛牧童归去。

  緑野喜春耕,一犁江上雨。力田扶耙受驱驰,因为主甘分受苦、苦、苦。经了些横雨斜风,酷寒盛署,暮烟晓雾。

  牧放在芳草白苹古渡,嬉游于緑杨堤红蓼平湖,画工描我在远山图。助田单英勇阵,驾老子蓦山居,古今人吟未足。

  朝耕暮垦费工夫,辛苦为谁乎?一朝染患倒在官衢,见一个宰辅,借问农夫:气喘因何故?听说罢感叹长吁。那官人劝课还朝去,题着咱名字奏鸾舆。

  他道我润国裕民,受千辛万苦。每日向堰口拖船,渡头拽车。一勇性天生胆气粗,从来不怕虎。为伍的是伴哥、王留,受用的是村歌杜鼓。

  感谢中书部,符行移诸处。所在官司,禁治严明,遍下乡都。里正行,社行,叮咛省谕:宰耕牛的捕获申路。

  食我者肌肤未肥,卖我者家私不富。若是老病残疾,卒中身亡,不堪耕锄,告本官,送本都,从公发付。闪得我丑尸不着坟墓。

  街冤负屈,春工办足,却待闲居。圈门前见两个人来觑,多应是将我窥图。一个曾受戒南庄上的忻都,一个是累经断北疆王屠,好教我心惊虑。若是将咱卖与,一命在须臾。

  心中畏惧,意下踌躇。莫不待将我衅钟,不忍其骰觫。那思想耕牛为主,他则是嗜利而图。被这厮添钱买我离桑枢,不覩是牵咱过前途。一声频叹气长吁,两眼栖惶泪如珠。凶徒,凶徒!贪财性狠毒,绑我在将军柱。

  只见他手持刀器将咱觑,唬得我战扑速魂归地府。登时间满地血模糊,碎分张骨肉皮肤。尖刀儿割下薄刀儿切,官秤称来私秤上估。应捕人在旁边觑,张弹压先抬了膊项,李弓兵强要了胸脯。

  却不道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划地加料物宽锅中烂煮。煮得美甘甘香喷喷软如酥,把从前的主顾招呼。他则道三分为本十分利,那里问一失人身万劫无。有一等贪哺啜的乔人物,就本店随机儿索唤,买归家取意儿庖厨。

  或是包馒头待上宾,或是裹馄饨请伴侣。向磁罐中软火儿葱椒[HZ(][XCz14.tif][HZ)],胜如黄犬能医冷,赛过胡羊善补虚。添几盏椒花露,你装得肚皮饱旺,我的性命何辜!

  我本是时苗留下犊,田单用过牯。勤耕苦战功无补。他比那图财害命情尤重,我比那展草垂缰义有余。我是一个直钱底物,有我时田园开辟,无我时仓廪空虚。

  泥牛能报春,石牛能致雨,耕牛运土遭诛戮。从今后草坡边野鹿无朋友,麦垄上山羊失了伴侣。那的是我伤情处,再不见柳梢残月,再不见古木昏乌。

  筋儿铺了弓,皮儿鞔做鼓,骨头儿卖与钗环铺。黑角儿做就乌犀带,花蹄儿开成玳瑁梳。无一件抛残物。好材儿卖与了靴匠,碎皮儿回与田夫。

  我元阳寿未终,死得真个屈苦。告你个阎罗王正真无私曲,诉不尽平生受过苦!

  姚溶(元朝时期)

  元初守藏使。

  姚溶曾盗窃宋附马杨镇从子杨玠节银等财物。后惧怕事情败露,于是诬陷杨玠与宋朝广王、益王二王交往。之后被元杭州总管申屠致远审得实情,服罪。

  姚天福(1229—1302)

  字君祥。绛州人。元朝官员。

  姚天福的父亲姚居实为避乱兵而迁徒雁门。姚天福自小读《春秋》等书,通晓大义。长大之后,以文才任怀仁丞。至元五年(1268)诏立御史台,每廷折权臣,帝嘉其真,赐名巴儿思,谓其不畏强悍,犹如猛虎也。乃厚赐以旗其忠,姚天福说:“臣职居抨弹,惟负爵禄是惧,敢贪厚赏,以重臣罪?”当时御史台设置两名大夫,纪纲无统。姚天福就对世祖说:“古称一蛇九尾,首动尾随。一蛇二首,不能寸进。今台纲不张,有一蛇二首之患,陛下不急拯之,久则紊不可理。”帝诏玉速贴木儿及孛罗谕之,孛罗以自己年纪轻自劾。姚天福时按畿内,其时有出使者欺凌百姓,收受贿赂,姚天福明查暗访,终于取得其罪证,将之绳之于法,慑服了豪富官吏。

  至元十二年(1275),诏罢各道按察司,姚天福对玉速贴木儿说:“是司之设,所以广大视听,虞非常,虑至深远,不但绳有司而已也。”大夫骇然说:“微公音,几失之。”夜入帝卧内,奏其言,帝大悟,诏复立之。这样触怒了当朝权臣,姚天福被降任朝左列大夫,衡州路同知,未任,后任河东道提刑按察副使。当时北鄙兵兴,转输烦急,河东平民苦于徭役。姚天福根据民情,劾弹执政者的失计,忧患官逼民反,上奏取消徭役。其后任中顺大夫,治书侍御史。

  至元十六年(1279),江南既平,姚天福授嘉议大夫、淮西道按察使。淮旬当兵中,将吏有豪猾为民害者,悉铲除,民大悦。其后任湖北道桉察使,揭发惩治奸臣枉法贪赃数十起事而名震一时,朝廷嘉其功劳,因其颇有政绩,州郡称治。至元二十年(1283),迁任山北道按察使,当地平民百姓还不懂得耕种桩稼,姚天福亲自授教他们有关耕种的技艺,饲养禽畜的知识,使百姓家家自足。他们为其建祠纪念,刻石立传。至元二十二(1285)年,姚天福官至刑部尚书,后出任场州路总管。至元二十六年(1289),复任淮西路按察使,查治巨奸一人,没收巨奸家产,政化大行。

  至元二十八年(1291),桑哥乱政败露,党徒多为平阳人,当时姚天福任平阳总管,其严肃治理此事。不久任甘肃行省参知政事。之后其以母亲年老辞职。至元三十一年(1294),任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使,再任真定路总管。真定驿传之需,多为民害,姚天福更议措置之方,使不扰民,宪长争之。省臣以其事闻,诏从之,颁其制为天下式。

  大德二年(1298),姚天福授江西行省参改,以疾病辞职。大德四年(1300),姚天福拜参政知事,大都路总管,兼大兴府尹,畿甸大治。后之京尹者,以姚天福为称首。

  大德六年(1302),姚天福因病去世,终年七十三岁。

  起初,姚天福任御史的时候,其母亲就告诫说:“古称公尔忘私,委质为臣,当罄所衷,以塞其职。勿以未亡人为恤,俾吾追踪陵母,死之日犹生之年也。”姚天福亦请于宪府说:“监察责当言路,有犯无隐,荀获遣,乞不为亲累,”或以闻,帝赞叹道:“巴儿思母子虽生今世,其义烈之言当于古人中求之。”

  姚天福有二子,长子姚祖舜,官任秘书监著作郎。次子姚侃,仕任内藏库副使。

  姚奂(元朝时期)

  字子章,号娄东生,居室称书声斋。昆山(今江苏)人。诗人。

  姚奂自幼聪敏好学,有过目成诵之才。博览经史群书,于学问无所不究。后被推荐任浙东宣慰司令史。虽然公务繁忙,但其不废吟咏、写作,常把酒论诗,十分潇洒超脱。姚奂常与名士郯韶、顾瑛等应酬唱和于玉山草堂,并以此为乐。

  因家中有野航亭,人们称其为姚野航。姚奂有诗存于《草塘雅集》内三十五首,《元诗选》内入三十三首。

  姚文龙(元朝时期)

  字号、生卒年、籍贯均不详。元朝官员。

  姚文龙于宋末任端州(治今江西高安)安抚使。至元十四年(1282),升江西道宣抚使,兼措置茶法。

  姚绂(元朝时期)

  字号、生卒年、籍贯均不详。元朝学子。

  泰定年间,姚绂考试国子监生,名列前茅。余事不详。

  姚演(元朝时期)

  字号、生卒年、籍贯均不详。元朝官吏。

  姚演又称姚总管。曾任中书省会计、山东东西道宣慰使。姚演为官山东期间,其曾建议开济州河,收集逃民屯田涟(今江苏涟水县)、海(今江苏连云港);又开胶州长海道以运粮,但粮船多遇暴风而沉没。

  至元二十年(1283),姚演奉命开神山桥渠,因侵用官钞被议罪。

  至元二十八年(1291),姚演奉命疏通滦河,漕运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

  姚暾(元朝初期)

  字号、生卒年、籍贯不详。学者。

  姚暾是元初时代学者,为许衡弟子。有关姚暾生平事迹不详。

  姚式(元朝时期)

