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粤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内涵、重点部位与鲜明特色


  董玉整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并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此后,我国农村经历了以人民公社运动为重要内容的一个新变化;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后,又经历了一场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内容的新变化。正如有关专家所指出的,这两次农村建设,甚至包括后来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推进小城镇建设,都没有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定式。当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之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将此作为“十一五”期间的第一任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顺应时代潮流,结合广东实际,提出了建设广东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并制定了一系列规划和措施,使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不断深入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成为广东新一轮发展的新亮点。

  一、南粤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内涵

  南粤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广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广东继续当好排头兵的重要任务。在一定意义上,对待新农村建设的态度、实际建设新农村的措施和效果,正是制约广东新一轮大发展的“瓶颈”之所在。但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建设新农村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全面的目标,一定要从总体上来领会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

  (一)新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目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也还没有根本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成为制约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我国农民收入较低,城乡差距越拉越大。1984年城市居民和农民的收入比例是1.84:1,1994年是2.86:1,到2005年则是3.22:1。1980年农村销售品零售额占全国的比例是65.7%,到2005年下降到32.9%。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的严峻事实,有些地方甚至还吃不上饭,目前还有2460万的农村人口看不到电视,60%以上的农户没有用上卫生厕所,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有近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医药费用高使得许多农民看不起病,医疗保险不普及以及其他相关福利离农民较远,更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差别。不仅如此,不断进步发展的信息技术,将会更加拉大城乡之间的差距。

    比如教育方面的差别,就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素质和农业的发展。在我国4.9亿农村劳动力当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只有13%,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9.2%,而文盲和半文盲还有7.5%。相关资料显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在农业和非农业人口中的比例分别是51.5%和16.3%;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群在农业和非农业人口中的比例分别是41.5%和32.4%;高中文化的分别为6%和21%;中专文化的分别为0.8%和13.2%,相差16倍;大专文化的分别为0.2%和11.1%,相差55倍;本科文化的分别是0.02%和5.63%,相差282倍;研究生文化的分别是0.001%和0.323%,相差323倍。

  据200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8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15年来,广东东莞农民工工资年均增速不足5%,超两成在莞农民工收入仅千元以下,但在消费支出上,有近六成农民工每月消费在500元以上。

  可见,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就在农村,最需要妥善解决的社会关系就是工农城乡关系。中国目前主要有两大矛盾,一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二就是城乡发展不协调。事实表明,“三农”问题现在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解决好了“三农”问题才能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而建设好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

  2006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全国人民的愿望,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瞭方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新条件

  尽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来了,但是,现在提出并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其背景与过去不一样了,最主要的就是计划经济条件变成了市场经济条件。我们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新的国际环境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这样的条件下,大部分事务要交由市场去调节,政府要做的主要是公共财政要覆盖到农村,公共服务要延伸到农村,在新农村建设、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过程中起到组织领导作用和资源合理配置作用。

  (三)新内容

  中共中央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过去所描绘的新农村都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些物质方面的目标,而现在的20个字则要求新农村建设要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有全面的发展。从相对单一的物质目标转变为全面发展的新目标,以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这是重大的历史进步。

  2005年12月,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就指出:推进有广东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促进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培育新农民;促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营造新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新产业;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树立新风尚;促进农村民主管理建设,形成新机制。这“五个新”,是对20个字的具体化。

  (四)新视角

  有一种观点认为,以前脱离农村建设了城市,现在认为也可以就农村建设农村。这样的理解当然不对。实际的情况是,仅靠农业本身,难以让农民富裕起来;仅靠农业和农村内部力量,难以解决好“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全国的战略部署,而不仅仅只是农林水利等涉农部门的事情。

  建设新农村并不是仅仅是农村的任务,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搞新村建设,并不是就农村建设农村,而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通过城乡互动来建设新农村,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城市是城市、农村是农村的建设办法。正如“三农”问题专家陆学艺所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身是一场改革,改革的目标是要基本改变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让农村宜居,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五)新规划

  建设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工程。因此,要有长远和近期的规划,要有具体的实施措施和实际行动,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有益效果。在这方面,有两个十分重要的文件精神需要介绍。

  一是2008年底经国务院原则通过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其中的第六部分“统筹城乡发展”中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发展,要按照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并进一步提出要提高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新机制。

  二是2009年2月下发的《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12年,全省农村制度建设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业发展方式明显转变,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显着提高;县域经济实力更加壮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9000元;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宜居村镇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村人居环境、生态条件和农民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农村基层组织切实加强,农民民主权利有效保障,农村社会管理更加完善。到202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1.8万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基本形成,成为全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先进省份。

