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文化软实力——科技文化调研报告



  黄伟宗 

  2008年3月下旬,我到省科技界一些科研、科普、教育、媒体和科技馆单位,就科技文化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从中发现:科学技术不仅是一个学术领域,同时也是一个有鲜明自身特色的文化领域,从进一步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名言中,得到了科技也是第一文化软实力的启示。为响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号召,继续解放思想,破解发展难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我省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特呈调研报告如下:

  一、科技也是一个文化领域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瞭高科技时代,同时也进入了文化时代。前者是就生产力而言,就物质文明而言;后者是就意识形态和文化软实力而言,就精神文明而言。西方学者对世界的时代总体特征的这些论析,之所以将高科技与文化两个概念平列并提,固然是就不同视角与从不同范畴上而言,但我看更实在的原因是两者有相促相成的关系,即:科技促进文化,文化也促进科技;而且,在现实社会中,往往有许多由科技而产生某些文化现象,同时又有许多因文化意念或素质而产生科技发明的事例。所以,我们在运用这些论析时,也即是对科技和文化的性质与功能的认识时,不应当将两者孤立地进行,而应当相互交叉地、辩证地去进行,甚至可以在这两个领域中,分别理出科技中的文化、文化中的科技系统,以此促进科技的文化化、文化的科技化,从而更深层次地促进第一生产力和第一文化软实力的增进。由此,很有必要论证科技是否可称其为一个文化领域?即:科技文化的概念可否成立?这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有什么现实意义?

  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曾指出:“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必然是一个具有创新文化的社会,而社会创新文化的形成与国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又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帮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树立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瞭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升科学素质,就能够有力地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这段话,精辟地指出了科技创新与创新文化的相互关系,是温床与禾苗的关系。而这科学的思想、精神、知识、方法是属于文化范畴的,科学素质也都是文化的。所以,科技的本质是文化的。

  科技的发明和创造,来自科学家的创意。而创意,则源于科学家的素质和敏感,而且,往往来自具体的文化意念与触发。诺贝尔奬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说过:“科学与文化像是一块银币的两面”。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每次开会都配有中国著名画家以中国画绘的物理奥妙的画。如:吴作人以高速运动的《阴阳极图》,表现物质和能量的各种对抗形式都可以被创造;李可染的《超弦生万象》则由简单的点线运动,对众多粒子可以通过单一的超弦的摆动而产生,为这一物理学论断给予了诗意的说明;黄胄的《天马行空》,表现了宇宙永恒的运动状态。这些都是科学与艺术有相互启迪关系的实例。他还指出:屈原长诗《天问》是最早通过逻辑推理,论证了天圆地圆的学说;杜甫诗“细推物理须行乐,何须浮名伴此生”,是“物理”一词的最早出处。李政道的这些说法,指出了科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指明瞭科技中有文化、文化中有科技的事实,并表述了在物理学上的创意往往是源于文化的启迪。

  由计算机科学与数学交叉而创造出“定理机器”的中科院院士张景中教授称:数学界也有“数学文化”的概念。数学界人士的确有像现在对文化概念所解释的:自身专业的共性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扩延整个科技领域,也可能如此。他说自己创造“智能教育软件”的意念,就是企求实现某些高级脑力劳动机械化,通俗地说就是:软件(原理)转化为硬件(机器),在硬件(机器)中出软件(计算机生成几何定理可读的原理和算法)。他说自己的初衷是:“让学生能像玩电脑游戏一样轻松地走进数理化世界,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梦想科学的兴趣。”可见他的创意,也是以人为本的,是文化的。他还本着同样的创意,从撰写《数学家的眼光》开始,著述了15种共达200多万字的科普著作,多次荣获全国奬项,并荣获科普“金作家”称号。这些科普读物,与他创造的被称为“信息时代新形式的科普创作”的智能教育软件一样,都是本着这创意而创造的系列成果。由此可见:科学家的每项创造,从创意、孕育到实现的全过程,都是贯串着文化的理念和精神的;由此也可见科技创造的全过程,是学术的,也是文化的,科技文化概念存在并体现于科技创造的始终。

  自古以来,因科技而产生新文化的实例,屡见不鲜。如:造纸技术的发明,笔、墨、砚的发明,印刷术的发明等等,都创造了新的文化现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因科技创新和普及化所产生的文化新潮,更是有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如:因电脑的普及,涌现了电脑绘画、电脑游戏、电脑下棋、网络小说;又因手机的普及,涌现了手机摄影、手机诗歌、手机小说;更新奇的是,前些年湖南电视台利用歌迷发手机短讯的方式,选出“超女”歌星,使多年发歌星梦的平常歌手一夜成名,营造了人人都有实现歌星梦的机会和氛围,使歌星平民化,从而使“超女”歌星成为波及全国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完全是现代科技所造成的文化新潮,是不折不扣的科技文化。

