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节 渔猎工具的发现

  目前所见较早系统介绍渔具的文献,是明残刻本《渔书》,该书的第十一卷中,将渔具分为网类、縺类、杂具、渔筏等若干类。近代水产人士将我国传统海洋渔业渔具分为十五大类和若干子目。今人张振东先生将其归纳,制成如下列表:

  由于先秦时期南海的渔业工具鲜见于文献典籍,考察这一时期的渔业文化,我们只能通过考古发现的资料作些窥探。

  一般来说,早期先民制作工具的质材,主要是石质、木质、骨质、角质等种类。但在考古发掘的实践中,大量发现的还只是石质工具,骨质、角质生产工具在部分遗址中也有相当的发现。木质生产工具在古遗址中很少发现,但是,我们在一些后进民族中可以看到广泛使用木质工具和武器的情况,削尖的竹子和木棍,旣是很好的工具也是较好的武器。因而,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木质和竹质的工具在早期人类活动中,曾经发挥重要的作用。

  说到渔猎工具,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鱼钩。这是一种带尖的弯钩,钩尖上挂上鱼饵,鱼咬饵时钩住鱼嘴,将其钓起。现在的鱼钩都是金属的,考古发现早期的鱼钩是骨制的。南海北岸最早的鱼钩是在广西南宁邕宁顶蛳山遗址的第三期发现的,属于顶蛳山文化时期,年代约距今七、八千年前。事实上我们还应该明白,在鱼钩发明之前还经历过一段无钩钓鱼的阶段。民族学调查发现,现在的一些少数民族中还保留有无钩钓鱼的习俗,用细绳系上鱼饵,放入水中,待鱼咬上饵时迅速抽绳,将鱼摔向岸上。史上讲述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也是无钩钓鱼。

  为了较系统观察先秦南海居民的渔猎工具,这里我们选择几处典型遗址中出土的渔猎工具作为代表,早期遗址我们选择海南岛三亚落笔洞,晩期我们选择珠海宝镜湾遗址。

  一、三亚落笔洞洞穴出土的渔猎生产工具

  三亚落笔洞洞穴中的遗存保存相对完好,遗存的主体年代在距今1万年前后,出土渔猎生产工具相当丰富。

  1. 石器

  落笔洞石制的敲砸器、砍砸器、石锤、刮削器、石核、穿孔石器等,是早期遗址中最为常见的生产工具。据郝思德先生介绍:落笔洞遗址两次发掘所出土的石器成品、半成品及废石料共200余件,其中较为典型的有90件,主要有加工成形的石制品31件,石核3件,石片46件,有加工痕迹或使用痕迹的石片10件。石制品使用的原料为火山岩、黑曜石、石灰岩、水晶石、燧石、石英、脉石英等,其中以火山岩、黑曜石居多,约占石料总数的86%,余者较少见。石制品在制作方法上主要采用打制技术,且多为单面打击。仅在穿孔石器上有磨制痕迹。

     (1)打制石器。打制石器占石器总量的絶大多数,基本上属砾石制品,大都保存完好,部分标本表面附有碳酸钙胶结物,器身或多或少保留砾石面。在打制技术上,用直接单向加工而成的占絶大多数,双向加工者甚少,个别制品有第二步加工痕迹,有的石片仅见直接使用痕迹。器类可分为敲砸器、砍砸器、石锤、刮削器、石核及石片等,石片数量居多。

  敲砸器  5件

  标本1系火山岩制成。用一扁圆形的砾石,打击其顶部一侧稍加修理,且与相对的另一侧形成双肩,前端布满敲砸过的疤痕。器体厚重,两面平整,长15.1厘米,宽13.2厘米,厚5.2厘米。

  标本2灰岩质,用一近似斧形的砾石制成,体较厚重,器身前端有使用过的砸痕和剥落的片疤。长11.7厘米,宽7.5厘米,厚5.1厘米。

  标本3系脉石英质,用一不规则厚砾石制成,因剥片后形似斧状,仅在器身前端稍经修理,砸痕不太明显。长11.2厘米,宽6.8厘米,厚4厘米。

  砍砸器8件,原料多为火山岩,个别为黑曜石、石灰岩。基本器形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砾石打断加工而成,可称作“厚体砍砸器”,在一端单向加工弧形刃;另一种是利用较扁平的大砾石片加出短薄刃,当属“薄刃砍砸器”。打制加工均较为粗糙,器形不太规则,器身保留岩石面。

  标本1,系火山岩制成。将一椭圆形砾石从中部打断,台面以外的边缘由破裂面向背面单向加工成弧形刃,制作较为粗糙,刃缘呈粗锯齿状且较厚,器体很厚重,手握处留有岩石面。长8.7厘米,宽13.6厘米,厚5.8厘米。

  标本2,火山岩质,用一扁椭圆形砾石打制而成。劈裂面近平,背面窿起,台面斜平,从劈裂面向背面单向加工出弧形刃,刃缘加工较粗,厚刃,刃端有明显的使用痕迹。长13.4厘米,宽10.2厘米,厚4.8厘米。

  标本3,火山岩质,利用一自然断裂的砾石制成,器体较厚重。由自然裂面向砾石面(即背面)打击下几块宽石片,合成为弧形刃缘,石片疤宽2.7~3.4厘米。刃缘不整齐且厚,加工很粗糙,刃部有些使用痕迹,器体保留大部分岩石面。长9.7厘米,宽8.7厘米,厚4.7厘米。

  石锤 6件,石料均为火山岩,都是用砾石打制而成,形状不很规则,加上技术粗糙,器体常带有使用后留下的锤击碎疤,保留大部分砾石面。  

  标本1,火山岩质,用一较扁平的椭圆形砾石加工而成。背面稍凹下,有石锈,上部由中央向四周慢收下,正面中间有一椭圆形的坑疤,很浅,直径2.3~2.7厘米。其左右侧边又有三块不规则的浅坑疤互相连接,器身下端还留有零星的锤击痕迹,细疤较散乱。长9.9厘米,宽7.1厘米,厚4厘米。

  标本2,火山岩质,选用一椭圆形砾石制成,器体较浑厚。在器身一面的中部有因锤击后留下的不规则浅坑疤,分布较散乱,形成近漫圆状的打击疤痕,其中间还留有少量的砾石面,坑疤深浅不一。在一端还有明显的打制痕迹,是利用斜平的自然合面,打击下几块不规则的石片,留有宽大的片痕,长9.2厘米,宽6.2厘米,厚5.8厘米。 

  标本3,火山岩质,用一近长方形的砾石加工而成,器体较扁平。一面中间有椭圆形坑疤,较浅长,锤击痕迹清晰,坑疤长3.1厘米,宽1.8厘米;另一面中部也有两个小圆形组成的椭圆状坑疤,系为锤击所致,疤痕很浅,长3.3厘米,宽1.60厘米,坑疤中央稍凸起。此外,器体个别处也有零星的锤击碎痕。长10.8厘米,宽7.7厘米,厚4.7厘米。 

  石核  3件  

  标本1,黑曜石质,属多面体石核,近呈粗圆锥形,自然台面还保留部分石皮,没有修理台面的痕迹。打片采用石锤直接打击的方法,器身留有石片疤阴面,石片疤大小不一,长者2.4厘米,短者1.8厘米,有部分使用痕迹。高3.8厘米,宽4.5厘米,厚3.8厘米。

  标本2,黑曜石质,器体短小,近楔形,核身有剥片疤痕,较为短窄,高1.6厘米,宽1.8厘米。

  刮削器6件,质料以黑曜石为多,大都是利用石片经第二步加工而成的石器,制作技术一般。

  标本1,系黑暗石质,用一厚石片加工制成,为弧刃刮削器。石片背面近平,破裂面向背面加工出刃缘,近圆弧状,刃缘不太整齐,有因使用而剥落的碎屑痕迹。圆弧边两端近台面处加工不明显,放宽平的台面有部分破损,宜于手把持使用。长6.7厘米,宽3~6厘米,厚2.2厘米。

  标本2,火山岩质,为一扁平三角形石片制成。仅在底部边缘由破裂面向背面打击成直刃,刃缘近斜平,略呈细齿状,刃缘边斜上宽近0.7厘米,较薄。长5.2厘米,底宽3~8厘米,厚1.2厘米。

  标本3,燧石质,用一扁平石片制成,近椭圆形。器身大部分边端有加工痕迹,均由背面向破裂面打击出单面刃缘,当为多刃刮削器,器形较规整,留有使用的碎屑痕。长4厘米,宽2.7厘米,厚1.2厘米。

  标本4,黑曜石质,用一近三角形石片制成。在底部边缘加工出凹刃,是从背面向破裂面打击的,刃缘稍厚,有少许碎屑痕,加工比较粗糙。长3.3厘米,宽3.2厘米,厚1.5厘米。

  石片56件,原料以黑矅石为主,火山岩次之,胶石、水晶石、石英等甚少。大都是由大型砾石剥落下的石片。器体多数呈不规则形,有部分石片为单脊,双脊的很少。其中有加工痕迹的石片10件,直接打击的石片46件,个别的有使用痕迹。

  有加工痕迹的石片10件。这类石片仅在一侧边缘有局部加工痕迹,或为零星打击点,一般未形成较完整的刃缘,单向打击方法,多数可作刮削器使用。而且有的只占边缘的二分之一,加工技术显得很粗糙,均采用单面打击。

  标本1,燧石质,器身近扁平长方形,形体较宽大,台面,单脊低,仅在右侧边缘有加工痕迹,呈细疤状。长4.7厘米,宽3.2厘米,厚1.4厘米。

  标本2,燧石质,近长方形,有台面,无脊,仅在局部边缘有加工痕迹。长3.1厘米,宽2.5厘米,厚1厘米。

  标本3,黑曜石质,近短条形,单脊很低,体扁平,在一侧边有零星的打击点痕迹。长2.5厘米,宽2.1厘米,厚0.7厘米。

  标本4,黑曜石质,近椭圆形,器身比较宽大,无脊,可能因使用功能的不同,较流行单面刃,常见的有弧刃、凹刃、凸刃、直刃等。台面不规整且有些石皮,四周边缘较薄,右侧边有部分加工痕迹,可作刮削器用。长4.9厘米,宽4厘米,厚1.5厘米。

