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赋诗填词

  迎 春 柳

  ——笑谈往事 喜相逢 调寄《忆江南》

  一.  报春花

  迎春柳 垂蔓悬空吊

  青枝绿叶临风摆 满眼黄花争俊俏

  且把春来报            

  二.  喜相逢  一问

  倒春寒 蓓蕾遭冻伤

  明日黄花今安在 抚今追昔话衷肠

  谁是搅局郎

  三.  喜相逢  二叹

  黄花晃 盯着直发楞

  强行把花掐走了 不堪回首念恩人

  谁是掐花神

  跋: 本文主要述及,与已故燕真老所长两次相遇而引发出来的两则往事。一是1954年春,燕任卫生部生物制品第二所筹备处主任时,他曾亲口向我说过:“卫生部寄希望于两个生物制品研究所。第一所,即现在的北京所,日后主要担负科学研究工作。其次是位于大后方基地的第二所,即成都所。该所建成后,主要负责生物制品的生产。”据此,第二所当时被四川省和卫生部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然而,不幸的是,第二所从1958年宣告建成前后,以迄1964年四清运动开始前的六年期间,由于莫名其妙的连年内讧,争权夺利,致使国家对于第二所的期许,终于成为明日黄花。第二所这一名称在1958年也就被正名为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若干年来,由于一些人与张贺所长不断在搅局,虽经卫生部三番五次派员来蓉查处,最后只好采取把他们抱成一团的一伙人分散出去的办法:有的调到市里当副手,例如书记和副书记,连第三号人物、出席北京群英会的唯一英模也被调走。然而,这些人造成的后遗症还是显而易见的。多年前,广大职工一直自嘲为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排行老六(全国一共有6个所)。谁是搅局者,也心知肚明,只因年代久远,现已不再旧事重提。二是指1958年夏收季节发生在温江的钩体病的特大疫情病原体探索成果之被掠夺。有关这方面详情,参见《陈情表》所述。掐花神比喻掠夺笔者成果的临床大佬。要不是燕真所长出面做出书面证明,我的这桩冤案将无由得到昭雪。对此,我谨向已故燕真所长表示诚挚的感谢和深切的怀念!

  注:1.迎春柳是一种多年生的灌木植物,早春开黄花,供观赏。栽培时,让它从墙头上或支架上垂挂下来。枝条挂上一串串黄花,形成一道美丽的景致。2.搅局郎出处:见2006-2-9《南方周末》“搅局者”,作者李敖。3.1954年建所时,我被卫生部指派来成都所筹备处协助燕真主任安排生产室内技术设计事宜,随后,每年来成都一次。4.1957年卫生部派北京所副所长张贺任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只他一人来成都,未带随员,任职所长22年),张系三十年代参加革命的老干部。他是河北蠡县人,1933年河北省大学医学院毕业,随后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中途一度与党失去了联系,1947年再度入党。1958年,卫生部派大连所(已被撤销)党委书记刘铁山(以及他的全部班底)转任成都所党委书记,刘系大连解放后入党的新干部。燕真主任系晋察冀南下老干部,曾与白求恩大夫共事4次。燕1952年主管成都新所基建筹备处,新所建成后改任分管生产和科研的副所长。六十年代先后转往武汉所、兰州所任所长。

  江 城 子

  江 城 子  (一)        江 城 子  (二)

  为纪念建中儿56岁冥诞述怀    笔者原作

  2001-10-8            2003-7-1~23

  一   英年早逝          一 计谋

  而今母子两惶惶 忆既往 泪成行  世间岂是竞计场 耍伎俩 露锋芒

  魂牵梦绕 时刻念西昌       抹干吃净 争百世流芳

  壮志未酬竟永别 崎岖路 咋能忘  料得是非无人说 留后代 论短长

  二   夙愿难偿                   二   打假

  孤寂一人倍凄凉 遇魍魉 极沮丧  巧取豪夺好倡狂 仗权势 坑贤良

  盗名欺世 无处诉衷肠       洋镜拆穿 荣誉一抹光

  呕心沥血原无悔 怨恨情 难消亡  暗箱操作尽撒谎 不自律 骗名望       

  江 城 子 (三)         江 城 子 (四)

