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我对粤剧产生的年代、地域和形成的看法



  陈超平(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二级编剧。)

  一、关于粤剧产生的年代

  粤剧产生于何时,学术界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南宋年间,迄今约有七八百年,根据是佛山祖庙以前有座石戏台建于南宋末年,南宋时南戏某些剧目与个别方言和粤剧相同(见陈非侬的《粤剧六十年》和《粤剧的源流和历史》);有人认为是明代万历年间,距今400年,根据是万历年间佛山已建有广东本地班的艺人行会组织——琼花会馆的前身琼花宫和戏船湾泊的码头——琼花水埗(见赖伯疆、黄镜明的《粤剧史》,赖伯疆、黄雨青的《粤剧历史应从何时算起——关于粤剧源流的探讨》和何建青的《替粤剧算命》);有人认为是清代雍正年间,至今约200多年,理由是湖北艺人摊手五(张五)从北京逃难南来在佛山传艺,才有广府大戏——粤剧(见郭秉箴《粤剧古今谈》,载广东省戏剧研究室汇编的《粤剧研究资料选》);还有人认为是清代道光年间或咸丰年间,离今天约一百四五十年(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粤剧”条);甚至也有人认为是唐代,至今有约1000多年历史或是认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官话改为白话后定名为“粤剧”才算起,至今仅有七八十年。

  无论根据是什么,理由有哪些,都是一家之言。比较形成共识的,就是粤剧的历史应从广东本地班出现,演出具有岭南声腔特点,与外来剧种有所区别,才算成为自己独立剧种。因此,我认为从源头算起1000年也好,从定下现名的七八十年也罢,都不足为实;而应当以相对稳定形态,能基本反映出一定的艺术特色,便好称为当地的剧种,至于叫什么名称或不叫什么名称不很重要。因为任何一个剧种的发端至成形,肯定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孕育和演变过程。我比较欣赏广西已故粤剧热心人士何国佳的观点:“剧种渊源是指合成剧种的各种艺术“原料”的来源;历史年限则是指这些“原料”经过孕育而产生出剧种的年代;只有剧种本身的艺术构架相对完整并定型后,其历史年限才开始。”他还说:“计算人的生命历程(岁数)是以呱呱堕地之时而不是母亲受孕之时。同理,合成剧种的各种艺术因素互相碰撞、渗透、融合的过程只是‘怀胎’过程,虽然‘孩子’已有手有足五官齐全,也只能是个‘胎儿’而不是‘婴儿’。”(见何国佳《粤剧历史年限之我见》一文,载《粤剧研究》期刊总第13期)所以我认为,一个剧种在辞典和教科书中,能指出它大致产生的年代就可以了,比如说“粤剧产生于明朝到清朝时期”就可以了,不必强求一定要考证出具体的什么年间。因为历史的记録和历史的出现总会有一段距离,何况岭南地域还那么广。在这里,我想向粤剧界学者提请注意:粤剧历史研究家赖伯疆生前于2004年在《南国红豆》第五期发表一篇题为《四百多年前广州洋人眼中的粤剧》的文章,披露了葡萄牙人加斯帕·达·克路士神父于1556年跟随葡萄牙圣多明我教士团来我国传教,在广州逗留了3个多月。期间,加斯帕走街串巷瞭解使自己感到新奇有趣的广州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回国后撰写了《中国志》一书,于1570年2月20日出版。书中描写到春节期间作者和居民们一道看戏的情景,看到了戏班的演出情况。由此赖伯疆推断明嘉靖年间,“粤剧的雏形,或谓‘粤剧发展初始阶段的艺术形态’,却显然是一个历史的客观存在。”并指出:“既然在嘉靖年间就有不少广州本地班在演戏,那末,在此后十多年的万历年间,出现粤剧艺人的行会机构及红船赴珠江三角洲地区演出专用码头,也就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这就表明,最迟在明嘉靖年间,广州本地戏曲,也就是没有‘粤剧’桂冠的早期粤剧,不仅已经出现,而且是相当兴盛了”。因此我认为,如果没有新资料否定赖伯疆的见解,那么他原先断定粤剧在明万历年间形成剧种的400年历史,又向前推进几十年,达近500年历史了。

  二、关于粤剧产生的地域

  粤剧产生地域的问题,史学界近十来年也有争论。有人认为粤剧当然是广东的最大地方剧种,因为广东简称为“粤”,它发祥于佛山、广州及其附近地区;也有人认为“粤剧形成在广西”,因为岭南地方民族音乐“平南乐”发源于广西平南县,《贺寿》、《封相》、《送子》等粤剧传统例戏首先出现于岭南“八音班”,亦即从“平南乐”发展而成的民间八音,湖南常德汉戏艺人把“皮黄”传至广西宾阳县,形成皮黄剧种——宾州丝弦戏,为岭南八音班所吸收,开创坐唱皮黄戏曲班本,木偶搬演皮黄戏形成粤剧,通过下四府传到广东,岭南八音和木偶戏是粤剧的祖师,上六府改革粤剧后反馈回广西和下四府(见曾宁、何国佳的《粤剧形成在广西》一文,发表于1991年《粤剧研究》第二期);但也有人反驳说“粤剧怎么形成在广西”的质疑,认为粤剧只能是形成于广东的珠江三角洲(见黄鹤鸣的《粤剧怎么形成在广西——与曾宁、何国佳先生商榷》一文,载《南国红豆》1995年理论研究增刊);也有人还这么认为:“粤剧发源自佛山,成熟于广州,获得丰富和发展的是香港。”(见梁威《粤剧源流及其变革初述》,载《广州文史资料第四十二辑——粤剧春秋》1990年12月版)。