  字子敬,号均庵。浙江吴兴人。元代画家。

  姚式善画。其画艺水平很高,在元朝初期的画坛上,姚式与钱选、赵孟俯、王子中、牟应龙、肖子中、陈无逸和陈仲言被当时世人雅称为“吴兴八俊”。

  姚式文才出众,在诗画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后经高克恭的赏识和提拔入朝任校官等职。高克恭曾经问姚式:“人生至贵者何?”高克恭不待姚子敬的回答,就自己直言把答案告诉姚式:“无求。”

  附诗一首:

  题子昂墨梅图

  夜月参差秀影,

  天风浮云繁香。

  仿沸钗横鬓乱,

  恼人不减红妆。

  姚登孙(元朝时期)

  元朝官员。

  仁宗时,姚登孙曾任国子博士。有关姚登孙生平事迹不详。

  姚德贞(元朝时期)

  浙江嘉兴人。元朝女绣艺家。

  元朝至正年间,姚德贞与姑母李德廉一起为嘉兴路漏泽寺绣制《妙法莲花经》。合绣《妙法莲花经卷》第四卷至第七卷。姚德贞和李德廉两人的刺绣工艺灵巧极至,非常精妙娴熟。可惜她俩所绣之卷皆已亡佚。

  姚氏(元朝时期)

  浙江余杭人。孝女。

  姚氏一家居住在山谷之间。一天,丈夫出门去收割麦子,姚氏在家中打理家务。其母何氏到豀边汲水,过了很久仍未回来。姚氏突然听到桶跌水覆的声音,就立即出去看。只见一只老虎口衔其母亲而去,姚氏急忙跑去追逐老虎。她顾不了那么多,随即用手打殴老虎,邻居知道后也相争拿刀棍等器械来帮助。老虎斗不过人群便丢下姚氏的母亲逃去。

  姚氏背母亲回家,细心医治照顾。一直敬奉母亲,二十多年后去世。

  姚庸(元朝时期)

  元朝官员。

  泰定年间,姚庸任左司郎中。至顺元年(1330)为参知政事。

  至元二年(1336),姚庸以枢密副使知经筵事。至正四年(1344),姚庸以集贤大学士任中书左丞,九月,为承旨。

  姚泰亨(?—1325)

  元朝官员。

  姚泰亨曾任广西浔州(今广西桂平市)都监等职。泰定二年(1325),广西平南县瑶族人起事造反朝廷,姚泰亨奉朝廷命令前住镇压平息,结果遇难身亡。

  姚廷美(元朝时期)

  字彦卿。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画家。

  姚廷美善画,尤擅长画山水,宗法郭熙。与孟珍、吴廷辉同时齐名。

  姚廷美的画风严谨,结合郭熙、董其昌两派画法,自具风貌。姚廷美在画艺上有很高的成就。留有传世作品。其中作品《雪江渔艇图》纸本墨笔,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姚平章(元未年间)

  元代宫员。

  姚平章为元未汉王陈理属官,曾任湖广平章一职。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十月,姚平章与张知院派人向扩廓贴木儿献计擒杀汉王陈理和夏王明玉珍,结果没有得逞。

  姚雪心(元朝时期)

  浙江台州黄岩人。元代画家。

  姚雪心善画,尤擅画墨竹、梅兰。

  姚桐寿(元朝时期)

  字乐年,号桐江钓叟。浙江桐庐人。文学家。

  姚桐寿早年与其兄椿隐居于峨溪,后至元五年(1339),出任徐干州教授,任期较长,后被解职归旧里。 时逢江南兵战,为避兵乱居于海盐,与名士杨维贞、贝琼等善友多来往。姚桐寿或访旧迹,以聊遣旅怀。着有《乐郊私语》传于世。

  姚安仁(元朝时期)

  字号、生卒年、籍贯均不详。元代画家。

  姚安仁善绘事,尤擅山水之画。

  姚淡如(元朝时期)

  字号、生卒年、籍贯均不详。元代画家。

  姚淡如工绘事,尤擅画山水。

  姚守德(元朝时期)

  字号、生卒年、籍贯均不详。元末将领。

  姚守德曾随察罕帖木儿进攻红巾军,当时红巾军刘福通部据守的汴梁城(今河南开封)。

  姚颜不花(?—1365)

  字号籍贯不详。元末将领。

  姚颜不花为孛罗贴木儿部下的一员骁将,任同知枢密院事。

  及孛罗贴木儿反叛朝廷,至正二十五年(1365),姚颜不花奉命统兵征讨丞相也速。军队行至通州,恰逢白河水涨溢,姚颜不花就命部队扎营于虹桥头处,筑垒以待渡河攻敌。

  姚颜不花一直以来都轻视敌人也速,结果遭到敌人也速偷袭,驻军被破营而败,随后姚颜不花被也速擒获斩杀。

  姚玭(元末明初)

  松江人。孝子。书法家。

  元代至正年中(1354),苗帅杨显率兵入境侵犯,百姓逃难。姚玭与母亲避难伏于野外,一时无法渡河。母亲哭着说:“乱兵就要到来,我决不受羞辱。”说完就投水自尽,姚玭急忙跳进河中将母亲捞上来。

  之后,母子俩奔波逃亡,一路上遭遇了多次抢盗。有一次,姚玭被乱箭射中,诈死伏于乱尸间才得以逃生。姚玭一直陪着母亲步行至湖州、江淮等地。母亲生病,很想吃鱼, 姚玭就去抓鱼,但从早上到傍晚都没有抓到一条鱼。当时,家中养有一只鸟,突然飞了出去,回来时嘴里衔着一条鱼。

  洪武年初(1368),省州官府知道姚玭孝敬慈母的事迹后,上报朝廷,明太祖朱元璋下诏令任其官职,但姚玭以母亲年老为由拒絶。

  姚玭善书法,尤长行书。姚玭曾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作行书《别去帖》,传于世。

  姚广孝(1335—1418)

  名道衍, 字道斯。江苏长治(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军师。高僧。

  姚广孝幼名天禧,自号逃虚子。少年十四岁时正式出家为僧,拜名家席应真为师。姚广孝生自医药世家,却偏爱谋略计策;其家道富裕,却自幼出家;其既归入空门,却热心政治; 姚广孝早年与江南著名文士王宾、高启、杨孟载等人交往亲密,互相切磋学问,诗酒唱和。姚广孝未曾授“十年寒窗”,却主持篇修《永乐大典》,重修《太祖实録》。大学士宋濂、苏伯衡等人都非常推崇姚广孝的文才。

  姚广孝生不逄时,尽管其不是开国军师,但其力鼎燕王朱棣登基,能定江山,又能安民众,这需要耗费比开国更大的精力。因为其要推翻的是一个基础稳固,没有失去人民的皇权。故姚广孝的政治才华不亚于张良、刘基等国相。姚广孝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无书不精,无物不晓。每言必中,算无遗物,真是千古一代怪僧。

  姚广孝一直都是燕王最信赖和敬仰的老师、心腹谋士和军师。燕王登基,姚广孝功居第一,但其始终淡泊宁静。燕王命其蓄发还俗:以封位高权重之功名,但其不肯。燕王再赐其美人宫女:以享荣华富贵之艳福,但其不受,而是数番坚决拒絶。燕王最后只得尊重姚广孝的选择:一心归空门,两手读撰史。

  姚广孝年老去世, 明成祖(燕王朱棣)极度伤心,泣道:“吾不仅是失去了自己的左右双手,更是失去了自己的心思…”。于是辍朝休政二日,命礼部治丧。

  姚广孝葬礼的仪式非常隆重:追赠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赐房山县东北。

  明成祖还亲书,制刻神道碑纪念其丰功伟绩。

  姚继,姚广孝继儿。

  曾担任尚宝少卿等职,袭承继父的爵位。

  姚广孝诗文有较高的成就。着有《逃虚集》、《逃虚类稿》等。

  附词一首

  调笑令

  斜日,

  斜日,

  门外马碲声疾。

  林栖鸟尽飞还,

  霞彩红衔远山。

  山远,

  山远,

  莫怪行人归晚。

  姚善(明朝时期)

   字克一,陆安人。明代官员。

  姚善初姓李,于洪武年中(约1390)乡试科举为官,历任祁门县丞,同知庐州、重庆二府。洪武三十年(1397),姚善迁任苏州知府。当初明太祖朱元璋以吴地俗奢僭,欲重绳以,而黠者更持长短攻汗。姚善为政主持大体,不为荷细,讼诉争论方才平息,吴中大治。

  姚善为人好折节士下,尊敬隐士学者王宾、韩奕、俞贞木、钱芹等辈。其曾于月圆之夜与他们在学宫会谈,将钱芹等辈迎为上宾,请教学问。钱芹说:“此非今所急也。”姚善惊问原因,钱芹就送一卷书给姚善,姚善读了数遍此书,书的内容多是防守扺御的战略。当时燕王(朱棣)已率兵南下,将军队集结在镇江、常州、嘉兴、松江四郡镇守,训练部队做好战斗准备。

  姚善推荐钱芹给朝廷,任行军作战参谋之职。姚善刚入京城,遇上朝廷因燕王上书贬齐泰、王子澄两将军于京外。姚善分析当时形势,其认为不可贬二将。于是朝廷复召齐泰、王子澄继任原职。

