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新农村建设的生态文明路径



  胡浩民 马步广 

  随着全球化生态危机的日益逼近,生态文明的概念已被各方学者提出和热议。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十一五”规划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建设之路。这一具有指标性意义的新理念,对于我国全面迈向小康社会、特别是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等方面,无疑具有旗帜性的导向作用。

  一、 发展生态文明的必然性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尤其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胡锦涛,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内容之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然也要和这一理念结合起来。只有全面把握生态文明的涵义及其意义,才能由这个路径很好地切入我国城市以及农村的环境问题治理,才能真正实现我们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愿景。

   (一)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在涵义

   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从词源学意义上讲,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是指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也是通常意义上大多数人理解并广泛使用的生态文明的涵义,是生态文明的初级形态。

   生态文明的第二层涵义即其高级形态,是其在社会形态建构意义上的涵义。在文化价值观上,对自然的价值有明确的认识,树立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在生产方式上,转变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在生活方式上,建立合理的社会消费结构,克服异化消费,使緑色消费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目标、新时尚,从而使人过上真正符合自然规律及社会道德的生活;在社会结构上,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结构之中,以期维持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最小损害并能进行一定的生态建设。

   (二)生态文明是国际大环境的发展走势

   其实,“生态文明”这一理论,伴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及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很早已被学者提出。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现代社会的人类在使GDP呈指数增长的同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呈现出加速的趋势;在使得人口剧增、对资源的消耗和需求剧增的同时,自然资源日益贫乏。也就是说,人类在对自然进行巨大改造的同时,也给自然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人类在自身得到极大发展的同时,也使全球濒临灾难的边缘。空间资源的有限和生物圈自身的脆弱开始与无限的文明力量产生对抗。

   面对不断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生态文明”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全球化的生态向度逐步进入学界的视阈,生态文明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逐步得以提升。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科学家莱切尔·卡逊就以《寂静的春天》一文揭示了伤害自然必然危及人类自身生存的事实。其后,各国学者也从不同的视角论述了生态文明的有关概念和理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起草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二十一世纪议程》等报告,全面阐述了生态文明思想,揭示了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三)生态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在涉及生态文明问题相关方面,我国仍存在着一些严重的误区及亟待解决的方面。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阶段性特征: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等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如果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生态文明之路,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经济建设才不会碰到最终全面袭来的阻碍。就这个意义上说,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可谓是针对目前经济建设道路上越来越恶化的环境问题的一场及时雨。

   生态方面的问题,城市有,农村也有,幷且开始以超越城市的速度恶化起来。新农村建设问题一经提出,其背景和必要性以及相应应该采取的一些措施,就成为各领域专家们研究的重点。这一政策的目标很明确,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看似简单的二十个字,其中却包涵着复杂的辩证关系。事实上,生产的发展往往与环境的协调相冲突,新农村的建设要走上和谐发展之路,絶不能脱离生态文明建设。

  二、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困局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路径就是要实现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目标,但农村的现实状况不容我们盲目乐观。现在的困局是:在加速发展城市和农村经济的同时,却经常损害到农村的生态平衡。而建设新农村的诉求包括“建设好农民的家园”,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所以以牺牲农村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生产发展显然是一种困局。

   (一)由于缺乏基本的结构性调整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政府控制监督机构,污染从城市向农村转移

   由于缺乏基本的结构性调整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政府控制监督机构,现在污染正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城市产业化结构的调整,使得一些耗能高、污染严重的企业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给农村环境带来严重破坏。现阶段,全国80%以上的城市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造成1/3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进而引起弄灌水水质恶化;90%的城市垃圾是在郊外填埋和堆放,不仅占有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还给农村水质和土壤带来二次污染。

   (二)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严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

   随着农村地区的环境恶化不断加剧,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发展不再主要是城市的问题。对此,1990年代中期,由二百多位环保专家撰写的《中国乡镇企业环境污染对策研究》报告认为,按照现有技术进步速度和农村环境管理状况,21世纪初,中国一半的省、市、地区将产生大面积区域性水质污染。其中,京津地区、江浙地区最为严重,并会发生区域性大气污染,发展到城市污染得到控制而农村污染蔓延的趋势。报告呼吁尽快将全国环保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业投入、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乡镇企业小而散的企业模式,以及地方政府单纯追求GDP而忽视对其综合治理的政绩观,造成了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并日益破坏着农村的生态平衡。目前的农村,工业污水随处排放,工业烟尘排向空中,工业固体废物占用农田、侵占河道、随处焚烧等现象屡见不鲜。我国乡镇企业涉及的行业很多,但以工业企业污染为甚,排放的污染物种类也很多,包括废水、废渣、废气等“三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氯、氟、汞、铅等的有害气体,石材、砖瓦、水泥等建材企业的粉尘污染也严重危害环境。

