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怎一个问字了得!——语文教师的每日三问



  黄晓君

  “我快忙晕了!”……

  自从踏上三尺讲台,我的耳边总是回响着这句话。确实,语文教师每一天都很忙,生事班事学校事,事事忙碌!但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准备休息时,却发现自己的脑子总是严重“缺(营)养”,苦思不得其解!某日教授《论语》,终于领悟到,自己在面对个性迥异的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的新课程改革,孔夫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古训絶对不能遗弃,多反思多反问,才能及时给自己补充营养!

  一问:今天我的课学生喜欢吗?

  每个语文教师都会上课,但把课上好,则是教师最大的本事。可丰富灵动的语文,却被许多人教得味同嚼蜡,让学生苦不堪言,甚至厌之恨之!

  我觉得,好的语文课,絶对不能缺少教师的激情,在课前,他已豪情满怀,跃跃欲试;及至走进教室,就努力追求与学生身心交融的境界;课后,才发觉自己从天上回到了地下,才感到自己比较累了,需要喝一口水了……就此而言,我认为一切技艺和方法都在其次,爱语文高于一切!

  好的语文课,最重要的是学生要喜欢。学生喜欢,并不总是微笑的,也并非老把手举得高高的,他们有时沉默无声,有时怒发冲冠,有时眼含泪花,有时面露惊愕;可能是无法收场的辩论,也可能是精彩纷呈的表演……总之没有什么规矩。学生喜欢了,就会用心读,开口说,提笔写……

  让学生爱上你的课,进而爱上语文,你就功德无量了!

  二问:今天我读书了吗?

  教坛上盛行一个比喻:“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而读书,是提高语文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但遗憾的是,只读两本书(教材、教参)的语文教师太多了。我想,不读书的语文教师,其精神世界怎能充实高尚起来,他的学生又怎能与书为友?

  “一日不读书,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韩愈老先生的一席话,教我走出了语文无聊又无奈的困境。读书使我在讲台上得心应手,读书使我在指道学生作文中侃侃而谈,读书让我的语文课不至于“形容枯槁”。

  语文老师,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读一点书!读苏霍姆林斯基,你会感到教育充满着无穷的乐趣;读于漪,你会感到爱时刻温润心田;读文学,你会变得温文尔雅;读历史,你会目光深邃;读生活,你将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三问:我今天写作了吗?

  几年前,曾有人撰文提出“语文教师可否会写文章”的质问,问题虽偏激了些,但不少语文教师懒得动笔却是不争的事实。一位语文教师曾这样感慨:不要说写散文之类的文学作品,就单说写总结吧,也发现自己的词彚那么贫乏,文章那么单调。终于明白,由于长时间不积累,自己的词彚已处于“退化”状态了。

  写作对语文教师太重要了,可以使语文老师感官敏鋭、心灵丰富,营造一个自由和个性的精神空间;还可以为学生示范,偶尔“下水”,把自己的拙作读给学生,他们会为我的《礼物》而欢呼,为我的《山魂》而自豪,为我的《父亲》而动情,我把自己对写文章的理解告诉他们,文章为“情”而写,为“理”而写。于是,学生也学会了创作,有的学生作文在作文竞赛中获奬,有的在报刊上发表。

  而且,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我认为,写作就是一种研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一位教师都可写教师日记。教师日记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録,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他进而说:“这些记録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在这方面,语文教师有优势,理当充分发挥之!

  “芸芸荷花满池开,脉脉馨香暗中来。”新课程,给了我们机遇与挑战,然而成就事业,需要付出,需要反思,需要总结,更需要坚持,才能浅尝“馨香”。老师们,让我们投身到新课程改革之中,用我们今天的耕耘,为不久的明天纺织一幅“喜看稻菽千重浪,倾听幼竹拔节声”的丰收图。

  (本文曾获得全国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奬)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