  二、南粤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部位

  既然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就一定要真正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查找矛盾,分析矛盾,辩证地对待矛盾,分清轻重缓急,对准重点部位,实际并卓有成效地解决矛盾。

  (一)正视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地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包括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以下十方面的问题不得不认真对待。

  一是资源匮乏问题。珠三角地区几乎80%以上的土地资源已被耗尽,工业污染严重,水质迅速变坏,将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二是规划滞后问题。缺乏一个高层次、高起点和宏观、协调的规划,以统筹全区域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薄弱。三是产业弱质问题。产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现代化程度相对低下,产业发展对农村发展的支撑度低。四是生态恶化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和公共安全,直接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五是体制滞后问题。农村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城乡仍为行政主导型的二元结构体制,现行的一些体制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难相适应。六是管理失范问题。外来人口的劳动、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社会治安管理基础仍比较薄弱。七是人才匮乏问题。整体上人才结构不均衡、总量不充足,现代经济人才十分缺乏,社会管理人才更显不足。八是教育乏力问题。外来人口比例较高,乡镇财政普遍吃紧,教育经费保障难以足额到位;培训、教育也没有很好跟上。九是文化弱势问题。文化“荒漠化”、精神“颓废化”趋势比较严重,“文化硬伤”凸显。十是城乡错位问题。珠三角地区城乡界限正日趋模糊,城与乡的角色和功能容易发生错位,不同程度地存在泛城镇化、泛居民化倾向。有专家将这十个方面的问题,称之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十大硬伤”。[丘树宏:《珠三角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十大硬伤”》,2008年9月24日新华网。]

  这些问题确实存在,而且相当严重,已经在深层次上影响着珠三角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建设新农村必须面对又必须切实解决的大问题。在另一个意义上,切实并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新农村建设就有了很好的基础,就取得了真正的实效。

  (二)明确任务

  南粤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在把握中央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广东实际实事求是开展工作,务求实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胡锦涛同志多次就新农村建设问题发表重要讲话。

  根据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六大任务:

  一是要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二是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三是要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四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

  五是要坚持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六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 

  (三)真抓实干

  广东省委省政府从广东实际出发,先后多次调查研究广东新农村建设问题,真抓实干,讲究实效。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2009年的新年会议上说,新年就一个字:干!

  2009年1月20日,广东省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依然严峻,2009年要围遶稳生产、强基础、优结构、促增收、重民生、保稳定,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稳定。一要全力推进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农业建设,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市场的基本供给。二要从促进农民创业、转移就业及拓宽非农收入等方面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三要以规划为龙头,以推进“万村百镇”整治工程(从2009年起,全省每年对一万条自然村和一百个乡镇进行整治)为抓手,努力形成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双轮驱动”的发展新格局。四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为重点,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文化教育水平。五要把握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加快推进珠三角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2009年2月出台的《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广东省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就是实施十项增进农民福祉工程:1.培训就业工程。2009年至2012年,省级财政安排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资金40亿元,力争每年推动100万左右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2.农村安居工程。2009年至2012年,省财政安排4亿元,补助贫困户危房改造,引导各地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做到应改尽改。3.健康服务工程。省财政近年安排3亿元,支持完成乡镇卫生院改造。力争到2020年,卫生镇、卫生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50%、70%、90%。4.饮水安全工程。加大投入,到2011年解决全省1645.5万农民饮水安全问题。5.村道硬化工程。力争2009年基本完成全省4.8万公里镇通建制村道路硬底化工程。2009年至2012年,省财政安排22.5亿元资金,完成1.5万公里新农村公路建设。6.生态环保工程。2009年至2012年,省财政在每年每亩生态公益林补偿10元基础上每年每亩增加2元。2009年至2012年,省财政安排2.8亿元,支持欠发达地区农户沼气建设。2009年底前全省县城镇和珠三角中心镇、2012年前水源上游地区中心镇建成污水处理厂。7.教师稳定工程。2010年前,省财政安排20.7亿元专项资金,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确保教师待遇“两相当”,稳定农村教师队伍。8.家电下乡工程。落实国家推广“家电下乡”工作,筹措资金,组织实施广东“家电下乡”工程。9.农村信息工程。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保等信息综合服务向农村延伸,尽快缩小城乡数字鸿沟。10.文化惠民工程。加大投入,以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为重点,全面推进文化惠民。

  (四)任重道远

  尽管新农村建设已经全面展开,已经取得了实际的效果,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从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不可掉以轻心。甚至从更长远的时间看,即使将来基本实现现代化了,国家富强了,人民富裕了,“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因为,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人口格局将存在很长时间。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新阶段广东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新农村建设依然面临许多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有加大的趋势,农民的文化科技和思想道德素质,都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差距、面对和问题的存在,决定了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必定是持久战。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不懈地做好“三农”工作。

