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社评:中国汽车业进入“利益共同体”新时代
http://www.CRNTT.com   2024-05-08 00:06:06


 
  虽然在自动生成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还需要积累更多的数据,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中国通信企业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大力发展智能化汽车,那么,中国电动汽车技术更新速度将会越来越快。 

  最后,任何产业发展都有自己的周期。电动汽车发展到一定程度,边际效用会越来越小,随着市场竞争激烈,一些电动汽车产业会被淘汰。电动汽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产业链,电动汽车电池回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对绝大多数电动汽车制造企业来说,由于采取委托加工生产方式,根本没有考虑汽车电池回收的问题。如果中国和其他国家出台电池回收相关法律规则,那么,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成本将会大幅度提高。 

  国家出台一系列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强制标准,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提供行为指南。不仅如此,主管部门制定电动汽车追踪技术,对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和回收作出明确规定,确保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不会“顾头不顾尾”。 

  随着规则不断完善,电动汽车行业整体形势可能会发生变化。对于那些资本相对弱小的电动汽车制造企业而言,可能会被迫逐渐退出电动汽车市场。对那些资本相对雄厚的电动汽车制造企业而言,可能会借此机会兼并重组,扩大市场规模。国家应当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一方面要求电动汽车制造企业严格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另一方面,必须出台相应政策,引导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实现资本集中,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 

  我们的建议是,应当认真研究美国和欧洲联盟有关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法律规则,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一,鼓励有序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防止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出现恶性竞争。第二,鼓励做大做强,反对垄断,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第三,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反对相互拆台,严格禁止违反法律规定将电动汽车技术转移到国外。第四,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将中国电动汽车消费数据和工业数据转移到国外,以技术合作的名义,损害国家利益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五,统筹兼顾,未雨绸缪,鼓励电动汽车产业不断延长产业链,巩固供应链系统,制定电动汽车资源回收规则,确保我国电动汽车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