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古代的捕鱼方法

  我国古代渔业史起源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的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时期,那时起就出现最原始的渔猎活动。最古老的渔业始于中华民族的祖先捡拾贝类和徒手捕鱼,有古籍记载“上古之世,民食蚌蛤螺肉,长臂人两手捉鱼”。接着是使用木棒、石器、骨制鱼叉、鱼钩、鱼镖及弓箭等工具捕鱼。在长达十几,以至几十万年的岁月中,渔猎乃是人类唯一的生产活动。

  原始社会人类以江河、湖泊、海湾、滩涂捡拾贝类和徒手捉鱼为主,并开始出现最古老的钓渔业。北京周口店文化层出土的渔猎物遗迹中有鱼网坠、石镖枪、海蜡殻及草鱼的上眶骨等,据测算距今1.8万年,成为迄今出土最早渔业活动的证据。

  捡拾渔业是原始人类在生产力相当低下的情况下,在沿海滩涂及湖滨地区最早从事的一顶比较原始的渔业。沿海一带具有丰富的贝类资源,随潮汐的涨落,部分搁浅于滩涂;大湖边滩的浅水区,淡水蚌蚬和螺类资源也相当充裕,古人为寻求食物便应运而生捡拾渔业。考古证明,沿海地带及近岸岛屿,从北部辽东半岛的大、小长山岛;山东半岛至闽、台、两广均散有古捡拾渔业的遗迹——贝丘。福建的闽江口、金门富国墩;台北园山;广东潮州、潮安;海南陵水等上百处先后发现有长20~500米,宽5~300米,厚0.3~4米不等的新石器时代古贝丘遗迹。一般由螺、贝、蛤、牡蛎及蛏等的介殻堆积而成,经鉴别均为人工堆砌物。这种靠捡拾的生产方式一直维持数千年甚至更久,实际上至今还存在这种被动的捡拾活动。淡水贝丘因第四纪沉积物的掩盖发现不多,仅台北园山贝丘中发现淡水贝殻的堆层。