  三、南粤新农村建设的鲜明特色

  建设新农村是重要部署的全国性工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基地,广东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不断创新,显示出自己的鲜明特色。    

  (一)基础较好

  广东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三农”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结合广东实际,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出发,采取了不断加强农业农村“三化”(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等有效措施,促进了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广东省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

  “十五”期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3654元,提高到2005年的4690元。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步伐加快,就业比例已由2000年的43.7%上升到2005年的50.4%。全省67个县(市),GDP总值4696亿元,同比增长11.9%。县域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带动、辐射农村的活力。全省农村实现了130万低保对象应保尽保的目标,基本解决了全省农村180万人口饮水困难问题,全省完成农村公路硬化里程2.5万公里;全省103万名农村困难家庭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两免是免收杂费、书本费,一补是生活补助),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实行免除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初步解决了全省农村“读书难”问题;全省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达2546万人,覆盖率为50.5%,获得医疗补偿的农民120万人次,金额达10亿元,初步解决了农民“看病难”问题和遏制农民因病返贫现象;解决农村“住房难”力度加大,2004年至2005年,全省共投入农村危房改造资金8.9亿元,共完成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5.19万户,占15万改造任务 的34.6%。

  “十五”期间广东农业和农村经济主要指标均居全国前列,农业增效取得新进展。2005年全省实现农业总产值2422.8亿元,增加值1421.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和3.4%;比2000年增长22.2%和18.0%,年均增长4.1%和3.4%。农民增收明显,2005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90.5元,比上年增长7.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比2000年增长28.3%,年均增长5.2%。农产品进出口势头强劲。全面铺开农村税费改革,比全国提早取消农业税,广东农民人均每年负担由106.93元减少至6元。农民负担大减,农民收入则逐年增加,2005年接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近年来,广东农业标准化加快推行,农业部门累计组织了省级农业标准制定项目111个,创办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97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緑色食品生产企业及产品认证有序推进,质量安全事故大幅减少。另外,目前广东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已进入了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共同发展的新阶段。这些都显现出广东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二)因地制宜

  当前,广东省新农村建设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民增收难,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有些人等、靠、要思想观念依然严重,农村基础设施较差。因此,建设南粤新农村,就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和谐有序地发展。

  广东省委、省政府在2006年2月9日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了广东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的五项原则。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并在“多予”上加大力度,不断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三是规划先行、分步实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四是尊重农民意愿。要充分依靠和发动农民群众参加新农村建设,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不搞行政命令,不搞一刀切,不伤害农民的合法权益。五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切从实际出发,突出地方特色,抓主要矛盾、抓重点突破,解决“三农”最突出的问题。从这五项原则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广东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 

  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一些人却以为建设新农村就是单纯建新房,乃至建“豪宅”,推倒旧房子,建设新房子;以为房子新了大了,就是新农村了。2006年2月20日的新华时评以“‘农民豪宅’不宜提倡”为题,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批评。时评指出:广东等地出现大量“农民豪宅”,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质相悖。新农村建设是要在发展生产、勤俭节约、适度消费的基础上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目前,在一些地方,基层政府强迫农民举债建别墅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不少基层干部把新农村建设错误地理解成盖高楼、建别墅,这种认识十分错误,亟待纠正。

  (三)倾斜农业    

  建设新农村要落实到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实际行动上。近年来,广东省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强农惠农,对农业倾斜,支持农业发展,加速农村建设,帮助农民致富。

  广东省农业厅决定从2006年起,组织并启动实施“十大行动”。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效益农业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带促进行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农业科技创新与种养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农业机械化提升行动、扶贫开发综合推进行动、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緑色行动、农村沼气推广与生态家园富民行动、重大动物疫病与植物有害生物防控行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5年12月22日至23日在广州举行的中共广东省委九届八次全体会议,决定从2006年9月新学年开始,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从2006年开始,省财政对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从人均10元提高到25元;2007年前力争完成全省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省财政每年资助1万名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就读技工学校。

  2007年广东将种粮直补从种粮20亩以上每亩补贴20元提高到种粮15亩以上每亩补贴25元,农资综合直补从每亩7元提高到19元。预计全省去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434.8万吨,增产47.2万吨。

  2008年中央和广东省相继出台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各级财政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大对农户直补力度,效果明显。如:粮食直补面扩大,能繁母猪补贴标准提高,水稻良种补贴、农用柴油补贴、农机具补贴增加等。此外,农村低保标准、养老覆盖率、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和补助标准等均有所提高。