  建文四年(1402),上诏姚善煎督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嘉兴五府兵守京勤王。但未待五府兵马集结,燕王朱棣已入京都。当时王子澄匿藏在姚善的家里,王子澄劝说姚善一齐海上起兵,姚善谢絶说:“公,朝臣,当行收兵图复兴。善守土、与城存亡耳。”

  王子澄离去不久,姚善却被部下许千户绑住献给了敌人。最后姚善不屈而死,年四十三岁。其儿子姚节等四人被俘虏,后发配边塞充军。

  姚文(明朝时期)

  字敏学。崇德人。明代官员。

  姚文为明代永乐年间进士。后知广西庆远府。姚文为政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十分着重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瑶、壮之交往都是极坦诚相待。当地百姓无不感服。

  姚文后改知袁州,在任职期间去世。百姓父老乡亲都去悼念,集中哭泣于庭里,一时悲痛难舍。姚文任职四十年,一介不妄取。世人赞其一生为官廉洁自律。

  姚显(明朝时期)

  咸阳人。明代官员。

  姚显以乡试科举进入国学。当初权臣王振佞迷信佛,请明皇帝另外一剃度僧。王振兴建大兴隆寺,日征劳力万人,费用数万计,闳伟壮丽居京都之首。

  姚显上书言:“曩者修治大兴隆寺,穷极壮丽,又奉僧杨某为师,仪从侔者王。食膏粮、被组绣,藐万乘若弟子。今上皇被贼庭,乞令前起瓦刺,化谕也先。诫能奉驾南还,庶见护国之力。不然,佛不足信彰彰矣。”

  当景泰时,朝廷众臣谏议迷信佛道的现象,皇帝始终不能杜絶此事。以南昌中官兴安最为严重,他佞信佛道甚至超过王振,曾奏请皇帝修建了大隆福寺,规模壮大可以与兴隆寺肩比。景泰四年(1453)三月,大隆福建成,皇帝欲缀朝辞宫临幸,河东盐运判官济宁、杨浩、姚显切谏才没赴幸得成。

  姚显好学有文名,三为县丞。曾任齐东知县、移武城。姚显为人办事公廉刚正。后经巡抚翁世资推荐,擢太仆丞。

  姚德诚(明朝时期)

  字号、生卒年、籍贯均不详。工匠。

  正统四年(1439),姚德诚曾为吉水杨政重刻《松江本急就章贴》碑石,碑后有其题名。

  姚堂(明朝时期)

  字彦容。浙江慈豀人。明代官员。

  姚堂为明朝正统年间进士。累迁工部郎中。姚堂有清操。其治所在地皆颇着有声绩。姚堂历知广信、苏州、镇江府。姚堂在任广东参政一职期间去世。

  姚堂着有《润州先贤録》。

  姚夔(?—1473)

  字大章。桐庐人。明代官员。 宰相。

  姚夔为孝子姚伯华之孙子。正统七年(1442)进士。姚夔乡、会试皆第一名。第二年授吏科给事中。姚夔陈时政八事。又言:“预备仓本赈贫民。而里甲虑贫民者不能偿,辄隐不报。致称贷富室,倍称还之。收获甫毕,遂至乏絶。是贫民遇凶年饥,遇丰年亦饥。乞敕天下有司,岁再发禀,必躬勘察,先给其最贫者。”帝立命令执行之。

  景帝监国,诸大臣议劝即位,未决。以问诸言官,姚夔说:“朝廷任大臣,正为社稷,何纷纷为?”议遂定。也先薄京城,姚夔请急征辽东,宣抚兵入卫。景泰元年(1449),姚夔任南京刑部右侍郎。景泰四年(1452),姚夔改任礼部,奉敕考云南官吏,还朝,留任礼部。景帝不豫,尚书胡黉在告,姚夔强起之。偕群臣疏请复太子。不允。第二日,姚夔欲率文武百官伏阙请愿,而石亨之辈已奉上复位,调姚夔出南京礼部。

  英宗雅知姚夔,知道了这回事,驿召姚夔还,进左侍郎。天顺二年(1458),姚夔改任吏部。知府某官贪污败露,贿赂石亨以求复职,姚夔执政坚决反对,阻止了此事。

  天顺七年(1463),姚夔代替石英瑁任礼部尚书。成化二年(1466),帝听从尚书李宾之言,令南畿及浙江、江西、福建诸生,纳粮米济荒饥可得入监。姚夔上奏罢之。成化四年(1468),异灾屡见,姚夔疏请:“均爱六宫,以广继嗣。乞罢山西新建塔院,斥远阿哩之徒。勤视经筵,裁决庶政。亲君子,远小人,节用度,爱名器,服食言动,悉遵祖宗成宪,以回天意。”幷且说:“今日守成化初足矣。”帝优旨答之。其所请十事,皆立报可。

  慈懿太后崩,中旨议别葬,阁臣持不可,下廷议。姚夔说:“太后配先帝二十余年。台葬为衬,典礼具在。一有不慎,违先帝心,损母后之德,他日有据礼改者,如陛下孝德何。”疏三上,又率群臣伏文华门哭谏。帝为固请周太后,竟得如礼。后来孝宗见到姚夔及彭时疏,对下臣说:“先朝大臣忠厚为国乃如此。”彗星出现,言官接连弹劾姚夔,姚夔请辞,但皇上不准许。皇上迷信番僧,有封为法王、佛子的人,服用僭拟无数。奸人小人羡慕,相争为徒。姚夔多次力劝这种情势才得以减弱。

  成化五年(1469),姚夔替代崔恭任吏部尚书。正直雨雪失时,姚夔陈时弊二十事。成化七年(1471),姚夔加任太子少保。当时天象出现慧星,姚夔复偕群臣陈二十八事,大要以絶请求,禁采为,恤军匠,减力役,抚流民,节冗费为急。帝多采纳。第二年九月,南畿,浙江大水。姚夔请命廷臣共求安民弭患之术。每遇异灾,辄请帝振恤,忧形于色。姚夔于第二年去世。朝廷赠少保,谥文敏。

  姚夔才器宏远,表里洞达。诏议未定者,其一言立决。其在吏部,留意人才,不避亲故,初,王翱为吏部,专抑南人,北人喜之。至夔,颇右南人,论荐率能职称。姚夔的儿子姚璧,由进士历官兵部郎中。项忠劾汪直。璧预其谋。直构忠,连璧下狱,谪广西思明同知,谢病归。姚夔弟姚龙,与夔同举进士,除刑部主事,累官福建左布政使。右布政使刘让用权不相能。刘让粗暴,姚龙亦缺乏清操。成化初入觐,王翱两罢之。

  姚黼(明朝时期)

  字廷章,号松云。嘉善(今浙江嘉善)人。明代画家。收藏家。

  姚黼工书,尤擅山水之画。其生性好古,富藏储,筑室数楹,列鼎彘金石法书名画,优游自乐。人皆以闲先生称之。儿子姚绶,亦为明代著名画家。

  姚绶(1422—1495)

  字公绶,号毂庵、号云东逸史,又称丹丘先生。嘉善(今浙江省)人。画家。

  姚绶为画家姚黼之子,自幼勤奋好学,天资过人。姚绶于天顺年(1461)中进士及第。成化初(1465),为永宁郡守。后解官归里,在乡里筑一室名丹丘,于室内吟诗作画,人称其为丹丘先生。

  姚绶工诗,擅行草书。初学宋克,后法魏晋,书法眉山。姚绶尤善画,山水之作更胜一筹。画法吴仲圭,也取法赵孟俯,王蒙。初学水墨,后进而学唐品,并善临摹赵雪松,王叔明二家,墨气皴法皆妙。姚绶尤好作沙呦水曲景致,墨色苍润。亦间写吴镇竹石,潇洒可爱,作品笔笔有神,墨韵生动。相传姚绶对于自己的画作,如果出售给别人,其必定重金高价收购回来,可见其极之珍爱重视自己的作品。

  姚绶的传世作品有《寒林鸜鹆图》、《秋江渔隐图轴》、《古木竹石图卷》、《赏心图》、《墨竹》、《春山云树图》、《蕉池积雪》、《秋溪弄笛图》等皆为精作。姚绶亦善诗,着有《毂庵集》。

  附词一首:    

  玉楼春·春日

  东风寒悄人何在?

