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出版研究 >> 详细内容

大学社应以学术出版为主

http://www.CRNTT.com 2007-11-21 03:07:21 谢寿光
  大学社应该有自己准确的定位,凸显优势,放弃劣势,实现差异化经营,围绕所服务的大学做好文章,做专、做精。 
  
  从整体发展而言,20世纪末以来,特别是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群体迅速扩大,使大学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大学社在教材和学术出版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从管理上看,按国际惯例,大学社应以学术出版为主,国外真正的学术出版主要也是靠大学社来实现,但中国的大学社目前的主要利润来源还是教材销售。 

  大学社应更多是非营利出版社,其评价体系应该明确定位,设立多种指标。不能仅以销售收入来衡量大学社的发展,大学社对目标读者的服务是否到位,也应该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目前大学社产品同质化现象很严重。比如,一本经济学教材就有许多版本。出现这种现象,既与大学体制有关系,也与出版社自身有关系,大学社自身要完全解决这个问题还比较难。国外很多大学社的编辑都是学者兼任,专家型编辑做的产品水准自然很高。此外,国外大学社的内部运作体制也和国内大学社有很大不同,我国也应该提倡做研究型出版社,让学者来当编辑。
 
  大学社应该有自己准确的定位,凸显优势,放弃劣势,实现差异化经营,围绕所服务的大学做好文章,做专、做精。在目前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现在没有发展起来的大学社要想在全国的大学社里占有一席之地,难度已经比较大了。
 
  在当前的转企改制中,大学社应该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改制模式上不能一刀切。有的已进入良性发展态势的出版社,已经有多年市场化运作的经验。而一些专门性的大学社,由于服务的学校专业面相对较窄,应成为公益性出版社,这样的出版社就需要依托政府、大学等各方力量,凸显其为学术服务的功能,弱化其为大学募集资金的功能。 

  随着现代出版技术的发展,大学社做数位出版有着先天优势。比如,教材教辅产品应该实现立体出版,除纸质图书外,还可以将各种资料库、线上服务、远端教育整合在一起。许多大学已经有相关的课题研究组,通过经营单位和研究机构相互协调合作,可以为目标读者群提供更好的服务,实现专业化运作,实现产品效益的最大化。
 
  另外,现在许多大学的学术期刊和图书出版是分开的,应该重新洗牌整合在一起,向前推进,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 

  我并不太看好大学社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因为集团化运作要求优势互补、差异化经营,而大学社更多以有特色、很专、很精的中小出版社为主,难以满足这一要求。比如,哈佛大学出版社和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就是两个独立运作的出版社,虽然都在哈佛大学旗下,但各自定位不一样,哈佛大学出版社主要以学术出版为主,而哈佛商学院出版社主打《哈佛商业评论》,每年只出40多种纸质图书,各种数字出版物所占的比重更大。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