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专家书评 >> 详细内容

博学以致用——评《珠江文化与史地研究》

http://www.CRNTT.com 2006-08-29 10:27:46 张荣芳
  最近拜读司徒尚纪教授新出版的著作《珠江文化与史地研究》(香港中国评论文化有限公司2003年5月版),书的扉面有作者简介,作者到今年5月为止,共出版独着(含主编)18部,合着3部,论文130多篇,共约650万字。可谓一个高产作家、著作等身的学者。他出版的著作,绝大部分都赠送给我,我从中获益良多。司徒博士今年60大寿,我想就他这本新著谈一下他的学术成就以及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认识。

  司徒教授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珠江文化与史地研究》是他近年来发表的论文的结集。他先后主持五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案,其中一些论文就是这些专案的研究成果。本书按内容分为五篇,第一篇历史文化地理,第二篇城市历史地理,第三篇区域历史地理,第四篇海疆历史地理,第五篇中国历史地理学史。从中可见他的研究领域是相当广阔的,而且每个领域都取得可喜的成就,有的领域的成就是开创性、突破性的,因此,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的研究都相当注重致用,他的研究成果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他又是一位学以致用的学者。现就本书所涉及的中国区域历史文化地理、岭南海洋国土和中国地理学的岭南学派三个领域谈谈司徒教授的贡献。

  司徒教授为岭南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本书的第一、二、三篇都可视作区域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司徒博士写了大量岭南历史文化地理的论文,他在侯仁之教授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海南岛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深刻地总结了历代治理海南的经验教训,指出行政级别低是导致海南社会经济落后的一个主要原因,为海南省提供了决策上的重要参考。1993年出版《广东文化地理》,作为广东人民出版社的《岭南文库》的一种刊行,此乃我国第一部岭南地区文化地理研究著作,质量上乘,堪称巨著。此书全面展现了广东文化风景线,被学术界视为最成熟的文化地理著作,1997年入选广东省“百书育英才”书目。1994年将其研究岭南史地的论文结集为《岭南史地论集》(广东地图出版社1994年版),在自序中说,希望“为建立岭南学作出菲薄的贡献”。2001年出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专著《岭南历史人文地理——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比较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曾昭璇教授在为该书写的序言中说:“该书运用历史地理、人文地理等理论与方法,复原岭南各民系历史人文地理面目,反映了各民系历史发展、开发利用资源、创造民系文化的过程、特点与规律,并结合现实,提出很多有益建议”,“该书开启我国民系历史地理研究先河,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收入《珠江文化与史地研究》中的论文《岭南广府、客家、福佬文化差异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初探》就是上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案的阶段性成果。该文的现实意义在于揭示了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福佬文化特质和风格,在各个层面上表现出鲜明文化区域差异,使所在区域形成不同社会经济面貌,也是制约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深刻认识和揭示民系文化差异和联系,对发扬各自文化优势,实现区域文化互补与整合,对当前实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还出版了《珠江传》(河北大学出版社),该书是《大江大河传记丛书》中的一种。司徒教授是为珠江立传的第一人。书中反映了珠江那种融通中外、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文化风格,我曾以《热情撼山河,流笔写春秋》为题发表过评论。现在又出版《珠江文化与史地研究》一书,可见作者对岭南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不是为学术而学术,而是求致用,用学术来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服务。

  我们知道,国土是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包括该国领土、领海、领空和对近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具有开发等活动权利的区域,以及这个区域内的全部资源。海洋国土是国家国土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领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众所周知的。我国领海面积,根据我国政府1958年9月4日宣布的领海宽度12海里计算,为35万平方公里。而根据1982年签署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条款,我国达480万平方公里的黄海、东海和南海,有大半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海域可归我国开发、管理和保护。但是,我们对海洋国土概念和意识非常淡薄。在我们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高对海洋国土的认识,充分地用好、管好辽阔海洋国土丰富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司徒教授比较早地投入对海洋国土的研究,尤其重点是研究岭南海洋国土。1996年出版了《岭南海洋国土》(广东人民出版社,《岭南文库》之一种)一书。收入《珠江文化与史地研究》一书中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实施后南海海洋权益研究的若干问题》和《海上丝绸之路与我国在南海传统疆域的形成》两篇论文,都是这个方面的系列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就岭南海洋国土自然环境、开发简史、对海水化学和动力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滩涂资源、海岛资源、港湾资源、旅游资源等领域的开发以及海洋资源的环境保护等问题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并大声疾呼,提出掀起开发海洋大潮,推动岭南沿海经济跃上新台阶的号召。作者在《岭南海洋国土》一书的《后记》中说:本书为“增强人们的海洋国土意识,同时也为有关部门和地区制定海洋开发方案,建立、调整海洋产业结构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上重要参考。”这是一个学者的呼声,一位书生的献策,它毕竟反映了国人的心声 。该书是中国首部区域海洋地理著作,出版后欣逢1998年国际海洋年,深受读者欢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司徒教授对岭南海洋国土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对利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而奔走呼号。