  百里幽闲犹未遇。

  看春不觉又清明,

  槛外梨花开几树。

  相思心逐东流去,

  老天肯把韶光驻。

  陌头杨柳正青青,

  莫教容易飞花絮。

  姚旬(明朝中期)

  字同宣,号可竹、晚又号观颐。浙江嘉善人。明代书法家。

  姚旬为明代名画家姚绶之子。其诗宗杜甫,字学沈文则,宪宗执政时,姚旬以善书荐直仁寿殿,授鸿胪寺序班一职。

  姚惟芹(1479—1526)

  字惟诚。号东斋。浙江嘉兴人。画家。词人。

  姚惟芹为名画家姚绶之孙,画家。父亲,姚旬为姚绶之子。亦为画家。正德年间学生。其好古帖,善画。姚惟芹尤长山水之画。其摹写名迹乃颇具得意之处,几乎不能辨认为东斋之笔也。姚惟芹曾作有《龙池晓云图轴》,传于世,着有《东齐稿略》。

  附词一首:

  西江月题醇仙图

  身处干坤觉小,

  壶中日月偏长。

  岳楼沉醉有何妨,

  斜着华巾鹤氅。

  三岛霎时来往。

  五湖倾刻徜徉,

  世人笑我甚痴狂,

  一曲清风月朗。

  姚瑷(明朝时期)

  字弘瓒。广东潮阳人。

  姚瑷于明朝天顺六年(1462)举乡荐,授南京兵部司务,调任户部主事,方员外郎,弘治末年任武选郎中。其时宦官蒋琮横行肆意朝中,姚瑷与他抗争,疏奏其罪,但皇上偏信蒋琮,结果以姚瑷违圣旨之罪被捕,得尚书王恕忠直谏奏,才获免罪。

  孙,姚继先,字世选。 嘉靖七年(1528)举人,入南京国子监。后授广西宜山知县,历江西抚州府通判兼临川知县,代理知府事。以亲老乞归。值海寇猖狂。姚继先为乡里筹谋打击海寇及防御之策。

  姚氏(明朝时期)

  字号、生卒年、籍贯均不详。妃子。

  姚氏为明宪宗朱见深的妃子(安妃)。姚氏长得非常美丽,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被选送入宫。姚氏在进宫的初期,由于万贵妃获宪宗专宠,所以她一直未得皇帝进幸。

  明成化十一年(1475),万贵妃为了让宪宗多生儿子,以此动摇太子朱佑的尊位。因此,姚氏开始获得召幸。后来姚氏为明宪宗朱见深生下了皇九子朱佑榰(封为寿王)。之后姚氏被宪宗皇帝进封为安妃。

  姚文灏(1455—1504) 

  字秀夫,号鄱东野人,晚年更号学斋。明代官员。

  姚文灏于成化年间科举进士及第,官授都水主事。

  弘治七年(1494),姚文灏参与苏松、浙西治水事,主张疏浚松江及捍海塘以解东南水患。后官至湖广提学佥事。

  姚文灏一生以培育人才为己任。他曾经说自己所不能者有三:第一:毁誉不入;第二:请托不行;第三:贿赂不通。

  姚文灏着有《学斋稿》、《心学録》、《经说》、《杂说》、《水道图集》及《浙西水利书》等。

  姚琛(明朝时期)

  字弘璧。辽宁朝阳人。明代官员。

  姚琛的家族曾四世同居,闻名一时,在成化年间为京关第一家。 姚琛为官清直,为人尤善,在任抚州通判时,曾多用俸禄抚养孤寡老幼。后升任顺天治中之职,不久即疏奏以老归养。姚琛晚年在家以孝闻名,乡民百姓多为其所感化。

  姚蒙(明朝宪宗时期)

  字以正。江苏松江(今上海市)人。民间医生。

  姚蒙生性怪异,每诊皆中,被誉为“怪医”。 姚蒙精太素脉,“言人生死每奇中”。对贫困病人,常常给予方药不要酬金。

  时江南巡抚邹来学有病召姚蒙医治,姚蒙欲辞不愿,被强迫带去。去到官署,邹来学端坐高堂,颇为傲慢。姚蒙则目光直视,作发呆状,也不作声。邹来学伸手令姚蒙诊脉,姚蒙却一动不动地坐在原地,邹来学忽然明白,招呼姚蒙上座,姚蒙诊断后说:“大人根器上别有一窍,常流污水,对否?”邹来学大惊:“此乃吾之隐疾,事甚秘,汝何以知?”姚蒙曰:“以脉得之”。 邹来学始露出笑容,谢而求方,姚蒙说:“不须药也,至南京即愈”。并搬手指算计说:“今日初七,待十二日可到”。邹来学遂行,待十二日扺达南京,竟然死去。《奉贤县志》、《松江府志》均有此事记载。

  姚蒙那样,“言人生死每奇中”,看似虚玄,如有遇仙之感,实则是多年修练的真工夫,所谓“博涉知病,多诊识脉”是也。

  姚镆(明朝时期)

  字英之。明浙江慈豀人。明代官员。

  姚镆于弘治六年(1493)科举进士及第。任礼部主事,进员外郎。擢广西提学佥事。

  姚镆创立宣成书院,延五经师以教士子。初赴广西省任职,桂人(广西)祀拜山魑卓旺。姚镆毁其像,俗习改变。后姚镆迁福建副使,未几改督学政。正德九年(1514),姚镆擢贵州按察使。正德十五年(1520),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上边务六事,皆议行。

  嘉靖元年(1522),吉囊入侵泾阳。姚镆游击彭横出西路,当时指挥将卜云蒙冤于狱中,姚镆当即释放卜云,并任命卜云为副统领。姚镆率军半夜袭击吉囊,斩其二将,吉囊慌忙逃去。朝廷下诏令嘉奬了姚镆,不久之后召为工部右侍郎。

  嘉靖四年(1525),姚镆任右都御使史,提督两广军务兼巡抚。田州士官岑猛图谋不轨。姚镆调遣永顺、保靖兵马,命令沈希议、与张经、李璋、张佑、程鉴各统兵八万,分道进讨。姚镆则与总兵朱麒等将领攻破罗定 、丹梁。采用沈希仪的计议,结合岑猛岳父岑璋使为内应,结果大破岑猛。斩杀了岑猛的儿子岑邦彦。岑璋诱杀了岑猛,献上岑猛首级。

  朝廷诏进姚镆为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诸将进秩有差,姚镆请改设流宫,陈善后七事,制可。遂命参议汪必东、 佥事申惠与参将张经率兵万人镇田州等地。汪必东、申惠移疾他驻。岑猛余党卢苏、王受等诈言岑猛不死,借交址兵二十万至,夷民皆相信之。卢苏等攻城,张经等不敌突围而去,城就陷落敌手。王受亦攻入思府。巡抚御史石金劾姚镆失策罔上,并论前总督盛应期,皇帝以姚镆有功,许便宜抚剿。卢苏、王受数次请求赦免,但姚镆不准许,打算准备大力讨剿。正当朝廷议起王守仁督两广军,令姚镆与之共事时。姚镆却以病请辞,由驿站归。

  起初,广东提学道魏校毁诸寺观田数千亩,尽入霍韬、方献夫诸家,姚镆到广东之后,将数千亩寺观田归还原主。霍韬、方献夫因此恨姚镆,便与张璁桂联合排斥姚镆。说大同应当征收反而抚振,田州应当抚振反而征收,皆费宏谋国不成,酿成南北患。姚镆既得请愿,方侯代、千夫长韦贵,徐五攻复思府。姚镆上其状。诏先奬赏韦贵等,而以抚剿事宜俟守二处置。既而姚镆奏辩石金的前疏,诋金阻挠养寇。石金再疏诋姚镆。无奈皇帝先听张璁等言,结果姚镆落得闲职而居。

  后来,卢苏,王受又复叛乱,皇帝又想起姚镆而任用其。嘉靖十三年,姚镆任三边阙总制。大学士费宏、李时同召对,费宏推荐姚镆,不时亦相助姚镆。遂命姚镆以兵部尚书总制三边军务。姚镆未曾赴任,费宏去世,姚镆又辞职,令皇帝很不高兴,结果姚镆又落闲职而居。

  姚镆既己罢职,而推荐者至二十疏,不用。姚镆在家闲居数年后去世。

  姚镆着有《锦囊琐缀》八卷等。

  姚涞(?—1537)

  字维东,号明山。浙江慈豀县人。状元。

  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姚涞于癸未科举榜登进士第一人,世称文状元。

  姚涞为兵部尚书姚镆之子。据说姚涞的母亲张氏有一天梦上五色鸟投入怀抱,后生下姚涞。姚涞自幼天资出众,勤学苦练,博闻强记。七岁时开始学习,长大后相貌奇伟,学识超群。姚涞怀有青云壮志,以天下为已任。传说:有一天,姚涞正在刻苦读书,突然有一个美丽的女子翩然而至,对其说:“你如此用功读书,打算做什么呢?”,于是赠一粒玉髓丸给姚涞,并说:“此丸能助你科举高中!”。

  正德十一年(1516),姚涞乡试考取第七名,但会试却连年不第,姚涞从不馁气,而是更加勤奋努力,其曾放言: “读书当与天下后世争雄,长一方不足为也!”嘉靖二年(1523),姚涞会试夺得第二名,于殿试中终于登进士第一人,大魁天下。

  姚涞状元及第后,授翰林院修撰。其时,正值世宗想尊生父兴献王为皇考,令群臣商议准备行大礼。姚涞与杨慎、舒芬、杨惟聪等大臣都认为不可行。上疏奏谏极力反对,甚至跪伏在左顺门前哭谏,以至激怒了世宗帝,结果姚涞等大臣被罚廷杖。姚涞曾上疏请黜世祖祀,以正祀典。世宗命礼部复议,多数官员认为:元朝历九世而亡,元世祖最贤,其一代之治也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古人有:“夷狄而中国则中国之”的说教,而且,自古帝王对亡国之君都加优遇,以昭忠厚。明太祖神谋睿断,将世祖入祀,迄今已有百余年,宜尊旧制,庙祀如故,此千古不易之论也。世宗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后来,边患频繁,礼部主事傅伯栋再次上疏,世宗遂诏令撤其塑像,革其祀。