  2008年广东继续加大对贫困农户、水库移民、华侨农场归难侨、转产转业渔民危房改造投资力度,推动和加快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实施进度,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同时还出台多项政策,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民生工程,特别是加大了对农村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项民生工程的投入,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低收入家庭受益明显。农村住户调查按人均纯收入五等份分组资料显示,2008年各收入层次的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呈现收入越低增长越快的趋势。其中:低收入户增长20.4%;中低收入户增长14.4%;中等收入户增长14.4%;中高收入户增长14.9%;高收入户增长12.4%。高低收入户的收入差距为5.19:1(以低收入户收入为1),为2003年以来最小。2008年广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08∶1(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为2004年以来最小。

  (四)国际合作 

  近年来,两岸关系逐渐缓和,两岸合作也在有序进行。广东毗邻港澳,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发展对外交流、经贸合作等方面,广东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建设新农村实践中,加强国际合作,尤其是两岸四地农业合作,也是广东的一个鲜明特色。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2005年4月就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与发展、解决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等问题达成了5项共识。2006年10月17日,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在海南博鳌圆满落幕,论坛所通过的共同建议以及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在论坛闭幕式上所宣布的20项扩大和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新政策措施获得了港澳台舆论的高度评价,不少港澳台报刊18日纷纷撰文指出,这些新的政策措施将开启两岸农业合作的新里程。

  广东省在规划自己的发展道路时强调:要加快农业区域合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扶持一批企业到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战略性农业合作。鼓励农产品出口企业建立优势农产品生产、出口基地,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培育农产品出口品牌。引进、吸收国际先进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农业技术、设备、人才、资金,改造传统农业。开展粤、港、澳、台两岸四地农业合作,支持建立两岸四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提高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合作水平。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指出:要加强海峡西岸农业合作,推进珠海金湾台湾农民创业园和佛山海峡西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建设。加强与港澳协调沟通,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合作。支持与新加坡等东盟先进国家加强经济、技术、园区管理、人才培训等多方面的合作。鼓励资金技术优势企业到东盟国家开展农产品种植加工和水产品养殖加工等方面的合作。

  2009年3月26日上午,广东省目前规模最大的供港澳水产基地暨两岸四地农业合作示范区在南沙区万顷沙奠基。省、市农业渔业部门及南沙区等领导以及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香港、澳门、台湾等地180多位企业家代表出席了仪式。该供港澳水产基地暨两岸四地农业合作示范区位于南沙区二十涌、二十一涌,占地面积近15000亩,预计投入资金15亿元,首期滨海渔港将于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中山市港口镇打算用5-10年时间,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和两岸四地农业龙头企业,将港口镇打造成为集“生态、循环、生产、示范、流通、研发、观光”于一体的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农业示范镇,为珠三角乃至全省探索一条可行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

  (五)成效显着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新农村建设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根据广东省发改委的报告,2007年前11个月农村投资、消费增速分别比城镇高出了19.1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为10.7%,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要高0.2个百分点。到了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33元,增长1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00元,增长13.8%,增幅首次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872.5元,比上年增加670.1元,增长15.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2001.5元,比上年增长8.9%。强农惠农政策利好显现,转移性收入大幅增加。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374.4元,比上年增长38.3%,增幅比上年大幅提高33.8个百分点。其中:政府救济救灾款和政策性补贴等收入103.3元,增长1.4倍;报销医疗费收入17.9元,增长83.7%;离退休金、养老金收入61.4元,增长36.6%。这些数字都具有历史意义。

  据2009年2月广东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广东省人均GDP增长8.7%;今年再增长7.5%,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市人均GDP力争与本地GDP同步增长。2008年广东全省完成生产总值356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人均生产总值达37588元,增长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72亿元,增长20.3%,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物价涨幅得到控制,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呈前高后低走势,全年上涨5.6%。广东公共财政进一步向民生倾斜,省级财政总支出中用于民生、提供公共服务及均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帮助市县增强发展后劲的资金达852亿元,占支出总额的73.7%。2008年广东各地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克服严重自然灾害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因素,农业生产保持健康平稳发展态势,农村经济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从宏观层面看,广东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能力、城市对农村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局面逐步形成,这就为南粤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总之,南粤新农村建设是在广东有了超常规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进行的,是在中国更多融入世界、世界更多依赖中国的背景中进行的,是在广东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强有力领导下进行的,是全体广东人民积极投入勇于创新进行的。

  南粤新农村建设,始于这一代,延续好几代。而这一代的态度是否端正、政策是否准确、执行是否有力、效果是否明显,都将直接影响今后南粤新农村建设的起点、力度和方向。这一代广东人,注定要成为南粤新农村建设的开拓者、实验者和创新者。历史将会留下我们厚重的足迹。

  

  (作者系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社会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人之初》杂志社社长、教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