  提出科技也是一个文化领域,倡导科技文化、以至科技文化化的概念,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因为在当今高科技时代,科技对国计民生的作用和影响与日俱增,对物质生产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尤其巨大,GDP的比重也由此而决高低,这样,就往往会出现见物不见人、见效率不见生命的偏向,即:只顾生产,不顾人的需求;只顾效率,不顾根基建设和持续发展。同时,在高科技的创造和发展中,历来注重从学术上寻求创意,而从文化上谋求创意的倡导则明显不足。这些现象的产生,主要在于对文化是科技的催生剂、甚至是科技的温床和根基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所以倡导科技文化,对于克服或防止这些偏向,具有标本兼治的现实意义。

  二、科技也是第一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域的科技、教育、媒体、文化的综合力和影响力,是与一个国家或地域的工业、农业、国防等的生产力综称之为硬实力相对应的概念。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名言,精辟地指出了科技在当今社会的重大推动作用。那么,科技是否可称之为第一文化软实力呢?我从这次专题调研的结果感到,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当是肯定的。理由是:确切地说,科技既有作为生产力的硬实力方面,也有作为文化软实力方面。这是因为科技的发明创造成果,在未转化为生产力之前(即尚未投入实际生产之前),仍属于观念形态性质的软实力,在科研成果投入实际生产,产生了产品和经济效益,则转化为生产力、即硬实力了。在完成这一转化之后,还会有第二个转化,即其产品和经济效益,又会发生新的影响,以至会产生更多更大的科研成果,这些影响和成果,就是其文化软实力。所以,科技成果能否成为既是生产力,又是文化软实力,就在于其是否完成这两个“转化”的环节或过程。应该说,实际的、优秀的科研成果,大都会完成这两个转化过程。在当今世界,产生最大生产力的大都是科技成果,而这些成果也往往是产生最大文化软实力之所在。以既成功创造计算机教育软件、又成功进行科普创作的张景中院士为例,他的成就被媒体称为:“高级脑力劳动机械化,高级科技普及化,抽象原理形象化,枯燥数学美学化。”这就是完成了两个“转化”的典型。有趣的是,他这个软件在中小学铺开使用后,被称为专治“数理化头痛症”的良药,北大附中和广州实验学校的学生反映说:由此“找到了那把打开数学城堡的钥匙。从此,可在美丽的数学城堡中寻找、探索未知的宝藏了。”这些感受,说明瞭科技成果从第一个转化到第二个转化,其文化力是更大而更持久的,甚至是不可估量的。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我省科技系统唯一直属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该院的办学思路是:“依托科协,立足高职,创出特色,做大做好”。从其实践上看,其特色主要是做大做好科技精神和科技学识的深化。具体表现在:该院很重视利用科协是科技工作者之家的条件,邀请各类科学家来校讲学,举办“院士风采”讲座,以榜样的力量弘扬科学精神和科技学识,在教学和文体活动中注重对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在系统传授科技学识的同时,又注重科技技能的实践和培训。这些办学思路和做法,实质上是在教育的根基上,延伸和深化科技的精神和学识,使之持久承传并持续发展。其他非科技系统的大专院校,实际上也在以种种不同的自身特色和优势,承担和进行着科技精神和科学学识的深化工作。这两个方面的深化,使得科技生产力和文化软实力一样,代代相传、代代发展,具有无穷生命力。

  广东科技报是我省科技界的唯一报纸,从1973年创刊至今,已有35年历史。它从开始只是普及科学知识的小报,发展为每周出版三个专刊并具有多种传媒功能的科技传媒实体,显然是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成果。它的三个专刊分别是:《创新时代周刊》,主要是传播最新的科技动态和创新讯息,从刊名即可见其传媒创意;《健康科学周刊》,主要是传播医药卫生知识和讯息,破解群众健康难题;《中小学科教周刊》,主要是向青少年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精神,提高科技水平和素质。这些专刊的主题和分工,是很有创意的,它表明主办者着意于按读者的需要有别,以不同途径和方式,为其架设通向科技城堡的各种桥梁,目的是将科技知识和讯息多层次地、全方位地传媒化,也即是将科技生产力的功能和影响扩大化。当然,其他媒体对科技知识和讯息的传播,也是发挥这种传媒化功能的,但不如该报如此专业和系统。这种传媒化,可以说是科技生产力的再生产和持续发展,它是文化张力的体现,这也就是一种文化软实力。

  主要提供科技交流和会展的科技馆,是科技界将科技生产力进一步转化和扩大化的重要园地。广东省科学馆从建馆至今,已经半个世纪,风风雨雨,一直主要承担着我省科技馆的职责,为科技交流和科技普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些年,该馆更明确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的方向,举办了各种讲座、活动和展览,如:分别以《现代生物技术推动微生物药物研发的现状和前景》、《心理学与社会发展》、《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中的问题》为题的四期的“广东科协论坛”;主办了“2007科技进步活动月——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大型科普广场活动;最近还与广东科技报合作,举办了“在粤工作院士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会”,还正在筹办首届科学与艺术书画作品大奬赛等活动。这些举措,对于促进科技讯息流通和普及科技教育的效果,是明显的,对于促使科技创新必会起到温床作用,对于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也起到潜移默化作用。这些作用,即是科技生产力的再生产和持续生产,也即是科技的文化力;尤其是科技创新温床的营造与形成,全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最大的文化软实力。