  世宗诏姚涞预修《明伦大典》,姚涞恳辞。不久,姚涞充经筵日讲官,升左春坊左谕,奉敕校注《累朝宝训》完成后,世宗赐宴内廷,姚涞加锦衣袭衣,晋升学士,出任乡试主考官。

  次年,姚涞为父奔丧,因过度悲伤而去世,世宗曾问:“髯状元安在?”臣告之已去世。世宗深为惋惜,特赐祭葬。

  姚涞生性至孝,六岁丧母,执礼如成人,对继母也很孝顺。朝廷曾以尚书例荫,姚涞却将之让与异母之弟姚汲。姚涞明达魁岸,长于史学,读书务为经济,画不拘文辞。他曾说:“三代而后汉与外戚共天下;唐与女后宦官共天下;魏晋经下与膏粱子弟共天下;元与族类共天下;我朝皆无之,可谓盛矣。但边防、海运最为今日急务。”遂作,《诸边图》,凡道路,往来关隘险阻尽在掌握之中,曾说:“海运当讲于平居时。”

  姚涞在当时有“翰林三絶”之称,即经学、诗学、史学。他论兵,认为:“创业之兵强,守业之兵弱。盖草昧法简而严,中世法繁而宽,简而严故用命,繁而宽,故多败。”姚涞论学曾学说:“大凡学不可立党,立党则必多争。昔朱、陆之辨,虚心求是;今辨朱、陆者,乃私心求胜也。”等等诸多言论,对于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科学的现实意义。

  姚涞著作丰富,仅存有《明山集》。

  姚福(明朝时期)

  字世昌、一字宋素,上元(今江苏南京)人,明代诗人。

  姚福世袭锦衣卫千户,大至活动于明成化年至嘉靖年间,姚福作诗注重炼句,追求高声亮调,描写景观尤有特色。姚福着有《凤树亭稿》十二卷、《明文苑通编》十卷、《清溪笔暇》二十卷及《定轩诗话》、《窥豹録》、《避喧録》等。

  姚继岩(明朝时期)

  江苏南通州人。明代官员。

  姚继岩与张衍瑞同年生。当年迁文选郎中时不就。将升职的机会相让给张衍瑞。

  嘉靖初(1522),姚继岩历太常少卿职。伏阙争“大礼”,被世宗皇帝廷杖。时同受廷杖者众人,包括吏部姚继岩……评事姚知皋、蔡时等,并被摘官撤职。

  姚继岩为人清正廉明,甘贫约,远权势。及其去世时因贫困而不能办成丧事。

  姚知皋(明朝时期)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有关姚知皋的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曾任吏部评事一职。嘉靖年初,姚知皋因与众臣伏阙争“大礼”,被世宗皇帝朱厚(火璁)廷杖。

  姚长子(?—1555)

  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抗倭壮士。

  姚长子为明代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入侵县境,姚长子在战斗中不幸落入敌人手中,被当迫当作向导。智勇双全的姚长子将计就计,他不露声色地把倭寇引到了化人坛——一个四面皆水的地方。他事前秘密嘱咐乡人,将唯一的一条通路上的桥给撤掉,以断絶敌人的归路。

  倭寇果然中计,终于被明朝的军队全部围歼。姚长子与敌人同归于尽,壮烈牺牲。

  姚一元(明朝时期)

   字惟真。自号书溪居士。长兴人。明代词人。

  姚一元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5)进士,授行人,官任山东道御史。姚一元于庆隆四年(1571)由太仆卿转顺天府尹。姚一元以忤逆当时宰相致仕而归乡。在家闭门读书,或与同郡诸老结社湖山间。姚一元自号书溪居士。年七十岁而终。

  附姚一元词一首:

  虞美人万玉禅院题壁

  招提飘拂戒香烟。

  如来宝相金细。

  自是尘寰金地,

  妙境亦如仙。

  频伽鸟弄晴天。

  多罗树与云干。

  最爱一僧入定,

  趺坐佛灯前。

  姚汝循(1535—1597)

   初名理,以字行,改字叙卿。江苏南京人。明代诗人。书法家。

  姚汝循所作诗文清雅和畅,别具风格。还善书法,尤精真、行书。姚汝循着有《姚汝循诗文集》二十四卷。附诗一首:

  秋日登白鹤楼小集

  江天新雨后,

  仙阁白云间。

  偶尔一樽共,

  萧然万虑删。

  长风送虚籁,

  落叶满秋川。

  欲问前朝事,

  江流去不还。

  姚继可(明朝晚期)

  字光父,号又轩。河南襄城人。明代官员。宰相。

  姚继可为嘉靖进士。后官授知县。隆庆二年(1568),姚继可擢四川道御史。万历年间姚继可历陕西参议、右副都御史等职。

  1602年, 姚继可擢工部尚书,位居宰相之职。1605年姚继可致仕。之后病逝于家中。

  姚学闵(明嘉靖至万历期间)

  湖南武陵人。字号、生卒年不详。明代官员。

  姚学闵为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任河南布政司等职,加太常侍卿。

  姚舜牧(1543—1625)

  字虞佐,自号承庵。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明代学者。

  姚舜牧为明朝万历元年(1573)举人。历官新兴、广昌二县知县。

  着有《易经疑问》十二卷、《诗经疑问》十二卷、《书经疑问》十二卷、《礼记疑问》十二卷、《春秋疑问》十二卷、《四书疑问》十一卷、《孝经疑问》一卷,均传于世。

  姚思仁(明朝时期) 

  字善长。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明代宰相。

  姚思仁初时授行人,后升任御史等职。不久巡按河南。天启二年(1622), 姚思仁官至工部尚书,位居宰相之职。次年以才老致仕。姚思仁去世时年九十一岁。

  姚少娥(明朝时期)

  又名青娥,号青娥居士。浙江秀水人。明代女词人。

  姚少娥为姚元瑞之女。她自幼好学,博通群籍,才德两全。年方二十六岁而亡。其夫范君和辑少娥所遗诗词名为《玉怨阁草》。由著名文人屠隆为之作序。

  姚少娥着有不少竹枝词。《竹枝词》是乐府《近代词》的一种,原来是巴渝(今四川东部、重庆市)一带民歌。自从唐代刘禹锡开始改作新词。内容一般是歌咏当地风俗和男女之间的爱情。形式与七言絶句相同,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附録姚少娥词四首:

    其一  

  卖酒家临烟水滨,

  酒旗挂出树头春。

  当垆十五半遮面,

  一勺清泉能醉人。

    其二

  燕晴花暖春色饶,

  游情欲醉魂欲销。

  红衣突展緑江畔,

  接袖纷纷渡小桥。

    其三

  春风无处不罗衫,

  名姝荡桨弄掺掺。

  歌声娇逐彩云去,

  千片飞花乱锦帆。

  诗歌描写西湖春色风光,展现人间天堂有景有色有人有物之春,物态情皆写得异常灵动。书《王镜阳秋》评其三、四句乃“直是絶妙”并非过誉之辞。

    其四

  玉蝴蝶

  越罗初绣双鸾,臂小绾猫环。试点郁金油。花酥腻粉山。

  昵人红玉软,娇妒妬翠眉攒。半醉带郎冠,暗中试小鬟。

  姚岳祥(1561—1590)

  字于定。广东化州人。明代官员。

  姚岳祥曾被敇封十三省都御史。是明朝化州在京都任职中最年轻的著名进士。

  姚岳祥出身书香之家,其父姚守辙,字继姬,由岁贡出任陕西省延安府定安县教谕,敇授修职郎,集注《性理大全》、《资治通鉴》、《四书·五经》。姚守辙备置明伦书籍,建定安讲堂三间,开堂讲学。               

  姚岳祥幼时受环境的渲染,在良好的气氛熏陶下,过目成诵,出口成诗,颇负大志。为了报效国家,姚岳祥勤奋好学,三更火、五更鸡,苦读圣贤书。十岁即为明朝隆庆四年庚午科举人,人们称之奇才。

  姚岳祥于万历丁丑年(1577)秋闱试,荣登进士,授翰林院落庶吉士,是年16岁。小小年纪能高中,朝廷哄动,羡慕称之“奇才”。嫉妒者耿耿于怀,于是各种挑剔毁誉接蹱而来,有些权臣干脆叫他“臭乳进士”。

  据传:万历六年(1578年)明神宗皇帝寿诞,当举国欢庆之日到来,群臣朝拜皇上后,即要致祝辞。合谋的大臣们争先般异口同声地“举荐”姚岳祥致祝辞。企图打他个措手不及,给姚岳祥来个下马威,以 泄心头之气。但没有丝毫准备的姚岳祥矜持自洁,稍作谦让后,正正衣冠,理理仪容,爽步出班,礼拜毕。姚岳祥取出一张祝文再礼拜,随即朗声而祝,镇定自若说:“吾皇寿诞生逢八月天,寿星高照牛斗边。寿香高插金炉内,寿烛辉煌玉案前。寿比南山千古秀,寿如松柏四时坚。寿诗八句君前贺,寿愿君皇万万年”。“雷泽呈祥,羲皇永世,龙河献瑞,山川出人杰,祖宗应神灵,玉体隆神州,知书明礼仪……登基为国君,简政廉明为黎民……寿比四湖,福盖五岳……四海来趋,玉帛即同辂车辐辏……皇门万寿,太和流畅熏蒸宇宙。”字字珠玑,句句如流水行云。神宗甚为欢悦,叫姚岳祥呈辞上来,一看,神宗不由一楞,白纸一份,竟然满口华章,不禁失声叫道:“天书!好一份天书!天衣无缝亦无瑕!卿家聪敏,不愧为广东大才子!”并将姚岳祥的祝辞递向群臣传阅。“咦!白纸?白纸读祝文?殿下顿时沸腾起来,想不到白纸读祝文,了不起!”……赞叹声、自愧声和为一片。