   水环境污染是乡镇企业中最严重的环境问题,许多乡镇企业发展技术水平低的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和小冶炼的大耗水工业,大量的污染废水未经任何处理或简单沉淀后直接排入乡村河道,造成水体大面积污染。在乡镇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水体水质普遍是四类、五类甚至是劣五类。在河南、湖北个别村庄因饮用水污染出现了“癌症村”,一些村民也由此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水体污染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据统计,1995年全国乡镇企业工业废水处理量占其废水排放总量的40.1%,比县及县以上工业废水处理率低36个百分点;燃料燃烧废气的消烟除尘率26.0%,比县及县以上工业低63.7个百分点;生产工艺废气净化处理率27.9%,比县及县以上工业低42.9个百分点;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30.9%,比县及县以上工业低12个百分点。可见,乡镇企业在废物处理方面是远较城市薄弱的。

   (三)缺乏必要的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农用品质量的监管措施不利,致使农业面源污染加剧

   由于我国实行统一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政策,对农用化学品只核算内部成本,对其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等外部成本忽略不计,造成农业化学品过量使用,使得农村面源受损加剧,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和土壤环境。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年使用量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t/k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t/ km2的安全上限。而且,在化肥施用中,还存在各种化肥之间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目前,东部已有许多地区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比例超过工业污染。由此可见,单一追求GDP增长率的路径不可能实现既定方向的新农村建设,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必须兼顾农村生态的维系和改善。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路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号召要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指标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这是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又一重要理论贡献。全面的小康社会当然离不开新农村建设,要遏制农村生态失衡、解决农村生态困境,也必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

  (一)要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

  长期以来,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不能令人满意。为求学、就医、结婚盖房子四处奔波的农民,衣冠尚且不整,村容村貌就更顾及不上了。很多地方是院内乾净、院外脏乱差,房前、屋后、路边大都是垃圾堆放地;农村的房舍、街道建设缺乏规划,浪费大量土地;农村通行条件差,硬件设施缺少,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等。可以说“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这是对农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所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对村容村貌进行根本改善,通过“净化、緑化、美化、亮化、硬化”来优化人居环境。

  根据上文对生态文明在两层涵义上的理解,新农村生态文明更深层次的涵义不仅仅是村容,更是“人容”。不能简单把新农村的生态文明简单理解为“街院乾净、村庄緑化、道路硬化”,或者干脆理解为来一场卫生大扫除。农村的生态文明,除了“村容整洁”,还有“乡风文明”,这其中就包括良好的环境意识。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农村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其征服自然,把握自然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然而相应地在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却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比如城市化进程中对农村的污染,片面追求粮食产量、资源过度开发、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乡镇企业“三废”排放现象严重,都直接和间接导致了农民的生活能源匮乏、生活方式落后。

  从生态文明的高级形态来看,它更强调人与自然在精神层面上的和谐相处。人类是生态文明的主体,是处于主动而不是被动的地位。因此,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絶不仅仅体现在村容村貌的改善上,更重要的是人们具有卫生意识、环境意识;改善农村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以及农民不良的传统生活方式,营造一种环保、和谐、文明的乡风。这就是更全面意义上的农村生态文明。

  (二)要辨证处理生态文明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了生态文明的路径。这是因为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指导我们各项事业的理念,其主题是一种把人类的生产和自然环境协调起来的思路。生态文明不排斥发展生产,没有先进的生产力,人类也走不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所以,不能因为环境问题而放弃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农业的现状,那就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低,农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使农业的再生产能力收到挑战,农业生产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境地。因此,要实现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的快速发展,一定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可为农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发展生态文明、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刻不容缓。