  笔者原作        一友人读2001-9-10《人民日报 

  2003-7-1        海外版》简讯后奉和笔者词作

  一  嫉贤妒能            一   褒   

  弄虚作假多荒唐 真缺德 没天良  巨星粉墨又登场 颂歌响 齐声唱

  身败名裂 何能谈流芳       医学泰斗 业绩震四方

  嫉贤妒能怎了得 邀功账 何时偿  位高权重为人杰 人人赞 五湖扬 

  二  人生自叹          二   贬  

  自恃三无外访忙 下南洋 拜殿堂  窃人成果邀功狂 丧钟响 名位亡

  七转地支 贵在人品上       为人师表 人品落千丈

  不料连年惨遭袭 命注定 空惆怅  欲留生前身后名 道德门 莫瞎闯

  这四首江城子最早的一首是在2001-10-8为纪念建中儿逝世一周年而填的。随后,在2003-7-1~23为写陈情表,我又填了两首。第四首是一位友人在获悉笔者的身世并且在看到2001-9-10《人民日报 海外版》一则关于钟惠澜先生百岁诞辰纪念简讯之后的即兴之作。

  建中于1945年9月20日中秋节晚8时,在风景秀丽的昆明西山脚下高峣(当地读qiao )街上马智明老师家的一栋二层楼里出生。

  昆明一年四季如春,几乎天天晴空万里,风和日丽,这在我国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好地方。当晚一轮明月高悬于海上(昆明叫滇池为海或海子),而我们的住处,离海边只百十来米 ,加之房前空旷、面向滇池,不禁使我想起“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的怀旧诗句!建中的母亲张瑾已于十年前,即1990年6月4日因患胰腺癌在成都去世,享年73岁。

  建中一生与家人团聚的时间,较之同龄人要少得多。在我出国期间,他和他妈在那艰苦的岁月(1947-1949),先后流落在南京(搬迁2次)、镇江(搬迁2次)和上海。我回国后,5岁(1950-1951)进大连育才学校(大连市场旁边)住校2年(因妈妈胫骨骨折)。1954-1957年进大连第12中,住校3年。1957年随家搬迁,住进成都市第28中学(我1960年被下放一年,所幸他未随迁涪陵)。接着于1964年高中毕业参加高考,因为我的右派问题,上了“不宜录取”名单,被剥夺了上大学的权利。在市民盟副主委、四川医学院院长曹钟梁的极力动员下(只有两名右派分子家里男孩高中毕业被劝导下乡务农。曹还为我们两家家长和学生本人开了个座谈会),于1965年落户西昌高草公社插队8年,加上之前在培训班一年的体力劳动,共九年的诗酒年华抛洒在农村。

  后来幸得当地武装部黄参谋的赏识和推荐,占“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名额进入四川师范学院当工农兵学员,并于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后来通过我的一位在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工作、留学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好友王复周教授(已故)介绍,结识一位女友,遂转往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外语系工作。王教授是河南人,在中学时,是和赵紫阳同坐一条板凳上吃饭的同班同学。

  建中在离婚前,一人在西安生活多年。他在陕师大执教期间,勤奋好学、遵守为人师表的古训,十余年如一日,还当选为区人大代表。在此期间,他所撰写的著述颇为人们所敬重,尤其在研究“公孙龙子”方面有所创意。然而他也曾遭遇过类似于我的不幸——某位系主任剽窃他的成果,而校方并为之袒护,于是愤然拂袖离去北上。幸得大连外国语学院院长汪榕培教授赏识,调入大外,任学报副主编,兼英语系副教授,并为他购置了背山面海的一套新居。此前两年,他和大连第六人民医院耿平梅医师相识,并结为连理,重新组织了一个美好的家庭。建中一生主要研究英译典籍,比较文学和翻译理论以及外语教育思想,仅从1990年至2000年之间就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译著两部,涉及教育、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语言学、外语教学、逻辑学、比较文学、翻译理论等众多学科。 北大英语系主任、英语教学权威李赋宁教授曾经称他“业务很尖,人才难得”。然而,由于过去的苦难严重地摧残了建中的健康,在新居住了不到半年,即在2000年3月,他发觉心前区疼痛,经住院检查被“确诊”为心血管病,并于3月27日施行手术,结果医生误诊,导致手术失败,于3月29日突然撒手人寰。噩耗传来,我悲痛欲绝。尤其值得记述并使我感到十分遗憾的是他留下来的文稿《公孙龙子》,已被美国耶鲁大学接受为该校出版丛书之列,由于其中部分章节散失,遍寻无着,不能出版,也无法了却其生前的夙愿。第三首就是我们父子二人共同的悲愤心情的真实写照。