  捕钓渔业的普遍存在。我们的祖先还在原始人类时,就已开始利用骨制鱼钩、鱼叉等简单的工具从事渔猎活动。网钩渔业是继被动的捡拾渔业方式后产生的一种渔业方式,无疑是古人类生产活动上的一大进步。旧石器时代的渔具发现尙少,新石器时代沿海贝丘遗址金门富国墩、南海北岸、东兴亚菩山等都发现石质或陶质的箭头、标枪、网坠及骨质鱼钩、鱼叉等渔具遗物。在内陆陕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出兽骨削制成的带倒钩的鱼钩及鱼叉;黑龙江昂昂溪文化遗址也留有骨制鱼枪和鱼镖;山东临沂、大坟口,陕西西安,福建闽侯,四川忠县,江西清江、修水,浙江吴兴等文化遗址均发现石制和陶制的网坠等。浙江河姆渡遗址中有精致的骨制“织网器”,浙江钱三漾、杭州水田阪遗址等除网坠外还有木桨、浮标、竹鱼篓等渔具,表明在当时网钩渔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渔具的出现远早于农具,以后得到发展,种类也随之增多,唐陆龟蒙首次将渔具分成网罟、筌、梁、矠等十多类。明代《鱼书》分为网类、縺类、杂具、渔筏等若干类。近代则按其结构、功能、操作方法等,将渔具分为网渔具、钓渔具、箔筌渔具和杂渔具四大部,计十五大类。网渔具是最常用的一种捕捞工具,在捕捞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传说包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易·系辞》)。新石器时代网渔具即已广泛使用,在辽宁新乐、河南庙底沟、陕西半坡以及浙、闽、粤等地原始文化遗存中就出土有大量的网坠和陶器上绘饰的鱼网形图案。《诗·小雅》:“南有嘉鱼,蒸然汕汕。”汕汕,即樔,古又称为撩罟,即今日抄网。抄网是比较原始的囊袋状有把式的小型网具之一。主要用于内陆淡水,作业规模小。先秦及后世还有一种渔具,称为“罾”,其“形如仰伞盖,四维而举之”,系敷网类渔具。宋周密《齐东野语》(13世纪)在记载海洋捕捞马鲛鱼时,提到渔者“帘而取之”。帘即刺网,今闽广仍有如此叫法。该“帘为疏目,广袤数十寻,两舟引张之,缒以铁,下垂水底”。横向垂直布设于鱼类通道上,阻隔或包围鱼群,使之刺入网目或被缠于网衣上而受擒。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17世纪)提到索罛、围罛,即围网。索罛眼疏,专捕大鱼;围罛眼密,以取小鱼。这种网具最适于捕捞密集或合群游弋的中上层鱼类。除上述几类之外,古代属于网渔具的还有拖网类、建网类、掩网类等。钓渔具也是历史悠久、使用广泛的捕鱼工具。陕西半坡、山东大汶口、黑龙江新开流、广西南宁、湖北宜昌等地新石器时期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就出土有相当数量的鱼钩,其形制有内逆刺、外逆刺、无逆刺和卡钓等,其质地有骨或牙、贝等,制作精致。铜质鱼钩也已在早商时期的文化遗存中(河南省偃师县)发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冶铁业的进步和铁制技术的提高,铁质鱼钩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使用。中国古代钓渔具的形式主要有下列几种:手钓类、竿钓类、网钓类。手钓类出现最早。竿钓在《诗经》中也已出现,《国风·卫风》上说:“籊籊竹竿,以钓于淇。”晋人已说到钓车和唐人又说到钓筒这两个重要部件。钓筒,一般截竹而成,作标漂用,俗称浮子,使鱼钩在水域中保持一定的深度。陆龟蒙《渔具诗·钓筒》:“短短截筠光,悠悠卧江色。”钓车,即绕线的轮子,利用轮子转动以调节、控制钓线伸缩和钓钩上下。到宋代竿钓渔具已具备了竿、纶、浮、沉、钩、饵六个部件,在结构上已趋于完备。纲钓类即绳钓。以长绳作纲,纲上每隔适当距离系一支线,支线上系以鱼钩,钩上着饵(或空钩),使鱼呑饵(或触钩)遭捕。纲钓法最迟在清代中叶前已出现,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18世纪中期)中已记述其在海洋钓捕带鱼的情况。箔筌渔具是用竹竿或篾片、藤条、芦秆或树木枝条等所制成,广泛分布于南北各地,其形式和功能也多种多样,有的起源也很早。如笱在原始社会文化遗址中已有发现。罩、罶、椮等在先秦汉代文献中时有记载。箔筌渔具按其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大致分为:栅箔类、笼箅类两种。栅箔类是以竹木及其制品编织成栅帘状揷在水域中拦捕鱼类的一种渔具。栅箔始自鱼梁。鱼梁也是以拦截方式捕鱼的,但鱼梁主要以土或石筑成,工程难度大、耗费多且效果不佳。唐时称栅箔类渔具为篊、沪或簖。笼箅类以竹篾藤条等编织成小型陷阱、潜藏处所或作盛贮水产品的渔具,以及作捕捞用的笱、罶、篓、笭箵等通常设置在江河缓流处,湖、海近岸浅水场所或杂草边缘,使鱼虾入内。根据捕捞对象的特性,有的在笼内放置芳香物、重膻味的饵料;有的以彩色,阴影等引诱;也有的将鱼笼编成细长状,口成喇叭形,口颈部装有逆须,放在河流鱼虾通道上拦截,导其就范,入不复出。杂渔具则是除上述种类之外的许多结构各异、功用不一的渔具,如猎捕刺射用的、抓耙水底用的和窝诱用的渔具等等。

  在钓鱼方面,创造出网罩钓梁筌叉射沪椮等等,不管什么水域,什么水层,都能展现身手。在古代条件下,创造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渔业生产。从单人钓鱼看就有多种方法。李挺、任洁就曾介绍多种古代的钓鱼方法:

  1. 无钩钓

  钩钓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在西安半坡遗址之中曾经出土过骨鱼钩。当然,半坡遗址中出土的也不是最早的钓鱼方法。最早的钓鱼方法应该是无钩钓。即使晩至20世纪40年代,在云南金平地区生活的古聪人妇女,还是采用无钩钓鱼。她们在钓竿上系一条麻绳,绳端系上蚯蚓,一俟鱼儿咬饵,立即甩动鱼竿,将鱼拉出水面,甚至还能准确甩进身旁的竹篓中。这种方法可能是原始的钓鱼方法。后世还盛传“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一谚语,说姜子牙的鱼竿,就是没有钩子的鱼竿。