  打击石片  46件

  这类石片均未经二次加工,仅个别有使用痕迹,大都可作刮削器使用。

  标本1,火山岩质,近圆形,单脊较高,体很宽大,打击台面,可作刮削器用,远端稍有使用痕迹。长5.5厘米,宽5.4厘米,厚2厘米。

  标本2,火山岩质,近长叶形,单脊,打击台面稍平,可作刮削器用,长7.5厘米,宽2.9厘米,厚1.2厘米。

  标本3,黑曜石质,近半石核形,器身留有剥落的细小石片疤痕,一侧边缘有少量使用痕迹。长3厘米,宽1.8厘米,厚0.7厘米。

  标本4,火山岩质,近椭圆形,一面凹平,一面中央呈脊状隆起,宽端的下部边缘有敲砸的痕迹,当为使用所致,长11.3厘米,宽6.7厘米,厚2.9厘米。

  标本5,火山岩质,不规则形。小台面较平,打击点不清楚,半锥体较为平缓,背部自台面往下又打击下一块石片,仅在背面下端保留部分砾石面,缺乏第二步加工痕迹,可作刮削器使用。长8.1厘米,宽7厘米,厚2厘米。

  标本6,火山岩质,近椭圆形,单脊低,体较宽大扁平,打击台面明显,侧边薄近刃缘,可作刮削器用。长5厘米,宽4.3厘米,厚0.8厘米。

  (2)加磨石器。加磨石器甚少,仅为穿孔石器一种。未见刃部加磨或通体磨光的石器。落笔洞发现6件穿孔石器。都系火山岩质,磨制技术一般。

  标本1,火山岩质,砾石制作,平面呈粗圆环形,器体浑圆厚重,保存完整。器身先打击凿制后再经加磨成圆形,上、下两面较平整;中部两面钻孔加磨,直径9厘米,孔内径1.3厘米,厚4.5厘米。

  标本2,火山岩质,砾石制作,器体近呈圆角形,器身厚重,保存完整。通体先凿制后经加磨成形,加工较粗糙,一面近平,一面稍鼓起。器身中部两面凿打钻孔,并加磨,穿孔较粗。底边一端有些使用痕迹,当为敲砸所致;器身有部分打制疤痕。长9.6厘米,宽9厘米,孔外径3.8厘米,孔内径1.8厘米,厚5.7厘米。

  标本3,火山岩质,器体呈椭圆形,用一扁平砾石制成,完整。中部两面对转成孔,再加磨孔壁,穿孔较小且规整。通体磨制,上、下两面近平,器身部分有经火烧的痕迹,最大径8.7厘米,孔外径2.1厘米,孔内径1.4厘米,厚3厘米。

  这里出土的砍砸器,其用途应该是多用的。砍砸器是一个用来指称旧石器时代某种特殊石核器的考古学专有名词。所谓的砍砸器,主要是以圆卵状或扁平的砾石作为材料。砍砸器作为旧石器时代的器物,硏究者一般相信其具有多方面的功能,譬如屠宰动物,敲击骨头、贝殻,或是作为武器之用。

  古人制造工具,一器多用的情况比比皆是。笔者在珠海宝镜湾遗址发掘资料整理过程中发现,这里的穿孔石器实际上就是捕鱼网坠的一种①,与其他形制的网坠同出,其系绳痕迹也十分明显。落笔洞的穿孔石器作为网坠使用的可能性也是有的,需再作认眞观察。

  2. 骨角质工具

  落笔洞发现的骨角制的工具数量较多,器类也很丰富,有的工具可以说是加工精良。

     (1)骨制品

  落笔洞出土骨制品计51件。大都采用哺乳动物肢骨为原料,其中以牛类和鹿类的为多。制作方法主要是利用刮磨、切割和打击相结合的技术,切割和折断痕迹一般在骨体的外部,刻割和打击痕迹一般在骨壁的内侧。部分骨制品通体磨光,也有不少骨器缺乏进一步修整加工的痕迹,仅有少量骨器器形较为规整。小部分骨制品有使用痕迹。器形主要有铲、锥、矛形器、尖状器、镞和匕等,另有一些半成品和骨料。个别骨器留有经火烧过的痕迹。

  此外,遗址还出土了丰富的破碎骨片,形状大小不一,其中有部分是经人工砍砸或打击的,经仔细观察,在这些人工破碎的动物骨片中,有部分可能是作为工具来加工或直接使用的。

  骨铲 6件,其中成形的3件,另3件为半成品。利用哺乳动物的长骨加工而成,器体一般较大,骨壁稍厚,为0.5~0.7厘米,刃部多呈圆弧状,且经刮磨加工。标本1保存完整。其制作方法是,先把动物长骨打断掉部分,然后再朝骨关节的斜上方切割去一小部分,形成一个斜面,在其断裂面经刮磨加工而成圆弧刃,刃缘较宽。器身表面留有碳酸钙胶结物,完好的骨关节利于手握持。通长9.6厘米,刃宽1.6厘米。  

  骨锥7件,大都利用动物细骨加工而成。器身一般较为短小。有的器形较为规整。尖端通体磨光,锥身磨制较好,器身剖面或为椭圆或为扁平,尖端往往采用刮磨的办法修整,并有使用痕迹。骨锥大都为残件,残长5.7厘米以下,直径在0.4~1.1厘米之间。

  矛形器1件,用一动物长骨的碎片加工而成,保存完整。在骨片的尖端两侧边进行切割、打击,加工出矛的锋部,缺乏刮磨修整;在靠近尾端处打成一个适于系住手把的扁长柄。器身很长,形状不规整,制作比较粗糙,可能是当作矛头来使用的。长13厘米,宽2.1厘米。

  骨镞2件,磨制,体短小,加工较精。尾微残,骸身近圆锥形,中身稍鼓,两头呈尖状,较利。长3厘米,直径0.4厘米。另一件己残,似呈短圆锥形,骸锋较尖利。残长1.6厘米。

  尖状器6件,系用动物肢骨的碎片制作而成。器体有的较宽,有的稍窄,只在骨片的远端两侧边刻割出尖刃,直接使用,多未再刮磨加工,器身大都无进一步修整痕迹,制作技术一般。

  骨匕3件,磨制,器体较短,器形不太规整,均已残。标本上端稍残。器身较扁平,残长在4.8~3.9厘米之间,宽度在1.3~1厘米之间,有的刃部扁平,有的刃部圆钝,有的通体磨光,有的明显看出使用痕迹。

  骨管2件,一件为成器,一件为半成品。成器完整,呈细管状,用哺乳动物细肢骨制成。一端经切割,割痕清晰,断面平直;另一端也经切割,断面较平齐。管壁外布满碳酸钙胶结物,管身是否磨制、加工,痕迹不清楚。通长8.2厘米,直径1.1厘米。半成品,一端已经切割,端面甚平齐,另一端仍保留骨关节,无加工痕迹。长8厘米,宽1厘米。

  骨料24件,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人工打击、砍砸或切割的痕迹,多数呈不规则形,有的形状较宽大,有的则较窄小,均没有加工刮磨,也无直接使用的痕迹,少量经火烧过,表面呈黑褐色。

     (2)角制品

  出土角制品计39件,原料有鹿角和麂角,其中鹿角制品主要是提取角的分支部分,经磨制加工出适用的刃部而成,器物表面一般无加工痕迹。有的角制品系为直接使用尖部即成,留有一定的使用痕迹。器形有铲、锤、锥、尖状器等,还有一些角料。

  角铲4件均为鹿角加工而成,形体较粗大,在角的前端先打出一个斜平面,再经磨制,加工出厚钝的圆弧刃。器体一般不修整,常保留原来的角质面,顶部切割较齐平。标本1长11.2厘米,直径2.5厘米,顶部略残,刃部加磨较好,器身稍经刮磨。

  角锤17件,全为鹿角加工而成,主要是利用鹿角的分支部分的前端尖部,稍经刮磨加工即可使用,有的器身表面无修整加工痕迹,有的通体加磨。尖刃一般较圆钝,少量留有用痕,个别的经火烧过。均为残件,残长19.2~7.1厘米,直径3~2厘米之间。

  最长的一件标本器尾端也已残,仅在尖端刮磨出较短的一段使用,刃缘因使用而显得较圆钝,器身仍保留鹿角的大部分自然纹理,未经加磨修整。残长19.2厘米,最大径2.8厘米。另一件角锤也是通体加磨,尖部较圆钝,有使用痕迹,显得很光滑,近尖刃部留有刻痕,残长9.8厘米。 

  角锥6件,由麂角磨制加工而成。长度一般为6.3厘米,直径在1厘米左右,器身稍弯曲。从一件完整器角锥观察:选料为器身稍弯曲的麂角,尾部经切割而显平直,器身加磨光滑,锥尖有用痕,器体经火烧过呈黑褐色,整体加工良好。长6.3厘米。

  有的标本器身短小,尖刃磨光,稍圆钝,尾端齐平,身留有刮割的痕迹。长3厘米,直径0.9厘米。

  角尖状器4件,角尖状器皆用鹿角加工制成,器身较短。

  标本1,完整,器体近扁平,尾部切割齐平,尖刃,圆器身磨光,附有碳酸钙胶结物。长4.7厘米,宽1.7厘米。

  标本2,尾部稍残,扁尖较鋭利,器身磨制一般,留有火烧的痕迹。长4.7厘米,最宽处1.1厘米。

  标本3,尾部已残,体较宽平,有用痕,加工制作较粗。长7.1厘米,宽2.2厘米。

  还发现角制品原料8件,均有切割和打断的痕迹,当属半成品。

  3. 蚌制品

  仅出土2件,系为蚌殻切割加工而成,器体较小,未有加磨修整。

  标本1,形似尖状器,尖端上翘,长3.7厘米。

  标本2,近圆片形,周边刻割痕迹清楚,一面中部稍鼓起,用途不明。直径2.9厘米。

  在遗址中发现甚为丰富的动物遗骸,其中贝类生物数量很大,计7目24种,分为海生和淡水软体动物两大类,主要有螺、蚌、蚶、蛤、蛏、牡蛎等种。其贝殻数量高达7万个之多,脊椎动物中除少量爬行类、鸟类、鱼类等外,哺乳类数量较多,包括食虫目、翼手目、啮齿目、灵长目、长鼻目、食肉目、奇蹄目及偶蹄目等动物,计23 科45种,这是目前海南发现哺乳动物种类最多的石器时代遗址。