  昨天(2008-9-14,中秋节)是建中的生日,晚上的月亮是我来川58年(1940-1944,1954-2008)最为明亮的一年。2001-10-9,在纪念建中56岁诞辰时,我曾经书写下“故人不曾见今月  今月曾经送故人”的诗句。每当我想起这一诗句时,内心不禁感到愧疚而潸然泪下——由于我的不幸遭遇,使他一生遭受太多的磨难,尤其在西昌那八年的非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苦苦挣扎。回城后,为挽回人生的损失,他拼命读书,发奋学习,从而严重影响了他的健康,导致心脏病,英年早逝。逝者今已矣,夫复何言!

  江城子(三)是我在2000-4-8外访时,试填的一首词。这年外访,我得感谢渖阳协合生物制药公司陈巨余总裁和陈彦竹总经理——是他们两次邀请我出国访问,使我有机会能够看到外面世界的许多新鲜事物。

  现在让我先说一说在洛杉矶的一件往事。2000-8-11,我在陈彦竹总经理家里看到一份由星云大师(Master Hsing Yun)创办的《美洲人间福报》( Merit  Times)。这份报纸办得很红火,内容丰富,没有老套,使我感觉耳目一新。在它的头一版的版面上,就有星云大师的一则人生格言:    

  世道坎坷,靠一耐字能通行 。

  人心难测,靠一诚字能知交 。

  耐字不就是在我的一篇题为《读书札记》文章里讲的那个“忍”字吗!至于诚字,这是做人的道德底线,没有诚字,何能谈到诚信或真诚,于是乎,做假和作弊就自然应运而生了!星云大师是佛教长老,道德高尚,信徒众多,备受民众尊敬和拥戴。

  在该报第12版的英文版面上,还有星云大师的一则别开生面的英文人生格言:

  People fail because their insist on doing things their own way.

  People succeed because their cooperation with others in doing what is good. 

  这两句格言说的是个人事业的成败,取决于自己对事物的考虑方法和所采取的态度;从反面来说,一意孤行,固执己见,玩弄花招、蓄意陷害他人的人,肯定要失败!说到底,讲来讲去,他还是抓住道德这个做人的基本问题不放。我真佩服星云大师在道德修养上的超人之处。出家的人到底不同于凡人、乃至缺德的专家、教授。高尚、贤明、仁爱、不争名夺利是他们的长处和优点。这在另一篇文稿里,我还要细说。

  在这份报纸第11版面上,有一整版称为书味香的本周文选第19课——苏东坡词选。这个版面的主编是孟桦先生。他一共选了8首词。每首词都有语译(译为白话文)、注释、作者简介、讨论主题,以及讲师(孟桦)的话。这些比我在中学里老师讲得还要深入、动人,也是《唐宋词一百首》一书难以比拟的。其中以《江城子  已卯二日梦》为怀念其原配夫人王弗的悼亡之词,当时正好是王氏夫人逝世十周年那天,东坡感梦而作,文辞生动,情真意切,读来感人肺腑,令人叹为观止矣!关于苏东坡的简介,报上有着这么一段叙述:

  苏轼(西元1038-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父 苏洵,弟 苏辙,三人都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其中以苏轼最为杰出,可谓是才华横溢的全能作家。原配夫人王弗,眉山青神人,进士王方之女,16岁归于轼,感情甚笃。婚后11年,即西元1065年,卒于汴京,后归葬于眉山。[附注:青神是我的女儿建民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下乡插队的地方,她的住处只她一人,却有一口空棺材伴随着她,成为此后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这在当时对一个只十来岁的女孩子来说,真是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逸闻。今天,2008-11-22,我收到她发来的一件伊妹儿,说是她们当年下乡的知青,号召大家写回忆录。她积极回应,已写出了13000字的文稿。她还说,他们之中,现已知有一个富婆,也有达官显贵的;出国的有两个人,一个到了俄罗斯,现已回国。另一个就是她。]

