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港大将破解月球正反面差异之谜
http://www.CRNTT.com   2024-05-08 12:01:00


中图:港大地球科学系学者研究发现,地壳厚度差异造成月球正背两面的不对称。\钱煜奇提供图片;左图:嫦娥六号着陆区位于阿波罗盆地南部的南极—爱肯盆地东北部。\钱煜奇提供图片;右图:《大公报》日前独家专访香港专家,披露嫦六月背采样任务的部署。(来源:大公报)
  中评社香港5月8日电/嫦娥六号已于3日成功发射,从阿波罗盆地南部的月海平原采集约二千克的月壤样本返回地球。港大地球科学系博士后研究员钱煜奇及团队,对阿波罗盆地进行系统性分析发现,月壳厚度的差异可能造成了月球正面及背面火山作用的不对称性,嫦娥六号样本将对启示月球二分性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此项研究发现已于顶级学术期刊《地球与行星科学快报》上发表。

  大公报报导,钱煜奇昨日向记者透露,港大计划将于今年底嫦娥六号样品开放的第一时间申请首批样本,认为有能力进行研究,冀同时研究嫦娥五号及六号月壤样本,验证月球正反面差异的有关问题。

  港大地球科学系博士后研究员钱煜奇博士、Joseph MICHALSKI教授、赵国春教授,近日与国际团队合作,对阿波罗盆地及其周边的火山作用进行了系统性分析。该项研究认为,阿波罗盆地火山活动受月壳厚度控制,在例如阿波罗盆地内部,月壳厚度较薄的地区,岩浆倾向于喷发出月表;而在月壳厚度较厚的地区岩浆倾向于侵入月壳而不喷发。

  月壳厚度致正面火山较活跃

  钱煜奇表示,目前该项研究启示了月壳厚度的差异可能造成了月球正面火山作用较为活跃,背面火山则相反的不对称性,这一观点将通过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背面的样本得以验证。而港大团队早前已成功申请到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正面的土壤样本并展开研究。

  此外,对嫦娥六号计划着陆的阿波罗盆地南部月海区域,团队发现至少存在两期火山喷发事件。其中较早的一期喷发于距今约33.4亿年前,而其物质组成具有低钛成分,覆盖了阿波罗盆地峰环与坑缘之间的区域。较晚的一期喷发于距今约30.7亿年前,其物质组成则为高钛成分,其喷发于查菲S(Chaffee S)撞击坑附近,并向东流动覆盖低钛玄武岩,厚度逐渐减少。

  港大研究人员认为南部月海西侧的高钛玄武岩具有最为丰富的科学价值,该地区返回的样本将包括高钛玄武岩和通过撞击而来的下部的低钛玄武岩和外来非月海物质。Michalski教授强调:“多样化的样本来源将能解决一系列隐藏在阿波罗盆地中的重大月球科学问题。”

  论文合著作者之一、港大地球科学系讲座教授赵国春院士表示,这项研究结果对嫦娥六号月球任务具有重要贡献,它为即将返回的嫦娥六号样本提供了地质框架,并将会是中国科学家研究这些宝贵样本的重要参考资料。

  首支获嫦五月壤港科研团队

  港大是目前香港唯一成功向国家申请到来自于月球正面嫦娥五号月壤的机构。钱煜奇透露,嫦娥六号样品预计在今年年底向中国科学家开放,来自于中国内地和港澳的科学家可以依据《月球样品管理办法》同时申请首批样品,港大计划于开放后第一时间向国家申请嫦娥六号月壤样本。

  钱煜奇表示,有了前期嫦娥五号样品研究的积累、嫦娥六号着陆区的研究背景及大学的支持,团队有能力对嫦娥六号样品进行研究,并充分发掘样品的科学价值,为国家实现嫦娥六号任务的科学目标尽一分力。

  “如果我们能够申请到嫦娥六号样品,与目前已经申请到嫦娥五号样品同时进行研究,嫦娥五号的样本来自月球正面,嫦娥六号的样本来自月球背面,将可能解答月球正反两面为何存在差异,这一月球科学尚存的最大科学问题之一。”钱煜奇说。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