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出版研究 >> 详细内容

提高图书整体品质的比较优势

http://www.CRNTT.com 2007-11-26 04:31:52 杨鸥
  提高图书整体品质是出版界的老话题,经过市场经济和出版部门改革、转制的洗礼,图书品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品质意识”的烙印也贯穿于出版工作的全过程中。具体到出版社也都有几种品质过得硬的拳头产品。然而作为图书市场判断品质常常用整体品质的概念来衡量,所以真正做到从整体上提高图书品质,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体现出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中,在这里借用这一概念,说明要真正有竞争优势必须在图书品质上有整体规模的优势。 

  一、用比较优势观察影响图书整体品质的主要原因 
  
  1.个别“掩饰”一般 

  在市场运作中将个别品种“装饰"一番,是容易做到的。“一好遮百丑”的心理,就不可避免地对为数众多的普通教材和一般图书采取粗放模式。从而产生了精品是为少数图书定位的误区,也形成了用个别精品来“掩饰”一般产品的假像。事实上终端消费者接触最多、使用最广的仍然是普通教材和一般图书,粗放模式下的受害群体面之大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提高图书品质要注重整体品质,只有在整体品质上有优势,才能在市场上占有比较优势。
 
  2.急功近利导致的短期行为
 
  出版社作为文化企业,在健康有序的图书市场形成之前,受不正当竞争和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投机心理影响,有些人丧失或部分丧失对远期目标的追求,急功近利之下只能追求眼前利益。这种价值观的错位,必然导致图书结构失衡,平庸之作泛滥。行动上必然是急于收回成本和追求短期效益。显而易见,这些产品粗制滥造,整体品质下滑,在激烈竞争中不可能具备比较优势。 

  二、确立并实施整体品质观,提高在竞争中的比较优势
 
  1.确立整体品质观
 
  整体品质观,即大品质观的提出主要基于图书出版过程是物质性、精神性和经营性的统一。编辑及出版过程的整体性,体现为图书产出过程是各环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编辑的重要责任是把作者的创作、自身主体意识的创作相融合,使其向制作过程转化。在这里用大品质观处理图书全过程每一环节十分重要,因为其中任何一环的失误、拖延都会影响图书的整体品质。 
 
  2.实施整体品质观以提高竞争中的比较优势
 
  实施整体品质观,是为了在竞争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在实施过程中,也要有主次之分,其中应以选题品质和编校品质为重点。整体品质观的具体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点。
 
  (1)选题品质 

  提高选题品质是图书出版向优质高效转移的关键所在。保证选题基础品质的前提是压缩重复、平庸的选题。实践证明,保证选题品质,要舍得放弃,敢于否定。要集中精力把工夫用在选题品质上,这样才能保证选题品质具有生命力。
 
  (2)编校品质 

  编校品质是衡量图书品质的一项硬指标。一般来说,图书品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编校品质问题,这也是社会各界反应最强烈的一个方面。
 
  记得一位读者曾写道,“真正的读书人不在乎精装或平装的,他主要关注书的内涵……书中精品,首先是内容精彩,编校品质优良……”笔者也有同感,学生时代保存下来的很多书。包装虽普通,却使我受益极大,因为其内容耐读,编校留错少,经得起推敲。这说明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图书不是摆着看的,是用来读的,那么图书的品质首先是内在品质,因此作为编辑出版人员应首先满足广大读者的基本品质要求。 

  (3)其他品质 

  这里指印装品质和重印品质。对于多数图书来说,印装品质的含义不是追求豪华本、精装本以及过度包装,而是整体上达到良好或合格,能体现图书传播知识、积累文化的价值。这也是强调整体品质的意义。重视重印品质是出版人社会责任心的表现。其实重印本身就为出版者提供了一个修正图书错漏的机会,况且重印书多是出版社的优势书,所以重视重印书的品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3.健全整体品质制度
 
  (1)分类型品质监督
 
  首先应确定不同类型的图书的品质标准和制作要求。以大学出版社为倒,大学社一般出版专著、教材、教学参考书和一般图书。鉴于专著应反映学科的前沿成果或有某些创新性,所以对选题品质就应提出较高的标准,对其是否列选要经过较充分的论证,确保在以后的各环节中均能反映专著的特征和品质要求。教材应坚持准确、规范的原则,教材使用范围大,受众面广,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稳定性,因此,应设立严格的制度以保障教材的编校品质。教学参考书和一般图书则主要应体现实用性和针对性,满足内容和编校的内在品质。
 
  (2)分等级品质管制
 
  出版社对已列选的图书要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分级品质管制。如对重点图书或专业性强的专著要坚持邀有关部门或专家审读,以加强对该类图书的品质管制,在严格坚持三审三校制的基础上,还应增加校次以确保编校品质;在印装环节也应严格把关,使其从选题品质到印装品质均达到优。对于教材、教参也必须严守三审三校制,主要保证编校品质达到良好,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实现课本的回圈使用,因而印装品质以合格来要求即可。其他一般图书则应将三审三校制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可采用互相监督,分段负责来管理,使这类图书也必须是合格品。
 
  (3)分程式品质控制 

  假如说分类型品质监督、分等级品质管制是横向品质要求的话,那么分程式品质控制则属于纵向品质要求。
 
  分程式即分阶段、分环节的品质控制,按要求分段把关,按环节负责,各司其职。应指出的是,按图书出版流程进行品质控制,仍应引入加快周期的概念,即对出版物不但要有品质要求,也要有时间要求,同样要根据不同的图书安排周期,对适应市场的图书及高校教材等一定要在时间上予以保证。
 
  总之,横向品质管制和纵向品质管制平行作业,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品质控制网,就能较好地提高图书整体品质。  

  (来源:《科技与出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