  三无系指我的血压不高,无冠心病以及近十多、二十年来,由于连年皮上划痕接种卡介苗,而未曾患过伤风感冒。1999-8-23登峨眉山金顶时,适逢下雨,在山顶上哆嗦了4小时,下山后竟然平安无事,实非始料所及,时年82岁,七转地支。但是,由于平日疏于保养,忽视了动脉血管硬化症,以致2000-11-9在渖阳发作一次中风(丘脑底部血管梗塞,左侧)。所幸只是影响右侧身体感觉神经系统(麻木,轻重拿不准,右手不能执笔写字,平日生活勉强可以自行料理)。登殿堂,这是形象用语,意指参加学术会议,拜访和游览各地楼堂馆所。在2000年4月,应邀去了曼谷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会后还游览了泰、马、新(1947,1949,这是第3次)、港(1939,1949,1981,这是第4次)、澳(门)。5月去了缅甸边境的一个小镇观光,这也是利用在西双版纳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之便得以成行的。

  6-8月,我还去了一趟美国,先后在东西部看了看十来个景点,和7-8个大学的校园,并在勒特格斯大学和哈佛大学各做了一次学术报告。 

  在美国,最使我难忘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三藩市的金门大桥,另一处是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我记得,早在1939年,我在上海时,在电影里,就看过和听过The Golden Gate Bridge这个大桥和这首歌了。电影名称我忘记了,不是《飘》,或《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就是《风流寡妇》(The  Merry Widow)。如今,大半个世纪过去了,还真的能到三藩市来,乘旅游船在金门大桥下来回游览一次,总算是够意思的了。

  在林肯纪念堂里林肯坐像对面,有一篇有名的Gettysburg Address《盖茨堡演说词》全文的大幅版面,那是我在苏高中时,背得滚瓜烂熟的一篇演说词。盖茨堡是宾州南部的一个历史名镇。美国南北战争时,1863-7-3南军被北军击败于此。林肯于1863-11-19在盖茨堡旧战场上举行的国家公墓献礼上所做的演说“人一生下来就是平等的”和“民治、民有、民享”,即出于这篇闻名全球的演说。现在居然能够亲眼看到林肯的坐像,和他的演说词,使我感到兴奋不已,怀念在苏高中的道山亭上背诵和朗读这篇课文的情景。

  最后,我想提一下在纽约的一个值得记述的地方——WTC(世界贸易中心),其所以值得记述是因为“9?11事件”是震惊全球的大事。在2000-8-9我登上了顶层,瞭望全市景色,如今一去不复返矣!只留下我的那张立时成像的参观卡作为纪念。在这张卡上有我的照片,文字记载、条码和磁条。

  山坡羊   信主

  ——友人为纪念华师一高二(一)班六十花甲同学感言集而作

  风云不测 祸福难料 命悬一线蒙主召 

  皈依神 勤祈祷 迷途羔羊返正道 祥和喜乐有福了 

  生 多信靠

  死 天国好

  在谈及这首词的由来之前,我先说一说柯林斯《有神论》的主旨。

  在我写的这本回忆录里,我多次引用Francis S.Collins(2006):The Language of God 那本书里的诗句。在上一节里,当我谈到林肯纪念堂里的林肯演说词时,使我想起,在柯林斯的书里,他又把基因组,以及马太福音,和民治、民有、民享联系起来,谱写成为一首诗,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下面是他的原作:      

  It's a book of instructions,a record of history,

  A medical textbook,it's all these entwined.

  It's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

  It's for the people,it's yours and it's mine.

  如果直译过来的话,可以这么来体会:“这是一本将教旨、历史的记录和医学课本编织在一起的书,就正如民治、民有和民享那样,既是你们大家的,也是我的”。很明显,他是用DNA的语言来说明上帝的教旨。他认为科学和圣经没有矛盾;相反,科学能使圣经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对无神论者来说,未免有点玄乎了。

  Collins 出生在一个没有自来水管的农场主的家庭里。在获得Ph.D.(化学)后,他还是个非教徒,但是当他改行学医后,看到信教的患者,其所患的疾病更易于治愈,于是他也开始相信上帝,相信福音的宣传,终于成为一名教徒。他现在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人类基因组项目负责人,并且在对囊肿纤维变性症(cystic fibrosis),神经纤维瘤症(neurofibromatosis)和Huntington's disease(一种舞蹈病)这3种遗传性疾病的基因组做了深入的研究,发现这些疾病是由于基因编码发生错误所致。