  神宗皇平日也听到某些大臣说姚岳祥的闲话,从“天书文”这事看来,很有必要树立起姚岳祥的威信。于是,在散朝的时候,神宗皇从宝座上下来执着姚岳祥的左手,与姚岳祥并肩行出金銮殿,当着众大臣的面,亲自扶姚岳祥上马,说:“请看朕的南国灵芝……” 一拍马背,马即扬尘而去。从此,贬语敛迹,“南国灵芝”名扬神州。

  姚岳祥学问精深,办事干练,而深得神宗皇赏识。他虽位居翰林,但常常下查民情,尽忠国家,据实写玉案疏仪呈皇上。神宗皇阅了之后惊异其才,尤明其志,遂赦封姚岳祥十三省都御史之职,赐尚方宝剑一把,如皇君亲临,特许岳祥出不辞、入不拜的特权。

  姚岳祥后来因多次进谏而得罪当朝宰相张居正,政见不同而拂袖归故里,愤懑积郁成疾,不幸早亡,时年未满三十,世人甚为之惋惜。姚岳祥着有《玄珠集》。

  姚允在(明朝时期)

   字简叔。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代画家。

  姚允在于明万历年间以画著名,其山水法宗荆关,笔墨道劲,意境古雅优闲。人物画亦精工秀丽,生灵活现,尤具新意,在能妙之间。

  当其时,姚允在能摆脱江浙俗习,另敞门庭,乃真豪杰之士也。传世作品《仙山楼阁图》,由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立轴,绢本水墨)。

  姚文蔚(明朝时期 )

  字养谷。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语文学家。

  姚文蔚为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少卿。

  姚文蔚着有《周易旁注会通》十四卷、《省括编》二十二卷等。

  姚旅(明朝时期)

  字园客,初名梅鼎。福建莆田人。诗文作家。

  姚旅以布衣游四方。曾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在南京,与名家曹学全、张正蒙、柳应芳、臧懋循、吴梦旸、吴兆等结社为学。姚旅作诗提倡创新,作品清俊雅洁。辑有《金陵诗集》一卷,后卒于燕地。姚旅着有《露书》十四卷。

  附其诗一首:

  元日江行

  春声得野雀,

  归意竞江鸿。

  不道芳年改,

  还添衰鬓中。

  姚钿(1570—1643)

  字金生,号谷神。广东省东莞县人。明代官员。

  姚钿自幼失怙,由其伯父伯母继养。姚钿生性沉耐,始终坚持刻苦求学。万历戊午(1618)年登乡荐后, 姚钿经数年后科举中举人,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科举登进士第,同期进士及第的还有东莞籍袁崇焕等学子。姚钿一生坎坷,其中进士时己年四十九岁,可谓大器晚成。

  步入仕途后,姚钿赴浙江嘉庆府任推官, 姚钿上任后,宽猛兼济,肃清贪官,铲除盗贼,秉公办理,洗雪冤案。姚钿还十分重视人才,不久政声大起,获得百姓称颂。五年后,姚钿调进京都,历任吏部文选清吏司主事、稽勋司郎中、吏部天官、光禄寺正卿等职。姚钿曾任顺天府丞、大理寺卿。其为官清正廉明,为人直率忠诚,因此获得崇祯皇帝的赏识与信任。姚钿曾任侍读学士、太子太师(即崇祯皇帝的老师),后被称为“姚尚书”。

  1642年致仕还乡,次年去世,终年七十三岁。

  姚钿箸述颇丰,着有《先月楼稿》二十余卷,《嘉禾谳语》六卷等。

  儿子姚文虎,不愧为名门虎将。姚文虎生得英勇威武,曾任广东虎门寨守将等职。

  姚康(1578—1653)

  原名士晋,字康伯,后更名康,号休那。江南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明代画家。

  姚康为明朝万历年间诸生。曾得何如宠欣赏,待为上宾。史可法巡抚庐州,姚康入史可法幕府。史可法所出奏议书檄,多为姚康经手所作。及扬州陷落敌手时,巧逢姚康早先归里,众遇难身亡,独其幸免。后屏居田野。

  姚康为文有奇气,下笔千言,皆清秀雅致,其尤善画。桐城人丁倬有《题姚休那先生画松鹤图》诗云:

  谁人不读先生诗歌古文辞,

  先生青丹妙手无人知。

  试看此图松与鹤,

  苍凉神骨墨淋漓。

  龙鳞冉冉生烟雾,

  一片空明双老树。

  羽衣丹顶两翩迁,

  恍惚毫瑞欲飞去。

  相传姚康与何如宠相交甚笃,何如宠入宫为宰相,姚康赠何如宠一幅画,画枯藤朽木,童子卧其下一扇,题诗云:“莫待藤枯树倒时。”盖知明朝将亡,劝其早归也。

  及入清,姚康持节不仕,悲愤而卒。姚康着有《休那遗稿》,《太白剑》等。

  姚子翼(明朝时期)

  字襄侯,号仁山。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戏剧家。

  姚子翼约于明代崇祯年间前后在世,其好文学,尤擅作曲本。姚子翼著作有很多种,今知仅存有传奇《上林春》、《白玉堂》、《祥麟砚》、《遍地锦》四种。

  其中戏剧《上林春》演武则天腊月游上林,摧春放百花的故事,有明代崇祯间钞本,今所存本不全,仅存二十六出;《祥麟砚》所演的故事见《北宋演义》、《杨家将》。有清代干隆元年钞本,凡两卷二十八出;《遍地锦》有清代康熙年间钞本影印,全剧凡二十二出。

  姚霁云(明朝时期)

  广东潮阳人。书法家。

  姚霁云为明朝科举诸生,性嗜学,工书法。及明朝灭亡,姚霁云赴和平桥投水死,以身殉国。

  姚希孟(明朝时期)

  字孟长。吴县人。明代官员。

  姚希孟刚出生十个月,父亲就去世。由母亲文氏抚养,从小教其立志发奋读书,及渐渐长大, 姚希孟与其舅舅文震孟为同学,二人出类拔萃,于当时颇负盛名。

  姚希孟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科举进士及第,改庶吉士。座主韩,馆师刘一燝都很器重姚希孟 ,其时两人共同执政办事,遇到大事都找姚希孟一起商议决策。天启年初(1621),文震孟登进士第,进入翰林,这样外甥与舅舅并一齐主持请议事务,名望甚重。其后姚希孟请假还乡。于天启四年(1624)冬归朝,赵南星,高攀龙等臣悉去职。一时党祸大作,姚希孟郁郁不得志。次年母亲去世,姚希孟归家守孝道,才出京城,就被给事中杨所修劾其为缪昌期的同党,被削去籍位。

  及权臣魏忠贤贪败后,其党人倪文焕怕被诛杀,便以重金贿赂有关部门求得解脱,姚希孟主审办案,其不惧邪恶,严励公正,名震朝野。

  姚希孟于崇祯元年(1628)任左赞善,历右庶子、日讲官。崇祯三年(1630)秋,姚希孟与谕德姚明恭主持顺天乡试,有两个武生冒籍作弊,给事中王猷论议此事,却被遣还。

  姚希孟雅为东林党所推崇,韩等被定为叛逆一案,受到牵连的原因是他们办案常参照姚希孟的建议。朝中奸臣小人多妒忌其,每逢决议皆事先商量。本来属华允诚弹劾温体仁,闳洪学二人这件事,但温,闳二人都怀疑疏奏是出自姚希孟之手。于是,温体仁就借当初乡试之事造謡结怨,无中生有:拟旨覆试,黜两考生属所司,论考官之罪,拟停俸半年。姚希孟当时任詹事,结果被贬为少詹事。

  姚希孟掌南京翰林院。其为官清正廉明,刚直不阿,且文才出众,治学严谨。为当时人雅称其为“太史”。

  晚年,姚希孟以病老请辞归还故里,在家闲居,吟诗撰文,两年后去世。

  姚岩(明朝时期)

  字会昌。生卒年、籍贯不详。明代画家。

  姚岩善画,今存有其作品《五月江深草阁寒册页》,为天启六年(1626)十月仲冬所作。

  姚明恭(明朝时期)

  蕲水(今湖北浠水)人。明代宰相。

  姚明恭于天启年间科举进士及第,后授詹事一职。崇祯十一年(1638),姚明恭升任礼部左侍郎、教习庶吉士。不久又兼任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予机务。后加太子太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

  当时朝廷既要镇压乱民暴动,又要扺御清军进攻,屡屡遭败,经常处罚办事不力的官员,因此造成人员调动频繁。有时甚至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到后来就干脆滥芋充数,姚明恭被任为宰相。尽管其具有一定的才识,但为相能力不足,既不懂为官之道,也有性格方面的问题。最后,姚明恭因办事不力被革职还乡。