  落笔洞遗址中出土的石制的敲砸器、砍砸器、石锤、刮削器、石核、穿孔石器等,是早期遗址中最为常见的用于渔猎和加工的生产工具。另外,骨制品的矛形器、尖状器、镞和匕等,角制品的中的锤、锥、尖状器等,也都是较好的渔猎工具。特别是骨矛和骨镞,是一种投或射工具,在早期应该具有较大的威力。郝思德认为,矛形器和环状石器形体较大,是较为理想的投掷工具。箭镞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狩猎技术有所改进。古人使用这些生产工具进行狩猎,帮助人们克服自身能力局限,在一定的程度上扩展了人体手臂的长度和力量,拓宽了生产活动的范围。

  二、宝镜湾遗址出土的渔猎生产工具

  发掘出土的石器相当丰富,总计2116件。数量最多的是与打鱼、航海有关的坠形石器(包括各式网坠、沉石、石锚),总数有1207件;其次是大量的砺石,石锛、石斧也较多出土,特别是石锛,数量达147件,石磨盘和石球,也有大量出土。此外,石制品的种类还有凹石器、穿孔石器、尖状石器、石支脚、石刀、石镢(坯)、石纺轮、石耳珰、石钺、石圭、石镞、石杵、环砥石等。

  1. 原料和石坯

  宝镜湾遗址位于海湾海滩连山坡的地带,山体的主要成分是花岗岩,由于造山运动,山坡表面露出大量的花岗石,甚至有一些巨大的岩石已经松动或滚落至山坡。宝镜湾遗址出土的石器主要是砂岩、其次为花岗岩,还有石英岩、页岩、板岩、片岩、角岩、泥质岩、变质砂岩、石英片岩、千枚岩、脉岩、水晶、石榴石夕卡岩、火山碎屑岩等,以沉积岩为主,也有大量的变质岩和少量火成岩和矿物①。遗址中出土的石器,一大半是砾石石器,其中大量的砾石可能采自遗址附近海滩,而一部分是由较大的岩石加工。除个别岩石种类外,石器中各种岩石均可以在高栏岛及附近找到。

  2. 石坠形器

     (1)常规石网坠

  网坠,顾名思义是网的部件。通常网坠都不是单独使用,而是多件配合使用,系于编织而成的网衣的边缘,使网能张开或下沉,以达到网罗鱼类(猎物)的目的。宝镜湾遗址中出土常规石网坠共1108件,是目前国内单个遗址出土史前网坠最多的一个古文化遗址。根据这批常规石网坠的材料来源、制法及系绳方法,宝镜湾发掘报吿将其分别出若干类型。

  根据材料来源可以分为A、B两型:

  A型:利用天然扁平河卵石加工便于固定系绳的缺口(槽口)而成;

  B型:将石料进行整体加工整形后,再加工出便于固定系绳的缺口或槽口。

  在A、B两型之下,根据其制法及系绳方法又可以分出若干个亚型。

  A型网坠共972件。是网坠中的最基本形制,以往考古发掘报吿中常提到的亚腰形网坠,大部分都属于这一类。器形的加工,仅限于便于系绳的缺口和凹槽,对器形整体未进行加工。根据缺口的有无、缺口制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六个亚型:

  AⅠ型共28件。这是一种没有经人工加工的网坠。在椭圆形扁平的河卵石短径的一侧,虽无人工打凿的缺口,却有天然的便于系绳的凹槽,或是自然磕碰的粗糙边。这类网坠在判断上虽然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它的存在却是客观的。首先,在一部分这类网坠上有明显的系绳痕迹;其次,这类网坠有时夹在其他类型的网坠中成堆出土,可见先民们能充分利用天然石料。这类网坠的石料均为砂岩和花岗岩,重量在50~388克之间,长度在6~13厘米之间,宽度3.1~8.1厘米之间。除大量的为扁平椭圆形之外,还有不规则形、近长方形、扁平长条形、圆角三角形、腰形等,其中有的还作为凹石器使用(如T19③:38),也就是在网坠的一面或两面,有人工琢制的一个凹窝。标本T15④:48,砂岩,扁平长条形,一侧天然内弧,有长期使用的磨痕;标本T27③:06,砂岩,不规则形,利用天然凹口系绳;标本T9②b:72,花岗岩,近长方形,中部微凹,两腰有勒痕;标本T19③:65,花岗岩,腰形,有一天然凹边;标本T13①:015,砂岩,长方形,在中部有一条自然形成的凹槽,其上有明显的勒痕。

  AⅡ共47件。这是一种只有一个人造缺口的网坠。均采用天然卵石,重量在25~410克之间,长度在4.8~12.5厘米之间,宽度在3.5~8.1厘米之间。石料主要是砂岩和花岗岩。在选料方面,先民们尽量选取那些有天然凹口的扁平河卵石,再打制或磨制一个人工缺口,有的成为亚腰形网坠。缺口的打制方法有单面打击法、双面交复打击法、打琢和磨制等几种,缺口的宽度在0.7~2.5厘米,深度在0.2~0.7厘米之间。器形有椭圆形、圆形、方形、桃形、腰形、不规则形、圆角长方形等。标本T20④:92,砂岩,近椭圆形,缺口采用双面打击法制成;标本T11③:172,砂岩,椭圆形缺口采用两面打击法;标本T21②:26,砂岩,近圆形,缺口采用单面打击法制成,与人工缺口相对应,在另一侧有一个天然的凹口,并且可见明显的勒痕;标本T1②:35,砂岩,椭圆形,缺口采用单面打击法,也有明显的勒痕;标本T5①:37,砂岩,腰形,缺口采用单面打击法制成。这一类的网坠也有作凹石用的例子。

  AⅢ 共827件。其特点是在扁平河卵石的短径两侧,通过单面或双面直接打击、连打带琢或磨出两个便于系绳的缺口。这是网坠最为基本的一种类型,占全部网坠的近80%。重量在40~490克之间。最大径在4.5~14.9厘米之间,宽度在4~10.5厘米之间;石料较为丰富,除大量的砂岩、花岗岩之外,还有角岩、片岩、泥岩、粉砂岩、火山岩、变质砂岩、凝灰质砂岩、黄铁矿岩、脉岩等。网坠的基本形状为椭圆形,也有圆角长方形、近腰形、不规则形、近方形、圆形、方形、桃形、四边形;横剖面絶大部分都是呈扁平椭圆形、圆角长方形、半圆形,也有少量横剖面呈三角形的,经在短轴上制出两个缺口后,其形态大都呈亚腰状。这类网坠中也有不少一器多用者,其中在网坠中部一面或两面有人工琢打的凹窝或明显人工打琢的麻点痕的“凹石器”就有40件;作过砺石的有10件,其中一件(T9②b:134)旣作过网坠,也作过凹石(石锤或石砧),还作过砺石。标本T20④:28,砂岩质河卵石,呈扁平腰形,一个缺口经单面打击,另一边缺口双面打击,器形规整,缺口处可观察到系绳的磨痕;T27④:109,砂岩质,椭圆形,其中一个缺口为双面打击法制作,另一个缺口为单面打击法制作,在缺口上也可观察到长期捆绑的勒痕;T20④:34,砂质岩,椭圆形,横剖面为半圆形,两个缺口均系打琢;T1③:114,砂岩,椭圆形,两个缺口均为双面打击法制成;标本T10③:11,砂岩,腰形,采用单面打击法制缺口;T9②b:69,砂质岩,桃形,其中一个缺口采用单面打击法制成,另外一个缺口采用双面打击法制成;标本M3:9,花岗岩质,椭圆形缺口经过双面打击法制成。

  AⅣ型共21件。这是一种制有三个缺口的网坠。在扁平河卵石的短径一侧有一个人工打制的缺口,而在另一侧则有两个人工打制的缺口,使网坠的一侧呈山字形。目前发现的这类网坠都是砂岩的,重量在110~245克之间,最大长度在7.2~12.4厘米之间;宽度在5.7~8.5厘米之间;T1③:80,砂岩质,呈不规则形,三个缺口均系打琢,有明显的长期捆绑痕迹。T1②:041,砂质岩,呈不规则形,一侧的两个缺口为单面打击法制成,另一侧的一个缺口为双面打击法制成;T17②:015,砂岩质,重110克,近椭圆形,一侧的缺口为打琢而成,另一侧的两个缺口分别为单面打击和双面打击法制成,三个缺口均有明显的捆绑痕迹。

  AⅤ型共8件,这种网坠打凿有四个人工缺口。器物形状呈椭圆形和不规则四边形,石质有砂岩和花岗岩,重量在77~320克之间,长度在6.1~9.95厘米之间,宽度在4.9~7.2厘米之间,大部分网坠(7件)缺口制作于长径和短径的顶端,也有一件将缺口制作于两端。标本T29②:8,砂岩,椭圆形,重95克,长径6.1厘米,短径4.9厘米,厚度2.4厘米,在长径和短径的顶端各打琢出一个对称的缺口;标本T9②b:72,花岗岩质,不规则四边形,缺口在四边的中部经琢打而成;标本T27③:35,砂岩,椭圆形,重320克,在长径和短径的顶端各打琢出一个缺口,在网坠的中部有一个凹窝,可能曾经为凹石,可惜已断成两截。

  AⅥ型共41件。沿着器形的短径,打、琢或磨成一周或接近一周便于系绳的凹槽。此种网坠的制作显得相对规整考究。质地均为砂岩和花岗岩,重量在30~435克之间,长度在4.7~10.6厘米之间,宽度在3.5~8.6厘米之间;器形有扁平椭圆形、圆形、不规则形、圆角长方形、桃形和圆球形等,其中3件网坠还曾改作凹石器。T15③:70,砂质岩,椭圆形,沿短轴打琢一周凹槽。槽口宽0.8~1厘米,深0.15~0.2厘米;标本T25③:17,砂质岩,椭圆形,沿短轴打琢槽口几近一周,槽口宽度在1.4~1.6厘米之间,深度在0.3厘米;标本T28②:14,砂岩,正方形,在腰际磨出一道凹槽,槽口宽0.7~0.25厘米;标本T2①:2. 砂质岩,椭圆形,在短轴磨出一道深而规整的凹槽,槽宽0.8厘米,槽深0.5厘米;标本T23①:3. 花岗岩质,椭圆形,在短径磨制凹槽一周,槽口宽0.8厘米,深0.3厘米,这件网坠与一般不同的是在长轴的一端也有一个磨出的缺口。