  在这本书里,谈到了他本人进入北卡大学改行学医后,思想改变的过程:因为学医的人要考虑人的因素,伦理的挑战以及什么叫做道德法则等等,不具备这些知识和条件,是不能成为一名有道德的医生的。关于这些,有他独到、深入的见解。

  这本书是我的外孙女凌幼平在2006年由纽约寄回来的。她听说我这位老外公病得不可开交,又是学医学生物的,对我的病情可能有所帮助,至少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这句话说得一点不错,虽则我不是基督教徒。

  讲到这儿,我得说一下《山坡羊》的由来。在今年6月26日,我收到那位填《江城子(四)》的朋友发来的一首《山坡羊》的电邮。

  事发经过是这样的:在2007-9-19下午2时许,他在实验室里突然发生呕吐,随即送往医院抢救,经诊断为右脑动脉血管瘤破裂所致。幸而及时做了手术,接着昏睡了两个月,终于得以生还,并于半年后获得完全康复,恢复工作。这在医学上被认为是个奇迹。为庆贺大难不死、保佑余生不再发生脑血管爆破,他决心皈依基督教,并于2007-12-9接受了洗礼。于是,他在2008-6-26用伊妹儿给我发来词牌《山坡羊》一首,留作纪念。

  《山坡羊》的创作是这位先生意念和心态的反映,这是人之常情,没有什么值得非议的。正如柯林斯说的那样,科学可以和圣经并行不悖。这对患者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疗法,或者说,心理疗法。原因是,我们难以逆料的事情和弄不懂的东西确实太多了——对天体的现象是如此,对人体的现象包括人的品德,又何尝不是如此?还是康得的那两句话说得对:“头顶上的星空(应该包括地球,笔者注)和心中的道德法则使他感到赞叹和敬畏。”为什么?赞赏的是我们可以准确地预测日食和月食,但是还没摸索得出海啸、地震以及天体的许多现象,如龙卷风、飓风等等的规律。人们一直在乞求风调雨顺,然而至今还不能呼风唤雨,使人徒叹奈何!敬畏的是我们好多科学家能够尊重和信守学术诚信、道德规范,使人产生敬重、景仰之情,但是还有一些专家学者学风不正,缺乏自律性,令人畏惧。

  我记得,我第一天进私塾上学时,要当着老师的面,向“天地君亲师”牌位磕头。向天地磕头,不去说它了,这是我们至今无法控制的领域。君(是指皇帝)和亲也无需说他们了;倒是该讲一讲明白“师”这个字,为人师表这句话的份量是很重的,重就重在“德”字上。所有宗教之所以得以持续数千年不衰,就靠这个德字。佛教讲报应,不能以怨报德;耶稣教讲爱字而不要求回报。这有什么不好?只不过人们把他神化罢了。

  据说,《论语》这部书里,有这么一句话,“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说来说去,都没有超出这么两条含义:上天主宰人们的命运和圣人给予人们的道德教诲和榜样。这和康得的那两句话,佛教、耶稣教的教旨,乃至孔孟学说,又有何不能和平共存共处的道理?我们可以用今天的眼光,分析已经过去千年的事情,但不能用打倒一切的方式来作出处理。对待神化或神话,也只能用善意的眼光看待和分析,因为这些都不是坏事,何能苛求古人?

  我去过梵蒂冈、锡兰(斯里兰卡)的坎地这两个圣地,在那儿,人们把耶稣、释迦牟尼奉若神明,朝圣的盛况千年不衰,使我感触万端。对此,无论其是否为虚拟的故事,神化就神化,宗教的核心是要人讲求道德,发扬爱心和善心。这也是社会和谐和稳定的基础。信不信教或信佛是人们的自由,谁也不会强迫别人入教或信佛。

  今春,我收到一位美籍华人学者臧英年教授寄来的一篇以《民主、科学、教育——为祝贺米寿德赛先生》为题的文章,很受启发。在这篇文章里,除了德赛先生外,他又加上了教育这项新的内容,使之成为三位一体的兴国之道。他比较了中美教育方方面面的不同,因为他有廿多年社区学院的教学经验,他的言论和观点是根据自己亲身实践和经历总结得来的,因而是有份量的。我在这里只指出其中一个特点,即美国学校课外活动多,特别是要求学生有服务社区的观念。这也是美国学校的优良传统之一。服务社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种就是要求学生重视并主动争取参加服务劳动。例如,试做一次所谓义工,以利于改造自己的观念和今后的行为。我在此处用一个实例来说明臧教授所称的维护教育传统这个问题。