  2. 直钩钓

  在无钩钓之后,可能经历过一个直钩钓的阶段。所谓直钩钓,是一种鱼卡,它用兽骨磨制,成棒形,两端尖利,中间钻孔穿线。鱼儿呑之,会卡于口鳃。鱼卡出现于新石器时代。而鱼卡、骨鱼钩与无绳钓也共同存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后来发明瞭铜器铸造,又与上述三种钓鱼方法共存。

  3. 铁鱼钩

  铁鱼钩出现于春秋时期,到西汉完成大换代。《淮南子》曰:“钓者静之。”《说苑》曰:“必细纶,芳其饵。”《西都赋》曰:“揄文竿,出比目。”说明汉代在钩、线、饵竿等方面已经掌握了相当先进的技艺。

  4. 车钓

  一般来说,车钓出现于晋代,主要产生于长江流域。先人制一钓车,将长线缠绕于车上,鱼儿上钩膈,用钓车收线取鱼。这种车钓,是线轮的始祖。

  还有一种筒钓,出现于唐代。它截竹为筒,不系线和钓钩;钓时定置于适当水域,无人看守,隔一定时间收线取鱼。韩偓诗曰:“尽日风扉从自掩,无人筒钓是谁抛?”描写的就是这种筒钓。

  5. 拖钓

  宋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钓鱼出现大的飞跃。一是钓具走向完善,《渔樵问答》中将钓具归纳为竿、纶、浮、沉、钩、饵六物,与现在钓鱼基本相同。另一方面,则是可在海上捕获大鱼。北宋地理学家朱或在《萍洲可谈》中描述南海海域的拖钓:渔人用大钩如臂,缚一鸡鹅为饵,俟大鱼呑之;随行半日方困,稍近之;又半日方可取,忽遇风则弃之。取得之鱼不可食,剖腹求所呑小鱼,小鱼一腹不下数十枚(尾)数十斤。

  6. 滚钩钓

  它在一根竿上附结许多支线,支线再结大量钓钩,通常用于江海底层大鱼。这种钓法创于南宋,盛于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作过记载:“鳣出江淮黄河辽海深水处,无鳞大鱼也……其行也在水底,去地数寸。渔人以小钩近千沉而取之。一钩着身,动而护痛,诸钩皆着。”

  7. 饵延绳钓

  明清时期,随着海上进军的深入,人们已经认识了带鱼的诸多习性,栖息中下水层、集群洄游、凶残自食等。据此,渔人截竹为筒缒索,索间横系钓丝,丝数“或百或数十”,丝距“各二尺许”。然后丝上以带鱼尾为饵。“一钓则群带衔尾而升”(郭拍苍《海锚百一録》)。

  8. 手钩钓。屈大均《广东新语》载:疍人“见大鱼在央穴中,或与之嬉戏,……俟大鱼张口,以长绳系钩,钩其两腮,牵之而出”。

  据江西省博物馆刘侍中先生吿之,在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之中就曾经出土1万年前的网坠,距今60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遗址之中则较为普遍了。

  南海沿岸地区在4000多年前有大规模鱼网捕鱼活动。用于近海的大型鱼网在4000多年前的珠海宝镜湾遗址、香港涌浪遗址及3000多年前的珠海平沙棠环遗址中大量发现,这些遗址之中都出土800至1000多件网坠,并发现大量较普通网坠大得多的沉石。刺网在史前时期已经为先民所发明。

  据张振东、杨金秋编着的《中国海洋渔业简史》介绍:刺网渔业普遍分布在我国南北沿海,种类很多,网具是由若干横长纵短的长方形网片联结成一长垣状。网的上缘和下缘结敷浮、沉子纲和浮、沉子,个别种类网具也有缺沉子纲的。刺网网衣的长度和高度以及网目大小和扎网的缔结系数,依所捕鱼类、渔场条件和地方作业习惯而有所不同。每一生产单位所用网衣片数自几片至几百片,也因作业种类和渔船大小而不一样。作业时一般横断潮流,将联接在一起的网具布设海中,遮挡鱼群通路,或包围鱼群,使鱼体头部或鳍部刺入网目、或缠络于网衣上加以捕获。

  刺网类可分为定置刺网、流刺网(一般称为流网)、围刺网和拖刺网。依布设的水层不同,又有浮刺网和底刺网之分。此种网具所捕鱼类体型大小比较整齐,不伤害幼鱼,并可捕捞散群鱼,作业范围广阔,是一种进步的重要渔具。