  B型网坠共125件。这是一种对石料进行了整体加工的网坠。制造者往往将大石块加以整修,以达到网坠所需的重量大小和系绳的基本要求。这些大石块或是临时就近在岩石上砸下的,或是将较大的河卵石进行整体加工,也有一部分是使用过的穿孔石器、砺石、凹石器等的废物利用而成。根据系绳缺口的数量和制法,可以将B型细分为三个亚型。

  BⅠ型共26件。均为砂岩质和花岗岩质,形状絶大部分为不规则形,有一个人工打制的缺口。最大长度在5~10.3厘米,宽度在2.9~7.5厘米之间,这些网坠的缺口一般较大,一般都在2厘米以上,最大的缺口宽度达3.4厘米,当然也有少量小的缺口只有1.2厘米;重量在65~210克之间。标本T6②b:61,紫红色砂岩,属一块河卵石敲打加工而成,所剩仅原石的三分之一,靠河卵石原边沿,有一个人工打制的缺口,采用单面打击法,从缺口的磨损情况看,这件网坠是由A型网坠加工而成,因为系绳的另一侧的磨痕并不是十分明显;标本T17②:018,细砂岩,原料来自于大石块上剥落下来的石片,呈不规则形,缺口为单面打击法制成,缺口宽2厘米,深0.45厘米;标本H20:02,砂岩,呈不规则形,系采用河卵石经过减重加工而成,在减重的过程中采用双面打击法制成一个便于系绳的缺口。

  BⅡ型共79件,此型网坠的特点是石料整体加工并制有两个便于系绳的人工缺口。岩石除砂岩、花岗岩外,还有少量石英岩质,器形大部分都是不规则形,也有少量椭圆形、半圆形、方形、近方形网坠。从剖面上观察:除大量的扁平形外,也有少量属于三角形的网坠。重量在40~495克,长度在4.7~13.5厘米,宽度在4.1~8.4厘米之间。标本M2:4,红砂岩质,半圆形,系由一块圆形的河卵石打掉一半而成,重485克,最大长度13.5厘米,宽度8.4厘米,缺口经打凿而成;标本T15③:18,砂岩,不规则形,系由一块条形河卵石敲去一截,再琢打出便于系绳的缺口而成,重495克,长度12.7厘米,宽度9.5厘米;标本T11③:218,砂岩,方形,系由一块状岩石打制而成,在一对边凿打凹槽;标本T29②:18,花岗岩质,重400克,为一表面粗糙的石块经敲打而成,整体呈不规则形,剖面近三角形,两个系绳子缺口,一个是单面打击法制成,另一个为双面打击法制成,两个缺口由于长期系绳而呈一定圆弧,长9.5厘米,宽8.7厘米;标本T8②a:36,砂岩质,系一块扁平片状石块打制而成,两缺口均为单面打击法制成。

  BⅢ型共19件,此型网坠的特点是石料整体加工并在短径外围打琢或磨制一周凹槽。岩石主要为砂岩和花岗岩,器形整体加工方法主要是琢打,其表面都不似A型网坠那样光滑,重量在80~490克之间,长度在4.7~12.1厘米之间,宽度在4~8.2厘米之间,器形有椭圆形、球形、不规则形、方形、长条形等。标本T19③:62,砂岩,表面经凿打而成,呈不规则形(整体轮廓接近椭圆),剖面近方形(两条直线对边,两条弧线对边),在短轴的两侧打凿系绳凹槽几近连成一周;标本T14③:35,砂岩,球形,表面经打凿,并留有一道凹槽,绕球体一周;标本T11③:229,砂岩,椭圆形球体,表面经打凿,凹槽经打凿磨而成;标本T19③:36,砂岩,不规则形,在石料的一端打凿出一道凹槽。

     (2)沉石

  宝镜湾遗址出土的坠形石器中,有一批重量大于500克,我们将这些大于500克的石坠定名为沉石①。在宝镜湾遗址之中出土沉石共59件。沉石也是鱼网的部件,与常规形制的网坠的使用方法大体相同,并常与其配合使用,只是其数量相对较少,更不似网坠需要几十个配合使用(现在的捕鱼网所需的网坠数以百计)。有时,沉石也可以单独使用。沉石在选材上与网坠大体相同,只是重量更重。我们将沉石分为两个型制。

  A型沉石:利用天然河卵石制成;

  B型沉石:利用石块加工制成。

  A型沉石共计35件。根据缺口的数量与制作方法,可以分为三个亚型。

  AⅠ型沉石5件,这是一种只有一个人工打琢缺口的石器。岩质有花岗岩和砂岩两种,重量在3675~615克之间,最大长度在12.5~27厘米之间,宽度在12.5~8.5厘米之间,形状有圆形、不规则形、椭圆形等几种。标本T20③:02,圆形,剖面呈椭圆形,砂岩,单面打击法制出一个大的缺口,缺口很大,宽度有11厘米;标本T9②b:02,不规则形,剖面呈三角形,花岗岩质,缺口经过打琢而成,这是本亚型沉石中最大的一件,重达3675克;标本T12②:80,椭圆形,花岗岩质,缺口经过双面打击法制成,这是本亚型沉石中最小的一件,只有615克重。标本T7①:12,不规则形,砂岩质,缺口经双面打击法制成,虽然只有一个人工打制的缺口,但是另一边则利用天然的凹边;标本采:55,近椭圆形,花岗岩质,缺口经打琢,另一侧仅有绑痕。

  AⅡ型沉石20件,这是一种有两个人工打琢缺口的石器。岩质有花岗岩和砂岩两种,砂质岩占三分之二。重量在2295~515克之间,长度在18.5~9.5厘米之间,宽度在14~6.3厘米之间,器形有椭圆形、腰形、圆形、四边形和不规则形,缺口的制作,分别采用了单面打击、双面打击、打琢和打琢磨几种不同的方法。标本T1③:83,椭圆形,砂岩质,重1640克,长径17厘米,短径12.5厘米、最大厚度5.1厘米,系绳槽口采用打琢法制成;标本T11③:119,椭圆形,花岗岩质,重量1092克,系绳缺口采用打琢方法制成;标本T15③:15,圆球形,花岗岩质,重量2165克,直径在12.8~11.6厘米之间,在球体的对应两边,分别琢打出一道宽2.3~2.5厘米,深0.15厘米,长8~12.5厘米的槽口;标本T9②b:70,椭圆形,砂岩质,重1735克,长18.5厘米,宽14厘米,最大厚度4.5厘米,一对槽口均经打琢而成,宽度2.3~2.8厘米,深度0.45厘米,长度4.1~4厘米,这件沉石曾当作砺石使用;标本T24②:26,圆形,花岗岩质,重量2295克,缺口经过打琢,这是较重的一件AⅡ型沉石。

  AⅢ型沉石6件,这是一种制作相对规整的沉石。在卵石的短轴外围,琢磨出一道系绳的凹槽,重量在925~2936克之间,长度在10.6~19厘米之间,宽度在9.6~16厘米之间,凹槽宽在2.9~1.8厘米之间,4件为花岗岩,2件为砂岩。T15③:29,椭圆形,砂岩质,重量2340克,短轴外围打琢一周槽口;T19③:26,椭圆形,剖面也呈椭圆形,花岗岩质,整体磨光,重量2140克,在短轴外围磨制一道规整的凹槽,槽宽2.1厘米,深0.8厘米;采61,椭圆形,剖面近圆形,重量2936克,沿短轴外围打琢一周槽口;M3:3,椭圆形,砂岩质,剖面呈椭圆形,重量1950克,沿短轴打琢一周凹槽。

  AⅣ型沉石4件,这是一种制有四个系绳缺口、交叉的两条凹槽或者一周凹槽加两个缺口的沉石。这种沉石不单是一道系绳,而是用两道交叉或并行的绳索捆绑,重量在1003~3275克之间,长度在19.5~12.5厘米之间,形状有长条形与椭圆形两种,质相有花岗岩与砂岩两种。标本T9②:6,椭圆形,剖面呈椭圆形,在长轴外围打琢一周凹槽,在短轴的两端各打琢一个系绳缺口。无疑,这种沉石的系绳方法为成90度角的交错系绳;标本T8②b:9,长条形,砂岩,重量1003克,在两端各打琢出两个系绳的缺口,共四个缺口,不排除两条并行绳索捆绑的可能。

  B型沉石共计24件。石质有花岗岩和砂岩两种,石料多采用块状岩石或经过海蚀的奇形岩石,根据缺口的数量和制作方法可分为三个亚型。

  BⅠ型沉石9件,这是只有一个经人工打制的系绳缺口的石器。器形有长方形、长条形、不规则形等多种,重量在997~2631克之间,长度在12.7~18.1厘米之间,宽度在5.7~16.4厘米之间,有的沉石还曾经当砺石使用过,标本T1②:95,长条形,砂质岩,重量1025克,最大长度16.5厘米,缺口经打琢而成;标本T29①:5,不规则形,花岗岩,重量2631克,最大长度18.1厘米,宽度16.4厘米,缺口经打琢而成,宽度有0.9厘米。

  BⅡ型沉石10件,这种沉石都有两个人工打琢的系绳缺口。器型种类有不规则形、长方形、椭圆形,其中大部分都是不规则形。重量在510~1746克之间,长度在11.2~19厘米之间,宽度在6.8~15厘米之间,缺口宽度在1.2~5厘米之间,也有部分沉石曾经当砺石使用过,标本M3:7,由块状砂岩打制而成,呈不规则形,重量1746克,长度19厘米,宽15.3厘米,厚4.1厘米,在石块的两侧对应打琢出两个缺口,有明显长期使用的系绳磨痕。

  BⅢ型沉石5件,这种类型的沉石都有一周便于系绳的凹槽。重量在505~3715克之间,长度在12~24.5厘米之间,宽度在8.2~17厘米之间,器型分为不规则形和椭圆形两种,石料分花岗岩和砂质岩。标本T1③:76,不规则形,花岗岩,重3715克,长23厘米,宽17厘米,在腰部有一周自然凹口;标本T1③:75,不规则形,花岗岩质,重量2713克,长24.5厘米,宽13厘米,厚8.1厘米,粗糙打琢一周系绳缺口。