  我有一个外孙叫贾士麟,在美国有名的加州帕莎迪纳社区学院已经学习了2年(学制2年),2007年要转入大三。在学院学习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去历史悠久的帕沙迪纳医院做义工,这在美国算是考核学生成绩的参考依据之一。他在医院做了一年义工后,写出了心得,觉得收获很大,既培养了和病人相处的感情,提高了医学道德观念和医学知识,又加强了为社会服务的认识和决心,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转入美国名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三年级就读,2009年即将毕业。

  通过这一事例,我体会到臧教授在他这篇文章里,除了谈到民主和科学是富国裕民的两大法宝外,如果没有一个优良的教育制度和文化传统,要想造就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几乎不可能的。这些确实是臧教授的金玉良言,否则一个国家真正的软实力便无所依托或依存,但愿国人切勿等闲视之。

  写到这里,我应该提一下英国《太阳报》的一个论点:该报在阐述韩国黄禹锡干细胞研究作假一事时,做出评论说,“道德和科学是驱动人类文明的两个车轮。”(参阅《成都晚报》2005-12-21报导)。此说点破了臧教授上述三位一体的论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由此回想起我在江苏省立苏州中学(1934-1937)时,校大门的门楣上的“智德之门”四个大字,以及我在国立上海医学院 (1941-1943)重庆歌乐山校区就读时,校大门是用两根柱子、上面还有一个简陋的雨棚搭起来的匾额,正面写上国立上海医学院,背面是由教育部长陈立夫题写的“正谊明道”四个大字。这些门楣及匾额上的题字确实使我们终身受用不浅。尤其是,作为一名医生,除了要有医德,即“明”达“道”德外,还要和患者建立友谊,把“谊”摆“正”,这就是柯林斯所说的“要考虑人的因素”这么一个基本条件。

  由于臧教授一再强调社区教育是美国教育制度的一个亮点,而他在这方面又有多年的实践经验,经过他这么一番苦心指教,使我对原载于2007-4-16《今日美国报》(参见2007-5-9《参考消息》)上的那篇题为“美国社区学院重视服务社区”的报导特别感到关切。以下我用该报引述的、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两件新鲜事例——还带着孩子的一个高龄妇女或是寡妇,竟然能够上大学,成为专家或领导。在这两则事例中,都谈到了服务学习专案。何谓服务学习专案?这是将社区服务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一种尝试。其目的是使学习更加贴近社会,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同时帮助他们培养自己的软技能,如协作能力和领导才能。社区院校历来对教授应用技能和服务于社区需求引以为骄傲。以下是两例真实动人的故事: 

  1.“丽莎?赫梅尔一年中曾多次开车经过俄勒冈州波特兰社区学院,但一年后她才最终鼓起勇气走入。一旦进去,她立即就意识到自己去对了地方。”

  “赫梅尔回忆说,学校大门贴着的布告上写着‘你是单身母亲(或父亲)吗?你是否在转变中苦苦挣扎?’上面说的所有事情都符合我。”赫梅尔是一个寡妇,以替人打扫房间养育儿子。

  “在社区学院,赫梅尔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在那里,老师为她所从事的老人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环境和工作重点。通过服务学习专案,她找到了她的未来:争取成为利用艺术疗法治疗老年疾病的专家。40岁的赫梅尔不算很大,最大的55岁,最小的17岁。”

  2.“派特里夏?凯利?爱默生六年级的儿子赢得了密歇根州杰克逊社区学院的奖学金。之后,她在前往学校探望时,瞭解到了申请助学金的事宜。当时她坐在校园的喷水池边,数年来,她第一次梦想着自己也能上大学。