  明残本《渔书》所称的“縺”就是刺网,福建、广东至今仍有称为“廉”的。《渔书》描述不同的制网有这样的记述:“縺……亦有长短深浅疏密之异,如四指縺者,其目可容四指。出外海取大鱼者为靑鳞縺(这里所谓靑鳞可能是指鲐、鲹鱼类),深可成丈,数人同舟,各出数幅,连而为一,七、八月间取靑鳞者。……赤水縺下脚用铅为坠,于水头取鲻鱼者。虾縺不疏不密,专用于取虾者。蠘縺(蠘即蟹)目比虾縺而疏。鲎縺视蠘縺尤疏,似网而非网,以大绳为之,下用石为坠,以入海底。”

  清沈同芳《渔业历史》也有关于刺网的分类记载,如:“鳓鱼船亦名溜网(溜网即流网),谷雨到洋,大暑回洋。系用轻网法,随潮流行,上不出水面,下不及海底,量鱼高低以为度。其网用麻线结成,如平面方格窗棂,长约三丈,阔约二丈。舵水(即船员)八人,用网二百数十口,在水中竖立,排联若长城。有风管以竹筒为之(即浮子),浮挚上纲,有锤石,外圆里空,以土烧成,镇压下钢。一端用大索,名为鱼绳,引长带在船首,一端用小索系竹竿为表(即标杆),浮植水面,以便瞭望。所获以鳓鱼为大宗,用盐腌渍,色白味美。”黄鱼船立夏出洋,小暑回洋。亦用轻网法,随潮流行。其网以细麻线结成,形式大小收放略如溜网(指鳓鱼流网)。亦一端带在船首,一端系竹竿为表。上纲有浮子,杉质方形,长五寸,两端稍尖,提浮水面;下纲系锤石,以土烧砖,外圆里空,悬坠水中。舵水六人,用网一百数十口。所获以黄鱼为大宗,用冰则售鲜,用盐则劈晒为鮝,色由黄转白,故谓白鮝。

  “沙鱼船立冬出洋,至下年清明节回洋。系用重网法(即底刺网),上纲用风管提挈,下纲用锤石拖沉,因重力稍大于浮力,而网自竖立在海底,随潮进退,授括潜鱼。其网式大小和收放略如鳓鱼网,惟一方系大石,名为拖脚石,约百余斤。系石用大索,名为鱼绳,引长带在船首,大索之长短以海水之深浅为度。舵水八名,用四八十口。视网上之水草,以定洋之远近:如曰鸡毛、曰鹅毛、曰金花、曰瓜花、曰杨梅、曰大炮等类。”

  定置刺网  网具有底刺网和浮刺网之不同,前者布设的水层接近海底,后者接近海面。布网以锚碇或木桩固定网位。

  围刺网  这种刺网的作业方法,有一种是用刺网包围鱼群后,敲击木板发出音响以威吓鱼类刺入网目加以捕获;另一种用围网包围鱼群后,再在包围圈内投放刺网捕捞;还有以网包围鱼群集中于岩礁处而捕捞的。

  拖刺网  这种渔业,是一种双船作业的底拖刺网,捕捞门蟮(海鳗)。广东诸多地方仍然使用此法。如阳江东平港的拖刺网:网身以苎麻线编织。网目10厘米,以40目起编,长500目,死结,横目使用。浮、沉子纲各二条,各长25米,缩结系数为45~55%。全网共二片,互相连接。浮子松木制、棒形,每片网用5个,沉子石制,结附数目同于浮子。叉纲长33米,对折使用。曳纲长66米,一端与叉纲中部对折处相接。另一端系于船上,浮标筒3个。白天生产,在渔场上二船互相靠拢,缝合网片,均匀系上浮标筒,二船斜流下网,相背前进,至放出曳绳后,并力拖行3小时起网。

  有关硏究者根据台湾南端的鹅銮鼻第二史前遗址出土渔业工具,参考台湾地区土著族群和大洋洲地区的民族学材料,以及渔捞学理论和方法的分析,认为①:史前鹅銮鼻聚落的渔捞技术,至少包括:1. 竿(绳)钓法,2. 拖曵绳钓法,3. 镖鱼法、4. 手捞网法,5. 投网法,6. 手网法,7. 拉网法,8. 毒鱼法,9. 采贝等。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