  收入本书的《浅论中国地理学中岭南学派》一文,就地理学岭南学派的渊源、形成、风格及影响等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是对中国地理学中岭南学派的总结。学派是一种学术源流或派别,有自己特色和风格,因而能够立于学术之林。作者认为,地理学中的岭南学派是客观存在的,它兴起于明末清初,成熟于近现代,主要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30年代初从法国学成归来的孙宕越、吴尚时,从英国留学归来的林超等在地理学方面都有颇多建树。当时的中山大学地理系是一个容纳各种学说和流派的地理教育机关。吴尚时出现及其学术上的成就以及他的影响是地理学岭南学派形成的标志。这一学派的治学精神和追求,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风格,那就是开拓创新,不断前进;涵摄中外,兼收并蓄;长于野外工作和实践等。作者1995年出版过《吴尚时》一书(广东人民出版社,《岭南文库》之一种),对吴尚时生平、业绩以及地理学在岭南发展的学术源流作了全面系统的评述,书中附录还介绍了吴氏主要弟子的生平及业绩。曾昭璇教授在该书的《序》中说,吴尚时“可称岭南近代地理学开山大师之一”,“书中从侧面反映了近代地理学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成就和影响,补国内文献少谈岭南学者之缺。尤其司徒君提出我国学坛上独树一帜的岭南学派风格,应为中国地理学史上的一个有力组成部分,很有创见。”司徒教授对中国地理学中岭南学派的研究,是富有开拓性的,对继承和弘扬岭南学派的文化风格,促进中国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在这里我还要提出的是,司徒教授1993年出版过一部《简明中国地理学史》(广东省地图出版社版),这是岭南人所编着的第一部地理学史,打破了以往地理学史多为岭北人所编着的旧例。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岭南文库丛书》,为建国以来广东省最大的一项文化建设工程,至今已出版六十多种,司徒教授一人便占了三种,即《广东文化地理》、《吴尚时》、《岭南海洋国土》,从中可以窥见他对岭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成就及其所作的贡献。

  今天省委省政府号召我们,不但要把广东建设成为经济大省,而且要建设成为文化大省。为此,我认为必须:

  第一, 各个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都要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必须“学以致用”;但不是庸俗的、媚时的作现实的注脚。古今中外科学发展的历史,说明一个道理,即一个学科的产生、发展、繁荣或曲折、衰落,固然受诸多社会条件以及学科内在原因所制约,但是,对一个学科的生命力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社会的需要和该学科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所以,各个学科要关注社会,为现实服务,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服务,这是各个学科的生命力所在。如果我们各个学科都认真按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我们的学科必然繁荣昌盛,文化大省的目标就能实现。

  第二, 要培养、产生众多的富有特色的专家、作品和学派。文化大省的标志是什么,我没有研究,但是有众多的专家、高质量的作品、独具特色的学派,应该是重要的标志之一。如果两院院士或有国际影响的资深的专家寥若晨星,站在学科前沿的突破性的、开拓性的著作寥寥可数,又没有什么特色的学派,我想不能称为文化大省的,即使自己自吹自擂为文化大省,也不能得到全国或国际的承认的。因此,下大力气去培养众多的专家、作品,乃是建设文化大省所必须。

  第三,要建设文化大省还必须实现文化的普及。关于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早在几十年前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阐述得很清楚了,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的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两者是一种辩证的关系。

  以上是我就司徒尚纪《珠江文化与史地研究》一书发表的评论以及建设广东文化大省的一点认识。

  (作者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