  33岁的爱默生后来赢得了在该校研修生物学的奖学金,并成为一位学生领袖。她说‘我从一位没有希望,带着3个未成年孩子的母亲,转而成为社区学院的学生,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变化如此之大,这是我过去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这些学生认为在社区学院,他们不仅能够学业有成,而且还可以利用自己的才智为学院和社区服务。除了学生会和一些课外活动,他们都参加了服务学习专案,他们说,这使得他们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由上面两件事例说明臧教授所称颂的传统,其含义就无须再多说了。如果从反面来说,不良的传统必然会构成社会的病态。台湾有一位叫高希均的作者在2005-8-5《联合报》上发表的一篇题为《做什么不像什么》的文章,很有意思。看起来,这位作者对台湾社会的丑恶现象知道得很多,说得也很透彻,使人受到启发和教育。以下我只引述其中几段重要的语句,以供赏析。[详见:2005-8-23《参考消息》]

  “过去我写过一篇短文:《做什么像什么》 。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一个人的最大称赞是在他(她)的墓碑上刻着〈做什么像什么〉。’”

  “今天写‘做什么不像什么’……我也会一开始就指出,‘对一个人最大的贬损,是在身后对他(她)的评价:做什么不像什么。’”

  “可惜的是,……台湾社会名实脱节,分辨不清双重人格的标准。”

  “尽管今天的知识份子已经逐渐失去主导社会思潮的力量,但是知识份子还是必须要做到像个知识份子样子。今天越拥有学术声誉的知识份子,越应当要有自律。……”

  这位作者特别强调知识份子要自律,这恐怕不只是台湾一家的问题。自律者自己从道德层面上约束自己之谓也!趋利忘义的人,即使你是VIP,也该被人民当作渣滓抛弃之!

  清平乐

  舍弟廷伟奉和我的诗作

  九十高寿

  防疫多成就

  辛勤奉献六十载

  赤子之心依旧     

  为人耿直求真

  逮到钩体功成 

  虽遭坎坷境遇 

  仰天无愧今生 

  舍弟廷伟系北京中国农科院土肥研究所微生物学研究员。他在元月来信说,看了我的诗作后,感触万端,尤其是我的诗句,“我已放眼释前嫌”,说明我的一生为人正直,胸襟开阔,心怀坦荡,从而能够做到不计前嫌,这是做人的难能可贵之处,因而他和了一首以“逮到钩体功成 仰天无愧今生”为中心思想的清平乐。他还向我第一次透露了他的重要而难忘的一件往事——在1961年中国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时,各地都有许多农民饿死。他曾经代表中国农科院随农业部领导参加国务院紧急召开的一次灾荒抢救会议。他在会上提出开发小球藻作为代食品的建议,会后据此并形成中共中央档下发全国,号召全民食用小球藻以求度过灾荒。 但在灾荒过后,至今未见有人做出其功效的总结,不无令人感到十分遗憾。

  竹枝词

  92岁老夫在大年除夕的年夜饭上写就

  2009-1-25  6:10 p.m.

  一                               

  到处碰壁进牛年  碰得头破泪涟涟                    

  幸得仁人来搭救  捅出那个讨人嫌                    

  牛年初一感言

  2009-1-26

  二

  鼠去牛来力气大   且把学霸倒起挂

  学生送来忒力普   诚心献上友谊花

  注:1.竹枝词是一种诗体,由古代巴蜀民歌演变而来。成都人喜欢借年景谱写竹枝词。2.碰壁指某某出版商在鼠年(2008)胆小如鼠,对笔者出版回忆录的请求,迄无回音,不闻不理,视之如敝屣。进入牛年后,始见转机,因而赋诗一首,以述感怀。 3.学霸指巧取豪夺别人成果的那位院士。4.李绪忠和他的夫人刘邦义在春节前送来栽有两株忒力普(tulip,郁金香的英文名)的花盆一个,和插有十来朵鲜艳花束的花瓶一个。在惊诧之余,特赋诗一首,以表谢忱。李先生1952年曾在大连所我负责的检定科进修,夫人刘医生也在破伤风毒素室进修,随后双双考入大学。毕业后,他们先后在重庆,乐山从事制药工作,最后于1983年又再返回成都所工作至今,不觉已逾半个世纪。由于怀念旧情,遂于节前来舍间拜访。送来的忒力普花为红色,这在西方是用来表示友好情谊的。而牛年又是笔者PK那位的院士的最后一年,不亦乐乎!