  姚孙棐(1598—1663)

  字纯甫,号戊生。自号樗道人。安徽桐城人。明代诗人。

  于崇祯十三年(1640)科举进士及第。历任浙江兰豀、东阳知县。叙兵部职方主事。姚孙棐因忤逆奸臣阮大铖,结果被捕入狱,正遇清军大部南下,因此得与解脱。

  姚孙棐后归隐于小龙山,自传称“樗七岁知文,十岁曰诗,三十余后成士,五年而废。性好名山水,所涉历辄徘徊不能去。性急,少容忍,有逆于心,必冲于口。过辄忘之,胸无宿怨,以是容于人焉。”其风骨可见,诗隽永。

  姚孙棐有八子三女,均有才名,一门文采,亦足多也。姚孙棐着有《亦园诗集》六卷,《戊生诗集》数卷。

  姚凤翙(明末清初时期)

  字季羽。安徽省桐城人。清朝女词人。

  姚凤翙为姚孙棐的次女儿,生性聪慧伶俐,自幼好学,多才多艺。后嫁方云旅为妻。着有《痒噫集》。

  附词一首:

  桃源忆故人春闺

  乍晴乍雨清明候,

  初试罗衣寒透。

  满目繁华铺绣,

  恨煞东风骤。

  春光岁岁犹依旧,

  不管愁人消瘦。

  百舌唤残芳画,

  羞掷相思豆。

  姚允恭(明朝时期)

  明代官员。义士。

  崇祯四年(1631),姚允恭曾任霍山县训导。姚允恭与霍山县教谕龚元祥友好,私交颇深。崇祯八年(1635),有叛乱的贼兵攻占了凤阳,准备攻打霍山。龚元祥,姚允恭与县令一起做好抗战守城的准备。但当叛军攻打霍山城的时候,县令等官吏却贪生怕死弃城而逃。龚元祥、姚允恭等人只有坚持固守。有人劝他们弃城撤退,龚元祥说:“吃国家的粮食,领皇上的奉禄,如果因祸难而避去,是不忠;临危而弃城逃生,实为不义的行为。我平时所强调的是什么?如有不测就是死吧!”

  叛贼终于攻破霍山城,擒获龚元祥,叛军要其屈服归顺,未果,将龚元祥杀死。过几天,姚允恭将龚元祥的尸体收敛埯埋,然后上吊自尽。恰逢县令及众官吏归来,将姚允恭解救。次日,叛军又一次入城作乱,姚允恭被叛贼抓住,最后不屈身亡。之后,朝廷下诏表彰姚允恭为忠义之士。

  姚瑞桢(明朝时期)

  字紫之。浙江平湖人。明代画家。

  明朝天启年间,平湖县令程楷组织编修平湖县志期间,曾聘请本县画家姚瑞桢绘画县志内的插图。

  姚履施(明朝时期)

  字允吉,  号玉寒。江宁(今江苏江宁)人。书画家。

  姚履施为明代万历戊午(1618年)贡生。姚履施善书法,尤工画折枝梅花。

  姚潜(明朝时期)

  字号、生卒年、籍贯均不详。明代画家。

  姚潜善画。其曾于崇祯年间为汪珂玉写《王摩诘诗图》。

  姚氏(明朝末期)

  安徽桐城人。烈妇。

  姚氏是湘潭知县姚之淇的女儿,诸生吴道震妻子。姚氏十九岁那年,丈夫吴道震突然身亡。当时儿子吴德坚还在襁褓中,姚氏忍死决心将儿子抚养成人。

  经历了二十六年,到了崇祯末年(1644),乱贼抢掠桐城,一片狼籍。兄弟孙林奉母亲逃往深山避难,与姚氏同行。寇贼追到,孙林与乱贼格斗而死。吴德坚背负母亲姚氏继续逃走,姚氏说:“事已危急,你一介书生怎么可能背负我一起远逃,如果乱贼追上来,大家都会死。你不可因为保全母亲的性命,因而断了家道传宗!”大声叱儿子赴快离开,但儿子吴德坚跪着哭泣,不忍心丢下母亲,姚氏乘机将儿子推坠层崖下边。不久乱贼追到,大声喝道:“交出金银财物可免死。”姚氏说:“我流离失所,远道而行,那里有金银”乱贼命令其解衣验正,姚氏骂道:“那里的盗贼,作此罪孽!”乱贼听了大怒,于是刀斩了姚氏。

  姚若时(明朝时期)

  明代官员。

  崇祯十三年(1640),河南省封登县民李际遇因当年岁灾饥荒造反作乱,在半个月的时间内聚集了数万人。

  姚若时当时任凤阳通判,居住在鲁庄,被乱军围攻,后被擒获。乱贼首领李际遇劝诱通判姚若时与其共举叛旗,造反朝廷。开始时,李际遇还对姚若时很客气,但姚若时软硬不受,坚决拒絶,并大骂李际遇是谋反朝廷的乱贼。李际遇大怒,最后杀死了姚若时及其族诸生姚不显。

  姚若时的儿子姚城,不忘杀父之仇,多次上书奏请朝廷出兵征讨叛贼李际遇,但都未如愿。姚城于路上行走时被乱贼抓住,遭李际遇威逼,姚城痛骂叛贼乱国害民,不屈而亡。

  姚万宪(明朝晚期)

  浙江会稽人(今浙江省绍兴)。明代武状元。

  姚万宪于明朝熹宗天启五年(1625)乙丑科武举第一名。世称武状元。此科共録取武进士一百名。

  武科举到了天启年间也出现了一些科场舞敝的现象,如泄露试题,冒名顶替等。为此,御使陈朝辅向熹宗提出:武举考试,一定要监射公平、二要试题秘密、三要磨勘(对乡会试已阅试卷进行复核)严格、四要广收遗才。御使石三畏也提出了四条:一查代替;二严监射;三拟试题;四创廷试(殿试)。最后这条是继天启二年给事中甄淑上疏请开武殿试之后,又一次向朝廷呼吁武科仿文科举开殿试。

  针对两大臣的建议,兵部回复:“武场上的舞弊主要是代替、挟带,应该是场内官员的责任。请各位考官忠于职守,谨慎从事,共同维护武举大典,也可以按照文举的方式,由兵部复阅卷。监射的问题较大,要改变以往的监考方式,严格纪律,如果发现有人作弊,立即取消考试资格。至于遗才问题,实属非法。

  至于比照文举创立殿试之事,虽是鼓舞将才之意,但武科举士重在弓马,而兼取其策试,这与文举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武举也开殿试,则会误导举子们热衷于书本学问,而荒废了弓马技艺,这恐怕与选拔将帅之才的本意不相协调。况且,按照祖宗定下的规矩,武科从不开殿试,我们不能随便改变祖制。”熹宗同意了兵部的意见。武举殿试又一次搁浅。

  天启年是明朝武举兴盛之年,这一方面是内乱不断使然。熹宗大力提倡武举但大明王朝早不已不是三五名状元、几百名武举所能保得住的。

  在关姚万宪的史料,只从《明实録》和《浙江通志》上得知,姚万宪为浙江会稽人,明天启五年武状元。

  姚思孝(明朝时期)

  字永言。江都人。明代官员。

  姚思孝为崇祯年间(1628—1644)进士,曾官任兵科给事中一职。

  姚奇胤(明朝时期)

  字有仆。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官员。

  姚奇胤于天启年间科举进士及第, 授广东南海知县。佛山、南海等地为富饶之乡,但盗贼多且猖獗。姚奇胤决心严惩盗贼,他组织成立专门讨贼队,联合各村百姓,加强巡逻,并根据乡民检举揭发消除了多伙盗匪,经过一番整治, 偷盗之风终于平息,一时政声大起。姚奇胤后被诏入京都任兵部主事,转任监察御史,巡按广东,未赴任。

  顺治三年(1646)五月,清朝大军围攻江西赣州,唐王命吏部尚书兼右副都御使郭维经与姚奇胤率师前往支援,姚奇胤与郭维经募兵八千人入赣州,与杨廷麟、万元吉协助守卫赣州城。终因寡不敌众,及赣州城被攻陷,郭维经入嵯峨寺自焚而死,姚奇胤亦作战身亡。

  姚天动(明朝时期)

  湖北人。农民起义军首领。

  “姚黄十三家”是指明朝末年在四川东北一带的农民起义军。起始于崇祯五、六年(1632—1633)间,因其起义军首领为姚天动、黄龙,所以称“姚黄”。姚天动、黄龙等人联合当地农民与奴仆,发展人数最多时有十万之众。他们在山谷中自耕自种自给,与地主武装进行长期的斗争。

  起义军为首领的共十三人,号称“姚黄十三家”。他们曾经与李自成军队合作过。张献忠入川后,再度与其合作。之后,姚天动、黄龙通过王光兴加入夔东十三家,继续活动于四川东北一带。

  姚珰耳(明朝时期)

  陕西人。烈女。

  姚珰耳为某衙官姚家的一位美丽的千金小姐,许字里闺中。

  崇祯末年,陕西某地方乱贼听闻姚珰耳长得异常美丽,便决定抢姚珰耳回寨做压寨夫人。衙府的官员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害怕。他们为了避免同乱贼发生冲突战斗,就到姚珰耳家劝告其父母,献出姚珰耳以换取全城的安全。

  起初,姚珰耳不同意衙官的劝告,更不肯答应乱贼的要求。结果贼寇攻城更加猛烈,眼看城墙将被攻破。姚珰耳于心不忍全城百姓遭殃,便答应了贼寇的要求。说道:“就让我去吧!”