  目前的农业生产状况表明,保护龢利用好自然资源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处理好人和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一过程中,既要看到现有自然资源对人的制约作用,也要看到人在使用自然资源时所具有的主体性作用。这种主体性不是对自然资源的恣意挥霍,而是在利用中保护,从而实现一种“人——自然资源——农业”的良性互动与发展。

  (三)要加快调整政府环境保护“职责同构”的模式,建立“职责异构”的环境治理服务体系

  “职责同构是我国政府纵向职能划分的症结所在。”[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这一模式同样也影响到环境保护职能的执行。环保在政府职责划分中是最有生机的职责,每一级政府都要承担起环保的服务职能。只有这样,广大农村才不会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沦为环境污染的牺牲品。例如,面源污染的治理责任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各部门均负有治理责任,一个需要环环相扣纔可能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变成各部门步调不一致的局部行动。同时农村的各类环境污染呈现出与城市污染迥异的特点。农村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随流域内土地利用状况、地形地貌、水文特征、气候、天气等的不同而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因此农村环境治理的模式以及各级基层政府的职责应该有所不同。只有打破职责同构,合理调整政府纵向间职责配置,才有可能使政府职能转变、行政体制改革和理顺条块关系等工作同步推进。要在打破职责同构的基础上,倡导建立伙伴型政府间关系,科学规划上级与农村基层的关系,以全面推动环境政策的落实。比如建立针对农村生态问题的地方环保局、地方监测站等因地制宜的职责体系等,从而从制度上避免农村进一步受到来自城市的环境污染,也可以从本地乡镇企业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分析和治理,减少乡镇企业污染所带给农村的损害。

  (四)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人——自然资源——农业”良性互动与发展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在生态文明框架下的生态经济优化的农业体系,是指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作为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是将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又是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对象和内容,即在于不只局限于种植业,而是将种、养、加做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和处理的,要求将一定范围内所经营的农、林、牧、副、渔各业和产、供、销各个环节作为一个整体,从而将整个农村地区的各项产业发展带动起来。例如,合理调整和安排各类生物种群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结构,利用生物之间的互补互利关系,如开展棉、麦、緑肥间作,粮、豆间作,稻田养鱼、养鸭,稻、萍、鱼结合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生态农业也可以在传统农业的生产食物链中引入新的生物环节,多极循环生产农产品,如“桑基鱼塘”、“蔗基鱼塘”和“粮——猪——鱼”模式等等。这些都表明,在农村地区发展生态农业,是可行的,科学、环保且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生产发展。发展生态农业,既可以在农业生产中保护龢利用自然资源,又可以在发展的同时促进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因而也就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生态农业既有利于农业现代化,也是实现农业资源持续、有效、合理利用的最佳选择,因此它也是实现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五)要努力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农村,还应该通过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来促进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四位一体的良性发展。这样才能更全面的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理想状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当然包括村容村貌的改善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更重要的还是牵涉环境面更广泛的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作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最重要的理性选择,不仅在发展农业生产和带动农民致富方面有着积极作用,而且对农村地区以及农民的影响日益增大。农民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不仅在生活水平上有所提高,而且在生活环境上也有所改善,从而能有更多的时间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农民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意识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重要性,从而注重自身与环境的和谐,这本身就是一种文明的体现,使农民具有了更多的环境保护意识;居住环境的改变,使农民身心愉悦,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更加文明和友好,人与人关系更加和谐友善,从而促进了农民的社会道德的发展;生态农业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出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这样,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就实现了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而在各地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中,都很注重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农民树立新观念、塑造新农民。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生态农业作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不仅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而且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农业的益处惠及广大农民,农民的生活水平上去了,看到了党带领广大农民搞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也就更有积极性和热情参与到自身的民主管理和建设中去。这样,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得到有效发挥。由于生态农业促进了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乡风文明的发展,村民自治的展开也就有了更为稳固和坚实的基础。另外,生态文明新农村的发展模式使农民们逐渐摆脱了传统农业模式所带来的思维方式和沟通方式,认识到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提高,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公共事业中来,对于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和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也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即不仅要维护好自身的民主权力,更要积极参与基层民主建设龢民主管理,进而促进农村地区的“管理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个环节并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一种环环相扣的渐进关系。十七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贡献——生态文明建设,如果我们能以此为路径,层层递进地开展新农村各方面的建设工作,就能够充分开发各个层级的生产力,更快、更好、更系统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向着既定的方向挺进。

   

   (作者分别系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