  七绝

  兰州某老教授诗作

  水仙 (一)                                     

  2007-2-8                                 

  无土无肥用水栽  有花有叶迎春开                   

  营养全由鳞茎出  清风未动香自来                    

  水仙 (二)

  2007-2-8

  凌波仙子白玉英  轻馨浅黛总生情 

  不与群芳争娇艳  迎春一曲笑吟吟 

  贺春节

  2007-12-15

  欣逢盛世诗兴好  喜逢佳节思念长 

  莫道桐叶春色浅  自有梅花晚来香 

  你还记得这位老教授用《采桑子》词牌填过两阕水仙吗?他在来信中说,“我每年春节必养一盆水仙,原因就是水仙不要厚肥沃土,一盆清水足矣!此种精神绝非梅菊兰荷可比。由此,我悟出一个道理: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像水仙一样,不求索取,只作贡献。”我对他的诗作的理解是,人活在世上,要有像水仙那样纯朴而独特的风韵——自力更生,不称孤道寡,也不争宠夺艳,默默无闻地给人们带来束束馨香!这是我头一次听到有关水仙的新奇说法。因为我在网上查到的,都是骚人墨客一片赞美之辞,什么清高幽雅、玉洁冰清、亭亭伫立、冰肌玉骨、婀娜多姿等等,而很少从人生处世这个角度来谈水仙的可贵之处。由此可见,像兰州这位老科学家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于庸俗的一般文人雅士。

  水仙一名的由来有几个传说,有希腊的,也有中国的。西方的传说,还与一个医学名词“自恋症”挂上了钩。

  网上说,Narcissus是希腊神话里患有自恋症的一个瞧不起所有女孩子的美男子。他从未见过湖泊。有一天,他见到了湖水中自己的影子,越看越美,就此坐在湖边,日日为自己的影子折磨和倾倒,最后死在湖边,成为一棵水仙。于是,水仙英文名字便称为  narcissus,而在医学上,也就将自恋症称为narcissism,或简称为narcism。

  作者安然在2007-2-24《华西都市报》的一篇题为《含香体素欲倾城》的文章中说,“水仙最早见于唐代古籍《酉阳杂俎》,名曰奈柢,系音译。”“唐灭,五代十国分治北、南二地。赵匡胤将五代十国拢入宋代。水仙开始进入文人的笔下。黄庭坚说,‘水上轻盈步微月’,诗人爱用月之轻盈皎洁来比水仙之美。”“黄庭坚还说,水仙为梅的弟弟,相比梅花在凌寒绽放,水仙又因雅洁而小,可以用来寄托哀思(种作寒花寄愁绝)。水仙植株小,而且容易栽种,可做盆景,盆内清水中装点白石,放置案头,可衬风流文人的雅静之思。”

  “自宋开始,文人雅士常常写水仙、画水仙。”

  在兰州老教授当年春节前所作的一首诗中,他还把梅花称赞了一番。这是陆游最欣赏的一种花,而黄庭坚却把它说成是水仙的哥哥。不再去细说这些了。下面是从谷歌上搜索到的黄庭坚首创有关水仙的一首诗作,用以说明一些古怪名词的由来和释义,供业余玩赏。

  水  仙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凌波仙子生尘袜  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  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  山矾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  出门一笑大江横 

  注:1.头两句是说,凌波仙子原出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语义,以洛神宓妃比喻水仙花,说水仙花像洛水之神出现时那样,在水面上轻盈漫步。这时天边一痕新月,淡辉微映水面。这两句是写水仙花轻盈优雅的姿态。2.“断肠魂”和“寒花寄愁绝”意思是说,谁把这幽怨的精灵,令人感伤的魂儿招来,种成一株冰冷的形象,让人寄托哀思呢?其意承上仍暗用《洛神赋》,赋中写洛神与曹植人神有别,虽然暂时相会,但终不能相亲,离别时双方满怀幽恨。这两句借凌波仙子的幽怨心怀,写水仙花凄寒幽怨的精神。3.含香体素欲倾城中的“体素”二字是形体素洁,“欲”是几乎,“倾城”是形容女子美貌绝伦的意思。4.“恼”:撩拨,挑逗。“被花恼”:杜甫《江上独步寻花》:“江上被花脑不彻”,这里用其语义。“大江”指长江。“大江横”:阮籍《咏怀》:“门外大江横”。这两句是说,闲观此花,真的被它搞乱了心境,不如出门走走,放开眼界,看看门外横躺着的大江巨流。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