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大学扩招扩大化的后果及其纠正办法



  王守昌 

  一、大学扩招的必要性

  大学应当扩招本科生和研究生是因为:现代社会应当是一个知识型社会。所谓知识型社会是相对于以土地为主要资源的农业社会和以资本为主要资源的工业社会而言。知识型社会是以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主要资源的社会。知识资源不同于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可以耗尽,不能再生,甚至开采过度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知识资源不仅不会耗尽,而且可以再生、增值。知识是提高生产力、加强社会管理的手段,也是社会财富增加的源泉。以美国为例,其国家财富80%以上是由知识提供的。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它的国民财富创造主要靠自然资源。知识资源创造的财富还不到50%,而且生态平衡破坏严重。所有发达国家,都是知识资源丰富的国家,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是主要依靠自然资源的国家。大学是创造知识资源的根本所在。中国有13亿人口,大学较少,仅1千多所;美国只有两亿多人口,却有3千多所大学,是中国的3倍;而大学的质量悬殊也很大,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生物工程、空间技术等方面,中国要落后于发达国家20-30年。

  因此,中国大学需要扩招,增加大学生、研究生的数量,提高质量。这本身就是增加知识资源。扩招意味着增加大学的毛入学率。美国在1996年毛入学率已达80.9%,其它发达国家也已达到60%以上,中国平均毛入学率不到20%,这个数目比印度还要小。

  但扩招要从实际出发,不可扩大化,搞大跃进,否则会产生严重后果。最近几年扩招就有扩大化趋势。以广东省为例:从2001年至2006年,全省高校新增50所,是2001年的两倍;在校本科生达到84.47万人,是5年前的3倍;普通高校研究生1.71万人,在校研究生4.39万人,分别为2000年的3倍和3.38倍,高校毛入学率已达22%,2007年广东高校本科生已突破百万,研究生也有所增加(资料来源:羊城晚报2006年11月8日)。全国范围内扩招从1999年开始,当年扩招达47%,到2005年中国大学生数已达530万人,以后平均每年增长达22%;高校发展之快,令人高兴,但也带来许多问题。我们必须要有忧患意识。

  二、扩招扩大化的严重后果

  (一)扩招扩大化的最严重后果是扩容,而扩容是一个圈地运动,例如在城市之外建大学城。据中国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统计,中国各地有多达50多个大学城。广州的大学城有60平方公里,居中国大学城之最。这不仅造成大量耕地流失,而且带来许多问题,如师生隔离,交通不方便等等。其实,中国大学城的理念是错误的。大学城本来的意义是城市与大学融合为一,就是说城市与大学无边界,城市里大学多,而不是在城市之外另建一个大学城。例如美国的波士顿,全市有60万人,有20多万大学生,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波士顿学院等名校都在那里,大学有50多所,所以波士顿是大学城。广州的五山地区也可称大学城,因为华工、华农、暨大、华师、职业技术学院、邮电学院都集中在这里,所以五山地区本身就是大学城。扩招要扩容,只要在这些学校向上、向下、向周边发展一下就可以了,何必另建一个大学城?

  (二)高校巨额贷款,收入不够支出。高校圈地运动是采取“政府主导、土地开发、银行贷款”的模式进行的。中国大学几乎都欠银行贷款,据统计欠款总额已达2000亿元以上。以广州大学城为例,投资已达200亿元,华南师大向银行贷款18亿元,光利息每年就要缴6000万元以上。这些钱靠增长学费是无法偿还的。最后只好由政府买单,这是把纳税人的钱用到不适当之处。

  (三)师资数量缺额大,教学质量差,学生就业困难,失业严重。广东省统计局的报告指出:大学师生比由1∶13.76提高到1∶17.40,广州有一所大学的一个系,开始仅有教师4名,却每年招40名学生,还要招研究生,还要办班,这个比例简直达到1∶40;更有甚者,现在本科生、研究生,甚至“海归”就业都很困难,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社会蓝皮书》显示,中国2007年有495万大学生毕业,至今仍有140万人找不到工作。

  (四)高校学费猛涨,教育花费已成国人致贫的首因。据华师大教科所调查,仅有7.5%的被调查者能够接受5000元以上的大学学费,而71.6%的人认为大学学费太高;《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警呼“教育花费已成国人致贫的首因”。据调查报告显示,在2004年10月,农村家庭用于教育的经费占总收入的32.6%,城市则占23.3%和25.9%,目前低收入家庭子女上不起学已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五)中国大学扩招扩大化引起了国内外极大关注。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虽年年增加,但效率却不高,高等学校负债数额巨大;有的学者说:中国许多大学面临破产的危险。英国著名的诺丁汉大学校长杨家福大声疾呼“我反对研究生大幅扩招”,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批评中国大学,虽然投资巨大,但科研、教学都上不去,产生不了世界一流大学。

  三、几点建议

  (一)大学扩招的扩大化,与“教育的产业化”很有关系,这个口号现在虽然不提了,但流毒仍然存在。大学以收费代替国家投入,进行创收,甚至建设豪华建筑。因此,要加强《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教育和实施,重申教育是公益事业,国家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主要用于软件建设,例如师资培养,外文图书资料订购,对外学术交流等等。严禁学校领导人以考察为名,公费出国旅游。

  (二)未建好的大学城一律停建,还土地给农民。暂停或暂缓扩招,把发展高等教育的主要精力用于内涵发展,提高师资和学生的质量。中国大学教授数量之多是世界之最,质量之差也是世界之最。因此,要改革教师评审制度,不能搞定量化。要搞易地评审、匿名评审、质量评审。今后招生要适当控制规模、把好质量,防止不合格的学生进入高等学校。有的民办高校实际上是以学经商,以赚钱为目的,对于这类学校要整顿。

  (三)改变学校的管理体制,克服管理行政化,实行学校管理干部任期制,克服双肩挑现象,做到学校科研教学资源分配公平化。现在学校存在着严重的资源分配不公。那些双肩挑的所谓学校领导干部,申请科研资金较容易,然后请别的教师、研究生为他打工,他又得名,又得利。克服这种不公平现象的手段之一,就是消除双肩挑现象,实行干部任期制,职务单一化,当干部拿干部待遇,任期满届去当教师时,拿教师待遇。教师可实行带薪年休制,每隔5至6年,让其轮休一年,用于进修或休息。

  (四)分流高中毕业生和大学生。要鼓励一部分高中毕业生进中专或大专职业技术学校。中技和职业技术学校可实行免费,着重培养高级技工和技师。分流大学毕业生,让他们去农村或边疆,提高他们的待遇。

  (五)加强大学软件建设。主要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学教师的队伍,应是老中青相结合的队伍。取消教师的等级制,恢复分工制,即恢复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正常分工,不要搞什么博导教授、硕导教授;加强图书资料建设,尤其是外文图书资料建设。减少学校行政人员编制,扩大教师编制等等。

  

  2008年2月20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