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序跋精萃 >> 详细内容

花季少女的文化情愫

http://www.CRNTT.com 2006-08-19 03:21:07 黄伟宗
  人到16岁是花季年龄,是少年时代步入青年时代的转折期,是人生最美好、最灿烂的宝贵时光。本书的作者郭至君同学,正值这样的年龄,在这样的宝贵时光出版她的第一部著作《伦敦雾 剑桥雨》,实在是有深远意义的事。

  这部散文集,是作者2005年春在英国伦敦剑桥学习时写的游记。它与一般旅外游记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以一位中学生的眼光去观察陌生的西方世界,以一位尚未独立生活过的少女初次体验在异国的独立生活。正如她在文中所说,是“学会观察,学会生活”。所以,每篇文章,都是她以花季少女的眼光去观察异国风光的纪录,都是她以中学生到异国学习的生活感受,无不洋溢着少女童稚的朝气,而又有着求知欲望急切的学女情怀。

  例如,她初到伦敦,老天爷即向她“示威”:“在早上8点多钟的时候,天空阴霾霾的,几分钟之后,竟然飘起了漫天大雪。仔细观察,那雪片之大,雪势之猛,真让人有一种身在冰原的感觉,可是,由于气候的原因,这里的雪并不堆积,落地即融,以致于在5分钟后能看到太阳仍慢慢地从云层中爬出来!好景不长,云层像是依恋于英伦这块土地,盘旋于上空久久不肯散去。一阵大风吹来,阳光又一次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淅沥沥的小雨。享受惯了北京艳阳高照、寒风凛冽的冬天,还真有点不习惯于英国这种古怪的天气。也许真的像老师所说:一日之中有四季。”这段对天气变幻和对雪的观察和描写文字,文笔的细致,童贞的想像,与北京的对比,老师话的引用,即将其少女和中学生的特质活灵活现,而以《说不尽的英国天气》为题目,更将这特质画龙点睛。这个特点,在每篇文章中都有鲜明体现的。而作者能够如此确切而生动地将这特点现出,正就是有较好的文学感受力和表现力的印证。

  这部书给我印象犹深的是:作者对文化情有独钟,对文化的描写特多、特细、特深,几乎每篇文章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作者这种特重的意识和情愫。在第一篇“感受伦敦”的篇什中,所写伦敦的风光,都着眼于著名文化建筑或文化风情,如白金汉宫、大本钟、伦敦塔、大英博物馆、华威古堡、格林尼治、莎翁故居、泰晤士河;第二篇“初识剑桥”,也着意观察和探究其“永不磨灭的气质”、“剑桥人的效率”,并从剑桥交通与北京交通对比而看文化差异;第三篇全是专题“领悟文化”的篇章;第四篇和尾篇所写的“接触生活”与“乡土之恋”,更是将其文化情愫写得淋漓尽致、娓娓动人。

  在《泰晤士河:欧洲的文明》一文开头,作者从老师关于江河对城市的作用的说法,进而:“仔细想想,才发觉河流果真很重要。看看四大文明古国,又有哪一个不是傍水而立、依水而起的呢?如果没有两河流域,哪有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如果没有尼罗河,哪里有埃及发达古老的文明?如果没有黄河、长江,中国是否会这么繁荣强盛?且不谈古,就看看现今,世界最长的亚马逊河旁边不是郁郁葱葱被现人称为地球之肺的森林?横贯欧洲地域一半的多瑙河,不是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再小一点,就有浪漫如诗的莱茵河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说不尽的泰晤士河了。”请注意:这是一位中学生“仔细想想”而悟出的水文化理论,不是极其真实而又高深吗?再如,在《乡土之恋》一文中,作者写初到英国时没有恋家念头,“但从第六天开始,阳光灿烂的家,温暖的家,慢慢地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来”,甚至日益急切地想像着回家见到父母的情景,从而她领悟到“热爱故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你失意,还是得意;不管你成功,还是失败。透过辽阔的空间,悠久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情感有半分褪色”。这些切身的感受,不是她这样一位少女特有而又是中国人普遍具有的吗?

  应该说,这些发自肺腑的文化意识和情愫,作者在出国前是已经具有、却又是尚未明朗或萌动的,出国后,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生活,因文化差异和对撞,从而将其文化意识和情愫触动了、丰富了、升华了,才写出这样好的文章来。所以,这是作者赴英国学习的重要收获,正如她在书中最后一篇文章文末所言,是她从英国带走的“伦敦的一缕雾”、“剑桥的一滴雨”。我想,这缕雾、这滴雨,不仅是作者在豆蔻年华学习历程和心灵历程的收获碑记,而且是她具有无限前景的文化和文学征程的启步碑记。在花季之年迈出如此可喜的启步,前景必是璀灿辉煌的。我作为一位年届七旬的长者,特地写下这些读后感,旨在表示衷心的祝愿!

  是为序。

  (作者系著名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