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盛世长歌”展览:昭昭有唐 辉煌气象
http://www.CRNTT.com   2024-05-17 17:45:12


  中评社北京5月17日电/据光明日报报导,一座唐代的石质墓门,左右分别雕刻着两名深目高鼻、宽肩细腰的舞者。他们各自单脚站立在一块编织精美的小圆毯上,对向而舞。后方的投影演示让两名舞者“动”了起来,蹬踏旋转,奔腾欢快,舞姿矫健奔放——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的一级文物石刻胡旋舞墓门。胡旋舞出现在唐代墓门上,是中、西亚乐舞对唐代文化艺术深刻影响的结果,也是当时文明交流互鉴的实物见证。

  目前,它正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的“贞观——李世民的盛世长歌”展览中展出,与它一起和观众见面的还有15家文博单位的140组249件展品。走进展厅,不仅能够多角度解读李世民的非凡一生,更可以感受到大唐盛世的辉煌。

  唐人气象 衣袂飘飘

  展厅中,一尊蓝彩女立俑抓住了记者的眼球。只见女俑梳高髻,面如满月,神态闲适,揣着双手,身穿小领窄袖长袍,蓝色的袍子上有白花团点缀,花团中又略带点淡棕色,色彩明快,甚是美丽。

  唐太宗时期,无论宫廷还是民间,女子都崇尚高发髻——双环望仙髻、双螺髻、单刀髻……名目众多,造型各异。有些用今天的眼光看亦是个性张扬、十分夸张。这尊女俑造型,如同从“翠髻高丛绿鬓虚”的诗句中走出来,透过她眉宇间散发出的从容,不难看出当时社会的开放包容。

  唐代的女子较之宋明时期,可是“任性”多了,不仅可以梳各种奇特的发型,而且可衣着风流、明艶大方,甚至可着胡服与男装。这尊三彩女骑马俑没有戴女子惯用的遮住妆容的帷帽,而是戴一顶翻沿胡帽,大方地露出面容。她穿的衣服领口、袖子窄小,束腰,配上小脚裤和靴子,整套服装易于骑射,乾净利落,衬得人英姿飒爽。女子在马上意态安闲,似乎正在游猎或郊游的途中。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经过唐太宗十年励精图治,唐王朝的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百姓安居……贞观年间,政通人和,百废渐举。观众从唐朝妇女衣袂飘飘间,不难领略盛世气象。

  开放包容 近悦远来

  展品中还活跃着胡人的身影。出土于长乐公主墓的壁画“群侍图”,描绘了汉族、少数民族、外国人和谐相处的场景。图中几位侍女姿态各异,位居中间的侍女肤色较深,卷发,戴大耳环,持丁字杖,是“昆仑奴”形象;最右侧的侍女虽仅存半边脸,但仍可看出她头戴红色抹颔,且疑似卷发,亦可能是少数民族。这幅斑驳的壁画是大唐开放包容,四方来朝,“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生动见证。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