  从以上对科技界的科研、科普、教育、媒体、科技馆等单位的调研情况可见,科技生产力与其相应的科技文化软实力,可以说是相互成正比、甚至加倍、持续增长、以至无休止地增长的;其对社会的推进作用,也与科技生产力一样,是雄踞文化软实力中首位的。所以称其为第一文化软实力名至实归。明确这个定位,是为了使人们更自觉地从这个高度,以种种途径和方式,去努力促使科技生产力的转化、深化、传媒化和潜移默化,使有形的硬实力,发展为更大的无形软实力。

  三、关于打造科技文化和增强第一文化软实力的具体建议

  (一)科技文化及其是否第一文化软实力问题,本身就是科学命题。在省委号召“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时候,理所当然应将这个问题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希望能由省领导牵头,举办“科技文化论坛”,组织科技界、文化界、社科界人士,围遶此命题进行多学科、全方位的探讨,幷且着重结合我省当前实际,从解放思想、破解难题的需要,尤其是对生产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从第一生产力和第一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对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去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剖析。

  (二)建议省科学院和社科院联合成立“生产力与文化软实力”研究机构,协调并加强对此课题的研究与合作。这个机构,应当围遶增强我省文化软实力的中心主题,举办各种学术活动,组织跨学科合作研究。如:共同进行文化软实力概念和功能的研讨,文化软实力与生产力的关系、各个学术领域在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和体现、文化软实力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文化软实力与持续发展的关系等等课题的研究。同时,建议在我省和高校的科研规划中,增设和鼓励文化软实力和各种跨学科研究的课题,课题经费应向这些课题倾斜。

  (三)建议在大中小学教育、以至全民教育中,加大科技教育的内容和力度,尤其是在政府机关的公务员教育中更应如此。解放初期和六十年代,社会教育的头等大事是“扫盲”(扫除不识字的文盲),现在则是要扫除“科盲”(即不懂科技知识者)。因为现在是高科技时代,不懂科技,寸步难行;国民素质的基本在于科技文化素质,增强生产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也在于青少年和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所以,强化科技文化教育,是国家固本强基和能否持续发展的大事,也即是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大事,应当投以最大可能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多种措施去做这件大事。具体地说,可以在大中小学中增设科技课程和开展各种科技活动,在各种公务员培训中,增加科技课程或举办专题的科技培训班,在社会上举办各种科技活动、讲座和展览,并形成制度,使之经常化(目前中小学校教育都开设有科学课,但因为未列入应试教育,所以师生积极性不高,建议广东可先行一步,考虑把科学教育列作升学必考课)。

  (四)既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第一文化软实力,那么,我省就应当将科技界的建设发展放在“第一”的位置。

  1.率先进行科技文化研究。这是国内当今尚是学术空白的课题。建议由科技界的有识之士牵头,成立广东省科技文化研究会,挂靠于省科协,藉以团结科技界、文化界、社科界、新闻出版界的热心人士,进行本学科而又是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举办学术论坛,编撰出版学术著作,其中包括重点推出《广东科技文化史》(如能实现,这将是我国首部科技文化史),在全国率先开拓这个学术领域。

  2.将科普创作推上新台阶。科普创作是科技普及的桥梁和先锋,应当作为科技文化首要任务去充实加强。当前我省科普创作数量不少,也有影响,但显得零散,方式不多,效果不强,影响不大。建议从四个方面去加强:一是注重系统性,编撰出有似五六十年代《十万个为什么》那样的系列科技读物,但要另创新的名称;二是运用多种方式搞科普读物,如搞动漫科技系列、电视或各种有奬知识比赛系列(有似香港亚视“百万富翁”问答)等;三是将科技读物作为“第二课堂”读物,在中小学中推广;四是以科普读物为媒介,举办相应文体或科技活动,将推广阅读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

  3.办好我省、以至全国唯一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解决其学校面积不够、高级师资欠缺、经费不足等难题,使之逐步建设为我省科技教育中心、科技文化研究中心、科普创作中心,并在这在这些方面起到“排头兵”作用。

  4.办好我省唯一以科技为专业的报纸——广东科技报,解决其当前人员和经费短缺、办公条件差(现仍在越秀中路老中大天文台旧址办公,这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理当迁移)等难题,支持其从每周三刊小报,扩办为每日出版的大报,力争办成走在全国前列的省级科技报。

  5.办好全省科技馆。我省投巨资在广州建设了广东科学中心,起到领先作用,但在全省来说,好些县市尚未有科技馆,应当支持缺者补建,使全省各县市都一样具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科技馆,以“四馆”俱齐的格局,使各地群众都能经常享受文化科技大餐。增进群众的文化科技素质,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不可或缺的途径。已经创办半个世纪的广东省科学馆,一直承担着省级科技馆的职能,又是广东历来政治风云和文化风暴发生或席卷的一个要地,历来广东政治、科技、文化、文艺界的好些重大事件,都在此留下历史的印记,应当支持其编写一部《广东科学馆史》,这也是全国首创的新课题,力争尽快完成,写好编好。

  

  2008年4月16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