     (3)石锚

  出土一件。标本T6②:27,由花岗岩质的椭圆形砾石加工而成。长径33厘米,短径27厘米,厚13厘米,重18.5千克,沿短轴外部凿出一周深深的用于系绳的凹槽,凹槽宽2.5厘米,深0.5~1.1厘米,是目前所见南海地区先秦时期最大的一件石锚。

     (4)穿孔石器

  共出土穿孔石器39件。    

  3. 一般生产、生活用工具

  石锛

  共计出土147件。石锛根据其形状特点我们将其分为梯形石锛、双肩石锛、有段石锛三种。从整体器形看,宝镜湾遗址出土石锛的形体都较小,长度超过10厘米的石锛只有5件,长度在5厘米以下的石锛有49件,除了12件残器长度不明外,还有81件石锛的长度在5~10厘米之间。石锛的岩相有砂泥岩、细砂岩、凝灰岩、火山碎屑岩、砂岩、片岩、泥岩、角岩、轻变质粉砂岩、脉岩、斑点板岩、花岗岩、变质砂岩、火成岩及少量的煌斑岩。刃口可以分为弧刃、斜刃、直刃三种,顶部可分为平顶、弧顶、斜顶,背部大都是弧起,有的近弓形,也少量呈扁平状。

     (1)梯形石锛共126件。这是一种平面呈梯形的常规形石锛,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种,占整个石锛的86%。T11③:80,凝灰质砂岩,长9.4厘米,平顶,弧刃,器身腹部平直,背部弓起,横剖面呈半圆形,通体磨光;T9③:9,石英角岩,长9.3厘米,顶部微弧,腹部和背部均呈弧状,横剖面呈椭圆形,体较厚重,通体磨光,刃部锋利;T13②:29,这是一种小型石锛,浅黄色泥岩,长4厘米,顶部呈弧形,斜刃,背腹均稍弧,横剖面呈扁椭圆形,通体磨光,表面光滑,棱角分明,刃部锋利;H27:1,小型石锛,长度为4.6厘米,脉岩,平顶,背微弧,横剖面呈长方形,通身磨制,棱角明显,刃部锋利。 

     (2)双肩石锛11件。双肩石锛又称之为有肩石锛,宝镜湾遗址出土的有肩石锛形体都较小,长度在3.4~7.3厘米之间。T1③:60,淡黄色细砂岩,长5.9厘米,顶背略弧,斜刃,肩呈钝角,柄部剖面呈椭圆形,磨制较精,刃口部有明显的使用痕迹,柄部和刃部的长度相近;T16③:40,脉岩,长4.55厘米,弧顶弧背,刃部斜弧,肩呈钝角,长柄,柄剖面呈圆角长方形,柄部崩一角,通身磨制;T9②c:28,脉岩,长6.3厘米,平顶斜刃,柄剖面呈圆角长方形,刃部剖面为半圆形,柄部短,刃部长,肩部十分明显;T8②b:11,是一件长条形双肩石锛,脉岩质,长6.5厘米,刃宽3.35厘米,平顶,斜刃,器身较扁平,肩部倾斜,通身磨制,但柄部打击疤痕尙未磨去;T24②:12,脉岩,长6.3厘米,斜顶弧刃,背略弧,柄长刃短,出肩不明显,柄部和刃部冲面都是呈长方形;T5②:11,泥质岩,长4.7厘米,小弧顶,直刃,柄长刃短,柄冲面近椭圆,刃部剖面呈长方形,磨制表面光滑细腻,但打击疤痕也十分明显;T13②:38,脉岩,斜刃,平顶,柄长刃短,背弧,柄部剖面呈圆角方形,刃部剖面为长方形,刃部锋利。

     (3)有段石锛10件。在有段石锛之中,有6件呈肩形段(有肩有段石锛)。有段石锛中可以分为槽形段、肩形段和台形段三种。其中以肩形段居多,槽形段和台阶形段都只有个别。

  A、槽形段锛。T14③:43,煌斑岩质,长7.1厘米,形体为梯形,平顶弧刃,背弧,上部有一道磨出的,剖面呈半圆形的凹槽,凹槽宽1~0.6厘米,深0.2~0.4厘米,横剖面呈长方形,通体磨光;

  B、台阶形有段石锛。T8②b:20,泥质岩,长条形,弧刃平顶,背面偏上处由于柄部磨扁,柄与刃部之接线呈现台阶状,柄剖面为圆长方形,刃部为长方形;

  C、肩形有段石锛。T24③:32,砂岩,平面呈梯形,长7.6厘米,平顶,弧背,柄部剖面呈半圆形,刃部呈长方形,由于柄部一面的两边磨圆,现刃交界处形成肩形段;T9①:1,凝灰质砂岩,长度9.5厘米,器身呈梯形,直刃,平顶,弧背,柄剖面呈半圆形,刃剖剖面呈长方形。

  石斧

  宝镜湾遗址共出土石斧26件。岩相有角岩、砂岩、凝灰质砂岩、变质砂岩、石英片岩、中基性脉岩、脉岩、蛋白石、泥质岩、轻变质粉砂岩等多种,均为通体磨制,部分石斧还经过抛光,形体都较小,最大长度在3.4~11.6厘米之间,我们将长度在4厘米以下或宽度在2.5厘米以下的石斧称之为细小石斧,虽然常规的梯形石斧占大多数,但也有个别的有段石斧和有肩石斧。从刃口看:有弧刃、直刃、斜刃三种;从剖面看:有椭圆形、长方形、梯形、半圆形及扁平形等多种。

     (1)常形石斧共18件,其中11件属于残器。器形都不大,长度超过10厘米的石斧只有4件。T25③:8,常规石斧,砂岩质,平面呈梯形,长10.8厘米,弧刃,弧顶,弓形背,器形经粗打成坯后磨制,打击的疤痕明显;T8②b:17,常规石斧,平面呈梯形,角岩质,弧刃,顶微弧,剖面呈半圆形,弓形背器形厚重,通体磨制,刃部锋利;

     (2)有段石斧1件。T8②b:23,凝灰质砂岩,长度6.35厘米,平面呈梯形,弧刃,平顶,柄长,刃短,柄部一面的两边磨圆后使柄与刃部交接处呈出段,但是出段并不是十分明显,不细看还易忽视,只有宽0.2~0.5厘米,高0.1~0.2厘米的等差,整器经磨制; 

     (3)有肩石斧1件。T17②:28,脉岩质,柄长刃短,弧刃,平顶,弓背,剖面呈长方形,虽然整体也呈梯形,但柄部在与刃部交接处明显磨小,使刃部呈肩状,但肩部也不是很明显,肩部较柄部宽0.2~0.5厘米,器形通身磨制;

     (4)细小石斧6件。T28③:26,石英片岩,长度3.75厘米,平面呈梯形,弧刃,平顶,剖面呈半圆形;T10②a:3,蛋白石质,长度3.4厘米,平面呈梯形,平顶,直刃,柄剖面呈圆角长方形,刃部呈长方形,器形表面经过抛光,刃部锋利;T6②:12,泥质岩,长度4厘米,平面呈梯形,顶部残,弧刃,体扁薄。

  石镢

  仅见1件半成品和3件石坯。均已经成型,器型均硕大,可知先民已经使用大型掘土工具。

  石坯标本T15③:82,为紫红色变质砂岩质,经打制已经基本成型,呈长条形状。最长处36厘米,最宽处9厘米,最厚处5厘米;标本T14②:紫红色变质砂岩,经过打制已经成型,呈两头圆的长条形,一头圆钝,另一头为刃部,呈尖扁的圆形,整个器身都经过打琢,横剖面近半圆形,最长处30.5厘米,最宽处8.5厘米,最厚处4厘米,已经是不需要过多的加工就可以投入使用了;标本T29②:41,也是紫红色变质砂岩,经过打琢而大体成形,从打制的趋势看,当为制造一件圆顶、斜刃的石锛,长19.2厘米,宽9厘米,厚2.8厘米,只是欠磨平抛光等程序;

  半成品标本T11①:12,灰色砂岩质,平面呈长方形,横剖面亦呈长方形,打制之后,已经过磨平,只是刃口部分和顶部打琢痕迹尙未完全磨好,长19厘米,宽8.3厘米,厚4.3厘米。

  石刀

  出土石刀共9件,根据刃部特征,可以分为端刃石刀、侧刃石刀、三面刃石刀三种形制。石刀个体有大有小,尺寸在3.1~15.3厘米之间,岩相有砂岩、片岩、角岩、泥质岩等四种,除个别外,石刀的磨制都不精细,有的仅仅磨刃部,且都可能是使用时的磨痕。

     (1)端刃石刀共5件,其中3件为斜刃,1件为斜弧刃。标本T15④:38,长条形端刃石刀,砂岩,中腹微鼓,两端稍小,横剖面近椭圆形,斜刃;标本T15④:55,长条形端刃石刀,页岩,器形相当扁薄,最大厚度只有0.3厘米,两侧大体磨平,端部磨制相当锋利;标本T23②:9,梯形端刃石刀,角岩,器形较大,平顶斜刃,长度15.3厘米,通体磨光,刃部锋利;标本H16:02,砂岩,近梯形,器形扁薄,厚度只有0.5厘米,除一面利用原剥离面外,其余各面都经磨制,且刃部较为锋利。端刃石刀的使用时间较早,在宝镜湾遗址第一阶段就已经出现,在较晩阶段出现了磨制较精的石刀;端刃石刀的刃部一般都较锋利,当可直接用于切割肉类和植物类的食物。

     (2)侧刃石刀3件,其中2件直刃,1件弧刃。T11③:标本189,长方形侧刃石刀,两端似残断,仅刃部两面经磨,且刃口较圆钝;标本T12①:52,砂岩,刃部略呈弧形,两端似残断,纵剖面呈三角形,仅刃部两面经磨,刃口较圆钝。

     (3)三面刃石刀1件。标本H19:1,砂岩,平面近梯形,器形扁薄,厚度仅0.35厘米,三个刃面,其中端刃斜,两侧刃直,均不锋利,在一端钻有一孔,采用单面钻法,钻孔表直径0.6厘米,另一面穿孔直径约0.3厘米。

  由于侧刃石刀和三面刃石刀的刃部都不锋利,呈圆钝,因而不可能直接用来切割食物,其作用当为切割石器,如玉石玦的缺口等。使用时,应当还有其他中介物质(如石英砂)相配合,用“石刀”在切割口来回拉动,带动中介物质,从而达到切割小型岩石的目的。因此,(2)、(3)类石刀,实际上是当石锯使用。