  于是, 姚珰耳经过一番妆扮后,坐上轿子随贼匪而去。行至中途,姚珰耳拿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将自己的一双眼珠恨心削去,姚珰耳即时血流满面,惨不忍睹。凶恶的贼匪也为之感动,留下了她而去。姚珰耳以失双目而保全了衙城。

  姚维仪(明朝时期)

  安徽桐城人。明代女画家。

  姚维仪为画家方以智的姑母,其善画,尤长人物、佛像。姚维仪所画白描《观士音像》更为精工。

  姚孝女(明朝时期)

  浙江余姚(今杭州)人。孝女。

  姚孝女嫁丈夫吴氏。一天母亲出门去山边的小溪取水,被老虎衔去。姚孝女发现后急忙追上老虎,猛拖住老虎的尾巴。老虎想前进,姚孝女更加用尽力气拉住,结果将老虎的尾巴拉断。老虎疼痛难受,丢下其母亲跳跃而去。姚孝女赶快背母亲回家,悉心用药将母亲治好。奉养母亲二十年,直到其母亲去世。

  姚氏(明朝时期)

  湖北孝感人。节妇。

  姚氏嫁胡敬为妻,胡敬为湖北孝感贡生。 时逢乱贼攻陷孝感县城,姚氏乘船逃难到南湖,一路奔波流落,希虚不己。 邻舟的妇人见到她的窘境,便安慰她说:“乱贼入黄以来,从未曾乱杀平民百姓,你怕什么呢?” 姚氏回答说: “我不是怕被杀,而是怕乱贼不杀!”

  及闻到乱贼己进入南湖,姚氏感叹说: “待乱贼来到被俘,遭受凌辱而死,那才是耻辱啊!” 随即携带二个小女儿一齐投水身亡。

  姚倩奴(明朝时期)

  自号冷艳楼主人。明朝女词人。

  姚倩奴生性聪慧,多才多艺,自幼读书,尤好诗赋,作品清雅脱俗。

  附録姚倩奴词一首:

  黠绛唇春闺

  粉绽梅梢,

  落灯时节风微暖。

  春衫慵剪。

  早约寻春伴。

  转眼韶华,

  已緑垂杨线。

  情难遣。

  东君情短。

  人比前春嫩。

  姚月华(明朝时期)

  字号、生卒年、籍贯均不详。明代女画家。

  姚月华自幼聪明伶俐,能文词,善丹青。姚月华所画的花卉翎毛,生动逼真。

  姚俊(明朝时期) 

  字叔又,自号元散道人。吴县(江苏)人。明代画家。

  姚俊喜吟咏,善画山水,其作品苍润入格。

  姚贞(明朝时期)

  隆万人。字号、生卒年不详。明代画家。

  姚贞善绘事,工画山水。

  姚元治(明朝时期)

  隆万人。字号、生卒年不详。明代画家。

  姚元治善画,工画山水。

  姚沾(明朝时期)

  字惟恩 ,号墨仙。浙江余姚人。明代书画家。

  姚沾曾官任锦衣千户一职。工诗善画,精绘兰石。姚沾曾游吴门,与吴门诸名士友善。戏写竹木古树,意颇清远萧疏。

  姚淛(明朝时期)

  字秋涧。钱塘人。明代画家。

  姚淛世居钱塘,后徒江宁(江苏)。姚淛为人笃学,诗宗大历,书法赵孟俯。姚淛工写梅枝,作品具疏逸出尘,无烟火之气。

  姚衍舜(明朝时期)

  字光虞。江苏南京人。明代画家。

  姚衍舜写松苍劲有法,亦工写竹。

  姚仲祥(明朝时期)

  安徽凤阳人。明代画家。

  姚仲祥善画,尤其精于画花卉、墨梅。

  姚体伦(明朝时期)

  字汝明,号次华。金山(今上海市)人。明代画家。

  姚体伦尤工花卉禽虫,其画点缀栩栩如生。

  子儿姚士骐,画家。尤善花鸟画。

  姚一川(明朝时期)

  明代画家。

  姚一川善绘事,尤工山水之画。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其画《秋溪渔艇图》自识(姚一川)。

  姚士粼(明朝时期)

  字叔祥。浙江海盐人。明代画家。

  姚士粼年二十岁未读书,以画像为生,曾从姜孩为师,学习诗画经学。后为御史沈思孝幕客。姚士粼与陈继儒、曹学铨等友好。

  姚士粼着有《见只编》、《海盐图经》、及《后梁春秋》十卷。

  姚丹山(明朝时期)

  直隶南乐(今河南)人。明代书画家。

  姚丹山家境贫穷,其为人勤奋好学,不慕名利,善书工画。

  姚亮(明朝时期)

  字揆采,号峡巢。居室名绛雪堂。安徽桐城人。明代画家。

  姚亮善画,桐城人丁倬有《寄姚揆采索画》诗云:姚子好青丹。

  姚亮晚年客居福建,自作《入闽诗》有“七十犹为客”等名句。

  姚汝锟(明朝时期)

  字飞泉。浙江嘉善人。雕刻家。金石家。

  姚汝锟工琵琶,能刻小印,尤擅于刻竹。

  姚继宗(明朝时期)

  维杨人。明代画家。

  姚继宗善写照,尤擅人物之作。

  姚茂良(明朝时期)

  字静山。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市)人。戏曲作家。

  姚茂良约于明朝成化年间在世。著作有传奇《双忠记》、《金丸记》、《精忠记》、《合璧记》等。

  其中《双忠记》叙述唐代张巡和许远扺抗安禄山进攻,坚守潍阳,城破遇害故事。今存明万历富堂刊本。《金丸记》(又称《妆台记》),有康熙间钞本。叙述李辰生子为刘贵妃所换的故事。《精忠记》,存明汲古阁刊本,叙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合璧记》已佚,内容为写解缙的故事。

  姚裕(明朝时期)

  字启宁。华亭(今上海市人)。明代画家。

  姚裕为明代万历年间的画家。善画,尤精虫草,颇有白阳山人笔意,名重当时。

  姚医(明朝时期)

  字舜用。安徽定远人。明代画家。

  姚医作诗清逸,其作画亦遒洁。

  姚西垣(明朝时期)

  字号、生卒年、籍贯均不详。明代官员。

  姚西垣为明府锡龄。曾任广东省惠州府和平县令。姚西垣为官廉明清正,较具政绩。其曾平反数个冤案、错案,获得当地百姓的称颂。

  见《帝王将相论时事》内许仲元着《姚西垣听讼》。

  姚应翀(明朝时期)

  字羽君。生卒年、籍贯均不详。明代画家。

  姚应翀家境贫寒。后来,以画业为生。姚应翀师从吴仲圭、子久。尤工山水之画,亦能写真。

  姚剡(明朝时期)

  字雪芝。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明代画家。

  姚剡为人正直文雅,学识渊博,尤工绘事。其时魏珰生辰将近,为贺寿辰,就令姚剡绘寿屏为礼,姚剡拒絶不为其作画。以致州府司官使上门催逼,姚剡仍不为,就饮酒食梅花通宵达旦而死,实为刚烈之名士。

  姚明曙(明朝时期)

  字号、生卒年、籍贯均不详。明朝诗人。

  有关姚明曙生平事迹不详。

  附録姚明曙词一首:

  《惜分钗·春去》

  莺成队,

  花成佩。

  斜阳犹在归鸿背。

  听箜篌。

  起莫愁。

  树影窥窗,

  烟锁层楼。

  休。

  休。

  思何益,

  忘何得。

  春衫忆褪梨花色。

  想当年。

  倘依然。

  何自莺钗,

  变做啼鹃。

  天。

  天。

  姚旭(明朝时期)

  字景赐,号芦溪叟。安徽桐城人。明代官员。

  姚旭为明代进士,曾任刑科给事中一职。后官至河南参政。

  姚继华(明朝时期)

  字号、生卒年、籍贯均不详。明代画家。

  姚继华善绘事,尤擅画山水。有作品《溪山仙馆图》,传于世。

  姚子清(明朝时期)

  建安(今江苏南京)人。字号、生卒年不详。明代画家。

  姚子清善画,尤工山水之画。

  姚咨(明朝时期)

  字舜咨、又字潜坤,号茶梦主人、又号皇象山人、皇山樗老。江苏无锡人。明代学者。藏书家。

  姚咨好学,喜藏书,每遇善本,皆亲手一一谱写,极为认真。编有《潜坤集》、《春秋名臣传》十三卷等。

  姚悦(明朝时期)

  字汝兰,号尚亢齐。浙江秀水人。明代诗人。

  姚悦好学善诗,一生以平民布衣而终。 

  子儿及孙子姚舜聪。皆能诗赋。他们将诗合刻为《尚亢齐三世诗》集。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