  无论粤剧是否形成于广东或是广西,既然粤剧是岭南地区一个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它的最大特征是反映和代表岭南文化,流传于岭南广大地区乃至海外,至于粤剧是否一定以“梆黄”为基础的、主要的板腔为其唱腔标志的“广东戏才算粤剧”那属另一个探讨的问题。那么,它究竟发源于何处——广东还是广西(明代曾称粤东和粤西),我认为没有争论的必要,它不像江河水可以探寻出它的源头,作为文化艺术形态,是无法探寻源头起点的。因为文化的普遍特点很难说出某一种“由点到面”的发展过程,它是“流动”的,由这里扩散影响出去或者由那里扩散影响过来,吸收了别处的养料之后,又回过头来影响、改变自己原有的东西。这是普遍的规律和现象。所以我认为,在辞典或教科书中指出“粤剧形成和发祥于珠江流域白话地区”那就足够了。认为“粤剧发源自佛山,成熟于广州,在香港获得丰富和发展”是缺乏根据的和不科学的形而上学的说法。我基本同意何国佳的《佛山不是粤剧发源地》一文(载《粤剧研究》1990年3-4期合刊)中的这一观点:“粤剧同京剧一样,是个‘多源剧种’,只有形成的过程,而没有‘发源’可说。就好像几条河流汇在一起形成了漩涡一样,粤剧就是这个漩涡,漩涡有源而本身不成其为‘发源’。”

  三、关于粤剧的形成——由官话到白话,还是由白话到官话再到白话

  
大家知道,粤剧的形成基本上是由外来剧种(即外江戏)为种子,与本地文化艺术元素为母体相结合而产生的岭南地区的舞台艺术品种。它的主要唱腔是皮黄(梆子和二黄),也保留一部分昆曲牌子。粤剧在其发展过程中,以“梆黄”为基本唱腔的同时,又不断地吸收各地民间音乐和本地歌謡来丰富自己的唱腔音乐,形成了梆黄板腔、昆曲牌子、小曲小调、地方歌謡四大部分,是我国戏曲剧种中唱腔最为丰富,旋律最为优美的地方剧种之一。

  但是,粤剧——作为地方剧种最主要的标志——声腔(当然还有表演体系及其风格),到底是由唱“官话”到唱“白话”,还是由先唱“白话”到唱“官话”,到再唱“白话”的呢?这就很难说了。粤剧史界一般认为,早期的粤剧——也就是梆黄时期的大戏,是唱舞台官话的(也叫戏棚官话和中州韵的桂林官话),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完全改唱白话。改唱白话之后,广府大戏才称为“正式”现代粤剧。也即是说,粤剧——广府大戏经历了从官话时期到白话的转变时期,再到完全白话时期三个阶段。近年也有人否定这种说法,认为粤剧——广府大戏,最早最先不是唱官话,而是唱白话,后来才转唱官话以及再改唱回白话的。持这种观点的人不是别人——而恰恰是我们广东戏曲界研究粤剧历史的专家、著作有《粤剧史》曾肯定粤剧早期是唱官话的作者(之一)赖伯疆。赖伯疆生前——也就是去世前一年、广州开始编纂粤剧大辞典之后,曾向我讲到这一个问题。他说,原先大家都认为,外江戏传入广东之后产生粤剧,早期粤剧最先是唱官话的,后来才改唱白话。但现在看来不能这么认为,很有可能广府大戏原先唱的是广州方言白话,后来外省戏班到来广东演出,觉得人家的演唱较好,吸收了外江戏的声腔艺术,改唱桂林官话,直至20世纪初志士班出现提倡白话,才又逐渐改用广州方言演唱的。理由和根据是外江戏传入广东之前,珠江三角洲已有戏剧演出,本地戏演出不唱广州白话难道去唱外省话吗!我当即回答他说,这不是不可能,你那篇文章(指前文推介的那篇文章)所反映的就完全有可能,不过还需要更坚实的文字记録为证据。他说那当然,认为以后会出现和找到这方面的文字材料的。关于这个问题,我最近也与研究粤剧历史的专家李峄先生交换过意见,他同意赖伯疆和我的看法。也认为粤剧的声腔,“本来是这样的(即由白话到官话再到白话)”。

  史学界一般还认为,影响粤剧声腔的形成最大因素是外来剧种的弋阳腔和昆山腔,而昆弋诸腔是明末清初大量传入广东的。那末,在外江戏传入之前和之后在珠江三角洲与外江戏班同时存在的广东土戏的声腔是什么呢?据明成化十七年(1481)佛山石湾《太原霍氏族谱》中晚节翁家箴所云:“一年之景,元宵之灯酒,三月三之扮饰,五月五之龙舟,七月七之演戏,世俗相尚,难于禁革。……七月之演戏,良家子弟不宣学习其事,虽学会唱曲,与人观看,便是小辈之流。”这里所说的“七月之演戏”,虽然没有确切说明什么戏班演什么戏,但形成习俗,且历史长久,显然是本地的土班土戏,非一定请外省戏班来演外江戏的。既然是或者有土班土戏,那就一定演唱土调土腔,佛山石湾是属广府语系,也就是说这里的演戏是唱广州方言白话。因为作为本土文化艺术的流布与承传,也必然是首先本土化、方言化而存在的,然后是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学习外来文化与语言的。

  我在此提出上述见解,并非特地标新立异。只是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探讨它的可能性;我也没有更多的深入研究,希望专家学者能都来关注,找出切实史料和根据,以证是否。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