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出版研究 >> 详细内容

中国国家图书奖奖项介绍

http://www.CRNTT.com 2007-11-15 09:10:43 中国图书出版网
  为促进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鼓励和表彰优秀图书的出版,经国务院批准,新闻出版总署于1992年设立了国家图书奖,决定每两年举办一届。该奖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含科普读物)、古籍整理、少儿、教育、辞书工具书和民族文版图书等九大门类,设国家图书奖荣誉奖、国家图书奖和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三种奖项。

  自1993年举办第一届国家图书奖的评选活动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时间跨度整整十个年头。十年耕耘,硕果累累。五届国家图书奖共评选出获奖图书614种,其中荣誉奖46种,国家图书奖175种,提名奖393种。这614种获奖图书是二十多年(第一届参评图书的时限为1978~1992年)我国出版的100万余种新书中的优秀代表,是精品中的精品,其中有许多图书都是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才得以完成的国家级重点项目,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美术全集》、《辞源》、《辞海》、《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当代中国丛书》等等。

  国家图书奖的设立和五届评奖活动的成功举办,在出版界和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和热烈响应,对于促进我国的出版繁荣,推进我国的学术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出版单位和专家学者们将获得国家图书奖作为他们努力追求的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激励下,他们一同策划选题,严把书稿品质,确保编辑和出版品质,使一本一本好书得以出版。出版单位和专家学者以获得国家图书奖为至高荣誉。一位大学教授代表获奖作者在最近的一次颁奖大会上曾动情地说:“我和我的课题小组为获得国家图书奖整整奋斗了8年,今天终于如愿以偿,我感到无上荣耀和由衷地欣慰。”西北一家出版社的赴京领奖人员在回到当地时曾受到英雄凯旋般的欢迎,当地有关部门的领导亲赴机场,为获奖人员佩戴大红花,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使获奖人员深受鼓舞,倍感光荣。现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和部门将能否获得、获得多少国家图书奖作为考核出版单位和出版单位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标准;出版单位也将是否获得过国家图书奖作为衡量出版单位实施精品战略,评价编辑人员编辑水准的一个硬性指标;越来越多的学术科研单位也将是否获得过国家图书奖作为职称评定的一个重要参考。另外,现在有许多学者将国家图书奖评选活动作为一项研究课题,纷纷发表文章,分析国家图书奖的获奖情况和评奖导向,探讨获奖图书的共性和个性,预测未来评奖趋势等等。对一项评奖活动上升到理论课题加以研究,这在中国出版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也充分说明国家图书奖的影响之大,影响之深远。

  国家图书奖受到出版界和学术界的如此重视,作为国家图书奖的承办者,我们深感欣慰和鼓舞。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思考国家图书奖为什么能如此令人瞩目?历经十年风雨,我们认为也应该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了,答案就是它的权威性。权威性是任何一项评选活动的基础和生命,没有权威性,一项评选活动就会慢慢失去参与者,最终成为主办者的孤芳自赏。只有具有权威性,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才会有激烈而公正的竞争,也才会有获奖后的荣誉感,才能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那么,国家图书奖的权威性又主要体现在哪里呢?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严格的评选程式。评选程式是否严格,是否科学是衡量一项评选活动是否权威的一个重要标准。国家图书奖要经过五道评选程式:第一道,每个出版社从两年出版的新书中评议推选出8~10种参评图书;第二道,出版社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再从出版社推荐的参评书中评议推选出参评图书,一般平均每个出版社3~5种;第三道,专科评奖,如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全国优秀教育图书奖等等,它们均是由我署主办的专科图书评奖,由各专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专科奖评选委员会,评选出专业奖的一、二、三等奖,只有获得一等奖和少量二等奖的图书才能进入国家图书奖的初选入围书目。第四道,通过报刊向社会各界公示国家图书奖初评入围名单,倾听社会各界对入围图书的意见和建议,评奖办公室有专人负责接收和整理这些意见和建议,并上交总评委会,供评委们参考。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国家图书奖的客观公正性,也使国家图书奖有了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有助于提高国家图书奖的评奖品质。第五道也是最后一道就是复评,这一道程式也严格分成四个步骤。第一步,先由九个分评委会从初评入围书目中推选出获奖候选书目名单;第二步,将此名单提交评委主任会议讨论,确定复评候选名单;第三步,将复评候选名单向全体评委逐一介绍,征求意见,最终确定全部获奖图书的候选书目;第四步,经过全体无记名投票表决,评出国家图书奖的荣誉奖、国家奖和提名奖。因此,我们可以说,国家图书奖的获奖图书是经过“过五关斩六将”脱颖而出的,是经得起检验的。