  石磨盘

  出土51件,大都是残器或碎片,呈不规则形、半圆形、近方形、长方形、长条形等。石磨盘与砺石有一定的相似处,大家都是砂岩质或花岗岩质的石块,使用过程中都有损耗,其表面都被磨砺,但其用途完全不同,前者为加工淀粉类食物的工具,后者为制造石器的工具;从形体看,石磨盘一般来说较之砺石形体更大,即使是残器或是碎片,也可以看出原来的较大的器型。宝镜湾遗址出土的几件较完整的磨石,长度在22厘米之间,宽度在10~18厘米之间,最大的一件石磨盘:长度有60厘米,宽度41厘米,厚度19厘米,这样大的石磨盘加工食物当然方便。

  宝镜湾遗址出土石磨盘有一半双面都有磨面,也就是当一个磨面磨到一定程度,不大好用时,再将另一面作为磨面。不管是单磨面还是双磨面,磨面都凹陷很深,大部分都是因为磨得大厉害,最后将石磨盘磨穿磨透,而成为磨盘碎片。还有的石磨盘三面或四面都有磨面,但是其中至多只有两个磨面为加工粮食的磨面,其他面被当作砺石使用了。标本T15④:39,一件残断的条形磨盘,砂岩,残长19.5厘米,宽16厘米,厚8厘米,双磨面,中部已经磨到厚度只有3厘米了,磨面相当光滑,当为圆球形石器沿长径作直线滚动磨擦所致;标本T13②:50,近椭圆形,砂岩,长径20.5厘米,短径9.8厘米,厚3.8厘米,双磨面,磨面略凹弧,最薄处为2.7厘米;标本ⅡT②:35,砂岩,不规则形,长30厘米,单磨面,磨面略凹弧;标本T②b:27,不规则形,砂岩质,长37厘米,宽31厘米,厚7.9厘米,双磨面,磨面凹弧,其中间磨得最薄的地方只有3.2厘米。该件磨盘可能由于砂岩上的岩脉线较砂岩耐磨度稍高,凹面显得并不十分圆弧;标本H26:01,近椭圆形,砂岩质,单磨面,磨面以中部为中心,呈凹弧状,长径25.5厘米,短径13.2厘米,厚6厘米,磨得最薄处只有4厘米;标本H8:1,长条形磨盘,砂岩,长39厘米,宽3厘米,厚6.5厘米,有三个磨面,其中起码有一个磨面当磨盘使用,其他磨面可能当砺石使用,最薄处只有3.8厘米;标本采:210,是一件最大的磨盘,呈不规则形,砂岩质,长度60厘米,最宽处40厘米,厚19厘米,单磨面,磨面凹弧。

  石磨盘当与遗址之中出土的大量石球有关系,可能是相互配合使用。石球在石磨盘中来回滚动或是来回擦动,可作为粮食脱殻或是磨粉,起到加工淀粉类的食物的作用。有的石磨盘还曾作过沉石,两侧有系绳的缺口。

  石球

  出土石球152件。石球有扁圆形、椭圆形、近半圆形、窝窝头形、半球形、不规则形、球形、长条形、柱状体等。以花岗岩为主,此外还有少量砂岩、石英片岩。石球重量,大的石球有4000克以上,小的石球仅57克,石球的直径19~3.8厘米,人工磨面直径在2~11厘米之间。一般都整体圆滑,其原料实为砾石。石球大都有一个或两个人工磨面,多的甚至有四个以上人工磨面,磨面都较平整。有的虽然没有人工磨面,但有人工捶打的痕迹。当然也有少量石球看不出一点人工痕迹。在一些探方和灰坑之中,石球还往往成堆出土。 

  标本T27③:92,花岗岩质,整体圆滑的椭圆形球体,重1110克,长径12.2厘米,短径8.6厘米,厚6.4厘米,在一侧和一端有人工锤打的痕迹;

  标本T14③:72,砂岩质的球形体,直径11.5厘米,整体圆滑,其上有两个人工磨面,磨面的直径6~6.5厘米;

  标本T23③:25,球形,砂岩质,直径11.5厘米,两端及侧面周身都有捣打的痕迹;

  标本T12②:08,椭圆形球体,花岗岩质,长径15.5厘米,短径11.7厘米,整体圆滑,有两个人工磨面,与其他石球不同的是,其中一个磨面在端部。磨面呈椭圆形,侧面的磨面直径为8.5×6.5厘米,5.5×3.5厘米;

  标本T12②:10,椭圆形球体,花岗岩质,整体圆滑,有两个人工磨面;

  标本T2②:04,不规则形,石英片岩质,重量为145克,表面圆滑,有多个人工磨面。

  石拍

  宝镜湾遗址中出土4件石拍。均为半圆形,剖面为长方形,沿着半圆弧线在侧面磨出一道凹槽。其中2件灰白色带麻点的砂岩质石拍,硬度不高,触摸之后,手上还可能粘上粉状砂粒。1件为紫红色砂岩;还有1件白色石英岩。4件石拍中有1件表面刻有浮雕式的半圆纹饰,其余3件为素面。

  标本T24②:19,砂岩质,岩质结构较松散,风化严重,手稍磨擦就会掉砂粉,半圆形,其形状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方形体磨圆两个角,在两面有四至五道抛物线状的浮雕花纹,其中最外围的一道已经只剩下浅浅的印痕,最大径7厘米,弧边到对面直边6厘米,厚3.5厘米,侧面沿弧线磨制一道凹槽,槽宽0.9厘米左右,槽深0.5厘米;

  标本T29②:33-1,砂岩质,与T24②:19石拍的岩质和颜色都相近,岩质结构较散,风化严重,也是半圆形,这件可以看成是由长方形的石块磨圆长边的两角,最长径8.5厘米,弧边到对面直边5.5厘米,厚5厘米。这件石拍表面没有任何纹饰,在石拍的侧面沿弧线磨制一道深深的凹槽,槽宽1.5厘米,深0.3~0.1厘米;

  标本T29②:33-2,是一件残器,与T29②:33-1同时出土,形状完全一致,属于石英石质,残长7.2厘米,弧边到对面直边6厘米,厚4.8厘米,沿弧边磨有一道宽2.5厘米、深0.6厘米的凹槽。这是厚度最大的一件石拍;

  标本采110,半圆形,其弧边更像抛物线形,紫色砂质岩,大径10.5厘米,弧边到对应直线边长7.5厘米,厚2.7厘米,直边处稍厚,往弧边的顶端渐渐变薄到1.5厘米,沿弧边磨制一道凹槽,槽宽0.8~1厘米,深度0.6厘米左右。

  石支脚

  宝镜湾遗址出土石支脚5件,大都是花岗岩质,分别呈磨菇头形、圆柱形、不规则形等各种形状;有的经过精心磨制,有的只是粗糙打凿。

  1. 磨菇头形。标本H28:2,头呈椭圆形,直径10~15厘米,磨菇头下内收呈锥体状,剖面为椭圆形,支脚一头残断,残尖部直径为6~7厘米,支脚的残长为17厘米,其上凿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底边长4厘米,高13厘米,深1厘米,整个器形都经过打磨,支脚一侧,表面有长期火烤烧的红褐斑。从整体看,磨菇头部的红褐斑更为集中,明显受火最多,可知该件石支脚在使用时是将尖头揷入土中,以磨菇头支撑陶釜。

  2. 圆柱体。标本T29 ②:39,花岗岩质,高19厘米,底呈椭圆形,上部一端砸崩一角,略呈尖状,表面粗糙,为初步打凿而成,在上部有明显的火熏烟炱;标本T24②:33,花岗岩质,锥状体,剖面呈三角形,表面粗糙,高19.5厘米,在器身中部有明显的火烧痕迹,可知其为支脚,从器形制作看,似为一块长条形原岩打断一截而成器;

  3. 不规则形,标本T11③:169,花岗岩质,天然石块,高16.3厘米,底边长17厘米。这是一件絶好的天然形成的石支脚。底部近平,四边形,身体朝一侧倾斜,顶部往回折,旣保持平衡,又便于摆放陶釜等炊器。在顶部有明显的火烧痕迹。

  石镞

  共3件。标本T8②b:26,黑色页岩。锋刃鋭利,叶横断面为弧边三角形,梃残断,横断面扁平,磨制精致。残长4.2厘米,宽2厘米,厚0.5厘米;标本T9②b:25,灰色轻变质粉砂岩。锋略残,刃鋭利,叶、梃分界明显,叶横断面为菱形,梃横断面扁平,磨制精致,残长4.8厘米,宽1.9厘米,厚0.3厘米;标本T2①:1,靑灰色页岩,通体磨光,体呈等腰三角形,梃扁平,两面出刃,锋已残。通长4.3厘米,两翼底部宽1.7厘米,厚0.3厘米。

  石凿

  出土1件。标本T10②B:8,灰色变质砂岩,断面呈正方形,由三边向一端磨成尖状,磨制不精,顶残断,刃部有使用疤痕,残长5.1厘米,宽1.5厘米,厚1.5厘米。

  纺轮

  出土一件。标本T11②:54,细砂岩,剖面微呈梯形,直径4.5厘米。

  尖状石器

  共计33件。岩石有石英片岩、变质砂岩、石榴石硅卡岩、石英角岩、圭靑角岩、脉岩等。总的特点是硬度都较大,在5.5~7度之间,重量在40~1050克之间,长度在6.8~16.5厘米之间。除个别在尖部经简单磨制外,大都是打制而成。旣为尖状石器,当然有一端呈尖状,而另一端也有的经琢打后呈圆弧状,便于握手。标本T28③:56,石英片岩,硬度较大,有摩氏7度,重210克,最大长度有10.6厘米,由一石块经过简单锤打而成,尖状一端呈鸟喙形;标本T15③:63,石英片岩,硬度有摩氏6.5~7度,重250克,为一件长条形尖状器,经简单打制而成;标本T19③:71,石英角岩,硬度摩氏7度,重185克,平面呈桃形,剖面扁平,一端打琢呈尖状,另一端圆弧便于把握;标本T11③:87,采用半圆形砾石加工而成,灰色石英砂岩质,重255克,长度10.3厘米,在一端和边沿经过打击出尖端;标本T11③:208,石榴石硅卡岩,硬度7度,重145克,石块经交复打击法制成,一端尖状,另一端圆弧;标本T11③:150,石英角岩,重380克,整器为一块大岩石上砸下的石块制成,两端呈尖状,其中一端经过打击修整;标本T11③:117,花岗岩质,呈三角形,属于石片石器,重475克,硬度在摩氏5.5~6度之间,三条边都经过打击修整,其中一条边经磨平;标本T1②:53,石英片岩,长条形尖状器,重95克,最大长度12.2厘米,硬度为摩氏7度,质硬声脆,整器往一端打制加工,尖部似稍稍磨制;标本T17②:023,石英角岩,为小型尖状器,重量只有40克,长度6.8厘米,硬度摩氏7度,由砾石石片打制而成;标本T11②:36,圭靑角岩,由砾石打制而成,重545克,硬度摩氏7度,两端经打制呈尖状;标本T14②:61,石英片岩,石核石器,重510克,长度12.6厘米,两端经打击呈尖状,腹部圆鼓;标本T10②b:49,轻变质砂岩,长8.4厘米,重105克,一端打制加工呈尖状,另一端也有加工,便于把握;标本T6②a:67,石榴石硅卡岩,硬度摩氏7度,重165克,长度9.5厘米,周身经打制,一端呈尖状;T7②:标本20,煌斑岩,摩氏硬度5度,重1000克,长度18.5厘米,通身都经过粗糙磨光,中部略粗,剖面呈梯形,两头略尖,尖顶部有捣打痕迹。

