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瀚墨评介 >> 详细内容

另一种岭南风格——读张东山水画近作

http://www.CRNTT.com 2007-08-22 04:14:37 李伟铭

张东作品《雨季》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画艺术中出现了一种“岭南风格”。用文字语言来描述,这种风格排拒冥冥中的玄想,以写实主义语言结构中充分地展现大自然直观的美感为特征。在许多人看来,成熟的“岭南风格”既是维系岭南文化认同感的标志之一,当然,也是所有渴望自由的岭南艺术家必须跨越的第一道门槛—张东就是这样一位青年山水画家。 

  张东在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接受了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课程的系统教育,而后又留系任教。在他身边,既有根深叶茂的“岭南风格”的浓荫和德高望重的师长,又有稔熟师门心法、技巧的师兄弟。然而,在我看来,张东努力的成效已经证明,他已成功地逾越了“岭南风格”的第一道门槛。 

  张东艰难跋涉的历程是从“写生”开始的。这种严格的训练培养了他从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中学会如何将所有那些无关紧要之物排除在外,从精心择选的对象中进一步获得笔墨的暗示和意境升华的能力。所谓“神遇而迹化”,用一个时髦的说法,可复述为从“制作”到“匹配”的过程。具体来说,这个过程的完成,是在他的非常称职的导师林丰俗教授的指导下实现的。 

  张东本质上是一个规行矩步者,但在他的新作中,看到的却是源自“写生”,复经解构、组合的虚拟空间:砌石堆山铺云布雾,浓敷重彩抑或薄施水墨,横亘在尺幅之中的那份“截断”感,分明融入瞭如真似幻令人错愕的感觉。我想,强调视象的“奇迹感”,应该是张东走过而立之年进入人生另一个梦境的驿站。 

  张东说:“我开始有了家庭与事业的压力,理想与现实是那么遥远。我常常感叹生命脆弱如飘浮的游丝,牵连着理想与现实的两岸,那是我真实的生命体验。” 

  哲人说,个体存在有三重悲哀:生老病死、受控于群体支配、历史与伦理悲剧性的二律背反。因此,人活着必须追求自由,人生的意义可谓苫中作乐,喜从悲来。 

  乐在其中而不知乐何以乐—换言之,放弃了“悲”的体验,停驻流烟逝水,来去无痕,当然也是一种境界。难得张东有一份自觉的悲情,是少年心事强说愁,还是为人夫父之无奈感?我不清楚。他感到压力,这就是个体存在的宿命。我祝福他。我想,绘事也是人生的一种历练。正是这份悲情,使我有幸从他的笔下看到另一种岭南风格。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