  二、权威的评委队伍。五届国家图书奖我们共聘请评委316人次,他们均是某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权威,既有像王朝闻、季羡林、任继愈这样德高望重的学术大师,也有像庄逢甘、陈芳允这样为我国科技进步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院院士。十年来,这些专家学者对国家图书奖评选活动给予了极大的支援,他们有的带病坚持工作,有的推掉本已安排好的各项活动,有的放弃了休假,有的特地从外地甚至国外赶来参加评奖工作,这些都令我们十分感动。在评奖过程中,他们坚持学术第一,坚持品质第一,客观公正,发扬民主,作风正派,对国家图书奖高度负责,表现出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很高的专业水准,从而也确保了国家图书奖的权威性。

  三、严格的品质要求。国家图书奖在重视图书内容品质的同时,也特别重视图书的编校品质和印装品质。在这方面,我们也有严格的程式确保获奖图书都应该是编校品质合格图书。首先在报送参评图书时我们就要求出版单位要附有编校品质检查表,标明参评图书的差错率,不合格的图书不能参评;其次在向社会公布初评入选书目的同时,我们便着手对入选图书进行品质检查。检查分两步,第一步先由出版社主管部门组织人员对所属出版社入围图书进行检查,并上报检查结果;第二步再由评奖办公室组织质检人员对入围图书进行检查。对于那些经过上述检查为不合格的图书坚决取消其参评资格,五届评奖我们共取消了20种经检查编校品质不合格的初评入围图书的参评资格。这里我们实行的“一票否决制”,作者学术地位再高,图书内容再好,只要编校品质不合格,一律取消参评资格。这方面的教训在我们的评奖中是十分惨痛的,在第四届评奖中,一本被评委普遍看好,极有可能问鼎国家图书奖的经济史方面专著,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就是由于编校品质不合格被取消了参评资格,评委们无不为之叹息,这时出版社才真正体会到了不重视编校品质的切肤之痛。另有一家出版社因品质问题,将书全部重印后重新申报国家图书奖。体现了评奖的严格和评奖的导向。

  四、严格的回避制度。由于评委们均是学术权威,著述很多,因此在参评图书中就有很多书是评委自己写的或主编的。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图书奖评委会制定了严格的回避制度,即当评议到哪个评委的图书时,这位评委必须回避;只有他们回避了,其他评委才能无所顾忌,充分发表意见,也才确保了对所有参评图书的客观公正。在第五届评奖中,这种严格的回避制度,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评委们的普遍好评。

  五、严格控制的获奖数量。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每届国家图书奖均严格控制获奖数量。国家图书奖正式奖每届都控制在30种左右。其中,有一届只评了29种。去年是建党80周年,将以前空余的一个指标移至本届,也才评了31种。如果我们将获奖数量与年出新书品种相比,与参评图书数量相比,就更显得获奖图书的出类拔萃了。由此看来,国家图书奖历届的获奖图书真是万里挑一、百里挑一,是优中选优。

  严格的评选程式,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权威的评委队伍,严格的品质要求,被严格遵守的回避制度以及宁缺勿滥优中选优,确保了国家图书奖的客观公正,从而也确保了它的权威性。这些都是我们在未来的评奖日子里所应牢记和恪守的评奖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图书奖评奖活动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