  石杵

  出土石杵共3件。均为一头大一头小,呈长条形棒锤状的河卵石,在大的一头均可见捣打的痕迹,可知曾用作石杵。

  标本T6①:73,角岩质,一头大一头小,两头圆弧的长条形棒锤状卵石,长13厘米,大头最宽6.5厘米,小头宽度只有4.3厘米,横剖面呈半圆形,表面光滑,没有任何加工痕迹,在大头顶部有打捣痕;

  标本T9①:06,角岩质,一头大一头小,两头圆弧的长条形棒锤状卵石,长12.5厘米,大头宽5.8厘米,小头宽3.8厘米,剖面呈一头大一头小的不十分规整的椭圆形,器身局部经过打琢,在大头顶部有明显的打捣痕;

  采130,砂岩,一头大一头小,两头圆弧的长条形棒锤状卵石,长15.5厘米,大头宽4厘米,小头宽3厘米,表面光滑,未经任何加工,大头一端有捣打痕迹。

  除以上三件之外,被列为尖状石器的标本T7②:20,可能也曾作为石杵使用。该器为灰色凝灰质沙岩(另一鉴定称“煌斑岩”),一端加工成尖状,另一端也有捣打使用痕迹,四面略加磨平,以便握手。长18.5厘米,大头宽7厘米,厚4.8厘米,摩氏硬度5度。

  凹石器

  凹石器是在表面有一个或多个人工打凿的凹窝,或虽然不是人工凹窝而是天然凹窝,但在凹窝表面及周围有人工使用痕迹的石器。由于这类石器往往被先民用来当作石锤、石砧使用,所以,在一些发掘报吿、论文中,学者们常常从使用功能的角度加以定名,将这类有凹窝的“凹石器”直接称其为“石锤”、“石砧”。但是,这次在整理宝镜湾遗址出土石器的过程之中,我们发现这类石器中有相当部分不能确定是石锤还是石砧。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按原来标准可以定名为石锤的石器,往往不能排除用来做石砧使用的可能性,而反过来也是如此。

  从使用的角度观察:石锤是握在手中的石器,其作用力的方向是从上往下。其用途之一,是加工带硬殻的植物果实或小型贝类。用石锤砸开果实外面的硬殻,取食其中的果肉。在石头上打出凹窝,能增加锤打的准确度、稳定度和力度,提高劳动效率;石砧是放在地上、台上甚至身上某个部位的石器,其作用力的方向是向上的(是为了增加反作用力),其用途之一,也是加工带殻的食物,并常与石锤配合使用。在石头上凿打出凹窝,或挑选有天然凹窝的石头作为石砧,使加工对象放置得更稳当,不至于来回滚动,同时,由于石砧的硬度,有利于对果实加工。新石器时代石锤和石砧得到广泛的运用。用途虽然明确,但是石锤和石砧之间却没有一个絶对的界线。一般来说,石锤相对较小,石砧相对较大,石锤便于手握,石砧放置平稳,不过,我们也不能简单地以为所有的石锤都要比石砧小,反过来说,并不是石砧就比所有的石锤大。我们可以尝试着将一小部分个体细小,特别是器形本身凸弧,便于手握而不便于平稳放置的凹石器直接定为石锤;将另一部分器型较大,或器型形状本身不便于手握的凹石器直接定为石砧。但是,还有大量尺寸适中,旣便于把握可能作石锤,又能放稳作石砧的石器,我们将这些界限不是十分清楚的石器,从形态的角度统统称之为凹石器。

  凹石器(石锤、石砧)在宝镜湾遗址共出土72件。岩相主要有砂岩、花岗岩,也有少量角岩、页岩。器形有椭圆形、圆形、圆角长方形、长条形、不规则形等多种。最重的凹石器达1932克,最轻的只有42克;长度最大的有20.3厘米,最宽的有13.5厘米,最小的长度只有5.5厘米,宽度3.5厘米。凹窝的情况也有多种,直径大都在4.5~1.5厘米之间,深度在0.7~0.1厘米之间。从凹窝的深度可以看出,有的凹窝很深,有的凹窝浅到只有轻轻地使用时留下的麻点状印痕。凹窝的数量有1个至5个不等。在石器上,一个凹窝的位置往往在较平整的一个面上;两个凹窝的分布情况分两种,一种是在扁平石器上,凹窝设置在对应的两个平面上,另一种是在长条形石器上,凹窝排列在同一个平面,最多的一件凹石器上有5个凹窝,其中一面有3个,另一面有2个。在辨认凹石器时,特别要注意那种以扁平河卵石为原料,双面有凹窝的凹石器与穿孔石器半成品的区别。从原材料看来:两者都是扁平河卵石,或为圆形或为椭圆形;从凹窝看:两者均为两面都有打凿痕迹。不同的是凹石器虽然两面都有凹窝,但是这些凹窝或是比较圆滑,或是比较浅显,甚至于只有麻点状的点点斑痕,而穿孔石器的凹窝则明显地鋭利推进,凹窝呈锥状,有明显的打穿意图。

  1. 网坠与凹石器:

  凹石器与网坠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有相当数量凹石器是网坠退役后改作其用的(当然也不排除其先为凹石器后为网坠的可能性),由于网坠是网的配件,成组使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是绑在网衣上的,因而,同一件网坠在短期内不可能一会儿当网坠用,一会儿作凹石用。72件凹石器中,竟有50件曾经用作过网坠。这类凹石器多为扁平椭圆形砾石制成,器物重量在47~450克之间,器身除了打凿有凹窝外,还在短径两头打凿系绳的缺口。T27③:85,是一件近似椭圆形的砾状砂岩,重250克,最大长度为8.8厘米,最大宽度7.4厘米,厚度2.4厘米,在器物的中心部分,可以看出明显的反复撞击的麻点痕迹,分布于直径约2.5厘米的范围内,这件器物曾当作网坠使用,在对称的两侧有一对人工打琢的凹槽。T11③:192,近圆形砾状砂岩,直径9.8~9厘米,厚2.5厘米,在器物的两面正中有反复撞击使用出现的麻点纹饰,麻点分布较为集中,在直径2.2厘米的范围之内,这件器物曾当作网坠使用,在两侧有人工打凿的系绳缺口;T16③:54,椭圆形,剖面也呈椭圆形,砾状花岗岩,重量721克,长11.6厘米,宽7.4厘米,厚5.1厘米,两面均有凹窝;T1③:109,椭圆形扁平砾状角岩,重250克,长径8.5厘米,短径7厘米,两面的中心部位有打琢的麻点痕迹,此器物两侧面有人工打琢的便于系绳的缺口,当曾为网坠使用; T10②a:25,椭圆形,砾状砂岩质,重230克,长8.5厘米,宽6厘米,一面有明显的凹窝,而另一面则有使用时留下的撞击麻点纹饰,这种石器曾有一段作网坠的经历,在两侧面有经人工打琢的便于系绳的缺口。

  2. 凹石器

  T27③:93,圆角长条形砾状花岗岩,重830克,长11.3厘米,宽7.4厘米,厚4.6厘米,两侧面明显经磨平、磨窄,两头也有经过磨和捣喙的痕迹,正面上下一弧一凹,均有打凿使用的痕迹;T27③:97,圆形,砾状花岗岩,剖面呈椭圆形,直径6.9~6.6厘米,厚度3.2厘米,两面正中各有一个凹窝,明显经打凿使用,其中一个深度有0.45厘米;T16③:54,椭圆形,砾状花岗岩,重721克,长径11.6厘米,短径7.4厘米,剖面也是椭圆形,两面都有打凿或使用而出现的凹窝;T8②b:18,长条形,砾状石英角岩,重708克,最初形状当为椭圆形,经磨直短径两边而成长条形,长13.3厘米,宽7厘米,两面都有打琢的凹槽,凹窝大且深,直径5厘米,深度也有0.8厘米以上;T1②:046,近圆形,砾状角岩,重1160克,最大径11.9厘米,整器圆滑,两面均有凹窝;凹窝经过长期使用,已经显得较圆滑规整;T8②a:6,长方形,砂质岩,重量560克,长9.6厘米,宽6.4厘米,厚4.7厘米,器形的上下和两侧都经过磨平,两端有明显打凿的痕迹,在上下两面各有一个凹窝,其中一个凹窝较深,达0.7厘米,另一个稍浅只有0.25厘米,凹石经过长期使用,凹窝都是较为圆润了;T11①:15,圆角长方形,砾状砂岩,重835克,长11.8厘米,宽7.3厘米,两短边经过磨直,两面都有打琢的凹窝。

  3. 石砧

  明显可以确定为石砧的有6件。分为两种形状:A、近椭圆形;B、长条形。A型石砧1件,T9②:5,花岗岩质,平面形状近椭圆,从侧面看:下边平直,上边为不规则弧形,表面粗糙,在弧形面上有一个自然凹窝,凹窝表面较周围的粗糙面稍见光滑,可见有人工加工痕迹,此件凹石器为石砧无疑,一是器形不便手握,二是器型一面平直,便于放稳;B型石砧5件,T24①:1,长条形变质砂岩,重915克,长20.3厘米,宽6.5厘米,厚3.7厘米,整个器形经过初步打制成坯后,再粗糙磨制成型,全器有凹窝5个,一面3个,另一面2个,直径大都在3.5厘米,深度在0.35~0.6厘米之间,从器物使用情况看,三个凹窝的一面为经常使用的正面,两个凹窝的一面为反面,反面也偶翻过来使用,我们认为此件凹石器其用途为石砧;T12①:62,长条形凹石残器,角岩质,残长12.2厘米,宽6.7厘米,表面经过打琢磨,其残器上残留两个凹窝,从断口趋势看,可能会有3个凹窝。

  4. 石锤

  可以直接定为石锤的凹石器有8件。主要特征是与凹窝所在平面对应的另一面是不便放稳的弧面,再就是这种石器都便于把握。T27③:168,近圆形砾状花岗岩,重377克,表面光滑,一面磨平,在磨平面中央,有一人工打琢而成的凹窝,与磨平面相对应的是一个圆弧面;T25③:12,椭圆形砾状花岗岩,重939克,长径11.1厘米、短径9厘米,一面有凹窝,凹窝直径有4.5厘米,深度达0.6厘米,表面经磨平,与之对应的一面还是保持圆弧状;T13②:22,这件凹石器作石锤可能性较大,这是一件球形砾石制成的凹石器,重量286克,直径5.7厘米,岩石为花岗岩,将石球磨平一面,并在平面上凿出凹窝,由于个体较小,且与凹窝对应的一侧仍是弧形,不便于放置,因而不太适合当石砧使用。

  砺石

  在宝镜湾遗址之中出土大量砺石,粗略统计就有191件。砺石中有95%以上为砂质岩,再有少量的泥岩和花岗岩。根据其磨面的情形,我们将砺石分为A、B、C三种类型。

  A型砺石是一种磨面近平或呈凹弧的砺石,共出土105件。砺石大都是残器,呈不规则形者居90%以上,也有一些可以称之为三棱形、长条形、长方形。砺石上或一个磨面或两个、三个、四个磨面,一些砺石明显可以看出是大块砺石长期使用后磨碎的,也有的砺石上有大的磨槽,但槽的宽度都在2厘米以上。标本T11③:108,呈不规则形,残器,长12厘米,紫红色砂质岩,其上磨出一个剖面直径4厘米的半圆形磨槽,磨槽表面圆滑规整,其所磨物品加工面宽度当小于4厘米并且有一定的弧度;T10③:51,浅灰色砂岩,剖面近三角形,三个面均为磨砺面,明显为一较大块砺石长期磨砺后磨碎的,磨面微凹弧;T24②:38,紫红色砂质岩,这是一件长条形砺石,中有一个磨面,其上磨出一个宽度3.2厘米、横剖面呈弧形的凹槽;T29①:54,砂岩质,残器,近三角形,长度15.5厘米,一个磨面,呈凹弧状;H6:4,砂质岩,长条形,长17.2厘米,有两个磨面,都是呈凹弧状。

  B型砺石是一种有多条凹槽的砺石,共72件。这种砺石的个体都不大,长度不超过15厘米,以8~10厘米的居多,大都呈不规则形。凹槽或平行、或交错,大都磨得笔直,其宽度以0.8~0.5厘米者居多;深度大都在0.1~0.5厘米之间。由于凹槽的底部也大都是平直的,可见其磨制加工物品部位并非是其锋刃,而主要是器物的侧面。T29④:41,花岗岩质,近长方形。在一个较平整的磨面上,磨有多条交错的磨槽,磨槽的剖面呈梯形状,槽底是平直的;槽宽0.5~0.3厘米,深0.2~0.1厘米;T29③:42,砂岩质,长方形,一个较平整的主要原因面上有多条交错的磨槽,槽宽0.8~0.4厘米,深0.3~0.2厘米,槽底近平直;T23:10,砂质岩,这是一件扁平不规则形的砺石,两面磨平,其一面磨有四道大体平行、剖面呈梯形的凹槽,另一面在四道大体平行的凹槽之外,还磨有一条与其交错的凹槽。凹槽的宽度在0.6~0.3厘米,深度在0.4~0.1厘米之间;凹槽的长度一般与器型长度相等;T4②:49,砂岩质,不规则形,三面有纵横交错的磨槽,槽宽0.5~0.3厘米,深0.3~0.1厘米。

  C型砺石是一种有多个磨面的砺石,旣有平弧磨面,又有V型槽磨面,共13件。往往在一件砺石的两个磨面中,一个为平弧磨面,一个为V槽磨面,当然,V型磨面也是在平弧磨面上磨成的。T11③:228,细砂岩质,近三角形,两个磨面均呈凹弧状,在凹弧的磨面上有一道V型的磨槽,在侧面也有磨砺的痕迹;T4②:54,砂质岩,不规则形,残器,有两个磨面,其中一个凹弧的磨面上有一道明显的V型磨槽,磨槽宽1.1厘米,深0.3厘米;T13①:14,扁平长条形,砂岩,对应的两个磨面,均微凹弧,其中一个磨面上有三道V型磨槽。

  从宝镜湾遗址出土的砺石看,出现的年代都较早,不管是A型还是B型,在一些较早的地层单位如T15、T20、T16、T27的第四层、T29的第三层中都有出土,且在一些较晩期的地层中还一直有出土,结合遗址中其他物品的出土情况,我们可以视其为延续使用,C型砺石没有在第一阶段出土,最早的出土地层是在第三层,这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具体的使用上,A型砺石、C型砺石由于磨面大,适合于一般石器的加工磨制,B型砺石的凹槽,大部分当与玉石器的制作有关,特别是加工玉石、水晶环玦侧面时,更可能形成B型砺石上的凹槽,而C型砺石上的V型磨槽,则可能是磨砺某种锋刃器的刃部形成的。

  三、香港出土的尖状石啄及靑铜鱼钩

     (一)尖状石啄

  先秦时期在南海北岸,尖状石啄是一种常见的石器。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种开启蚝殻的工具。1960年贾兰坡先生在《理论与实践》第3期发表一篇文章《广东地区古人类学硏究的未来希望》,其中提到这种尖状石器类似广东沿海居民使用的铁质蚝蛎啄,其目的是用来开启蚝。由于在遗址之中大量发现,说明其在渔业采集经济中有重要的地位。近年的考古发掘报吿与论文之中,这种器物有多种称谓:有人称之为“石尖状器”,有人称之为蚝蛎啄,或称之为“尖状手斧”。香港新石器时代中期出现尖状石啄并一直沿用。在香港的先秦遗址中,如:沙下、深湾、蚝涌、虎地、过路湾、白芒、舂坎湾、石角嘴、铜鼓、芦须城等遗址都有发现。石质多为长石斑岩、花岗岩、凝灰岩、粗面岩、石英斑岩、流纹石英岩,少量霏细岩等质岩。在珠江口西岸,在珠海宝镜湾遗址、棠下环遗址也多有发现。

  在香港还发现专门的石器制作场:蚝涌石器制作场,这里发现大量尖状石啄。199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古队、湖南省文物考古队、中山大学考古队应邀在香港西贡参加蚝涌的抢救性发掘。考古人员在C区与B区交接处的12个探方内发现一片面积近200平方米的史前时期古人类活动遗迹,遗迹出露的海拔高4.1~4.3米左右,系蚝涌河出口的西岸,在古沙堤后的泄湖后缘与山坡交界处的坡流面,地势比较平坦。活动面的南面可以清晰地分出一道凹弧的山坡冲积扇,堆满大小的砾石。活动面内出土物有:1. 打磨石器;2. 石器半成品、石片、石核、石料;3. 残断的环、玦饰物;4. 制作石器、饰物的石锤、磨石、磨盘、砥磨工具;5. 在活动面中发现有炊煮陶器残片、炉、灶具残片。这里发现200件石器遗物,其中45件为各式尖状石啄。

  这里是蚝涌河口出海处,是咸淡水习性的蚝的理想生存之地,蚝是这里的主要采集对象,开启蚝的硬殻的尖状石啄是这个制造场的确定产品。这个石器制造场也出土过少量磨制石器,如粗面岩、霏细岩质的斧、锛,但数量很少。发掘者认为这是因为当时磨制石器人们很珍视,连残缺的石器也不会轻易抛弃。与尖状石器一道大量存在的石器还有石锤、砺石。砺石有大型盘状,也有长条状及小件的方形砺石,用料多为石英细砂岩。石器制造场内残废器、毛坯、石料、石核、石片数量也多,明显有石器制造场的特点。

     (二)靑铜鱼钩

  广东进入靑铜时代之后,开始使用铜鱼钩。据吴伟鸿先生统计,香港有5个遗址出土靑铜鱼钩,中外有3个遗址的地层中还发现断斑石鲈骨。在香港深湾遗址,出土5件靑铜鱼钩,沙岗背遗址出土3件靑铜鱼钩,万角咀出土1件靑铜鱼钩,洪圣爷湾出土1件靑铜鱼钩。南丫岛深湾遗址的靑铜鱼钩长2.7~3.2厘米,吴伟鸿先生推测:这批靑铜鱼钩可能主要用于捕斑石鲈。此外,这里还出土有铜镞、铜矛,这些都可能用于渔业。

   四、台湾南端鹅鸾鼻第二史前遗址的渔捞工具

  鹅銮鼻第二史前遗址,位在鹅銮灯塔西侧珊瑚石灰岩礁林地区附近。目前的海岸线离史前遗址遗留堆积地点约200米,邻近地区的高程在20~40米不等。1982年发现,此后经过几次考古调查与发掘。遗址年代在距今4000~2500年之间。出土石器有:打制石斧、磨制石斧、打制石锄、石锛、石凿、石片器、靴形石刀、马鞍形石刀、长方形石刀、矛头、枪头、石镞、砾石砍器、石片砍器、亚腰型网坠、两缢形网坠、三缢形网坠、带槽卵形网坠、凹石、石环、砥石和砺石;贝器有:贝乔器、夜光螺口盖制网坠、贝匕、贝环和J型渔钩;骨器有:骨匕、骨凿、骨尖器渔卡子和连结式渔钩。陶器有:陶器碎片,纹饰上有条纹、方格纹、席纹、绳纹和彩绘,以及纺轮和陶环。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